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演讲稿 篇1
诵节俭之诗,歌节俭之章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左传》《资治通鉴》等著作中都有语句宣扬节俭之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为“诵节俭之诗,歌节俭之章”。
诵节俭之诗,节俭乃美德,勿断传承。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节俭是美德,是值得共同传承的精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获奖无数,却只拥有一件几百元的西服,且只在重大场合穿。他是著名科学家,若想谋利易如反掌,但他节俭不浪费,背朝青天面黄土,一头扎进研究里。反观纣、桀两位君王,日日酒池肉林,笙歌不断,奢靡至极,终落了个亡国的下场。节俭是不可或缺的优良习惯,它不仅减少资源上的浪费,也避免了精神受到物欲侵蚀,助我们在喧嚣中守住本心,在满地六便士的世界里也能抬头看见月亮。
诵节俭之诗,节俭乃清心咒,助力淡泊“心远”。
《资治通鉴》中有言:“俭约,所以彰其美也。”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靡散发着致命的诱惑,正如蒋勋所说:“物质不是不好作文,不好的是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你我稍有不慎,便会迷失在名利场里,再不见三径通幽、松菊摇曳。而节俭将我们同物欲隔绝开来,它给予我们在喧嚣尘世中修篱种菊的勇气,使我们内心一片宁静,“酌贪泉而觉爽”。节俭,是名副其实的清心咒,而我们也因此能居闹市而无车马喧。
诵节俭之诗,让节俭之花芳香四溢。
苏轼“口腹之欲,何穷之有?”之言振聋发聩。大胃王吃播近几年来十分火爆,纤瘦的主播吃下了令人咂舌的食物,吸引无数眼球。但请想一想,全世界至今仍有多少人每天为了吃饱肚子而奔波劳苦,无数人因饥饿全身浮肿甚至死亡……从小我们便被教导“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却有人仍在“孜孜不倦”地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添砖加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究竟什么时候才不是一句空话?我等待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的那一天,而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我心里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它名“节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滚烫的馨香会淹没所有地方。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节俭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
大家好!这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古人云:勤俭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古人云: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古人又云:勤俭永无穷,坐食山也空。
古人云了又云,意在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啊!
滚滚历史长河,多少古圣先贤。克勤克俭,如数家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成春秋五霸。
宋襄公,衣求蔽体,食求果腹。改革变法,鼓励农桑,而列战国七雄。
唐明皇李隆基,“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终酿成安史之乱,而挥泪马嵬坡前。
正所谓“古往今来无不行,独有天地常悠悠”正所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勤俭节约今安在,以史为镜看这天!”
当我们节约了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甚至一个纸杯,当这种行为成为我们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成为理所当然。我想只有这时作为兴龙人的自豪感才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大家说,对不对呀?
我们相信,只要从我们企业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我们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我们的企业必将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节俭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外婆就是我们家的节俭模范。
记得又一天,妈妈带我去看望外婆。中午吃饭时,我把许多米粒都撒在了地上,饭桌上也分布着许多米粒,我却视而不见。吃完饭后,我就去看我喜爱的动画片《海绵宝宝》了。看着看着,感觉口渴了,我就去厨找水喝。在厨房我发现外婆正在捡我掉在地上的米粒,然后放在了窗台上。“外婆真小气,不就是几粒米吗?”我不高兴的说。外婆皱了皱眉头:“孩子,我们要节俭粮食,不要浪费呀……”没等外婆说完,我就跑掉了。
又过了几天,我和妈妈又去了外婆家。我们刚进屋门,居然从窗台你边传来了清脆的鸟叫声。我怀着好奇朝窗台望去,原先是外婆放的米粒引来了吃食的小鸟。这时,外婆走过来,高兴地说:“瞧我说的没错吧,被你扔掉的米粒没浪费,还引来了许多可爱的小鸟呢。”我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慢慢低下了头。
外婆把我拉到身边,和蔼地说:“孩子,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经过春天播种、施肥、秋天收割,我们才能吃上香甜的米饭哪……”我的头低的更低了,我小声的说:“外婆,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外婆把我揽在怀里开心的笑了。
从那以后,我时刻提醒自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牢记外婆的教育,养成了爱惜粮食,以节俭粮食为荣的习惯。
节俭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我国就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开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食堂窗口上方写着“一粥一饭挡死来之不易”,但是很多同学饭菜不合口就倒掉,作业一页写几个字,就撕掉,甚至叠纸飞机,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如果这样浪费下去,有多少能源将被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为家庭、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
既然勤俭节约这么重要,那么,就让我们用行动来培育节约之花,让它开的更美丽,更灿烂,让它开满神州大地,让它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节俭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奏响时代弦歌,让节俭永立潮头”。
