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效率的发言稿 篇1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合理安排时间。
同学们,时间老人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谁也不多一分钟,谁也不少一秒钟,可是你有好好地利用它们,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吗?我们又应该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呢?下面我来给大家说一说我的建议:
1、保证睡眠,早睡早起
对少年儿童来说,养成按时睡觉,早睡早起的习惯,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神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睡眠时间必须保证9到11个小时,而且中午午休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更加有益。
2、按时到校,认真晨读。
早上是我们记忆力最强的时间,这时读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晨读时间学校都有安排,你应该在这段时间里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读书。希望以后同学们早晨进教室后,都能自觉主动地马上拿起书去朗读。
3、全力投入课堂学习。
每一节课的40分钟,大家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听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看看你的周围,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我敢肯定他们都能做到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并能积极发言。那么,从今天开始,就请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堂课,我相信你一定会惊喜地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4、课余时间,劳逸结合。
在紧张的学习之后,我们也一定要抓紧时间放松大脑,适当休息。在学校,我们可以和同学聊聊天,望望远处的绿色植物,舒缓眼睛,也可以拿起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但一定要避免追逐打闹,因为追逐打闹会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会使上节课学习的东西很快被抹去,很快被忘掉。
同学们,我们还有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复习整理当天学习的内容,并预习新课。然后,可以去锻炼身体,或者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有一项非做不可的事,那就是阅读课外书籍。那些胡乱写完作业就觉得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时间一去不复返,我希望大家能够为自己制定一张时间安排表,认真对待每一分钟,合理安排每一天,持之以恒,我相信,时间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你的生活一定会因此变得更加充实而美好!
时间与效率的发言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注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的效率来源于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那么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就有压力。适当的学习压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学习积极性,并督促我们不断坚持,给我们学习的动力。
2.抓好学习环节,即预习、听课、复习、作业。预习不必过于细致,但很有必要。要寻找重点,提出问题,这样听课时就有针对性。听课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知识要点听懂后再适当记笔记,以便课后复习。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实验所得,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后所学就不易忘记。将复习与作业相结合,积极思考、独立完成,可以排除学习的漏洞,巩固并深化知识,同时检查学习效果。
3.注意学习情绪。精神饱满且情绪高涨时,学习轻松且效果好,大脑处于高度兴奋时,学习效率就高。所以我们应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和热情轻松的生活态度。
4.战胜惰性。在此我举个例子:若老师发下一份很难的试卷又不要求当堂上交,许多同学就不自觉地懈怠,最终果真花很长时间才完成,效率大大降低。
5.劳逸结合。我们要适当进行休闲娱乐以保持清醒敏捷的头脑。学习曲线表明,一般开始学习后的第十分钟效率最高,超过四十五分钟后效率就降低。
下面我再给大家几个提高学习效率的小窍门:
1.制定一定的时间限制。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并限定时间,这样不易产生厌烦情绪和疲劳感。同时也可以逐步缩短功课时间,这样有助于提高效率。
2.专心致志。不要在学习时想或做其他事。专心学习一小时后再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的效果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将学习时间分段。不要整段时间都用于同一门功课,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
学习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自我学习时我们要建立良好学习秩序,根据个人不同学习习惯进行学习安排,并适时检验安排的效果。不久我们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同学们也应当针对各自的不同情况进行期末复习。
时间与效率的发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20xx级15班的彭雪芳,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总结月考,寻找差距。
又是一年金秋时节,在这样一个充满丰收喜悦的美好时光里,新学期的第一个月已悄然走过。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到底,我们收获了什么,又落下了什么呢?刚刚结束的月考已告诉了我们答案。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考试,只是为了检测我们的学习效果;成绩,也只能显示我们过去一个月的学习状态。面对他们,我们是“百家忧乐在心头”。有苦有乐,有悲有喜,而这些,转瞬即逝。我们要做的是反思与总结。反思,反思这个月的得与失;总结,总结考试的成与败。
考好了,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奖励自己一下,归纳成功之心得,进步之方法,百尺竿头都要求更进一步,继续努力。考差了,千万不要灰心,要知道绚丽的彩虹总是躲在猛烈的暴风雨之后,好好总结,好好反思,多和老师交流,相信自己一定能在期中考试中大展雄图。
如今,你一定已经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千万不要忽视他们,因为它们终会造成你与其他同学的差距。那么,从现在开始,着手于缩短这些差距吧。或自我反思,或跟大家讨论交流,取长补短。从现在开始,反败为胜,开始绝地反击吧!
