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演讲稿 >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精选10篇)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

时间:2025-04-03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 篇1

  用我们每一滴血为慈善家的每一分钱负责,用我们的热情为全球艾滋病患者服务,用我们的真诚尊重生命、消灭艾滋、杜绝歧视、消除愚昧!

  ------是谁创造了这样一颗灭绝生命的原子弹----艾滋病病毒?是战争、贫穷和愚昧,是人类永无休止的掠夺和杀戮!

  ------是我们对别人生命的藐视和漠不关心,是我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麻木不仁,是人类文明在灾难面前的崩溃,是人类自己创造了这样一个可以毁灭自己的生物原子弹,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毫不留情,肆意蔓延,疯狂的进攻,残忍的灭绝。

  是艾滋病灭亡我们,还是我们毁灭艾滋病?人类必须作出这样的抉择,必须觉醒,必须团结一致,行动起来,抗击艾滋病,拯救全人类。

  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不要轻视自己的生命,歧视艾滋病患者就是轻视我们自己的生命。消灭艾滋病是全球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如果我们和他们能够分享生活的快乐和幸福,那我们就和他们一样圣洁和崇高!

  如果我们抛弃了他们,独享人生的乐趣,那我们就比他们活得更加危险,更加恐惧不安,我们的生命就更加频临危险!

  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抗击艾滋病,为建造一和谐健康的人类家园而努力奋斗!

  大家好,大家可能都觉得我今天的服饰有点特别,这是红丝带,爱滋病爱心标志,12月1日也就是后天,是今年的艾滋病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消除爱滋歧视,共享美好生活。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二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在递增。专家预测,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再过20xx年,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爱滋病虽然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时候是我们的冷漠和错位的观念,正如徐天民教授所说,歧视是防治艾滋病的最大敌人。

  在一次对河北省5个区9所高校学生调查发现,40%的学生认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应该集中隔离管理,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做这样一个调查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医学上讲,艾滋病只是一种病毒,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仍然不能完全征服它。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它只有血液、性、母婴三种传播方式,其传染性,远远低于肝炎。正常的交往和生活是完可以的,而我们却要残忍地把他们丢在地狱。“孤独比死亡更可怕。”他们只是一群病人,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关怀与平视。他们是一群不幸的人,有的人,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背上了更沉重的医学无法解脱的痛苦;也有的人,为自己一时的失足而终生背负这种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痛苦;还有的人,却是因为与生俱来的贫穷,不卖血的男人就没有一个好身子,《许三观卖血记》里的那句话,残酷地映证着河南那个文楼村的现实。难以忘记那一双双直逼死亡般绝望的眼睛;难以忘记那个守在坟前的小孩,痴痴傻傻的望着镜头,他的父母都因卖血得爱滋病而去世;更难以忘记那刻在手臂上的仇、杀、恨,那似乎是在对我们无知的莫名的歧视的控诉!亲爱的朋友,请相信:你的一点改变,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只需要一颗温暖的心,一道平视关怀的目光,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最后,请允许我引用濮存昕那句防艾广告词,“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和所有艾滋病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歧视的世界里!”

  谢谢大家!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 篇2

  今天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家卫计委经研究确定,今年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意在说明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到了关键时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动员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集中各方面力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防治工作难题,控制艾滋病流行。

  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已经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各级政府责无旁贷;面对挑战,全社会要携手共进;面对挑战,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

  艾滋病防治事关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领导,深入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宣传普及防治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努力把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遏制艾滋,须举全社会之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干预措施,认真抓好艾滋病监测和报告,继续加大投入,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并通过政策倡导和知识宣传,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艾滋病防治需要做好人文关怀。通过人文关怀,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看待艾滋病、正确看待艾滋病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防治救助环境;通过人文关怀,帮助艾滋病患者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国家政策法规的落实和督查力度,依法保护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与普通人群和谐相处,真正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面对艾滋病防治难题,需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抗艾滋,共护生命,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而共同努力!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 篇3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预防艾滋珍惜生命》。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然而,在人类社会取得一系列进步的同时,毒品和艾滋病这两大毒瘤却在全世界迅速地传播和流行,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目前,我国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也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到今年初,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达100万,且每年递增30%。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也已突破100万。比上年上升11%。

