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她的个子不高,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圆圆的鼻子下一张红润润的樱桃小嘴。你猜猜她是谁?她就是我们班的陈可佳。
陈可佳非常有礼貌。妈妈送我来上学时,她远远地就会大声地和我们打招呼。陈可佳也经常使用文明用语。别人帮她一个忙,她就连说好几个“谢谢”。当她帮助别人时,别人对她说谢谢,她就大方地说不用谢。来我们家玩的时候也非常有礼貌,不会乱翻我们家的东西,要拿我们家的东西也会经过我们的允许。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正国为她人见人爱、爱说爱笑、会安慰别人、助人为乐等等的优点,所以她才成为我最好的朋友,我心目中的偶像。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崇拜的、喜欢的人,这个人会成为你的目标会让你上进。看看下面这篇我的偶像作文,看看作者的偶像是什么样吧!
十岁之前的我总是觉得人要有个崇拜的对象才行。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我本身性格比较虚飘、行事带点犹豫。所以当我看着新闻联播主持人自信、大气的说话时,我毫不犹豫的就选定了偶像。
自从十岁时我将偶像定下来,这三年我都保持着有空必看新闻联播的习惯。说起我的偶像,这两年确实也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改变。例如:在学校的我喜欢上了被老师提问,因为在回答问题时就是我模仿偶像的时刻。每次只要想着自己是在播报新闻,就感觉那些问题也不是很复杂了。
身边的人大多有自己的偶像,有些是明星、有些是家人、有些是老师。我没有说过自己的偶像是谁,可能是谁也不重要,我想要拥有的只是那股自信、那坚定的目光、那得体的笑容。
偶像的范围很大。像我,我的偶像是新闻联播主持人,但是我知道,我崇拜的、欣赏的只是他播报新闻时散发出来的魅力。因为自己也很憧憬那优秀的特质,所以会被吸引。
也许不久后我就会变换偶像,我知道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但在十三岁这个年纪,我很高兴我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自己愿意为之努力的东西。
将偶像的特质尽数学习和吸纳,让自己变成更有人格魅力的自己,我想这就是偶像的力量!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心中的偶像是美利坚合众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他3年的国会参议员生涯,7年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生涯,民主党内国会众议员初选的一次败北,民主党全国大会上的一次精彩演说,两本政治类畅销书,这就是46岁的奥巴马的政治履历。他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位打破种族界线的非裔总统。
奥巴马的早年可谓是历经坎坷。在他两岁多时,父母便婚姻破裂,六岁多时,他随继父迁往印度尼西亚生活。在印尼,奥巴马在学校里深受种族歧视,被同学们称作“黑鬼”,年幼的奥巴马曾想过要用香皂将身体上的黑肤色洗掉。这时,母亲为了考取博士学位,主动到印尼进行人类学工作。他很奇怪母亲的行为,母亲却告诉他,做人要有追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有益于他人,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他一下子就“顿悟”了,重拾丢失已久的梦想——虽然我是个黑人,但我要赢得你们的'尊敬。他认同了自己的黑人身份,努力学习。此后,奥巴马变得十分自信乐观,一步步地向前跨进,凭借自己的努力摘取了美国第44任总统的桂冠。
自信是个很难把握的东西,过分一点成了自负,欠缺一点则成了自卑。我们往往开始的时候是前者,遇到挫折后很快变成了后者,渐渐的,自信力我们越来越远。怎么办?我觉得应该学习奥巴马,从可以轻松找到成就感的事入手,一点一点积累成功和自信。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就是我心中的偶像!
海伦·亚当斯·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凯勒的故事,常常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强烈的震撼着我的心灵,给我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尽管命运之神夺走了海伦。凯勒的视力和听力,这位女子却用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的名字已经成为坚韧不拔意志的象征,传奇般的一生成为鼓舞人们战胜厄运的巨大精神力量。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有的人崇拜歌星——每一个名声大振的歌手。有的人崇拜在奥运会上为祖国夺得金牌的运动员。还有人喜欢对自己工作兢兢业业的普通员工……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而我所崇拜的人物,他的文学巨作几千年广为人们传诵,他就是孔子!
