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室规章制度 篇1
一、计算机教室要有专职人员负责,严格管理,充分利用,倍加爱护。管理员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要保证计算机软、硬件运行正常,满足教学需要。人为损坏计算机设备,必须照价赔偿。
二、教室内的所有设备,要按统一要求分类编号定位,贴上标签,并逐一登记入账,做到账物相符。上机人员必须服从机房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指导管理,必须在管理人员和教师指定的位置上机操作。不得随便更换位置。
三、要建立管理使用册,每次上机需登记上课内容、使用时间、机器情况、上机人数。梅雨季节及多雨天气,每天至少开机一次。暑假期间切忌长期关闭,常规管理不能中断。
四、师生进入计算机室必须配合机房的卫生保洁工作,必须穿戴鞋套进入机房,不得随地吐痰,不得乱写乱画,不得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严禁携带书包、零食、饮料等入内,保持室内整洁,严禁吸烟。
五、每台计算机要建立保养、维修等情况的技术档案,要严格控制外来磁盘使用,定期做好病毒检测和杀毒工作。
六、机房内的稳压器、服务器、空调等设备一律由管理员操作,其他人员勿动。机器发生故障,除专业人员外任何人不准打开机盖擅自动用微机的电源和机械接口插件。
七、上机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随意拨弄、拆卸计算机配件(键盘、鼠标等),不得擅自更改设置和私设密码。严禁私自携带光盘、软盘、U盘进入机房,严禁在任何计算机上私自安装、卸载、修改计算机程序,严禁一切人员玩游戏、上网聊天、登录不健康网站,不得在机房内打闹嬉戏。
八、上机期间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如机器故障、网络故障、病毒现象等有义务和责任向机房管理人员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九、上课和活动结束,按老师要求对机器作适当整理,关闭机器,将键盘、鼠标、凳子归位复原,有秩序离开,管理人员及时检查机房设备,切断总电源,关好门窗、电灯,关闭机房。
十、加强安全教育,注意防火、防盗、防磁、防雷、防触电、防计算机病毒和黑客侵入,要及时除尘。
微机室规章制度 篇2
一、计算机教室管理
1、计算机教室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能正常使用。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维护能力。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才能上岗。
2、计算机教室要有必要的防触电、防火、防潮、防盗、防雷、防尘、防高温、防强光、防静电设施,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维护、保养工具和软件。
3、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设施,要分类编号定位,逐一登记入帐。文件、教学资料、软件和财产档案要及时整理归档,做到帐据齐全,帐物相符。要建立健全严格验货、报废审批等制度。
4、要建立工作日志或周志,建立计算机档案,记载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
5、要做好系统维护和设备保养工作,雨季和假期要定时开机;要严控外来磁盘、移动存储器和光盘的使用,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和杀毒;重要文件和软件要有备份。
6、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学生入室要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卫生,要求学生按上机操作规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告教师,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排除故障,严禁学生擅自处理。学生离室后,要做好设备和资料的整理工作。
7、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教室,一般教师须经学校同意后按要求使用计算机房,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拆卸计算机。下班时,要关好门窗,关闭设备电源、电灯、窗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8、对因未按规定要求操作、管理,造成计算机及设备损坏的,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9、要按照设备、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机房内各项设备和资源。
10、计算机教室管理人员岗位调整要及时做好设备清点和有关账目等交接手续。
二、计算机教室管理教师岗位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有关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计算机及设备的正常使用。
2、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计划,协助教师制定学期上机计划。
3、熟悉教材及要求的全部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给予正确解答。
4、上机学习时要积极协助教师,保证学习课的正常进行。要求学生认真填写计算机使用情况记录册。
5、贯彻落实学生绿色上网相关政策和《学生上机学习守则》,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
6、注意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学习和更新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7、认真做好计算机教室设备的清点和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消毒和重要文件的备份工作。
8、积极开展学习、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果。积极向学校提出计算机教室建设和设备更新等方面的建议。
