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大地的丰碑》!
很多次,我希望编一首歌,歌唱我们公路人;很多回,我想写一首诗,赞美我们公路人;多少次,我渴望登上演讲台,希望讲一讲我们公路人——他们那朴实的面容,厚道的性格,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刻骨铭心的印在我的眼前,塑造着漫漫道路的开拓者,塑造着建设路桥的主人翁记得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要自豪地说:路,是铺在大地的丰碑!
大路朝天,是大地母亲身上的血脉!道路弯弯,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纽带!
枝江地处江汉平原之首,扼守长江三峡门户,踞“上控巴蜀、下到荆襄”的战略地位,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新的世纪里,我们启动了318国道一级路改扩建工程,我们正在描绘壮观的农村公路蓝图,我们将继续参与枝江城区道路建设,我们还要为农民兄弟建设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这是我们枝江公路的希望,这是我们每一个路桥人的责任!
交通大跨越,公路怎么干?公路大发展,路桥怎么办?党的宗旨告诉我们,必须拥有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事业发展坚实的支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拥有更加鲜明的行业品质,这是事业发展坚实的基础。有一位朋友曾经这样对我说:“公路部门修桥铺路很普通、很简单!”我告诉他:平凡而不平淡、奉献而不张扬正是我们公路人无私的情怀。为了路,我们全身心的投入——我们的养路工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坚守在生产一线,不知补了多少个坑槽,清扫了多少次路面;我们的施工人员不辞劳苦、日晒雨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们的路政执法人员认真执行“依法治路、文明服务”的公路政策;我们白洋渡口的同仁在为保证省道325线的畅通无私的奉献;我们的局机关一直都是公路局的领头羊,带领着我们公路人昂首阔步、一路前行公路需要公路人,公路人对公路负责,这是我们的职责,这是历史的使命!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把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千方百计的“五千精神”融入到公路事业中去。
建设干线公路,推进产业联动;建设农村公路,推进城乡联动,这需要我们公路人发扬“五千精神”,走到生产一线去,走到火热的建设工地上去。也许,在“路网建设工程”的工地,风餐露宿,条件艰苦;也许,在“通乡油路工程”建设的大山深处,寂寞相伴,远离繁华。但纵有千种困难,在我们枝江路桥人面前又何惧之有?
此时此刻,我想起那首著名的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的热潮中,我更加深切地感到,只要我们枝江公路人像凛风傲雪的腊梅,默默无闻,艰苦拼搏,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我们的交通公路事业一定能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这将是更加令人欣喜的成绩,这将是更加令人鼓舞的跨越!这是我们幸福的源泉,这是我们憧憬的依托!这将是一座座铺在大地上的丰碑!
真理激发理想,理想产生信念;信念激发意志,意志产生力量!
我想用这样的诗句来结束我的演讲:“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就是我一个普通公路职工的心声,也是我们交通公路系统无数同仁们的共同追求!
谢谢大家
丰碑演讲稿 篇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初一8班的陈小璇,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时代的丰碑》。
196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此,学雷锋活动一浪高过一浪,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雷锋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如今,改革开放为国家经济带来了更大的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在享受着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因此,学习雷锋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学什么呢?对于我们学生而言,首先就是搞好学习。雷锋10岁才上小学,16岁小学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一个小学毕业生,在工作中无数次被评为各种先进,单是大会发言以及在报上发表的文章就有十多篇,雷锋日记更是编写成书在全国发行,被全国人民学习,他不刻苦学习,能发表文章,能出书吗?我们生活在这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社会,家庭条件优越,不需要种地、放羊,学校办学条件又这么好,我们更应当好好学习。因此,一心搞好学习,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
其次,学习雷锋,要学会感恩。雷锋7岁就成了孤儿,是人民军队救他于水深火热之中,是党和人民哺育、培养了他,是他周围的人帮助、支持了他,他才成为英雄。在雷锋日记里,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对人民的感激之情,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社会的人”。因此才有了“火车行了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生动感人事例。而同学们做的怎么样呢?我们暂且不提感恩祖国,感恩人民,你是否为自己疲劳的父母做过一顿饭,倒过一杯水,你是否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你是否经常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义务劳动或公益活动……今天,我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勉,我们要培养爱心,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精彩的世界,并养育我们;感恩老师,是他们教给我们知识,使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感恩社会,是它为我们创造了幸福和谐的生活环境;感恩周围的每一个人,平时的一张笑脸、一声鼓励、一句安慰、一次帮衬,都是那么给力;感恩大自然,是你为我们提供了一缕缕温暖的阳光、一口口甘甜的清水、一颗颗饱满的食粮……有了这感恩之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人类也会因为有这种感恩之情,生活得更加健康、幸福,也才能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繁衍生息。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上好每天的课,完成好每次的作业,做好每次的值日,珍爱学校和家庭环境,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其实这就是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同学们,愿雷锋精神在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闪光,愿雷锋精神时刻滋润着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田,哺育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谢谢大家!