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都不会了解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家喻户晓的名句就出自孔子之口。孔子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时诸侯混战,但孔子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学说思想。
“仲尼不可毁”这是孔子弟子的心声。当时正是社会动荡时期。有些人反抗孔子的说法,甚至还有许多人来诋毁孔子。但孔子拥有坚持的心态,才能在这水深火热之中写下《春秋》这部旷世巨作。
我自己认为,《论语》,也是孔子的著作之一。这本书中蕴藏着很深刻的道理。它突出的是一种做人的原则,我十分喜欢这一本书,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堪称经典,我尤其喜欢《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示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是说人应该去敬重德行,而不应该去重视容貌。孝敬父母要竭尽全力,事奉君主要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的确,学习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提高、完善品德。能达到这一点的人,必定饱含学问,拥有渊博的知识。
我在孔子的书中,我能静下心来,远离外界的喧闹。得到一种心灵的回归。宽容、仁慈、智慧的化身,孔子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所以我崇拜的偶像是——孔子!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6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的偶像,她不仅是我的同学,还是我最好的朋友——。他虽然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记得有一次,下课的时候,我去他的座位上,我看见她拿着书在静静的看,我就在她的身旁站着,她却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我看着她的样子我不想打搅她,就转身离去了。我知道了她是个书呆子。还有一次,我的文具盒丢家了,之后,我去问她借支笔,他就从自己的文具盒里拿了两支笔给我,我说:一支就够了。她非得给我两支笔,当时我就很感动,我知道了他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人。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及时帮我了一把,我很感谢她。这件事虽然发生了很长时间,但是我还记忆犹新。
她就是杨梓萌,我最崇拜和敬佩的人。她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7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偶像》。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心中的偶像吗?你们知道我心中的偶像是谁吗?让我大声地告诉你们吧——是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是毛泽东风雨同舟的战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也是新中国的首任总理。他一生酷爱读书。在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他除了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和阅览室博览群书。投身革命后,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都不曾放松学习。全国解放后,他经常与邓颖超奶奶互勉:要努力学习,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列。
周恩来总理不仅酷爱学习,善于学习,而且能够学以致用。他在欧洲勤工俭学时,常常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为自己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作为日理万机的一国总理,周恩来都能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改造自己,他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学习吗?
同学们,我们要像周总理一样刻苦好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勤思好问,积累课内外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品位,让自己学有所成,为振兴祖国而奋斗!
谢谢大家!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同学们心中一定都有自己的偶像。他或许是政界名人,也或许是影视明星,但无一例外,他们的身上都具有一个巨大的闪光点,也一定为全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否则,他不会也不能成为大家的偶像,大家说对不对?
说到这里,估计大家都会好奇了,我说了这么多,仿佛都是在说别人,那我现在就来说说自己。我的偶像呢,他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可谓是妇孺皆知,他就是一代音乐大师——贝多芬。
贝多芬8岁开始登台演出,10岁开始作曲,13岁任宫廷乐队大键琴手,14岁任宫廷管风琴师,18岁起任歌剧乐队中提琴手,25岁首次在维也纳以作曲家及钢琴家的身份登台。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虽然双耳失聪,但还是热情地继续他的音乐创作。他不仅以他优秀的作品感染人,更以他惊人的毅力感动人。