  度祸猛于虎,危害全民族!自从19世纪被英国殖民者在中国东南沿海偷运鸦片开始,毒品问题,已经困扰中华民族长达两百年之久,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毒品曾一度绝迹,改革开放后,毒品问题又沉渣泛起,如果任其发展,其后果可用著名的禁烟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句话形容“国几无可御敌之兵,无可充饷之银”,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这八个字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毒品对生命健康的危害,一个人一旦吸毒上瘾,无异于慢性自杀禁毒———迫在眉睫的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当最后一片秋叶悄然落地,你是否想到我们的生命也可能会这样短暂、脆弱?人类的公敌—毒品和艾滋病已经蔓延到我们身边。当我们为这两个100万而震惊时,我们不能不意识到,如果我们不注意预防这种目前无法根治、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那么我们的青春、梦想、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同学们,坚决抵制毒品、预防艾滋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去关爱身边那些曾经失足染上了毒瘾或是艾滋病的人们。因为他们需要全社会的人们给他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云南省艺术学校一名19岁的女生,以跳孔雀舞而在娱乐圈里小有名气。她第一次吸毒是因为胃疼,听人说吸了马上就不疼。第二次还想找点感觉,第三次就什么都不想了。吃饭、穿衣都成了额外的负担,更何况起早练功、晚上演出了。直到有一天她在排练厅犯了毒瘾,人们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海洛因扼杀了孔雀,毒品埋葬了她的艺术青春。北京市某中学生何某从小到大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优秀,“威胁”了他第一名的地位,于是他自尊心受挫。在期末考试时,他孤注一掷,采取作弊的方式,结果名誉扫地,检讨、处分接踵而来。由于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他逃遁在毒品的虚幻梦境中,又演绎了一幕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截至去年底,我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90万,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77%,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去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此外,许多青少年对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的成瘾性和严重后果缺乏了解,导致吸食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人员数量明显上升。在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刑事治安案件中,由吸毒引起的已经占到30%左右,一些毒品侵害严重的地区,这个数字甚至高达60%以上。

  毫无疑问,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我国青少年禁毒的形势十分严峻。预防——社会共同的行动

  亲爱的同学们,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的心灵深处筑起一道禁毒防艾的长城。让我们的青春更健康、更亮丽,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 篇4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天天都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享受着来自亲人,朋友和许很多多陌生的关爱当中,仿佛我们历来不曾孤单孤独过。可是,就在离我们生活不远的地方,还有一群人他们在默默的承受着他人的冷眼,随时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在孤单中挣扎着,孤单着,痛苦着,他们就是爱滋病患者,一个需要关爱的群体。

  爱滋病一个多么刺眼的词语啊!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处于世界第14位,亚洲第二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一年以40%的速度在递增着。可是我们对爱滋病.艾滋病患者的关注却远远没有跟上这一数字,从而有更多的人给予爱滋病患者的是恐惧的双眼,刺耳的话语!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说艾滋病的确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与人之间那曾冷漠的屏障!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在某医院的19号床住着一名艾滋妈妈,进院之初,没有医生护士愿意护理这位不速之客。大家乃至不愿意过问她的姓名,都叫它19床进院不久后的一个晚上19床由于羊水破裂宫内出血必须进行切宫手术,可是麻醉根本不起作用,这就意味着胎儿感染艾滋的机率在一点一滴的增加,最后这位母亲为自己做了一个近乎残暴的决定手术刀迅速地在19床的对麻醉不起反应的肚皮上划切下往,皮肤裂开,脂肪层、肌肉、黏膜、宫19床握住护士的手突然间收紧了,咬着毛巾的口腔里发出混浊不清、低哑却尽对撕心裂肺的吼啼声,身体在产床上剧烈地颤抖着、痉挛地颤抖着她的脸因疼痛而变形,终究,胎儿终究被取出来,他在昏迷中睁开了眼睛,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孩子。护士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在她的枕头底下,发现了她留给孩子的信。有字,有图。最上面一页画着一个大大的太阳,太阳下一双小小的手。她给孩子写到:宝宝,生命就是太阳,今天落下往,明天还会升起来。只是天天的太阳都会不同,不论明天如何,你要英勇的面对你的人生!

  孤独比死亡更可怕。这是一名身患爱滋病的大学生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写下的一段话。从这段话我仿佛能感遭到那让人不冷而栗的冷漠;仿佛看到了那为年过花甲的老人抱着儿子的骨灰哭泣;仿佛听到了那因艾滋病而失往母亲的孩子奋力的哭喊着妈妈,妈妈。那仿佛是对生命的呼唤,对希看的渴求,对理解的期待。所有的一切已化为一把利人韧深深的刺进了我的脾肺,刺透了我的心脏。他们只是一群不幸的病人,难道我们真的要在他们本已凄凉的生命中剥夺阳光吗?

