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一周值周教师讲话 篇1
今年是农历的虎年,金虎迎春,经过了一个平安、愉快而富有诗意的寒假,我们满怀新的希望迎来了生机勃勃的20__年春季。在新的学期里,我们209班荣幸的承担了开学第一周值周任务,每天虽然繁忙而紧张,可每个同学都非常珍惜这次为师生服务的机会,用十二分的热情迎接每一项工作,现将值周情况总结如下:
一、校门方面:在本次值周中,我们加强了校门的检查力度;开学第一天,不少同学有校牌遗失现象,对此我们做了详细的统计,并把情况及时反馈给每个班主任,办理补办手续。开学前四天,累计迟到7人次,101、104、112、206、208、306、311七个班级各一人次。未着校服情况:除308班一人次,101班2人次外,全校整体情况较好,希望大家能够保持。此外,在佩戴校牌方面,绝大多数同学进出校门时能积极配合值周工作,主动出示校牌,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在此表示感谢,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住校生佩戴他人红色校牌冒充走读生出校,对此提出批评。
二、两操一课方面:为了督促同学们尽快入场,我班在入场形式上作了创新,增加了进场时由值周生在入口处吹哨子这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进场速度。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在临近高考阶段,高三年级整体做操质量较高,希望他们保持良好状态,在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101、104、109班进场速度快,在此提出表扬。
三、食堂方面:同学们能够自觉排队,进场秩序井然。但有两种不良现象要引起重视:一是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剩饭剩菜,希望同学们以后进餐打饭时要量力而行;二是食堂门口的垃圾桶周围垃圾较多,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走一步,换来一份清洁。
四、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黑板槽内不干净,地上垃圾较多,另外附房卫生、饮水机台面清洁欠佳。上周教室卫生做得较好的班级有:101、111、201、206、210、309、313,有待改进的班级有:106、202、208、303、312。
五、寝室方面:本学期寝室加大了管理力度,提高了扣分标准,对住校生内务管理、卫生质量、就寝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周做得好的寝室有:307室、405室、414室、420室,较差的有508室、510室、719室、315室。
六、教室巡查:本周根据政教处要求增加了中午12:10—12:50,下午5:25—5:55对教室内进餐、玩手机等违纪行为的巡查,在值周巡查中,违纪主要是在教室吃零食的同学较多。违纪人数共计80次。其中高一年级12人次,高二年级27人次,高三年级42人次。违纪次数较多的班级有212班4人次,304班5人次、312班5人次,311班5人次,311班6人次,208班9人次,302班11人次。提别值得一提的是有11个班级的同学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学习中,没有一次违纪情况,他们分别是:101、107、109、110、111、114、204、210、214、307、308,希望其他班级能向他们学习。
一周的执勤工作使209班的每位参与者感触颇多:我们不仅体会到老师的辛勤付出,也感觉到同学们的严格自律。我们能较为圆满地完成值周任务,非常感谢全校师生一周以来的支持与配合,在新学期到来之际,衷心的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同学们学习愉快!
小学第一周值周教师讲话 篇2
我曾听过这样的感叹,我生不逢时,没赶上英雄时代,要不我也会扬名天下!我也听过类似的抱怨,我时运不佳,没摊上个好岗位,否则咱也不想当孩子王。但我却要说,选择教师,我今生无悔,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96年的盛夏,带着对明天的憧憬,走上了三尽讲台,实现了我的梦想。虽是偏远,落后的杨溪村小,我却异常满足。一天到晚和孩子们打交道,我觉得很有意思,很有乐趣。天真活泼,心地善良的孩子们,在我的教育下,一天比一天懂事,一天比一天成熟。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也深深地爱上了自我的事业。
爱岗敬业,诲人不倦,是对每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初涉教坛时,我深知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异常重要。于是我的书桌上就多了些教育专著,教育教学杂志,读读、摘摘,博采他山石,琢为自家玉。平时,常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听课,听讲座,学写论文,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把爱镶在举手投足间,嵌在我的一颦一笑中,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了信任与鼓舞。我总是把学生看成自我的弟妹,不失时机地为贫困的学生送一句安慰,为自卑的孩子送一份自信,为偏激的学生送一份冷静,让学生时刻生活在温暖中。
寒来暑往,风雨八年,我不曾为我的早出晚归而后悔,也不曾为我的挑灯夜战而遗憾。因为在我的学生身上,我看到了我的付出所开的花,所结的果。我从教虽短短八年,但在这八年里,凭着对事业的真诚迷恋,对学生的无比热爱,所教的每届学生都在提高,都在成才。我想,这与我的不懈追求是分不开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事业默默的耕耘中,我体验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每个教师节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一张张饱含谢意的精致卡片,雪片似的从四面八方飞到我的身边。我的心里总是缀满了骄傲与自豪。我在心底里默默发誓,不为别的就为这些天真无邪的学生,我也要把工作干好,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不求涓滴相报,但求今生无悔。
小学第一周值周教师讲话 篇3
现将上周值周工作总结如下:
1、 校园学习氛围浓厚,大多数班级都能够按规定时间进班,进班后立即读书学习。早自习书声琅琅,晚自习认真专心。
2、 卫生值日的同学岗位明确,工作到位,不怕脏,不怕累,为大家创造了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及学习环境。
3、 大队部值日生按时到岗,勤勤恳恳,督促同学们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真实公平地记录校园里每一天的点点滴滴。
4、 课余时间,值日教师到岗尽职,及时发现问题,果断处理学生突发状况。
5、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上周三上午我校成功举行了开福区教育系统“弘扬雷锋精神,争做优秀公民”宣誓仪式。在这里特别表扬20xx年级的同学在此次活动中积极配合老师搬运凳子,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物归原主。
以下是几点不足:
1、 连天的雨天造成校园里多处积水,很多同学会在地滑的地方打闹追跑,十分危险。
2、 部分走读生出现遗失校牌的情况,希望你们保管好校牌,丢失以后即使补办。
3、 仍有个别学生踩踏草坪、乱涂乱画及损坏公物,破坏公共财物。
4、 课间操时间有的班级不能及时到达场地并快速站好。
小学第一周值周教师讲话 篇4
在传统的教育中,师生关系往往是控制、服从的关系,而应老师说:“在我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我在孩子的天空里,努力飞舞,努力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云……”。这就是应老师与孩子之间相互关系的最好比喻。《上海市学前教育指南》中指出:“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倾听幼儿的表述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建立师生间伙伴式的关系,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和意见……”应老师正是与孩子建立了对话、接纳、共建和共享的互动的交互主体的关系。“老师的故事”、“让孩子说心里话”等都体现出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协商、交流,也体现了儿童是主体的思想。
回想在已经走过的课改的大潮中,我们通过理论学习,懂得了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也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做,总以为自己做得不错,然而今天,当我看了应老师的书后,我受到了触动,我不仅要问自己:孩子们和我的关系真正是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吗?回答是否定的,我与应老师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我所谓的平等、互动只是表面上、形式上的平等、互动,而且,日常教学中往往关注那些爱动脑、经常举手发言、能力强的孩子,忽视了那部分能力差的孩子,对这部分孩子而言,何来互动式的师生关系呢?亲和力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从应老师的书中,不难看出应老师是一个非常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她很好地把握了敬畏、惧怕、亲密、合和的分寸,而这一点正是我所缺乏的,因为以往,为了抓好班级常规,我给予孩子的永远是一个管教者的身份,很少以玩伴的身份出现,久而久之,孩子们适应了我这种单一的角色,永远与我保持着距离。因此,以后我应该象应老师那样,给予孩子多角色的我,可以是一个严厉的管教者,更应该是一个可以共享快乐的伙伴。
如果说“课改”使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改变,那么读了应老师的书,使我受到了更大的触动。作为老师,我更应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师生关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以“追随孩子与孩子同行,关注孩子促进孩子的发展”为原则要求自己,然后才能欣赏孩子,成为他们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小学第一周值周教师讲话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友爱,团结”。
相信大家对这几个词语都不会陌生,因为我们从小就对它们耳熟能详。但我想问的是,我们真的理解了这几个词语的内涵吗?当我们现在以教师的身份向学生讲出要和谐、友爱、团结的时候,我们是在什么意义上对学生做出了要求?或者说,我们希望这样的要求能够培养出学生们什么样的品质呢?
这里,我想先给大家讲一部德国电影,叫做《浪潮》。
影片讲述了一个叫做文格尔的教师如何在5天之内就将一个貌似自由散漫的班级改造成极具破坏力的所谓“独裁政府”的故事。
文格尔采用了一些什么手段呢?
整齐排列座位;举手发言;起立回答问题;不能称呼他的名字,而是称为先生;一起做律动,体验集体的力量;统一服装,穿白上衣、牛仔裤;将楼下的班级视为假想敌;统一将集体取名为“浪潮”,并用波浪划过胸前的手势作为成员相互见面的致敬礼。
我想除了最后那个略显夸张的致敬礼外,其他的手段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吧?用文格尔的话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因为“团结就是力量,集体高于一切”。
然而影片中却出现了一位并不受文格尔蛊惑的女生。她拒绝穿白衬衫上课,而是穿上了一件色彩鲜艳的红上衣,并在其后屡屡向其他同学发送反对“浪潮运动”的宣传单。
好了,现在我想问大家,这位女生有没有破坏集体的和谐?有没有影响集体的团结?当她执意要做出背叛集体的举动时,我们是依然对她保持春天般温暖的友爱,还是如对敌人秋风扫落叶般的无情?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将决定这个女孩儿的命运;同样,也将决定我们所教育的孩子们的命运。
你想好了吗?
下面,我想说说我的回答。
“和谐、友爱、团结”都是作为一个集体对于成员的行为要求。然而,在不同的价值观下,这样的要求却会塑造出学生完全不同的品质。
比如电影中文格尔先生的那套手段,就是将整齐划一当做了和谐,服从听话当做了友爱,共同愤怒当做了团结。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将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宽容,不会理解,最终沦为被“集体”所随意操纵的木偶。
即便有对集体意志的不以为然者,也会因为对于集体意志的恐惧,比如被称作刺头、异端、叛徒而只有保持沉默,或者隐藏内心想法,甚至刻意去迎合集体的意志而成为著名学者徐贲笔下所描述的犬儒主义者。
这,难道就是我们希望孩子接受教育后所获得的品质吗?
比如电影中的那位女孩子,我在她身上看到了独立,自信,同情,坚韧,充满责任心,富有行动力这许许多多的可贵品质,然而在那个以整齐划一作为和谐标准的集体中,她却被贴上了自私,叛徒,敌人的标签,成为被集体所排斥的异己分子。
如果友爱必须要以服从听话作为前提,团结必须要以仇恨愤怒当作基础,那么在这样的友爱与团结下诞生的所谓集体和谐,必将是封闭的,排外的,专制的与奴化的,甚至最终可能走向邪恶。
这就是《浪潮》这部电影给予我们的启迪。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一个真正和谐、友爱、团结的集体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当我们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不是拿起这些口号当作道德大棒消除异己,而应该在理解、沟通、对话的基础上去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与进步。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倡导“和谐、友爱、团结”,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能让学生的人格在理性与智慧的熏陶下于未来变得丰满且熠熠生辉。
或许这才是我们教育真正的意义。
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意义。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