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演讲稿 > 乡愁演讲稿(通用14篇)

乡愁演讲稿

时间:2025-04-01

乡愁演讲稿 篇1

  一抹夕阳,千万种愁绪。

  斜晖映照长廊。我,独自一人,校内彷徨。一股莫名情绪踊于心房,迷惘、惆怅。

  蓦然发现:家乡的山,是最巍峨壮观的山;家乡的水,是最清澈明亮的水;家乡的人,是最有人情味的人。拾一片落叶,我嗅到了母亲做菜时飘出的香味;望飞雁掠过,我似乎看见了父亲田地辛苦劳作的背影。秋风瑟瑟,激起我对家乡的想念。余光中的《乡愁》就是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最好的写照。

  从没体会过背井离乡的滋味,也曾在心底偷偷嘲笑那些思乡的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离开家乡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与无奈。我又何曾不像他们一样,感概生活的不如意,但感叹之后的我并非从此一蹶不振,而是重拾信心,继续过我的生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这首《天静沙.秋思》,把思乡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多少身在异乡很少回家的游子,每读此诗有哪个不潸然泪下。是啊!谁又能阻止那一股思乡情怀呢?

  斜辉渐渐隐去,我忽觉时间不早了,是时候该“回家”了,我似乎又看见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大人们门前长椅上高谈阔论的情景,门前小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欢笑声,老人们榕树下点着灯火下象棋的吵闹声,家禽们的叫声,各种声音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曲优美和谐的旋律。

  夜幕降临,黑夜繁星点点,是时候该收起思乡愁绪了。

乡愁演讲稿 篇2

  舀起一勺故乡水,那是无尽的思绪。捧起一捧故乡土,那是无尽的思念。忆起童年的趣事,那是无尽的美好梦境。背井离乡的那一刻,多少人民的心灵在作痛。山,仿佛苍老了;水,仿佛静止了;鸟,仿佛落泪了。一切都是沉重的,听,那是人民的心声,在呼唤着,那是悲惋的呼唤。

  几经波折,几经苦难,心灵的挫伤,心灵的扭,无论在哪里,总是心在外,我们的心灵像是一只只迁徒的鸟儿,飞到了那碧绿的田野,飞到了那坎坷不平的羊肠小道,飞到了那冒着袅袅炊烟的草屋。每当提起故乡,我的泪总是夺眶而出。

  故乡的水,是甜的?是苦的?是甜蜜时光的美好回忆?是泪痕的残留?徘徊在乡间小路上,观那九曲连环的故乡河。一条银带挂天边,那是思念的泪吗?汇聚五湖四海兄弟姐妹,欢聚一堂。故乡,等待我们。

  故乡的土,是肥沃的?是贫瘠的?是故乡母亲的躯体?是一颗赤子之心?故乡的土,是我们最珍贵的宝藏。无论在哪里,是天涯海角?都不会忘记你的恩惠、你的爱、你的一切的一切。故乡,等待我们。

  故乡的梦,是甜蜜的?是忧愁的?是我们永远的牵挂,永远的母亲。我们终究要回到你的怀抱,像是春的到来,带来了我的信心与勇气,我准备好了。故乡,你将不在沉寂。

  故乡,无论何时何刻,您都要包容我们啊。

乡愁演讲稿 篇3

  读一首好诗,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重读余光中的《乡愁》,我才真正体会诗中那浓浓的乡愁。

  对于一个常年漂泊海外的游子,“乡愁”便是他们心中永恒的主题。

  几笔平素的语言中,渗出的是浓浓的乡愁。小时候,一张小小的信笺寄去了对母亲的问候,带去了一份乡愁。长大后,一张窄窄的船票,那是与新娘的相聚,载去的是一份离别的乡愁。后来啊,一方矮矮的坟墓,是那割舍不下的心,是那深厚的情愁!游子的心,谁能读懂,这简练的语言中又浓缩了多少的情感!从小时候的乡愁到现在的乡愁,同样的乡愁,不同的心情!从思乡、思亲升华到思念我们伟大的祖国。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隔断了大陆和中国台湾,但是它又怎能隔断两岸深情的呼唤、企盼和守候呢?那一声声从心底发出的呼唤,对大陆、对祖国母亲的呼唤,对渴望祖国统一的呼唤,将怎样震撼着中华炎黄子孙的心啊!