丰碑演讲稿 篇3
敬爱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雨中,永恒的丰碑》。
那是一个特殊的夏夜,暴雨倾盆而下,好似魔鬼一般,无时无刻不冲刷着大地,伴随着电闪雷鸣,令人不由得感到一丝压抑。在内乡县马山口镇关帝坪村那个河堤上,200多个村民打着手电,在焦急着,哭喊着:“贵成——你在哪里?”
然而,村民们的声音被暴雨与雷声所吞噬,他们的好组长任贵成再也没有回应。
当第二天的太阳缓缓升起之时,这原本充满着新生、希望的太阳,却不再美丽。村民们找到了他,找到了任贵成那被洪水冲刷的遍体鳞伤的尸体,抱着任贵成的遗体,村党支部书记陈运国泣不成声。
就在前一天夜里8点左右,内乡县突降暴雨,关帝坪等村已干涸数月的河沟顷刻间涨满了水,据当地气象局报道,这是50年未遇的暴雨。
9点时,3组组长任贵成正在挨家挨户检查灾情,他提醒大家夜里不要睡觉,要把大牲畜转移到安全地方。检查了部分农户住房后,正准备去下一组的任贵成突然想起,小河沟岸上还有那6万多袋香菇。“那是我们组一年的心血啊,我得去看看!”可此刻的雨越下越大,黑夜中,显然透着一丝不安。任贵成赶到了香菇场,发现两个菇架倾斜,随时可能倒塌。他连忙将香菇袋往其他菇架上转移。当他离开时,已是深夜12点了。任贵成一遍打着手电,一边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过河。当他走到河中央时,一个巨浪似野兽一般,猛地向他扑来,瞬间,将他打倒在了河底……
村民们似乎还不敢相信,前天还跟你有说有笑的好组长就这么离开了,耳畔似乎还想起着任贵成那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的骄傲,也是我的责任!”村民们知道香菇场上并没有任贵成的香菇,如果不是去香菇场,如果不是晚归,如果不是为了大家,也许,他就不会离开。
可惜,没有如果。但村民们相信,他并不后悔!
虽然任贵成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我却看到了共产主义这一伟大思想。有人曾经说过“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曾几何时,我们的民族,国家受到过多少欺凌,蒙受过多少灾难。在弱国不外交,弱肉强食之下,被西方列强肆意瓜分。又是何时,当日本侵略者屠我国民,侵我疆土。在这风雨摇曳的年代,多难的中国终于找到了推动中华民族迅速崛起的支点,那就是共产主义信仰。谁也不会忘记,使中国共产党领导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搏击长空,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惊涛骇浪,八年抗日,四年解放,终于,1949年10月1日那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谁也不会忘记!当沉睡的雄狮苏醒,如今的中国早已矗立在世界之巅,人民永远铭记党的恩情!
