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善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今天能受原班主任邀请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当面交流“追星”话题,很是荣幸。在我看来,人类自混沌蒙昧之时,便有了追星逐月之幻想。顺时而下,中国历史上不乏风采卓异如星光闪耀之人,于是“追星”现象数不胜数,仅以盛唐为例:张籍迷杜甫,火烧杜诗佐以蜂蜜,每天三勺;魏万追慕李白,不远万里,终得诗仙赠诗;葛清最“爱”乐天,脖子以下全部纹上了白诗,而且图文并茂。人总会被偶像迷失心智,可去年那场旷古罕有的新冠病毒疫情让我幡然顿悟: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追宜追当追之星,才能走向上向善之路。
追最亮之星,慕科学之光。
去年疫情肆虐,国人一度惶恐。人们悟得:以当仁不让、舍生忘死为使命的无双国士钟南山,危难之际毅然决然带领团队挂帅出征的73岁巾帼英雄李兰娟,以开发研制疫苗为解决疫情之道的陈薇……他们“铁肩担道义”,秉持科学理念,才是国人心目中最亮的那颗星。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相信你们也不会忘记:耗尽最美年华研发青蒿素让全球数百万人尽享科学之福的屠呦呦;实验中不惧核辐射危险逆行而战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邓稼先……毋庸置疑,他们或用科学救人于病痛,或用科学耀国之实力,他们才是真正的国人之星。
追宜追之星,铸务实之风。
疫情之时,务实之人是以身践行“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的如张静静一样的数万医护人员;务实之人是“以小我之身、非凡之勇为行动”的如汪勇一样的快递小哥们。当然:置身于荒寂大漠却对敦煌文物不懈开发保护的樊锦诗;一辈子只为一件事、研制“糖丸”,解决了中国脊髓灰质炎疫病的顾方舟;虽踏上死地也不顾的凉山救火英雄;为“中华有为”而极限抗压的任正非……他们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是民族复兴的砥柱,是不折不扣的实干之星。那场疫情中以身许国、公而忘私、向死而生的普通人与这些人,一起化为那颗颗闪亮、宜追之星,汇聚成灿烂星空,留下一片炫彩璀璨。
做合情合理之事,追德艺双馨之星。
你看:有人为“肖战”应援厮杀而辗转反侧;有人因喜欢某明星去机场接机,终挤爆机场玻璃,空留一片混乱;有人不惜消耗心力也要成为粉丝间“互撕”的主力军;有人经常自掏腰包,为给足偶像足足的“排面”,承包“海陆空”为明星支援。这些人不仅以“追星”为荣,还以“追星”为主业。可我们年轻人是否想过:他们是不是我们该追的星?我们做的是不是合情合理之事?退一万步讲,即使追艺术之星,我们也该追如梅兰芳、陈道明、何冰这样的德艺双馨之星。
学弟学妹们,听学长一声劝,开挂人生不掉链:惑于工巧,纵情于耳目声色之娱只会流于浅薄;泛滥“追星”,则会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祸福难料。我们应恪守正道走向上向善之路,追宜追当追之星。
好,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向上向善的演讲稿 篇2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大地上DD中国,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比爸爸妈妈小时候过得好,这是祖祖辈辈们努力奋斗争取来的结果。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中华民族慢慢地形成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冰心奶奶曾说过:“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路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踏着荆棘,而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它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讲文明、懂礼貌的传统美德,而其他国家也在不断的敬仰与校方我们。在生活中,在我们身边,一个个文明故事正在演绎,一首首礼仪之歌正在唱响,但是,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存在。就拿我们的校园来说,也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随手乱扔纸屑;有的同学在楼梯上打闹、高声喧哗;还有的同学语言不文明。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也就是不文明的礼仪。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句话告诉我们,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并且在看到不良习惯时要提醒他们,让他们改正。同时,在提醒他人的同时也要警醒自已,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摒弃我们身上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在家里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帮父母分忧;在生活中多做好事,做好人,积极向上,扬真、善、美,反假、恶、丑,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共建美丽、和谐的校园,文明、和谐的北屯,强大、和谐的中国而不懈地努力吧!
向上向善的演讲稿 篇3
我们作为一个人,我们可以忍受物质的匮乏,但决不允许精神的贫瘠。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不能缺少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不断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才能让我们的精神财富更丰富。
奋发向上,争做中华好少年,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明天,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牢牢把握价值目标,知道自觉遵守价值准则。我们要战胜生活中的挫折,学习上的困难,这样我们便迈出了奋发向上中的一大步,我们以奋发向上的精神,思想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在积极中努力生长,在进取中开出花朵,在向上里结出最甜的果实!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进步了,中华才能真进步,只有我们奋发向上了,中华才能更富强!