  人的一生当中甚么都可以缺少,就是不能缺少希看,缺少关爱。或许你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足以让他们感到暖和,或许你不经意间的一丝关怀足以让他们看到希看,更或许你的一份关爱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 篇5

  各位领导、朋友们:

  今天由和健康教育所,还有媒体一起联办的健康大讲堂在这里举行。今天的讲座主题,内容很深刻,但是话题很沉重。如果大家听了今天的讲座以后你会对生活生命健康更加呵护,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今天的主题与如何预防艾滋病,今天也请来了全国著名专家x教授为大家做健康讲座。最近大家有没有注意,广东有一户人家,找了一个越南花钱买来的妻子,生了三个小孩以后,那位妻子突然走了。因为农村家庭很困难,结果他们说越南来的妻子比较便宜,用钱买了一个。当地生活不知道情况下就结婚了,结婚以后,他妻子走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毛病,但是很不幸的时候,三个孩子和她的老公全部诊断为艾滋病。大家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疾病,而且一旦感染了以后,可以讲现在国际上没有非常有效的药物可以治愈它。谈癌色变,但是反过来讲,这项疾病每一天在我们生活中需要防范和注意。

  大家知道,感染艾滋病有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感染艾滋病途径来源,也是高发的,就是性生活的传播。不良的性生活等等方面情况,很容易感染艾滋病。情况依然是严峻,不容忽视,依然每一年有很多的人感染艾滋病。而且感染艾滋病最危害的是,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你还会感染,如果一旦感染还会感染给别人。没有很好的药物现在治疗它,所以危害的程度很大。大家知道,曾经有一个艾滋病患者报复社会,把自己病情全部隐瞒,继续传播艾滋病,使不少和他有过关系的性伙伴都感染了艾滋病。所以今天的话题很沉重,但是等会康教授跟大家讲了以后,会引起更多警惕。

  今年12月1日世界第28艾滋病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零死亡,零感染,我们现在整个民众对艾滋病认识并不是那么高,有很多很不科学的认识,包括在吃饭的时候会不会传染艾滋病,到街头去纹身可不可以传染艾滋病,或者我们打针献血的时候有没有风险。我们要借助今天的教育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艾滋病危害,掌握预防知识,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为艾滋病防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的生活生命健康得到更多保障和美好,谢谢大家!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 篇6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消除艾滋歧视,共享美好生活。

  在一次对河北省9所高校学生的调查发现,40%的学生认为对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应该隔离处理,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做这样一个调查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医学上讲,艾滋病只是一种病毒,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仍然不能完全征服它。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它只有血液、性、母婴三种传播方式,其传染性,远远低于肝炎。正常的交往和生活是完可以的,而我们却要残忍地把他们丢在地狱。

  我知道一提起艾滋病,我们在害怕,社会在担心,世界在恐惧。请听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患者近4000万,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到今天,短短的20年,感染艾滋病毒已有84万人,位居亚洲第二、全球十四位。更可怕的是,目前,艾滋感染者的发病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到20xx年,我国的艾滋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之多,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的话,中国的经济将毁于一旦。朋友们,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中国的郑重告诫,这也是中华儿女的深切担忧。你可知道,我们泱泱大国,正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亲爱的朋友啊,如果你看到无辜的婴儿,被艾滋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你能不为之心痛吗?如果你看到妙龄的少女被艾滋病摧残得瘦比黄花,你能不为之惋惜吗?艾滋病可怕可恨,但艾滋病人可悲可怜!他们也许因为与生俱来的贫穷,也许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却要背上这沉重的无法解脱的痛苦;也许因为一时的失足,却要用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他们随时可以听见一种声音,看见一种影像,嗅见一种气息,那就是死亡。他们在痛苦中呐喊,在无奈中抗争,在失望中期盼。朋友,面对这样一群不幸的病人,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能忍心置之不理吗?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更可怕是我们的冷漠和敌视。正如一名教授所说,歧视是防治艾滋病的敌人。

  难以忘记那一双双直逼死亡般绝望的眼睛;难以忘记那个守在坟前的小孩,傻傻的望着镜头,他的父母都因卖血得爱滋病而去世;更难以忘记那刻在手臂上的仇、杀、恨,那似乎是在对我们歧视的控诉!