  《乡愁》,短短的四小节,反复地咏叹,道不尽的是乡愁,凝聚的仍是乡愁。

  余光中用《乡愁》这首诗来聊以慰藉,让我感到诗人那种“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悲壮,那种“思念故乡,郁郁累累”的沉重心情,这正是一颗游子的心哪!

  读《乡愁》,是中国人与中国人在用心说话,在用心交流。读了《乡愁》,游子的那颗火热赤诚的心便会呈现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里。那是一个游子的乡愁,那是一个渴盼祖国统一,与亲人早日团聚的游子的乡愁。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更思念祖国。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游子能真正理解游子的心,同是中国人,我们流着一样的血,忍受着同样的痛,有着一样的心情,也有着同样的乡愁,因为我们中国人有着一颗同样的中国心!

  乡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乡愁演讲稿 篇4

  春节期间,不少外出求学或务工的青年回到乡村,闲聊之余,究竟是在大城市打拼更具前景,还是回老家创业更稳妥这一问题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大城市更具国际视野,也有人忧心大城市的现实重压和快节奏。依笔者拙见,乡土固然值得留恋,但扎根城市中打拼方为青春主流。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发展的新时代。我们00后作为新时代的原住民,理应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宏大的梦想。00后终将成为时代发展的标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这恰恰要求我们走出乡村的原点,进入大城市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以扎根城市发展为青春的主流,从浅表上看,是基于大城市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机遇而言的。正如材料中青年所言,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具备国际视野和大都市气息,与世界互联,无疑使城市更加多元化、全球化,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趋势。当一座城市有吸纳的张力时,它就可以为我们青年一代提供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扎根于城市奋斗,可以开阔眼界,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大发展的新时代的嬗变。

  深层地看,是青年一代要求“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勿令僵尸枯骨,束缚现在活泼泼之我”的决心。乡土虽然承载着国人根的记忆,但也因其差序格局的局限性束缚了青年人的发展。与此相反,城市正因其崛起年限不长而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吸引广大青年投身其中。

  诚然,繁华的都市压力大,节奏快,无数漂泊者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材料中青年所言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不假,但这实质上是对青年一代的历练。根据蘑菇定律,青年人迈入社会通常会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遭受压力甚至不公的对待,这是为了磨去他们身上的棱角所设的。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磨练后,青年一代往往能更好适应发展和时代需求。

  那么,如何才能立足城市奋斗拼搏呢?这就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具备更高远的视野,化压力为动力,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迎接这个大发展的新时代。

  《青年中国说》中提出,青年人要有梦想,有责任,有担当,要立志做大事。作为大发展的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以时代为己任,更以扎根城市发展为青春主流。

乡愁演讲稿 篇5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邮票寄托着游子的情思,是“胡马依北风”的依恋,是“夕阳西下”的惆怅,是“乡音无改鬓毛催”的喜悦。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改变对家乡的依恋。

  小时候,在家乡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身边的东西,反而加以破坏,但娃娃被撕坏是,才会知道他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时光是多么珍贵的,刚刚懂得珍惜,可这样的时候不会再有了。事物往往如此,但你懂得珍惜时,它也不会再回来了,留下的只有怨恨自己,怨恨自己的笨拙。小时候,每次过生日,妈妈总会陪着我,每次获得荣誉,巴巴总会在身边不停地嘱咐我,要虚心,千万不要骄傲。而现在呢?过生日时,吹灭蜡烛时抬头看见的并不是妈妈那熟悉的面孔,而是奶奶在那静静的注视着我。每次因为成功的喜悦后并不是再次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着,而是一个温和和有严厉的声音,他是老师,每天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

  小时候,每天呆在床上在清晨之际会有清脆悦耳的鸟叫来唤醒你对新一天的期望,推开房门去探究它们到底在说什么,而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每一棵植物上都活有一些新活的生命在凝望着你,在它们丛中有无限的清新和甜美,秒钟一圈圈装过,到了上学的时候,只有带上对它们的不舍踏上梦想的旅程。