作为新一代少年,我们不仅要奋发向上,还应该崇德向善。一个人的品德与修养,决定他的成就大小。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学会爱,学会向善,事不分大小,可以是给病危者的一次献血,可以是捡起公共场所的一块垃圾,可以是老人过马路的一次搀扶,也可以是对他人的一句问候。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别人快乐,自己也得到成长。希望我们能以一颗明礼的心对待周边的人们,做一个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好学生。
小学生的我们从小就养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养成讲道理,懂感恩的人。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在人生的道路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只要我们保持我们的赤子之心,不断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我相信,风雨后的彩虹会更美!经历过挫折和磨难的我们才会更加坚强,走得更加遥远。成为中华好少年,就得经受挑战,奋发向上,崇德向善。
让我们做一个讲道德、明事理的人;做一个讲诚实守信、正义坦荡的人;做一个知奉献、互相帮助的人;更做一个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人!
向上向善的演讲稿 篇4
本次习作内容为生活的启示,从生活中获得人生的道理,让孩子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整体情况而言,多数学生能紧扣习作要求,优秀率达到100%,没有不及格者,正确率在97.74%。其中,内容新鲜、文笔活泼、表达流畅的满分作文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也暴露出四年级作文阶段学生所存在的能力软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审题的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学生没有弄清题目要求,导致无题、偏题、离题等文不切题情况的出现。无题:没有写题目,只接着提示语“冬天到了,”往下写;偏题:文章虽以“猫和老鼠”为主人公,但想象的情节与“一坛子油”没有丝毫关联。离题:没有体现“续写”,情节另起炉灶,写了冬天的打雪仗、堆雪人等场景,文章中甚至没有出现“猫和老鼠”。
2.想象的空间有待拓宽。部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者电视动画片,对该原创童话故事情节了然在胸,囿于这种“阅读积累”,思维受到定势的消极影响,想象不够新颖,雷同的习作较多。较为典型的是,老鼠几次三番骗猫偷油吃,从偷吃“一点点”到“刚一半”,最后是“全部”偷吃光,以至于猫忍无可忍,要吃了老鼠。猫鼠由此成为天敌。像这样基本上复述原创故事而缺乏个性化思维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
3.表达的规范有待加强。一是格式欠规范。有部分学生不懂最起码的书写格式,如:题目干脆丢掉;作文不分段;自然段开头不知道空两格;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等。二是书写欠规范。首先是错别字现象比较突出。三个“的、地、得”和同音字混淆。其次是书写潦草,卷面整洁度有待提高。
对策亦有三:
1.注重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根据本班学情反思学生审题失当的原因,对症下药,并在平时的习作实践中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先审后写、边写边审和写完再审的良好习惯。
2.注重学生语言实践渠道的拓宽。一是要坚持加强读写结合。教师要有防止阅读教学讲风过盛的意识,让教材文本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蓝本。教师要借助于文本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要善于找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做到“从读学写、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二是要拓宽课后练笔的渠道。如写日记、与单元有关的同步摘抄;仿写、续写、改写;办手抄报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3.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夯实。三年级属学生起步作文阶段,要注重夯实基本功。首先教师要有“保底工程”意识,做到培养习惯不放松,如习作时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习作后认真修改的习惯;等等。其次教师要指导到位。习作格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以及“的、地、得”的正确运用等,可设计一些充满趣味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进行专项训练。
向上向善的演讲稿 篇5
前几天,从老师那得到这本书,我一口气读完。书中的人物和事件让我真正理解了“富强 民主 文明 和平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的涵义。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核武器建造元勋——邓稼先。
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和名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为国家贡献力量最终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氢弹。从娃娃博士身上我知道了一个人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但只有从小学好功课、学好技术拥有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作贡献。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向上向善的演讲稿 篇6
大家好!