  亲爱的朋友,请相信:你的一点改变,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只需要一颗温暖的心,一道平视关怀的目光,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一句广告词,"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和所有的艾滋病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歧视的充满爱的世界里!"

  谢谢大家!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 篇7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心系红丝带”。

  明天是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1981年的12月1日世界上第一个艾滋病病例被诊断出来,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召开“全球预防艾滋病”会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旨在提高公众对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意识。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

  1991年以纽约画家帕特里克为首,成立了一个叫“视觉艾滋病”的组织,希望创造一种视觉象征,以示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该组织制作了3000个红丝带,发给在百老汇参加颁奖仪式的明星与观众,呼吁关注艾滋病患者,此举引起轰动。在此后的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向会场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红丝带从此成为艾滋病防治的象征,它象征着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从医学上讲,aids只是一种疾病,它只有血液、性、母婴三种传播方式,其传染性远远低于肝炎。虽然目前人类还没有完全征服这种疾病,但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冷漠和歧视,正如一位教授所说,歧视是防治aids的最大敌人。难以忘记艾滋患者那一双双直逼死亡般绝望的眼睛,难以忘记他们刻在手臂上的“仇”、“杀”、“恨”,那是对我们歧视态度的一种控诉。

  作为中学生,艾滋病似乎离我们很远,但我们即将走上社会,我们应该有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我们应该同情和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而且有些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我们应该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加友好、温馨,没有歧视、充满关爱的社会环境,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亲爱的朋友们,“艾”与被爱,连着红丝带,愿我们每个人心中有条红丝带,只有相互关爱,才能共享生命!

  谢谢大家!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篇三: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讲话稿

  今天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家卫计委经研究确定,今年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意在说明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到了关键时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动员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集中各方面力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破解防治工作难题,控制艾滋病流行。

  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已经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各级政府责无旁贷;面对挑战,全社会要携手共进;面对挑战,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

  艾滋病防治事关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领导,深入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宣传普及防治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努力把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遏制艾滋,须举全社会之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干预措施,认真抓好艾滋病监测和报告,继续加大投入,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并通过政策倡导和知识宣传,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艾滋病防治需要做好人文关怀。通过人文关怀,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看待艾滋病、正确看待艾滋病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防治救助环境;通过人文关怀,帮助艾滋病患者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国家政策法规的落实和督查力度,依法保护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与普通人群和谐相处,真正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面对艾滋病防治难题,需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抗艾滋,共护生命,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而共同努力!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 篇8

  明天,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强调“权益、责任、落实”。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把每年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后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为什么艾滋病会受到全世界如此高度的重视呢?因为艾滋病是人类近代医学史上最使人恐惧的一种疾病,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号称“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的艾滋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目前在国际医学界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

  艾滋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和母婴途径传播。因此,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人们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但是,目前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人们性观念已经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吸毒人群增加,且静脉吸毒的比例逐渐增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普遍缺乏,等等。因此,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就必须从青少年时期接受有关艾滋病预防基本知识的教育,了解艾滋病的危险是确实存在的,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观念,警惕艾滋病的发生。

  作为一个青少年,应该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没有国界,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不仅使青少年能及时了解与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青少年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是全社会预防艾滋病的主力军。青少年参与预防艾滋病的活动意义深远,不仅是为了青少年自己的生存与健康,而且是为了全社会、全人类的发展。青少年有责任成为抵御艾滋病在二十一世纪猖獗流行的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 篇9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1)班,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同学们,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昨天是第x个世界艾滋病,你们了解艾滋病吗?你们知道这种疾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响吗?