音乐有使人痴迷的功效,贝多芬的音乐尤为如此。在他双耳失聪之后,仍创作了许多不朽的经典,在维也纳音乐史上划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单论这一点,试问我们之中又有谁能做到。有许多人,他们先天性残疾固然可怜,但他们就是要将自己努力变得更惨,然后出卖人格和灵魂上街乞讨。更有甚者,有着一副完整的躯体,有手有脚却整日游手好闲,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种人才真正值得鄙夷。
而贝多芬呢?身残志坚,即使身体上有缺陷,但也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熄灭心中信念的火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这一句感人肺腑的名言又在我们耳边回响。他致“不朽的爱人”信中有言:“当我有所克服的的时候,我总是很快乐的。”他1801年11月16日致韦格勒信中又言:“我愿把生命活上千百次,因为我并非生来过恬静日子的.。”都让我们看到一个不愿屈服于命运,与命运顽强抗争的贝多芬。说到这,我又想起贝多芬的一句名言:“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这句话也表现了贝多芬的善良真诚与对自由和真理都非常渴望的纯真心理。在成年后仍能保持孩提时代心灵的纯洁,尤为难能可贵,这也是贝多芬的最大闪光点。
贝多芬的音乐,可以给人以如痴如醉的感觉,仿佛能将人带入一个神秘的境界之中,这种古典音乐独有的美,是现代音乐的嘈杂和浮夸所无法比拟的。
就是这样一代音乐大师,我的偶像——贝多芬。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9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我的心中有一个人胜似一把火,伴着我成长的步伐,那个人就是雷锋。他就是我心中的偶像,我要学习他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公无畏的精神。
雷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英雄事迹百家传。从小我们就学习关于他的儿歌和他的英雄事迹。
有一天下着倾盆大雨,一个满脸皱纹背有点驼的老奶奶,急躁不安的站在房檐下。雷锋叔叔正要去送信,经过这里。他看出老奶奶的心事便走到她的面前,十分有礼貌的说:“老奶奶,您家在哪?我送你回家吧。”老奶奶扭过头惊奇地说:“可是……”还没得老奶奶说完话就被雷锋叔叔打住了:“没关系的。”然后雷锋叔叔用强壮的身体背起年迈的大娘,踏着泥泞的小路送老奶奶回家。雷锋叔叔每一个脚步是那么的稳健,不敢有一点的差错。他的.爱心布满了整条小路,他的脚印撒下了爱心的种子。
他把老奶奶送回家后,老奶奶要雷锋叔叔留下来吃饭,为表达她的谢意。但雷锋叔叔谢绝了,他说他还要去送信。那时天已是黄昏,雷锋叔叔包好信怕把信打湿。飞快的去送信。
雷锋是中国的一个英雄巨人,他的事迹家喻户晓。但是现在像雷锋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人们变得吝啬,贪婪,没有爱心。我真心的希望雷锋的事迹永存人间,这样世间才会成为一个永存爱心的天地。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10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而我也不例外 ,各有艺术偶像,如:林心如、汪东城、张杰、成龙、周杰伦、周星驰……
可这次,我想要发的是博文偶像,当个博文偶像不容易,可还是有三个人当上了博腕儿,究竟是谁呢?大家都应该有听说,是“璐茜花园”、“公主依林”、“WANGYARU"这三位同学,这三位同学中有一位是我的好朋友,她是班里的尖子生,她当然可以成为我的偶像,即使她和我是同班同学她发了好几百篇博文得了许多小红花,还发了状元文,我好希望她永远是我的好朋友。
“公主依林”也很有名哟!我可是她的超级粉丝呢。“王雅茹”虽然认识的很浅,但还是她的超级粉丝哟!他们都是好学生,都很用功的学习、写博文才当上的博腕儿,好羡慕他们哟!
我一定要努力呢,继续向他们学习,争取自己也当上博腕儿。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1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将永远铭记你的名字,虽然你不如塞尚的风格明朗,不如毕加索的个性鲜明,不如高更的下笔狂放,但你的故事你的画,陪伴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季节的轮回。哦,我的偶像。
早在六年前,我便深深地恋上了你——翻阅你的资料,了解你的人生,临摹你的画作。正是你的那张《星夜》在我心中深深地留了烙印,浓烈的印象派主义色彩让我无法用语言形容。黑暗恐怖的杉树后是绮丽迷幻,一反常态的夜色---没有深沉的墨黑,也没有凝重的群青,只是,只是一片明朗而和谐的蓝色:墨蓝、钴蓝、紫蓝、深蓝、海蓝、幽蓝、湖蓝、天蓝、淡蓝、水蓝、浅蓝……金黄色的明星闪耀在冷漠的极光中,飘逸的云团奔腾在美丽的月光下,灿烂而神秘。就是这样一张你在精神病院中完成的优秀作品,引导我走进了你的世界,您的内心,您的灵魂。
您是一个寂寞的画者。因为社会与现实的压力,您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于是那些人都叫您“疯子”,您渴望解脱。可尽管如此,您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创作,您简直是为艺术而生。
欣赏着您一幅幅优秀的画作,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逾越了百年在与您对话,您飘逸而潇洒的笔触让我体会到您的感受——您同样渴望开朗舒畅的心情以及健康的身体。只是,您愈是要这样,却愈是要沉轮到残酷的现实中去。您尽力避免一切妥协,不向命运低头,诚实地以自己为对手。可结果呢?您收获的只有悲剧。
“不要安慰我,没有用的……悲痛的事一生都不能解除的……”1890年7月29日,您这么对迪奥说——这是你最后一句话。您三十七年的痛苦生涯终于在自己手中结束了。虽然这意味着你的失败,但至少这一次,您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愿您能受到上帝的眷顾,善良的传教士。
“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这是您眼中的感情。如果没有这份感情,您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但如果不是这份感情,您将不会成为这个伟大而悲剧的狂人画家!