  而现在,只好远离家乡出外求学,时间便不再那么清闲了,生活也没那么自由了。每天只能在书桌上奋笔疾书争分夺秒的去为梦想拼搏。只有闲暇之际才能回想过去美好的生活,但是这样的时间很少,不久就会被作业压得喘不上气来。坐在窗边向外张望,却没有过去校园的和谐和同学们的嬉戏声。把头伸出窗外试图闻一下清新的空气,可不知怎么,空气中似乎有种难闻的臭味儿,逼迫你迅速准备上课。

  时间飞逝,不知有多少光阴都在课桌上消失,留下的只有我们的泪水和对家乡的思念。

  闭上眼睛,静静想,回忆家乡,会议一份久违了的甜美,似乎有种力量在不断的给予奋斗下去的精力和希望。

  国祥的热土能否再塌?亲切的朋友能否再见?在不断地学习中我们又失去了什么呢?

  乡愁犹如一缕烟,一缕萦绕在我脑际的烟,令你难以忘怀,乡愁犹如一片云,一片片飘荡在我心间的云,随着我的思维变化成我所思念的亲人们;乡愁犹如一阵风,一阵于佳节前刮起的风,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无限挚爱与向往。我多想随着这缕烟驾着这片云,顺着这阵风回到故乡,我多想亲眼见证一下家乡几年来的变化。总而言之一句话——我想回家乡。

乡愁演讲稿 篇6

  故乡的山水是一幅优美的画

  总在有晨曦的黎明漾起

  故乡的身影却是一种缠绵的惆怅

  仿佛水中的明月皎洁

  别离后

  乡愁是一坛陈年的老酒

  愈久愈深长

乡愁演讲稿 篇7

  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最近,一组数据让人惊心: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

  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则列出了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时评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可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抢救者感慨:

  “我们走进许多美丽的村子,有老树、山庙、石板房,但是没有人。”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在云南古生村,称赞当地白族民居的庭院“记得住乡愁”,指出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在湖北峒山村,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一道,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乡愁演讲稿 篇8

  她是我生命里的一棵长青树,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在我的生命中蓬勃向上。她是我生命里的一株水仙花,风吹日晒仍旧在我的心里香气盎然。她是我生命里的一处别院,历经风霜还在为我守侯。她占满我不眠夜晚的思绪,填满我寂寞无助的心房,浸透我透明泪珠的缠绵。她就是那一丝一缕的乡愁,不舍昼夜的乡愁。

  青涩的少年时光在古香古色的小镇洒落,我踏着长着青苔的石板路来回奔跑,从懂事起一直跑到十八岁。她是流淌的河水,流经我的身旁悄然无息,我从懵懂走向成熟,岁月像是不眠的沙漏,一点点地漏掉我的思绪,无法逆。属于我的一方安乐土,就是我心心依恋的家乡。这里的山清水秀滋养我负荷的心灵,这里的鸟语花香舒缓我憔悴的身躯,这里的鱼虾满江沉淀我不安的慌乱。我在这儿生长。她告诉我真善美的世界,这儿勤劳朴实的人们,真切的关怀,贴心的问候,好似黎明的朝阳,充满了希望。我被家乡的水土滋润得一尘不染,我快乐地成长着。

  但是,这一切却没能阻止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这一天,我拿起行囊,决定离开。

  在我离开的那一刻,我端详着这古老小镇,我才第一次发现她的破旧不堪,这里封存着我成长的记忆,我在心里荡漾起了丝丝涟漪。有些不舍,但终究还是要走的,我太年轻,我拥有我不停歇的梦想。

  于是我带着行囊,像穿越漫漫沙漠的骆驼。一身的落魄没有掩埋我内心的自信。我整装待发,我尝试着让自己融入外面的社会,他的流光溢彩,灯红酒绿,都曾经让我好奇向往。我试着让自己流连忘返。每一步我小心翼翼,我瞻前顾后,生怕一不小心就粉身碎骨。渐渐的,我开始失望。我发现,他们的笑容不够真实,他们的话语没有肺腑。