回望中华民族历史长河,勤俭的传统美德贯彻着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的求索。放眼今朝,节俭仍是当代青年薪火相传的精神风标。从小便在父母教诲中诵读着《悯农》的我们,也对节俭有独特的体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万花筒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勤俭节约的美德抛之脑后,而意味着我们更应坚定地接过接力棒,让节俭之浪永立潮头。
勤俭节约,无论贫富与否。
有人总会疑问:“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俭,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俭什么?”从经济水平来说,中国的确有过一穷二白揭不开锅的窘境。而现在的中国早已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并正在为全面小康而努力。但这并不是我们铺张浪费的理由。杨绛先生明明可以凭自己的才华和积累享受富裕殷实的生活,可她却向清华大学累计捐赠一千多万元“好读书”基金,鼓励学生们多阅读。她的一生低调朴素,把自己的财富用于更高价值的地方。俭以馈社会,这才是兴炎黄,立风尚的标杆。
勤俭节约,自当心怀天下。
当有人提出“我花自己家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碍别人啥事了?”时,他其实已经走入了误区。当我们处在青春期时,不应该随心所欲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当我们长大自给自足时,更应该将钱用到“刀刃”上。钱虽是个人物品,但社会资源却是共有的。铺张浪费意味着资源无端耗费和更大的环境压力。而当我们看向我们祖国乃至世界上许多偏远贫瘠的土地时会发现,困顿流离的人仍不计其数。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感同身受着他们的处境,我们又怎能心安理得地浪费呢?心怀天下,才能做到俭以养德,德以兴俭。
勤俭节约,并非遏制发展。
就如孩子们喜欢用废纸箱做机器人的脑袋,母亲会将购物袋收集起来当垃圾袋一样,节俭是一种“物尽其用”。很多人把消费和浪费混为一谈,认为提倡节俭会抑制经济发展,把消费建立在浪费的经济学基础上,这种思维本身就是不健康的。美国一位社会学家告诫道:“青年们不要把自己的人生都投入到市场经济里去,因为在买东西时用的不是钱,而是赚钱时所花费的时间。”马克思也曾言:“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节约并非节衣缩食,而是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更高效的生活状态。
时代的弦歌不绝如缕,节俭的美德永不落。让我们从小事做起,流沙成塔,涓滴汇海,在社会的潮流中让节俭永立潮头,绽放光芒吧!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老师点评:演讲不仅是号召,更要解惑。从任务驱动方面来看,此篇演讲完成了命题中的如下任务:体裁、解决了题干中提出的“我花我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现在富裕了,还节俭什么”、“节俭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样几个问题。不足之处,演讲的对象是同学,面对同学学习生活中的“节俭”,应当如何做的问题,还没有论述到位。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节俭演讲稿 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这个话题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甚至有些老生常谈,但是今天,我希望通过我给大家的分享,能够让你们产生一点共鸣,从心里真正认识到,节俭无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知道你们有多少人听说过“大凉山”这个地方,我最初了解这个地方是因为我的一位热衷于做公益的朋友。大凉山是位于我国四川省的一个非常偏远、贫困的山区。
如果你留心,你会在网上看到很多有关“大凉山送温暖”的志愿者活动消息。我的这位朋友每年入冬之前都会集资两批物资,与自己的团队专程赶往大凉山,探望当地一些学校的'学生以及因为家庭原因而辍学的孩子们。
我一直很想成为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去完成这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很可惜由于我个人的种种”借口”原因, 至今还没有实现。我对于大凉山生活的了解,主要来源于我这位朋友的叙述和她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许多照片儿。
我相信每一个看过那些照片的人都会被触动。如果你没有亲历过大凉山的生活,你不会知道原来有一条回家的路只能徒步行走,而当你历尽风沙险阻,终于抵达的那个家,只不过是个由黏土砌成的茅草屋而已。
同学们,你们一定很难想象,在我们这个科技如此发达的年代,还会有人生活在这样闭塞、艰苦的环境里。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在大凉山,那些年龄像你们一样大的孩子,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们没有机会读书,更没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甚至有一些年龄非常小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要到山外去打工,不得不把他们独自留在家里。于是你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十二岁的姐姐在昏暗的灶台前一边烧柴一边读书,八岁的妹妹蹲在门口给五岁的弟弟喂饭。
因为贫困,在深秋的时候还有小孩子踏着穿了一个夏天的旧拖鞋,行走在家到校舍之间那段布满砂石的陡峭山路上。不论多大年龄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的手和脸永远是皴裂的,看起来像涂了碳一样,那是因为在他们那里打水非常困难,洗澡洗脸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尽管生活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中,这些孩子依然非常乐观,认真,并且非常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一条路能让他们走出大凉山,那就是好好读书。
各位同学,你们还记得自己上小学时写过的一篇作文叫《我的梦想》吗?大家还记得自己那时的梦想是什么吗?我猜有的同学会说想环游世界,有的同学梦想当一名宇航员,还有的同学可能梦想当一个明星。但是你们知道,在大凉山的孩子们,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吗?我在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的习作里看到,他说:“我要好好学习,等我长大了,去看北京的天安门。”
听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你们有没有感恩过自己现在的生活呢?你们是否曾经意识到,有人朝朝暮暮梦想着的终点不过是你出生时的起点。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视野,也会成就不同的人生体验,从小生长在北京的你们可能不会充分理解,为什么来到北京看天门有那么困难?