青春短暂,时间难返,作为一名中学生,让我们永远跟着党走,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携手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丰碑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无私奉献铸丰碑。
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崮云湖街道“五型”创建活动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怀揣着赤热的丹心,胸涌着澎湃的激情,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想把心中的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无私奉献是我们最大的快乐!随着区委王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人心,全区如期开展了“建五型机关、做五型干部”主题实践活动,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渐从一项活动慢慢成为一种对待工作的方式和态度,周围的领导和同事们都积极的投身到这场破蛹化蝶的蜕变当中,崮云湖街道正在一步步的展现出新的精神面貌。
曾记得,九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村落:道路泥泞不堪、寸步难行;群众吃水也要到村里或邻家的井里去挑;孩子们赶好几里的山路才能到镇上仅有的几所小学读书;困难的群众一家几代人挤在祖上传下来的、用砖石垒砌的平房里历史赋予了我们发展机遇,让崮云湖走在了长清发展的前沿,20xx年随着大学科技园建设,崮云湖的机关干部们九年如一日,整体搬迁了十七个村,一万八千多人,同样的工作他们重复了十七次,大学科技园内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九个年头,3200多个日日夜夜呀,这其中有艰辛的汗水,也有酸楚的泪水,他们为组织群众搬迁贡献出自己的热情、自己的血汗、自己的力量和自己对群众赤子般的爱。刚开始,由于群众对大学城建设有眼光上的局限性,许多群众看不到大学城在长期将带来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再加上群众浓厚的“故土情结”,舍不得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宅子”,尤其涉及到补偿金的分配问题,群众十分敏感,一些群众难免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为把工作做得具体而又细致,街道领导和机关干部们一起,从各村的村干部、党员入手,挨家挨户进行政策的宣传和教育,那些日子,几乎每个村子每户人家都要反复做工作,一次、两次、三次有的要十多次。有一句话来自我们的村干部:“老鹰眼、刀子嘴、草包肚子、兔子腿”,正是那时他们工作形象的写照。不知道那些从陌生到熟悉的道路被他们用双脚丈量了多少遍,不知道那几座山被他们用双腿翻越了多少次,更不知道那耳熟能详的政策被他们用淳朴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多少回,那几十亿的补偿资金谁也没有克扣一分钱,几百亿的工程谁也没有为亲朋承接一点。凭着这种敬业和努力,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部大学城一座座大学节次毗邻,大学路、丁香路、紫薇路条条大道宽广通畅、绿树荫荫;南面崮云湖、高尔夫游客源源不断;村民们搬进西边安置小区,住上漂亮舒适的楼房,幼儿园、学校、超市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各项设施一应俱全,许多的家庭购置了电动车、轿车,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民变市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东部以山水集团、陆丰集团为首的工业带蓬勃发展;园博园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崮云湖的腹地;人杰地灵,斯文在兹。“北城、南湖、东带、西区”一座现代化新城区崛起在长清大地上,为崮云湖的发展树立了一座丰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凭借着五型创建活动的春风,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在第三安置区建设工地上,崮云湖的机关干部们又开始了重复第十八次,甚至是第十九次,第二十次同样的工作。无论早上还是晚上,无论星期六还是星期天,你都会看到这样一群人的身影,他们或是在群众家中耐心细致地解释着搬迁政策,或是在山间林地清点的现场,或是在协调项目建设的工地上。他们就是这样一群普普通通的人。质朴善良,充满智慧和爱心,挑起嘱托和责任;舍小家顾大家,心系百姓、不辱使命。
我曾以为“奉献”是个很难做到的词汇,它需要一种惊天动地的大气魄,需要超脱平凡才能够被赞美。但从他们身上我深深感到那么遥不可及的两个字,其实也蕴藏在平日里真实而又平凡的事情里边。“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们只要把工作当事业,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用我们无私地奉献就能为我们的发展铸立丰碑。五型创建的号角已吹响,五型建设的旗帜在飘扬,让“五型”意识渗入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让五型争先进一步展现出新的风采,用全部的激情和无私地奉献,共创长清的美好明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丰碑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8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6年10月17日我们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走上了长征路。红军不怕远征难,8万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涉险滩,克服了千难万险,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经过两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抵达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将士展示了不怕失败、不惧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红军将士又充分展示了不惧牺牲,无坚不摧的英雄主义精神。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同学们,80年弹指一挥间。80年后的今天,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感受着知识的力量,享受着和平的幸福。这些都是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倍加珍惜。
80年后的今天,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我们在求学的路上,在探索未来职业梦想的途中,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每个人也都可能会遇到艰难险阻。我们应传承长征精神,勇于面对困难,不惧艰险,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努力拼搏,为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不断奋斗。
同学们,在我演讲的最后,让我们共同通过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缅怀80年前的英雄吧!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