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演讲稿 > 端午屈原的演讲稿(精选5篇)

端午屈原的演讲稿

时间:2025-04-06

端午屈原的演讲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战国时期,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倍受楚怀王器重,但是屈原的主张却遭到了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使得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阳、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端午屈原的演讲稿 篇2

  老师、小朋友们:

  早上好!

  还有9天,也就是下个星期三6月12日,就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些天我又听到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是的,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史源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习俗可以概括为四点,下面请我们学一班的几位小朋友,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第一点,端午节史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江。屈原投江后,古人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船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点,端午节也是卫生节,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挂菖蒲用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后来又加了石榴花、大蒜和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瑞”。

  端午这天,成人都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以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

  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辟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点,端午节还是体育节,因为这天人们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龙舟竞渡自古就有夺锦标的惯例,夺锦标不仅要有体力、耐力,而且还要团结协作,机智灵活,更要熟悉水性。这些都是长期锻炼的结果,绝非一日之功。龙舟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已经逐渐演变为一项国际赛事,起到友谊纽带作用。

  第四点,端午节更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的粽子。晋代,粽子被定为端午节正式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状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教师:听了学一班小朋友,给我们讲的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对端午节是不是有了一些了解呢?刚才这四个小朋友分别讲了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爱国的节日、卫生节、体育节、美食节,老师希望你们今晚回家后,能把刚才了解到的这些内容,给爸爸、妈妈说说好吗?今天的升旗仪式到此结束,退场!

端午屈原的演讲稿 篇3

  老师和学生:

  大家好。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著名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和凝聚过程。从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古代人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今天是x月x日。再过九天,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所以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关于端午节的思考。

  端午节让我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了自己国家的灭亡,人民的流离,他想报效国家,却无法重返天庭。愤怒之下,他投汨罗江自尽。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这一天,人们在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

  也许,这个古老的传说已经无法打动21世纪的现代人。我记得一个震惊中国人民的报道!据《人民日报》报道,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吴冰安向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来紧急信息,称据可靠消息称,一个亚洲国家即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文化遗产,该国已被列入“国家遗产”名单,并将很快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中国人过端午节已经有几千年了。如果变成了别人的“文化遗产”,你不觉得是天大的笑话吗?如果有人告诉你,过了几年,中国人要划龙舟,要吃粽子,要过端午节,需要从其他国家写这篇文章,你肯定会说:“你在国际上跟我开玩笑吧!”几千年后,中国的端午节成了别人的“文化遗产”。更何况?一场关于“保卫端午节”的辩论在民间悄然展开。有人说:“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这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人说:“我一直对端午节情有独钟,每年都吃粽子看龙舟赛。如果端午节真的被其他国家抢了,我会觉得特别别扭。”后来经过核实,韩国宣布了自己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并不是想窃取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过韩国的声明可以说是提醒了我们,一个国家改变对本土文化的态度是多么有价值。所以也是一种激励,来捍卫我们祖先的“遗产”,实现他们的珍贵。

  同学们,端午节的争议让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产生了忧患意识,并引发了一些相应的行动。怎样才能把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要有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来自哪里?教育。改善国民教育,加强个人实践。当整个国民教育得到改善时,人民就会对自己的文化资源有广泛的认识。当一个人的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灵魂中生根发芽。能在一个人心中扎根的文化资源,将是新鲜而永恒的。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加强和洗礼。让我们带着尊重和珍惜来看待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

  谢谢大家耐心倾听。请接受我端午节的祝福:端午节快乐!谢谢

端午屈原的演讲稿 篇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展开欢腾。这些,曾经在端午节是最受欢迎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节奏加快,外来文化的入侵。

  中国人民不再照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把重点放在“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中去,面对这样的形势,我感到悲伤,“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正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方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称,亚洲一个国家正在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其文化遗产,现在端午节已被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个消息,中国人民除了惊讶还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一些庆祝活动。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文化内涵丰富,保留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个传统的节日,就是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洗礼。如今,这个拥有XX年的历史传统节日成为其他国家的民族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不用说,这些年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是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菜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用说了——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

  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中国传统节日中最独特的习俗——吃。如今,满足了衣食的需要,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富裕,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汉字,当代青年有多少人熟悉并会使用繁体字?你不懂文字怎么能理解古代文化呢?

  另一个就是造纸,中国的造纸工业是传统手工业损失的结果,许多高质量的纸读要到日本或韩国购买,他们不仅继承了我们传统的造纸技术,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以端午节为例,它已经融入到各个周边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轮渡节,这是一个在插秧后祈求丰收的节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注重创新,但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守,文化的缺失必然会导致精神上的断层甚至扭曲,而这种断层又会给精神文明带来什么呢?

  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外国节日的兴盛与传统节日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事实上,不仅是传统节日,中国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也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丰富,保留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必须敬畏和重视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

  同学们,不要冷落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中华文明在中国彻底红起来!

  谢谢大家!

端午屈原的演讲稿 篇5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在节日中,我们一早就起来。突然我闻到了一阵芳香,我跑过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粽子呀!真香呀!馋死我啦!再看看旁边的盆里,哇!还有一大盆洁白的鸭蛋和蒜头看上去真得意,好想吃呀!妈妈说:“赶快去洗脸刷牙来吃呀。”我洗完后,抓紧围着桌子坐了下来,爸爸将粽子、鸭蛋、鸡蛋、蒜头端到桌子上。我们一家开快乐心、快欢乐乐地吃完了早饭。

  然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黄鳝、苋菜,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呢?妈妈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我还是不明白只好点点头,后来,妈妈又带我去买一些绿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妈妈又用艾草泡水给我洗澡,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用艾草洗澡?妈妈说:“由于这样蚊子就不叮你了”。妈妈又用剩下来的`插在门上,我又问妈妈为什么要把艾草插在门上?妈妈说:“由于这样蚊子就不会飞到我们家了”。

  洗完澡以后,妈妈又告知我端午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娃娃节。最终,妈妈又把五颜六色绒线戴在我的手上,今日我知道了很多端五节的学问,真快乐!

相关内容
  • 端午演讲稿300字(精选8篇)

    全体同学:下午好!同学们,你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也许,你能早已经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父亲节”送给爸爸小礼物,习惯了在“母亲节”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

  • 端午演讲稿(精选14篇)

    老师和学生: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端午节今天是xx月xx日,农历五月初二。到周四,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 端午演讲稿范文(通用13篇)

    老师和学生: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端午节今天是xx月xx日,农历五月初二。到周四,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 端午演讲稿(精选11篇)

    老师和学生: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端午节今天是xx月xx日,农历五月初二。到周四,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 2025端午演讲稿(精选10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404班的黄。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__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

  • 端午节发言稿(精选15篇)

    亲爱的朋友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快到了。值此佳节之际,祝我所有的朋友节日快乐,家庭幸福!端午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每年在固定的一天举行的仪式或庆祝活动。全民认可,全民参与,一年一次,一遍又一遍。...

  • 端午节演讲稿(精选12篇)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 端午节的演讲稿(通用10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纪念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众所周知,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故事。屈原的国家楚国被入侵,屈原跳进河里死了。...

  • 端午节发言稿300字(精选11篇)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天我们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流行。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生于20__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楚国。...

  • 屈原演讲稿(通用14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五月初五,汨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

  • 以讲文明讲礼貌为话题演讲稿(精选15篇)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礼仪大邦。自古以来就倡导“礼治”,将礼仪谦耻作为立国之本。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由礼仪所体现出来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