我知道你们每位同学都非常有爱心,今天,当你们听到大凉山的生活之后,一定有很多同学像我当初一样,蠢蠢欲动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又觉得自己能力有限。
但我想告诉大家,你们能够做的,其实非常非常多,你们的力量其实非常非常大。比如,英语教育专业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不论下课铃响前一秒的你是怎么样,从现在开始严谨治学,明德求是,未来去到大凉山做一次志愿者教师?
外语+专业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不论下课铃响前一秒的你是怎么样,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勤学竟先,未来运用你们的国际视野与专业知识促进祖国偏远地区的发展?让那里的孩子们不仅知道北京有天安门,也知道巴黎有凯旋门,还知道柏林有勃兰登堡门。同学们,你们是否意识到,现在的每一分加倍努力其实都是一份爱的奉献,都是一场走在志愿者道路上的修行?
如果你觉得这场修行还太遥远,那么在当下,我们还有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那就是我今天要倡议大家的——节俭。
当你过度使用电器的时候,请你想一想那个在灶台边借火光读书的女孩;当你过度使用水资源的时候,请你想一想那些在大凉山上那些皮肤皴裂的脸庞。当你过度使用时间的时候,请你想一想,你的梦想实现了吗?
同学们,关于节俭,我今天想对大家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你们节约用电。养成离开教室后随手关灯的习惯,如果你发现路过的教室亮着灯而没有人的时候,也请你主动帮他们把灯关上。
第二,希望你们节约用水。控制洗澡时间,合理利用水资源。如果你发现洗手间或浴室有流水现象,请主动关闭阀门或找人维修。第三,希望你们节约时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可复制,希望你们学会管控自己的欲望,专注梦想,不再迷茫。
以上三点是我对大家保守的期待,我相信你们能够做到的不止这些。请你们相信,任何一种形式的节俭都是对社会,对国家一种隐形的付出。所谓付出必有回报,只是时间未到,我相信你们的所有善念都会在未来以另外一种形式润泽到每一个你们想要护佑的生命。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节俭无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
如果各班有同学想了解更多有关大凉山公益活动的信息,奉献出你们的爱心,比如捐赠书籍,衣物等,可以在休息时间以班级为单位派代表与我联系。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节俭演讲稿 篇7
一粥一饭皆不易,一针一线汗中来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针一线,恒念物力维艰。”今天我就“勤俭节约”这一话题,与大家分享我对于节俭的一些看法。我发言的题目是“一粥一饭皆不易,一针一线汗中来”
同学们,侈者,恶之大也。奢侈生,而祸无穷也。
杜工部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君可见,朱门内夜夜笙歌,谈笑风生,锦衣玉食,歌舞未曾断绝;朱门外却饿殍遍野,形销骨立,缺衣少食,食物不曾果腹。安史之乱,祸根早种。君可见,当年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石崇以蜡作柴,王恺以蜜洗锅,他们竞相用紫丝、织锦作步障,珍器重宝摔成灰亦不甚惜。石崇最终因财多招致杀身之祸,奢靡之风弥漫的晋朝也衰亡下去。君可见,而今有人倾尽家财,就为了阿玛尼、香奈儿,为了那些别人口中镀金了的品牌。一时的满足、瞬间的快感换来的却是长期的拮据。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奢侈之恶果,小至个人则财富不积;大至家国,则会招致人心的涣散、国家的危亡。
同学们,俭者,德之共也。勤俭为习,则德行并生也。
明朝两袖清风之臣于谦在节俭中磨砺自己的毅力,锻造出清明公正、宁折不屈的品格,于是在大明危在旦夕之日,群臣人心惶惶之时,他能凭一己之力挺身而出,痛斥奸臣,安民心,退敌军,主持朝政,稳固社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安邦定国,终成名臣。你看韩红、马旭等人,他们本可安享富贵,但他们选择缊袍敝衣,选择在节俭之中坚守,坐拥财富,却丝毫不取,只想用自己挣来的钱贡献社会。他们在勤俭中磨砺而出的信念和意志,更值得我们敬仰。
同学们,勤俭节约,国之美行也。反侈倡俭则国力盛也。
蒋勋曾说:“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钱财并不随生而来,亦不随死而去,钱财的多寡不说明任何问题,生活奢豪与否也不能决定人的品性。但如果我少穿一件名牌,能助贫困的孩子走出大山;我的一些薄财能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的勤俭节约能换来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亦愿意珍惜粒粒辛苦。
浮华转瞬即凋零。与其追求价以千计、万计的物品之上的虚声,我愿意多一份勤俭节约,为社会添一点和谐幸福。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节俭演讲稿 篇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将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联合国专门把10月31日设立为勤俭日,时时提醒人们在新世纪仍然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不得不勤俭节约。
有人问: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对,就是这么简单!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们洗脸刷牙、洗头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扫卫生的时候,是不是在意的节约了一滴水?在我们使用电灯、空调、电脑、饮水机的时候,是不是刻意的节约了一度电?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升油、一张纸开始。日子久了就会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最后我要说: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资源意识和节俭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作出贡献!