  艾滋病,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一种疾病,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仅去年,全球就有210万青少年感染艾滋病毒;而我们广州,艾滋病感染者在全省排第1位,而且每年都以13%的速度增长。今年头10个月,广州全市新报告病例就达1148例。而在这些发病群体中,学生病例也从20xx年的7例上升到去年的25例。九成新发病例都是经性传播的。最令艾滋病患者煎熬的,不是病痛的折磨,而是周遭的歧视和冷漠。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分为三种1、血液传播: 你的伤口接触到艾滋病人的血。2、性传播:在性接触过程中艾滋病毒会随体液相互传播。3、母婴传播:患有艾滋病的母亲将病传播给

  胎儿。但是感染还需满足三个条件足够量的病毒、传播的媒介,也就是接触和时间。而汗液、唾液、泪水、尿液中含量极低,是不容易感染的。目前还没有发现唾液感染的案例。

  艾滋病一旦感染,我们目前的医疗水平是无药可救的,但是只要我们洁身自好,科学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患上艾滋病的。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远离可导致性骚扰和性暴力的环境和场所,比如不要出入*、歌厅;晚上不要单独外出;休息时间在网吧、游戏厅等场所不能玩得太晚等。第二,不和他人共用牙刷、不共用电动剃须刀,不吸毒品,不纹身,不纹眉,不纹唇线和扎耳朵眼,不和别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不到消毒不规范无营业执照的医疗机构和诊所拔牙治牙。

  我们也要知道一般性的接触,比如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学习用品,公用电 话机,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游泳这些都不会感染爱滋病。

  虽然艾滋病是我们的敌人,但是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仍然是我们的朋友。昨日,世卫组织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卫生部预防艾滋病宣传员彭*与参与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的青少年一起参加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呼吁各界共同关心和帮助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呼吁更多人关爱、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惧;多一分关爱,少一分歧视,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谢谢大家!

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 篇10

  今天,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强调“权益、责任、落实“。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把每年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后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为什么艾滋病会受到全世界如此高度的重视呢?因为艾滋病是人类近代医学史上最使人恐惧的一种疾病,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号称“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的艾滋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目前在国际医学界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

  艾滋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和母婴途径传播。因此,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人们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范文10000网但是,目前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

相关内容
  • 2025年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精选14篇)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目前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疾病。全世界都在关注艾滋病,关注艾滋病患者,并以红丝带为象征。因此,每当我们看到飘浮的红丝带,我们不禁感到有点沉重。...

  • 艾滋病演讲稿范文(精选14篇)

    朋友们爱己:爱自己多一些,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令自己的心灵更美好。爱人:爱你的伴侣,爱你的亲朋,关爱弱势群体。反歧视:我们的敌人是艾滋病病毒,而不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

  • 艾滋病演讲稿(精选15篇)

    今天是十二月份的第一天——12月1日,是联合国世界艾滋病日。自1981年美国黑人区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目前全球感染的人数在3500万以上,每天有15000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20xx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是84万,但是很多人以为没发病所以没去检查...

  • 艾滋病的演讲稿(精选12篇)

    绿色的春天里,处处萌发着新的生命,而在生命的长河里却承载着生命的春天。微笑又轻轻的吹拂我们生命的轮回,在这美好的人世间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 2025年世界艾滋病日演讲稿(精选14篇)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目前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疾病。全世界都在关注艾滋病,关注艾滋病患者,并以红丝带为象征。因此,每当我们看到飘浮的红丝带,我们不禁感到有点沉重。...

  • 2025让世界充满爱演讲稿(精选11篇)

    爱,是人类以及一切生物的起点,生命永恒的主题。无论哪个时代,哪个民族,人们都歌颂着爱,渴望着爱。古人说:仁者,爱人;现代人说: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生命的旅程,因为有了爱的陪伴而美丽。...

  • 让世界充满爱演讲稿(精选13篇)

    今年的4月14日注定是让国人铭记的一天。当天下午,在青海发生了里氏7。1级的大地震,把无数阳光下鲜活的生命永远地带入黑暗世界,并波及东南亚地区和大半个中国。...

  • 让世界充满爱演讲稿(精选13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让世界充满爱”是啊,如果世界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爱,世界是什么颜色呢?可是让世界充满爱应该怎样做呢?很简单,一个小动作,一句窝心的话,一颗真心——感恩的心。...

  • 有关珍惜时间的演讲稿(通用12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所演讲的主题是《珍惜时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诗人的高歌,伟人的教诲,哲人的感慨……时间,曾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它赞美,为它歌颂!...

  • 纪念九一八事变演讲稿(精选13篇)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沉重的日子。在八十四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自导自演了柳条湖事件,集中重兵进攻中国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用铁蹄踏破了中国东北的大门,东三省就此沦陷。...

  • 关于护士的演讲稿(通用1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科的护士:。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星级服务的评选活动。很感谢单位领导给了我这个机会,可以将我在工作中得到的一些体会与收获与大家分享。我于×年来到、进入××科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