  我开始想念我的家乡,想念她的纯净,她的清澈。

  我怀念在她襁褓中感受到的温暖。

  我想回家,想离开这里的嘈杂和虚假,想回到属于我的家。我不想经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心酸,不想经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无奈,不想经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哀,我只想回到她的怀抱,柔情似水的怀抱。

  乡愁,我“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愁,浓浓的乡愁。

乡愁演讲稿 篇9

  六月,没有蝉鸣,没有漫天的蝴蝶和蜻蜓,六月,闻不到熟悉的地瓜香,闻不到土生的蘑菇味,六月,不见了年少时妈妈手中的蒲扇,不见了吆喝卖棒冰的老爷爷。是啊,变样了,是啊,离去了。变了我们生活的面貌,变了我们栖息的土地,变了我们心中最天真的梦想。离开了那些曾以为不可离开的黄土,离开了那些曾以为无可替代的器物,离开了那些以为永远会在的人士。

  我以为精神的必然长存,而现实告诉我,精神也是依赖于物质的,如果不能让精神找到寄托的物,那是多么脆弱的,所以才会让我们放弃那些最初的梦,远行远行在远行,初到的激情,通过不断的挣扎一点一点的磨损殆尽,剩下的只是一份执着和毅力,不参合着我的爱与恨,只为那些精神的寄托而前行,在到最终的停靠。

  斑驳的岁月,尽管我并未找到斑驳的痕迹,却不可否认那种斑驳的感觉,心态,故人,世事。看不到所谓的轮回,看不到光阴的流,而得失之间明显了,沧桑的不是那一目了然容颜,而是看不见了曾经欢跃故乡的乐园。入乡随俗是断却了你归去的欲望安然的接受,可是总有那么一些时候,你会不由的想起,想起那些过往熟悉的场景,人物,味道,甚至那些略显可笑的梦想。当重复的季度或是某个节日到来,你会恍然发现,某些东西已经改变,已经不在这个日子里出现很久了,也不知道还能否有一天会在出现,所以开始怀念了,开始追忆了,开始思乡了。

乡愁演讲稿 篇10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人不是只有一个圆心的圆,而是有两个焦点的椭圆,事物是一个点,思想是另一个点。”作为“00后”的一员,站在新时代的路口,远方的城市与生活是我们追求的事物,而乡愁则是我们思想的脊梁。

  远方不远,乡愁不断。在追求远方和留住乡愁之间,应当有一个平衡点,兼顾二者方能走得更远。

  许多人喜欢大城市的国际视野和现代都市气息,选择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生活。大城市常常与“远方”和“梦想”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既因为那里有大量市场与机遇,也因为人们对更为现代的、充满科技感的生活满怀向往。然而,尽管大众传媒给城市生活以鲜活的“包装”,但是城市生活的压力不容小觑,离乡背井的追梦者们常常感到孤独和格格不入,既因竞争压力身心俱疲,又不肯放弃现有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需要乡愁的原因。席琳·迪翁曾说:“生活就像一把梯子,人们以为我在向上爬,但其实我在一步步向下走,走回我的根。”乡愁使我们的根扎得更深,汲取乡音乡情、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长成一棵树,因为有所牵挂所以更加坚强。乡愁的含义是多元的,它不仅使你负担责任,也使你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最质朴的人情温暖,从而在追逐远方时不会迷失方向,也不会因过度的拼搏失去生命的质量——不论成败,总有人等你回家。

  事实上,远方没有那么远,故乡与大城市的生活中未必有很大的隔阂。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与城市化的深入,城乡二元结构已逐渐被打破,乡村振兴的大量机遇形成了一股“拉力”,让年轻人也愿意回到乡村发展。在诸多政策支持下,人们突然发现,远方的梦想何必远行千里才能实现?将才能投入于家乡的建设,未尝不是一种兼顾梦想和家人的良策。

  作为“00后”,我们用开阔的视野寻找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也许我们向往城市的繁华生机,但我愿点一盏牵挂的心灯,让乡愁滋养我的精神力量,远方再远,也不会远离心中的家。

