清洗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 篇1
1.个人要经常保持勤剪指甲,勤洗手。
2.要做到水池、工作台、货架、消毒柜内外要保持干净。
3.楼面返回的一切杯具、餐具,先将残渣清除在消毒间外,保证残渣不进消毒间。
4.清洗消毒应按规定流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消毒设备(消毒柜)必须运转正常。
5.消毒人员要做到先用洗涤精配好的水进行冲洗,再用净热水冲洗后,杯具、小吃碟分开放进消毒柜进行消毒,其它桶盆筷子放进蒸箱进行消毒。
6.对消过毒的餐具用具,随时有专人检查,如不合格,消毒人员负全责并整改。
7.做到节约用水电,消毒柜消毒灯用完后随手关掉,不浪费。
8.餐、饮具在使用前应洗净、消毒,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用具不得使用。
9.餐具、杯具、盆桶及其它公共用具,如拖鞋、拖把等实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10.消毒间地面应随时保持干净无垃圾,灯光明亮,通风效果好,下水道通畅无残渣和污垢。
11.垃圾桶里的垃圾须及时清理,不能超过垃圾桶的三分之一,所有垃圾必须分类分装并加盖。
12.清洗消毒餐饮具、用具的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清毒前必须清洗干净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将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
13.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置放其他杂物或私人物品。
14.清洗消毒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期测定期有消毒液浓度是否超标。
清洗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 篇2
一、设置独立的餐用具清洗消毒间、保洁间。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二、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
三、每餐次收回的餐用具,应立即清洗消毒,不得隔餐隔夜,并详细填写每餐次的消毒记录。
四、餐用具采用煮沸或蒸汽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以上,保持10分钟以上。洗碗机消毒一般控制水温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五、不宜使用物理消毒的餐用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方法。清洗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必须严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进行。餐用具清洗消毒工序合理,按“一刮二洗三消毒四清洗五保洁”的顺序操作,化学消毒后的餐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残留的消毒剂。
六、餐用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用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
七、消毒后的餐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抹布、餐巾擦干,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八、消毒后的餐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保洁设施应有明显标识,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九、清洗消毒结束,要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清洗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 篇3
1总则
1.1为了规范职工食堂餐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食品安全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结合公司职工食堂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1.2本规定所称的餐具清洗消毒保洁,指职工食堂在餐具清洗消毒保洁的过程和标准。
2职责
本规定由职工食堂服务员负责执行。
3内容
3.1餐具清洗消毒保洁操作人员要持健康证上岗。
3.2食堂每日用完后的菜墩、菜刀必须放在适量的消毒液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不能进行浸泡的不锈钢桌、不锈钢架等用具必须定期用适量浓度消毒液进行擦拭。
3.3使用后的餐具要及时的清理残渣,餐具、用具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须做到“一刷、二洗、三冲、四消毒”,不得减少任何环节。
3.4回收分类:职工个人就餐完毕后,把餐具拿到残物台将剩饭倒入残物回收桶中,服务员将餐具分类回收到洗消间交给洗碗工。
3.5去残浸泡:洗碗工用百洁布刮掉餐具表面上的大部分残渣、污垢,放入浸泡池中浸泡5―10分钟。
3.6刷洗冲洗:清洗时,在水池里放入5―10/1000的洗涤剂,将洗洁剂搅拌均匀,用钢丝球将餐具刷净。餐具清洗干净后,用流动水将餐具内外冲净残留的洗涤剂,放入控水池把水控干。对每餐未使用的餐具,必须收回洗碗间用清水冲洗,进行消毒后,方可再用。
3.7消毒入柜:餐具沥干水汁后,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内进行消毒,消毒后的餐具不得用毛巾、餐巾擦干。消毒后的餐具统一放在专用碗柜内,摆放时底应朝上,口应朝下,摆放要整齐,避免与其他杂物混放,防止用具重复污染,并对碗柜定期清洗和消毒。
3.8保洁:餐具消毒、入柜结束后,锁好柜门和洗消间门,避免人员流动引起污染,每餐售饭前半小时将已消毒餐具由固定通道传送到售饭间。
4检查与考核
本规定执行情况由食堂管理员进行检查与考核。
5.附则
5.1本规定由总务管理处起草,解释权归总务管理处。
5.2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开始生效。
清洗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 篇4
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使用前应当按照要求洗净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
2、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使用的一次性发泡餐饮具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餐饮具。
3、采购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具、饮具,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消毒合格凭证;直接入口使用的餐饮用具、清洗餐饮具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并按要求留存票证。
4、设置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区域(或专间)及设备,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不得与清洗食品原料、拖布等混用。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5、《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方法》应张贴上墙,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清洗消毒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洗涤剂洗、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应至少用“一冲刷、二消毒、三冲洗”的程序进行,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清洗消毒时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
6、消毒后的餐饮具应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并符合有关消毒卫生标准。
7、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专用密闭式餐饮具保洁柜(间)保存,避免再次受到污染。保洁柜有明显“已消毒”标记,柜内洁净、干爽,不得存放其他物品。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定位存放。
8、每餐收回的餐饮具,要立即进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洗刷消毒结束,应及时清理卫生,做到内外清洁。
9、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每次记录《餐饮具消毒及检查记录表》。
清洗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 篇5
部门:客房部
职称(中文):PA组保洁员、养护员
职称(英文):
向上负责:PA组领班
职位级别:员工级
基本工作:在领班的指导下,做好公共区域的卫生工作,并做好计划卫生与常规卫生,保证公共区域干净整洁
职责:
1、服从领班的工作安排,按照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做好责任区内的清洁卫生工作并掌握花木的养保、培育和修剪技术。
2、检查责任区内各种设备设施和家具的完好情况,及时报告和报修。
3、做好清洁机械和清洁用品的保养和保管工作。
4、严格按照绿化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做好花木的布置、养护和清洁工作。
5、对分管的场所,包括各办公室、楼道、仓库,每天要保证其清洁卫生。
6、对于洗手间、废物箱,要按时喷药水或放置卫生药品,保持干净。
7、晚班要负责清除所有的垃圾桶,做好防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