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宪法演讲稿 篇1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个舞台上,今天我在这里的演讲题目是:法律就是秩序。
有人说,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法律。的确,法律和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法律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似乎它给遵守者带来诸多的“不便”,但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来讲,却给整个社会包括遵守者本人带来毋庸置疑的益处。正如交通公益广告中说的那样:“没有红灯的制约,便没有绿灯的畅通。”
有人说“法律”是黑色的,因为它在犯罪人面前,意味着判决、处罚;“法律”亦可以说是红色的,因为它在无辜者面前,代表着正义,公平。当某人被证据确凿地证明有罪或无罪的时候,法律就得到了体现,正义就得到了伸张。法律在这个社会中是一种权威,人们需要参照它来生活;法律是一扇屏障,是那些弱小的人温暖的家,他们的利益在这里得到了保障,他们权利在这里得到了自由;法律更是一条粗大的铁链,它紧紧地绑住犯罪分子,让他们无法在这个社会中胡作非为。我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唯有知法才能守法,唯有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社会才能更和谐,人生才能更平安! 所以,即使为了追求良好的目的,即使位高权重,也不能违反法律。
我们敬爱的周是守法的典范。有一次,去开会,在路上,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交警批评司机却耽误了开会的时间。同车去的干部想和交警交涉,严厉制止说:“这怎么行?交通规则是政府颁布的,政府应该带头遵守。不遵守,就是带头破坏制度”。直到交警放行,一行才离开。守法必先严于自律,这是一种行为操守,更是一种道德修养。
我们国家多年的普法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原来很多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如今都能运用法律来寻求一个说法,就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样,普通人的法律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但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确实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
在现实生活中,像成克杰、胡长清等腐败分子无视党纪国法,恣意践踏法律,给整个社会造成极坏影响的案例,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说。就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每次过马路,我们是否都走斑马线?每次开车,我们是否都能做到不超速、不抢行?在我们很多人的思想中,遵守不遵守交通法规仿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或许正是我国许多城市交通违法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学习宪法演讲稿 篇2
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星期五,即 12月4日,是全国第16个法制宣传日,也是第三个宪法日。因此,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宪法在我心中”。
宪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所有的法律都必须根据宪法产生,不得违背宪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我们的人格、人生、财产受到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包括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它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是宪法保护的重点对象。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或许大家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只要自己安分守己不做那些违法犯罪的事就行。但正是因为部分中学生对自己作为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只知一二,法制意识较模糊,不懂得尊重他人权利,使得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依法维权的意识也薄弱,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国无法则乱,家无法则衰。同学们,让我们首先从校规做起,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不仅自己始终遵纪守法,还要把法制意识宣传给周围的人,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宪法演讲稿 篇3
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法律时时刻刻伴随在我们的身边,法律保护着我们,同时我们也被法律约束着。
在此,问一句什么是法,法的作用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法律不单单只是人人都要墨守陈规的一个个规矩,更不是一条条限制人身自由的条例,它的存在同样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思想或是列举出处事中我们不应有的错误应对方法。林肯就这样说过“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不要因为一件违背自己道德的事在法网包围之外就肆意为之;不要因为一件违背自己道德的事被见者视而不见就认为此事被所有人的道德所接纳。法,是所有良好道德与行为的囊括,是帮世人解决矛盾的桥梁,而不是能被人轻易跨过它的界限的装饰品或是“打扰”到我们正常生活的干扰者。这是一名守法者应有的觉悟。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校中我们何尝没有校规、班规!而在这些条例中,我想大家应有的反应应当是觉得没有一件是会让人觉得做起来很困难的,因为这其中的规则都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做到的或所能养成的习惯,或是说是应有的品德、行为而已。然而有意违法、违规者,在我的眼中,就是已经抛自身于不顾,放弃一个做人该有的道德理念。法律,它是一个我们行为的标准,就像是一个生活之中的楷模,尽管或许我们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始终都要学习这位“楷模”所带给我们的道德修养。因为“法者,乃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执法无论是宽还是严,最重要的是要自身的清正严明。
如今在校园或是放眼社会,行不端者不在少数,其道德的深浅便在其一言一行中表露无遗——衣冠不整、动作散漫、神情轻浮……这所有的一切都表现出一个人的思想的低下,更对于中学生而言,是否对自己的发色与行为做出过反思,自身所做的一切是否已渐渐划过自身道德(法律)的边线……而这便定为抛自身于不顾,放弃一个做人该有的道德理念的行为,无疑众人会以蔑视相加,鞭挞相以对。而遵法者不单是不违法,更是要拥有自身的良好道德,让他人生活的更好,让自己无愧于心,鞭策自己不与不正之风相联系,这种感受是一名真正的守法者应有的感觉。
学习宪法演讲稿 篇4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稳定和谐的国与家是我们能够坦然处世的根基。生而有幸,我们身处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走向繁荣富强的大国。我们作为其中的个体,更有责任、更有义务去维护它的平和与安康。
在学校举办技能大赛的间隙,有了这么一个契机,让我们与宪法来了一次完美的邂逅。学校组织我们学习它,践行它,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宪法意识,也为我们日后守卫国家的繁荣安定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武器。
宪法自诞生到现在,可谓“命途多舛”。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不断修改着宪法。20xx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又通过了最新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加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等。不断的修订和补充,使得宪法愈加展现其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