  折一只纸船,漂过漫长的追梦之途,寄一封家书,将乡愁久久珍藏。

乡愁演讲稿 篇11

  在落日的余晖下,一匹瘦马前行着,前行在荒凉的古道上。一切是那般黯淡,凄凉,又惆怅……

  秋风萧瑟,夕阳已经西下,只留下那一抹淡淡的残霞,留在天空,留在他的身旁。前方的路还很遥远,很迷茫,但他却只能孤身一人,骑着这匹瘦马,徘徊在小路上,浪迹在天涯。他孤独,他寂寞,但他无奈,只是默默地走着,走着。

  遇见那一棵年华已逝的老树,他沉思着:我和你一样,静静地开着,努力的装点世界,到头来却还是白费心思,无人欣赏,何时我才能快走踏清秋呢?树光秃秃的,他衣衫褴褛,静静地端详着老树,若有所思……

  偶然间,头顶却飞过一群乌鸦,飞向那它们所神往的地方,看见他,它们盘旋在空中,不时的发出哀怨的啼叫,这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啼叫,划过天际,叫醒了他沉睡的心灵。它们飞过老树,飞向天空,飞向它们的旧巢。

  他走着,遇见一条老桥,桥下涓涓的溪流,倒映出几户农家。天空中炊烟袅袅,只见他们正忙着准备晚饭,一家人各忙各的,在一起谈笑风生,他们微笑着,这幸福的一家。

  在这苍凉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他骑着这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瞻望这漫长的前路,望着这幸福的一家,他怎么会不想家,不想故乡呢?

  他驻足痴望,心里思绪万千——我何时也能回到故乡,陪陪我的老婆和孩子……想到这,他潸然泪下,望着眼前这幸福的一家,他调转马头,奔驰在古道上,走在回家的路上……

  落日终于落下,虽然留给人们的是一片黑暗和无边的惆怅,但在第二天的黎明,光明终究会来到……

乡愁演讲稿 篇12

  年轻一代对大都市的向往与老一辈人对家乡的依赖,共同构成了城市化进程中,连接城乡的无形纽带。然而,这样的纽带却在时代发展之中趋向脆弱与不平衡。作为00后,我觉得将守护好城乡纽带写入人生愿景是极为必要的。

  纽带的愈发脆弱来自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方面,它连接着城市。在城市不断外延扩张的今天,城市也为自己贴上诸如“先进”“时尚”“流行”等标签,吸引着一批批——尤其是年轻人的驻足与扎根。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与庞大人口带来的劳动力红利,将这一端的纽带系得愈发牢固。我们不能抵制它,也不能否认它的作用,但我们别忘了,另一端,还系着乡土。

  人口涌进城市必然带来乡村的劳动力流失,也动摇了这一端的纽带强度。可正如“爸妈不愿离开故乡”这样的话,乡土承载了从前数代人的心理依赖。再者,从小农经济时代蹒跚而来的中国社会,必然为乡村的土地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财富与历史积淀。更何况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所谓的“城市人”,一定是扎根在乡土的。我们的祖辈都是从乡土而来,乡土藏着我们的根。所以,乡土这一端的纽带,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象征着精神的乡土纽带,却在象征着物质的城市纽带前屡屡“败阵”,让我不得不担忧:唯物质主义正在毁掉乡土。当然,追求物质是无可非议,但若是把物质当成第一要义,政府为了政绩不断扩建,企业为了利益铲平乡村,居民为了利益出走乡土……这个社会长此以往,虽然富有了,但也不过是精致的空壳罢了。所以,守护好城乡纽带,在当下的要义,已成为了守护乡愁,守护乡土。

  这样的乡土,并非指的仅是“依依墟里烟”的乡村,而是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个人内心坚守的本真,也就是我们的根。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其实,每一种社会都是乡土性的,都离不开最初的精神扎根之地。守护好乡愁,不仅仅是为我们上一代人留下寄托,更是在留存这个社会的气质。

  而作为00后,要拥有守护乡愁的担当与勇气。如梁启超式的“少年中国”,鲁迅式的“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李贺式的“少年心事当拏云”。我们不应把乡愁看成是上一代人的责任,而应把握住此般难得的年轻,为我们的社会留住根,守好根。