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得改变自己的观念。一切成就,都是从正确的观念开始的。一连串的失败,也都是从错误的观念开始的。要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变化,就要学会改变自己。
柏拉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弟-子们纷纷请教方法,柏拉图笑道,说:“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弟-子们一片哗然。 这一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移山之术,唯一的一个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便过去。同样的道理,人不能改变环境,那么我们就要改变自己。
是的,我们不能改变山的位置,改变不了这个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给自己加重,这样我们就可以适应变化,不被打败!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实现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不利,从而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变环境上,这实在是徒劳无益。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向上向善的演讲稿 篇7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要努力多做好人好事,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我们的生活很幸福,那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穿新衣、住新房;幸福是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新知识;幸福是一家人围在桌边一起聊天一边吃可口的饭菜……其实幸福有很多,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呀。近代以来,无数革命先辈和时代楷模为实现祖国今天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来到名人馆,向大家介绍我国核武器建造的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被称为“两弹元勋”。他从小就立志要学好本领,报效祖国。长大后,他去美国留学,26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被称为“娃娃博士”。他的老师让他留在美国深造,可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美国条件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回去呢?我爱我的祖国,我要为她贡献力量!在飞沙走石的戈壁滩上,邓稼先不畏严寒酷暑,日复一日地进行研究和试验。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钻研,邓稼先和同事们终于成功研制出我们国家的原子弹、氢弹。1964年10月,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邓稼先无愧于“两弹元勋”的光荣称号。
我也喜欢军事科技。近年来,“神九”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蛟龙号”载人成功深潜海底7000米;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交付入列,歼-15舰载机成功起降;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我国重大科技工程全方位成功亮相,上天入海书写了一串串闪亮的“中国创造”。看到中国越来越强大的新闻,我心情激动,萌发了为祖国富强而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望。今天的美好生活来自逐渐强大的祖国。爸爸周末陪着我上科技馆、图书馆,汲取科学知识;妈妈暑假带着我去北京登长城、看故宫;去青岛、大连参观军事博物馆,直观了解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感谢老师和家长告诉我,有理想就要坚定信念。
作为小学生,我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小小的力量,累积起来,就是对祖国大大的爱。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加油!
向上向善的演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一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文明礼仪记心中》。
文明和礼仪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份关爱,都是文明的表现。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讲文明,懂礼仪尤为重要。
首先作为一名学生要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新世纪朝气蓬勃的风采。因为仪容仪表一看就能让别人知道你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不要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追求所谓时尚,失了自己身份。
升旗仪式最为庄严、隆重,而此时此刻在国旗下的我们严肃认真,昂首挺胸,高唱国歌,这才能表示我们对革命先辈的尊敬和钦佩,不负于先贤们用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为我们这个民族赢得"礼仪之邦"这个美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讲文明,懂礼貌的传统美德。
课堂礼仪对我们的教学影响很大,我们应该集中精神,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并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课堂礼仪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的荣誉,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一个讲规矩懂礼仪的班级一定能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校园礼仪就更重要了,不要乱扔纸屑,随地吐痰;不要在楼梯间打闹,高声喧哗,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要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校园中不能听见脏话等等。我认为只有这样的校园氛围才有助于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大家同在一所学校,同在一个班级,大家就像亲兄弟姊妹一样,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共同战胜。如遇到矛盾多自我反思,做到互相宽容,互相理解,千万不要激发矛盾。要知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乐于助人,争做文明使者的种子,做一个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好学生。同时也能以一颗明理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能使班级更加团结,更加长久,朋友之间更有默契。
文明礼仪就像一滴水,许多人的一滴水汇集起来就会成为文明礼仪的海洋。祖国这艘巨轮在这海洋里前行,定能一帆风顺,越走越远!祝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辉煌!
向上向善的演讲稿 篇9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是当代中国梦的精髓。没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我们会经常在挫折与困难面前跌倒,有的人会再也站不起来;没有崇德向善的美好品质,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冷漠与训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八个字鼓舞我们带着优良的品德前行,只要人人为善,敢于拼搏,就会使家庭和睦,社会安宁,国家富强。在这方面,我们中华民族并不缺少大家学习的楷模。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众人皆知的话语出自于雷锋叔叔的口中。他曾经用短暂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乐章。闻一多先生曾将自己化成了那一团火,照亮了中国前进的方向。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他们的眼里,五岭山脉不过像那翻腾着的细小浪花,高大的乌蒙山也不过像那在脚下滚过的泥丸。他们团结拼搏,不屈不饶,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懂得坚持,不放弃。正所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他们所拥有的品质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多一点坚持,人生就多一点精彩。在《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一书中,林俊德的故事令我感动。林俊德是有名的爆炸力学专家,他是一位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国的伟大科学家,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中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他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攀登上了科学领域的一座又一座高峰。林俊德74岁时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治疗。在生命的最后三天,他要求将办公桌搬进病房,在病房里,他与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整理电脑资料,召集课题组交代后续科研任务……他的视线渐渐模糊,但仍反复交代重大科研项目的相关资料。因此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林俊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们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在学校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花草;在家里,体谅父母,自主学习;在社会上,保护环境,诚实守信……总而言之,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好儿女和好公民。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多少中华儿女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
我们青少年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只有聚集华夏儿女的梦想,并为此努力拼搏,中国梦才能实现。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有了理想,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不论实现理想的道路有多艰辛,只要你奋发向上,敢于拼搏,就一定能够成功。最后会发现,在一路的艰辛中,你不仅实现了理想,还完善了自己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