又是收获的季节,尽管这里阳光中会掺杂阴霾,和风中会飘来细雨,但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句哈佛校训:你所荒废的今日,正是殒身之人所乞求的明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时间与效率的发言稿 篇4
人生是一次曲折的旅行,如果走的过快,便会忽略沿途的风景,但如果走得过慢,就会浪费时光最终不能到达成功的终点。因此,快与慢结合起来,才能走好人生之路。我们正处在快节奏的时代之中,太慢的节奏会使我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如果节奏过快,会使我们身心俱疲。
我们要学会该快的时候绝不拖拉,该慢的时候慢下来,将快与慢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时代。慢,是一种认真执着的追求。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哭成此书”。每一个字句,都经过他慢慢思考和斟酌,字字看来皆是血。没有他的慢,他的认真,便不会有这部旷世巨作。是慢的追求成就了曹雪芹和他的千古奇书。
纵观历史,数不胜数的文学著作,为人熟知的科学理论,都是文学家、科学家们耗费数年甚至一生才写出、发现。慢是一种对艺术和科学的不懈追求,慢是他们成功的诀窍。然而,人生不能一直慢下去,该快的时候要马上行动。这就好比赛跑,只有快才能成功。快是高效的体现,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有意义。
著名数学家欧拉曾在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在此期间,他既要主持科学院的日常工作,又要进行科研工作,同时,还得去科学院的附属学院讲课,一人身兼数职。在这期间,他以惊人的效率在分析学、数论和力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欧拉用他的行动告诉世人,快节奏可使人完成数倍的工作,并有所成就。高效率的欧拉因为快,使他的人生更加充实有意义。但人生不能一直快下去,该慢的时候不能快。最近流行的“中国式过马路”,体现了国人在高速时代过分追求快,无视规则与法律,同时图快的直接后果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快与慢应相结合,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懂得将快与慢结合起来的人是人生的智者,精力充沛的时候快一点,提高效率;疲惫的时候慢一点,品味一下生活,这样的人生才充实,精彩。将快与慢结合起来吧,这是生活的哲理,人生的智慧,成功的诀窍。
时间与效率的发言稿 篇5
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养成注重学习效率的习惯》。
什么叫习惯呢?首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荒谬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年幼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可见,“习惯”是指长期重复地做,并逐渐养成的一种自觉行为。
有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习惯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智力超群的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强调自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周峰,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峰认识汉字,记忆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走亲访友时也从不间断。就这样,一年下来,便记住了3000多个汉字和3000多个英语单词。周峰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他听英语广播学英语,一到点便准时打开收音机。这是他定时的学习习惯。周峰学习时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便立即作出调整。这是他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英国有位名人叫培根,一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那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我们大家努力的方向。
1.一心向学的习惯: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子;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了他们灵感的火花。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与这个故事的寓意相同的还有中国古代“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说法。这些故事都是要告诉我们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所以,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就应该专心致志。
3.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什么是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呢?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这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一般说来,目标比较容易确定,计划也比较容易制定,难的是定时定量地完成学习计划。但是只要你能根据奋斗目标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并且定时定量地完成计划,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4.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正是凭这种“善于思考”的精神,才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
同学们,听了以上几个事例后,是不是对你的学习有所启发呢?让我们向这些学业有成的名人学习,从小养成注重学习效率的习惯,长大后,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实小的学子,是实小教给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