希望我的演讲能引起大家自发的自觉的节约意识。
谢谢大家。
节俭演讲稿 篇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想在这里分享我的一个小故事,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跟随奶奶一起生活。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里,她总是告诉我很多过去的事情。以前闹饥荒的时候,一双塑胶套鞋就是一种奢侈品。奶奶有四个孩子,年纪都只相差两三岁,我爸爸是最小的那一个,那时候这双套鞋就是给我爸爸买的,我爸爸当时也舍不得穿,就一直收着,直到最后,这双鞋谁都没有办法穿了,就生生浪费了。
一双现在普普通通的套鞋,在那个年代竟是这样的重要,我们谁都无法想象。我爸常说他那时候不敢想象能够有皮鞋穿,更不敢想有一套合身的衣服。那个时代的感受我们现在无法体会,但我相信大家能够从我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经济的不发达所给我们带来困扰。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生活中,什么都不缺,无论是吃的,是穿的,琳琅满目的摆放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只要轻轻说一声,妈妈我想买,那件东西百分之八十以上就会属于我们。而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感谢先辈们的辛苦贡献,如果不是有那么一群人的存在,我们现在又怎会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常常谨记,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更是我们应该理性应对的。世界上一切东西的背后都会有一段心酸,一颗橙子,一粒米饭的背后,都有无数人的辛勤汗水。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里,但我们应当保持一颗更节约的心,把这一份美丽的传统继承下去,也让我们的祖国在我们个字的坚守里更加的美好。
时代的更迭让我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感受,但是不变的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祖国越来越好。所以作为祖国的一朵鲜花,一束未来之光,我想我们应该更加坚定自己的内心,保持一颗继承传统,宣传传统的责任之心,在未来的时光里逐渐传承勤俭,也节约生活中的任何资源。这一切都不是我们看到那么简单。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其次才是将这份传统发扬光大。我们身处生机之中,就应该更加的怀抱一颗热血的心,将勤俭节约的美德扩散。因为它的存在,也许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充满力量,我们也才真正是一个爱祖国爱自己爱他人的优秀青少年!
节俭演讲稿 篇10
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全体技校生向刚刚步入学校的20xx届的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成为职教中心温暖大家庭的一员。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大家庭里共同学习、成长、进步。
今天,我国旗下的演讲题目是《让节俭成为一种习惯》。
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勤俭节约的意识似乎在人们的脑海中迅速的淡化。
当前我们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集团公司上下正开展“过苦日子”的活动,职教中心也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开展落实集团公司36条措施活动,作为企业的准技术工人,职教中心的一份子,我们也应该与大家共同齐心协力,共克难关。
有人说,懂得节约的人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我觉得很有道理。同学们,当我们看到水房中哗哗的流水而无人关时,当我们看到教师里的灯在夜里孤独长明时,你们可曾想过,这些现象的背后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白白挥霍的行为,更是一种道德缺失的表现。
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我只是浪费了一度电而已,有那么严重么?但你可知道这一度电的背后是 0.4千克的煤、4升的水、外加0.27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的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污染物换来的。是想,如果在校的每名学生,每天浪费一度电,那么一年下来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浪费是可耻的,浪费是最大的犯罪。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是我们在孩童时代就被告知,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习惯。当我们离开教室课宿舍的时候,顺手关上各种电器的电源,当我们看到哗哗的流水时,顺手拧上水龙头,当我们看到碗里的饭菜时,认真的把它们吃干净,当我们看到有人浪费行为时,要敢于出面制止……其实,勤俭节约就是一件平凡而普通的事,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支笔都是我们随手可以做到的事情,积少成多,水流成河,勤俭节约的作用不可小觑。
老师们、同学们,当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并内化为一种自觉时,相信我们的校园会更加的绚丽多姿,让我们一起为建设和谐、美丽。节约的校园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