9、做好计算机教室环境卫生、安全防范和财产保护工作,熟悉消防等有关器材的使用,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10、因工作变动,调入、调出计算机教室时,应及时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办理交接手续,做到账目清楚、帐物相符。
三、学生上机学习守则
1、上机学习是信息技术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过程,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每个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上好每一节上机学习课。
2、上机学习前要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内容、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
3、进入计算机教室要保持良好秩序,按指定位置就座,学习时要遵守纪律。
4、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教师要求进行,不准随意拉动键盘、扭动显示器方向和用手触摸显示屏。未经教师许可,严禁对硬盘自设密码、删改文件和初始化操作,严禁对系统文件更改名称、内容和地址等。
5、上机过程中要积极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思考,同学之间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实事求是地做好上机操作情况记录。
6、要爱护室内一切设施和用品,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要保持计算机教室内清洁,不准乱写、乱画、乱扔污物。
7、上机学习要注意安全,发现异常现象和不安全因素时,要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教师报告,不得自行处理,以免发生事故。
8、学习结束时要按顺序关好主机、显示器和辅助设备电源。将椅凳放回指定位置。认真填写好计算机使用情况记录册,经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计算机教室。
微机室规章制度 篇3
一、微机室不许外人随意进入。上课期间不需任何人进入微机室。
二、进入微机室操作的学生和老师要爱护计算机及其设备,未经管理人员允许,不准动室内任何设备。
三、进入微机室操作的学生和老师要保持安静,走路要轻,不准大声喧哗,不准在室内跑动、打闹。
四、在微机室内不准吃小食品,不准向室内丢弃果皮、纸屑等。
五、不准私自将磁盘及其计算机部件带入室内,需使用外来磁盘或软件,必须经管理人员严格检查后才能在微机室内使用,以免病毒入侵。
六、上微机课的班级上课前必须戴脚套,不准提前进入微机室,下课后不准推迟离开微机室。学生进入微机室后直到学生离开微机室前授课教师不得离开微机室。上课的班级在下课后应及时打扫室内卫生,将椅子摆放整齐。
七、上课班级下课时要按时关机、关灯,节约用电。
八、凡损坏微机室任何物品者按价赔偿。
微机室规章制度 篇4
一、进入微机室必须按编组就位,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动用微机,开机后,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反映,否则由使用人承担一切责任。
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微机,注意安全,不得乱动任何电源,要精心爱护微机,不得乱操作、乱摆弄。
三、不得设置个人密码,不得进行诸如硬盘分区、格式化之类的危险操作,不得随意改动机器设置。
四、不得私自安装任何应用程序,不得私自删除、更改他人文件,严禁外来光盘软盘进入机房。
五、不准将磁盘、光盘、外置存储设备等带入微机室。不准使用光驱观看VCD,听CD,不准玩游戏。
六、操作完毕要清点、检查仪器,不准将仪器私自带出室外,如有损坏或丢失,要向指导教师或领导汇报,并听候处理。
七、来访者禁止进入微机室,确需进入,须经分管主任批准。
八、教师要经常巡回指导,确保实验操作顺利完成。
九、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有权删除不按要求存放的文件和上机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文件。
十、保持室内安静和整洁,离开之前应整理好桌面。
微机室规章制度 篇5
微机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为最大效率的.发挥微机室的使用功效,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为保证计算机安全运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让教师、学生能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微机室特制定以下管理条例:
一、每次上课前,学生要在活动区整队,要排2路纵队从综合楼中东门直上三楼,再南行走南门上四楼,进入微机室,注意在楼道内行进时脚步要轻,不得跑跳,要保持安静。
二、上机前准备好上机时所需的一切物品:书、笔、本、脚套等,不准带与上机无关的东西进入微机室(如食物、饮料)。
三、学生上机必须对号入座,听从指导教师和微机室管理员的指挥;进入微机室的学生未经允许不准乱动室内任何设备。
四、使用计算机,必须填写“上机记录表”,开机后,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反映,否则由使用人承担一切责任。
五、使用计算机时必须将盖布整齐叠放在显示器左侧,避免因影响散热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六、上课后要清点、检查仪器,不准将仪器私自带出室外,如有损坏或丢失,要向微机教师或管理人员汇报。实行5分钟报告制度,上课后5分钟内学生报告设备损坏或丢失,由上一节课学生负责,5分钟后学生报告设备损坏或丢失,由本节课学生负责。学生损坏设备自己报告一倍赔偿,自己不报被查出的双倍赔偿。
七、不得私自下载、安装任何应用程序,不得私自更改机器设置,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报告微机教师。
八、保持室内安静和整洁,不准乱扔纸屑,不准在桌、椅、墙壁上乱涂乱画,不准玩游戏,上机结束后按操作顺序关机,并将桌椅、键盘等复位;盖好盖布,做好机位周围的清洁工作。
九、微机教师要做到人走锁门,每节下课后检查机器、总电源开关是否关闭,门窗关好、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