哦,我的偶像。您的理想您的话,带领我品味了一场又一场悲剧的伟大。您比塞尚的风格质朴,比毕加索的个性柔和,比高更的下笔更显情感的流露。我将永远铭记您的名字——梵高!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1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父亲,人们总觉得没有母亲那么重要,也永远不会关心你。
当你要上学时,母亲总会说:“慢一点."。父亲却不会关心你一句你,而是为你做这接下来的一切准备,让你一路顺风,你却一点也不会在乎,只觉得母亲照顾的周到,父亲没有一句抱怨。
当你在家开心的享受电脑带来的乐趣时,父亲则在外奔波,做着为你的事情,而父亲劳累了一整天疲惫不堪的回到家时,没有关心,没有感恩,你却在埋怨父亲没有一个电话,父亲只是早早睡下,没有一句抱怨。
当母亲节到临时,母亲总会收到精致而精美感恩礼物。而父亲节来临之际,父亲收到的.礼物寥寥无几,没有人会在乎他,你只是简单的敷衍他,他呢,还是没有一句抱怨。
当你要参加夏令营离开父母时,母亲非常舍不得,泪水打湿了眼眶,父亲,没有泪水,没有关心,没有道别,但转身就泪湿眼眶,母亲只是对你说让你小心,父亲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辅导员管理好我,并一再询问接我的时间和我的安全保障。
当你受伤时,父亲总会第一个赶到,为你打电话联系医生,你却不在乎,只在乎母亲会不会让你休假,没有一句话感谢父亲,父亲也还是没有一去抱怨。
父亲也许不会表达爱,只会表达这些无言的爱;低调的爱;不起眼的爱而这些爱在我心中却是世界上最最最伟大的爱。父亲那无言的关心,不会出现的抱怨,没有人会在乎他,也许我们会忘记他,但他那特殊的爱永远在我心中。父亲我想对你说:
父亲,我爱你!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我的偶像演讲稿 篇13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朝着心中的那束光前进。
开始演讲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同学,有没有追过星呢?如果追过,那你们追星的标准是什么?是要长得好看?唱歌好听?还是要演技高超?我想,答案五花八门。但我想说的是,追什么样的星,关乎个人选择,也关乎于价值取向。
现代有追星的现象在,那么以前呢?答案是肯定的。而要说古代追星的例子可真是数不胜数了。至圣先师孔子,他的偶像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这是被尊为“元圣”的儒学先驱,“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孔子在梦里神交,才有了“梦见周公”的典故。女科学家雅娄在高中时期就把居里夫人作为自己的偶像,时常鼓励自己要做一名像居里夫人一样的女科学家,从此走入科研道路。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曾高度过曾国藩。在毛泽东青年时期,他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以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做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缀。
前两个月,刚获得“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回到广州医科大学,学校师生当晚手举灯海,共拉横幅迎接钟老回校,现场人心沸腾,学生都一齐高喊“南山风骨,国士无双”的欢迎口号。同学们,这算不算追星呢?当然算了。钟南山,一个在“特殊时期”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严谨,严肃,不苟言笑;率真,认真负责,魅力十足,温和待人。他是,一无反顾的勇敢战士,是众望所归的道德楷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着妙手仁心的医者传奇。85岁的钟南山,至今仍坚守在临床一线,正是因为这些特质,使得学生们狂热的追随他,把他视为人生道路上的目标。
不同的时代,人们崇拜的偶像不同,20世纪60年代,人们所追求的偶像是雷锋、焦裕禄,80年代的偶像是军人、文学家,21世纪初则是红和各路明星偶像。偶像的变化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反映出不同时代观念的变化,我今天所说,不是为了让大家放弃现在所追的明星,而是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所要追捧的偶像到底该是什么样的?偶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答案是:他们并不是你生活的终极意义,而是能带给你勇气和正能量,承担榜样力量,为粉丝积极向上的力量的人。钟南山也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提到,成为偶像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现在有学生追捧钟南山、李兰娟、袁隆平等名人伟士,不正反映了现代青年对于正确选择优质偶像越来越强的能力吗?
追什么样的星关乎个人选择,也关乎社会价值取向。追崇那些推动时代进步的人,并努力向他们靠近,即便达不到其高度,但人生应志怀高远而有动力,因奋斗而多彩。涓滴汇融,世界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而更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