  “文化是人为的,更是人的”,乡愁在过去千百年风霜中,经由一代代劳动者创造出来,如今,它必能为“乡土性”的中国社会增添几分华夏气息的精神气质,为我们指引归去的方向。

乡愁演讲稿 篇13

  那是一个初秋的星期五,因为要布置考场,所以我回家的时候,正赶上上下班高峰期,天也黑透了。在地铁站和同路的同学分别后,我踏上了拥挤的立交桥,努力地想要穿过人流,到达对面。然而就在我快要成功的时候,人流又把我挤到了栏杆边,几次努力未果后,我放弃了挤过这波人流的想法,站在原地,静静等待着大波人流的涌过。扶着栏杆,我第一次仔细地观察夜幕降临后的北京,在灯光的照耀下,即便是夜晚,北京也依然璀璨。车道和人行道一样拥挤,在暖黄色的路灯光和耀眼的车灯光的交织下,一条灯河远远地蔓延开来,仿佛看不到尽头。这条灯河的光芒遮住了银河和星星的光辉,连月亮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黯淡无光。

  北京的夜晚虽然和白天一样耀眼,但是总会让人产生一种不真实感。眼神随着灯河越飘越远,飘啊飘啊,仿佛飘回了我的故乡——四川。虽然我很少回四川,但是春节的时候我一定会回去。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香喷喷的年夜饭也不是过年的红包,而是泛着银光的江面和长长的灯河。四川的夜晚和北京的夜晚是不一样的,四川的灯河和北京的灯河也是不一样的。四川的灯河是由两排大红灯笼组成的,在漆黑的深夜,与星空、月亮相辉映,洒下点点温暖的橘色淡光;四川的夜晚是静谧的,偶尔有一两个人骑着摩托车滑过灯河,灯河便泛起点点涟漪,细细碎碎的灯光的波纹就这样悄然温暖了急于归家的人的心。

  与温暖的灯河相反的是泛着银光的江面。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江面便会笼上一层薄薄的雾,那是平静的江面最危险也最为神秘而美丽的时候。恬静的玉轮在洒下一片柔和的月光的同时,也洒下了一片宁静。江边泊着几条小木船,它们就像酣睡中的婴孩,盖着月光织成的被子,幸福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安静而又满足地做着甜蜜的梦。

  待我回过神来时,已然被人群裹夹着走下了天桥。倏地,我的胸腔被一股浓得化不开的忧伤填满,那满满的,全是乡愁。

乡愁演讲稿 篇14

  当剧院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剧院与城市才能水乳交融,为人们提供更多滋养。

  近日,国家大剧院迎来建院10周年。在剧院开放日活动中,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这里,感受国家文化地标的精彩和多元;孩子们走入剧场登上舞台,在心中播下一粒艺术的种子……与北京古老的紫禁城一街之隔,国家大剧院向人们演绎着传统与现代交汇的艺术魅力。

  有人说,要想了解一座城市的文明和灵魂,就去看看它的剧院。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剧院的建设也进入加速度。近年来,剧院在全国各地拔地而起。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剧院总数已经超过20__家。从一线大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直到一些县城,都建起了自己的剧院。这些剧院不乏豪华气派的外观、不缺的设备和宽敞的剧场,单就硬件而言,一些甚至已经堪比国际一流大剧院。但是,与华丽的“硬件”相比,剧院在演出剧目、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等“软件”上,却远远没有那么漂亮。多形式少内容、有空间少利用、高配置低效能……国内剧院建设还处于粗放阶段。一些城市的剧院使用率不足50,部分剧院甚至出现“空巢”现象。

  剧院之“大”,不仅在于光鲜亮丽的外表,更在于丰富多彩的内容。国家大剧院建院

  10年来,累计吸引了近1900万人次的观众,售票率达88.9。在10年的探索实践中,

  除了有800多个中外院团登上舞台,还推出了76部自制剧目,一手抓世界经典,一手抓中国原创,变“输血”为“造血”。当然,这并不是要让各个剧院都去制作剧目。但各地剧院,需要在剧目引进、舞台呈现上精心设计,根据剧目情况和当地实际,策划剧目、推出演出,不断探索剧目题材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元化,推出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尤其对地方剧院而言,除了引进经典剧目之外,还可以挖掘传承本地的艺术种类、开发本土市场,更好地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