在我看来,宪法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为物质社会,政治社会和精神文化社会的发展构建了外围框架,它们的发展永远不会超越宪法的规定。同时,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来说,它又具有了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普通法的内容又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当然,宪法的意义绝不会只停留在国家的层面上,遵守宪法,可以更好的维护我们的生命安全,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大家深有体会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道路开始变得拥挤不堪,开始变得危机四伏。每年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数以万计,直接经济损失也达到几亿之多。你愿意接受,飞速发展换来的会是这样惨不忍睹的数据?面对每天都在上演的城市拥堵和交通事故,我们是否该反思,究竟是由何而起?我想,多数的不和谐都是因为对规则的无视:超速,随意穿插变道,酒后驾驶……都是这些违反规则的行为,使得悲剧、闹剧一次次上演。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不遵守宪法和普通法的背后,是灾难和毁灭在等着我们。所以,只有当我们履行了遵守宪法的义务,宪法才会竭尽全力来保护我们。
当然,宪法不仅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还有着许多我们应有的权利。这些权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当我们懂得正确行使这些权利的时候,也才是我们政治意识成熟的标志。
作为一个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履行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可能是一件令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记得在家时,居委会上门通知我们要进行人大代表的选举,而且我们家有了三张选票。以往,选举常常与我毫无关系,但如今我已被赋予了神圣的选举权,就如古代给成年男子进行冠礼一般,我感受到了这张选票的沉重。有幸自己身在这样一个民主的社会,可以被作为一个有着独立思维的政治个体而立于世界,心中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在投下那神圣的一票后,我也像是完成了一项庄重的仪式,显得格外轻松。或许有人会说,对于这样的权利,我们没有必要那么认真的对待啊,难道说不行使权力还算违法吗?如此说来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各人追求有所不同,“作为”与“不作为”各有利弊,没有必要一概而论。但如果说你选择行使权利,我觉得还是认真一点较为妥当。思其源,这些权利都是来自于国家的强大,来自于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热情,我们认真对待,才算得上是对他们的尊重与缅怀。
我们,作为一个个警校大学生,身上肩负着比普通大学生更加沉重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对宪法有着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刻苦进取,提升素质,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作为学生的义务;政治坚定,秉公为国,恪尽职守,这是警院对我们的殷切盼望;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感恩父母,这是社会对我们的希冀……当然,一切的一切,从宪法中来,也会回到宪法中去。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认真做到将宪法贯彻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让宪法在我们心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
学习宪法演讲稿 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内容涉及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院团委开展的宪法教育活动中,结合“学宪法,讲宪法”的主题,通过对宪法的学习,我认为普及宪法知识和履行宪法职责更是开展宪法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上高中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身边的许多人议论某个乡镇在人大选举的过程中,存在着候选人向选民行贿以获得选票的现象。据说行贿和接受贿赂的人还不在少数。从表面上简单的讲,这是权钱交易,是一种腐败行为,但是在人大选举舞弊现象中,却能反映出一些相对落后,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的选民,对于宪法知识的匮乏程度很高。
在人大选举过程中公民行使选举与被选举权利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部分选民因为缺乏相应的宪法知识,不了解宪法赋予他们选举权的意义与重要性,在金钱的诱惑下将选票“卖掉”,发生人大选举舞弊现象也是在所难免。我们要建设法治国家,就离不开对宪法知识的普及。今年的第二届“国家宪法日”的主题切合了法制社会的发展的需要,着重强调了“学宪法”的重要性。而且我觉得在开展宪法教育的活动中,教育的对象尤其以一些落后的,知识水平匮乏的农村地区为主,只有丰富了百姓们的宪法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层出不穷的人大选举舞弊的问题。
人大选举舞弊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一些基层人大选举过程中,包括在省、市一级的人大选举过程中也频繁报道出候选人行贿选举人的问题,有的涉案人数众多、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触目惊心。像最近发生的辽宁省人大选举舞弊案,湖南衡阳人大选举舞弊等等,都刺痛着国家法制系统的神经。与基层的人大选举不同,候选人和选举人中不乏众多的高知识分子,甚至还有对法律有深入研究的人。他们对于宪法的具体内容,尤其是选举与被选举权的相关规定更是了然于胸。但正是这样的一批高知识分子,却在选举过程中发生了一次又一次惊人的人大选举舞弊案。
这些拥有高等知识水平的候选人和选举人的所作所为,只能说明他们对于宪法的学习是肤浅,不全面的。他们的行为是法律意识的薄弱的体现,是对宪法权威的亵渎,是对履行宪法职责的漠视。对于这样的问题,仅仅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是不够的。结合“讲宪法”的主题,让他们讲出宪法的内涵和意义,宪法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可以使这些候选人在讲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宪法的不可触碰的底线,感受到宪法对自己的约束。同时还需要党政机关以加强对于候选人和选民的思想教育工作为辅,并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健全选举相关的法律体系,从而全面加快依法治国的步伐。
党的以来,以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不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辟出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新境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普及宪法知识和履行宪法职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个文明富强的新中国的最基本保障。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讲话,阐明了宪法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也指明了我们建设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作为“万法之母”,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还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将宪法中学到的知识实践运用,自觉依据宪法规定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的行为,积极投入到依法治国建设的队伍中去。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共和国的预备警官,我一定会以身作则,坚决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