  剧院还要善于“走出”剧院。剧院的建筑是静止的,但剧院营造的氛围是流动的。在文化消费市场不断发展的当下,剧院也要重视营销宣传、品牌塑造,有效对接市场和观众,让更多人体会高雅艺术之美。在地铁站,当人们与古典乐不期而遇,匆忙的脚步也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在医院,小型交响乐音乐会抚慰患者焦虑的心灵;在学校,经典艺术讲座以深入浅出的形式传播高雅艺术,激发出更多的火花……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艺术普及,剧院将高雅艺术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不但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也让高雅艺术渗入城市的血脉。当剧院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剧院与城市才能水乳交融,为人们提供更多滋养。

  面对人们更精细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剧院的服务还须细化。打造剧院公共空间,推出剧院衍生文创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大剧院服务要更注重人性化、突出体验感。比如,包括国家大剧院在内的国内外一流的大剧院,在观众等候剧目开场时,往往都会结合场地,在剧院公共空间推出小型的开场音乐会。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细节,既给提早入场的人们艺术享受,也让剧院充满了人情味。多一些这样的细节考虑,多一些人性化的服务,才会让更多人爱上剧院、爱上高雅艺术。

  有人说,剧院是城市的精神城堡。建好剧院这个精神城堡,才能寄托人们对优质文化资源的渴望。让人们徜徉于五彩斑斓的精神世界,剧院才能承载不同个体细致微妙的情感、容得下每个人的期待和想象。

相关内容
  • 乡愁的演讲稿(通用8篇)

    小时候,“余光中”这个名字并不被我熟悉,《乡愁》这篇思乡佳作也未见过。然而,当真正离开了自己生根的家乡,不远万里来到异地时,才知思乡之痛,才知恋乡之情,才知隔着千山万水遥望家乡的难……20__年的夏天,还穿着稚嫩童装的我踏上...

  • 乡愁的演讲稿(通用8篇)

    小时候,“余光中”这个名字并不被我熟悉,《乡愁》这篇思乡佳作也未见过。然而,当真正离开了自己生根的家乡,不远万里来到异地时,才知思乡之痛,才知恋乡之情,才知隔着千山万水遥望家乡的难……20__年的夏天,还穿着稚嫩童装的我踏上...

  • 3分钟英语演讲稿范文(精选14篇)

    Once, my foreign teacher asked us a questionDo you think worrying tomorrow is a good thing?, I think about this question many times, my answer is absolutely yes, but enjoying this moment is more important....

  • 竞职演讲稿范文(精选15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这次我竞聘学校领导,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我有这样的实力本人九0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分配在宜兴市官林中学任教至今,一直担任高中化学的循环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 最新大学英语演讲稿(通用13篇)

    Good morning,ladies and gentlementoday I am so happy to stand here to give you a speech.or rather, a real story of mine.Though with time going by,I can still remember what you once told me.you should be a brave girl....

  • 关于爱的演讲稿200字(精选10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站在这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父爱如山》。最近,我读了主题丛书《真爱无声》,这本书中《父爱如山》这个单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 中学生的英语演讲稿(精选11篇)

    dear all,i have a belief deep down within my heart that my future will be bright.my future will be bright with all my loving families. whether time find us far apart or it keeps us close together, they are always...

  • 我们演讲稿(通用12篇)

    敬爱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四、五年前吗?当年你们背着和你身体一样大的书包迈着小小的步伐走进学校时,是多么紧张,但你那小小的脸庞,却荡起了微笑,你的脸上展现的是你的激动与自信,喜悦与自豪。...

  • 初二演讲稿范文(精选13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班级,是我们共同学习的家园,那里有欢声笑语,还有喜怒悲哀。为班级添光彩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但添光彩不一定就要获得什么奖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