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2025感动中国候选人张富清事迹心得感悟(通用11篇)

2025感动中国候选人张富清事迹心得感悟

时间:2025-04-25

2025感动中国候选人张富清事迹心得感悟 篇1

  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出生,陕西洋县人,1948年3月在陕西瓦子街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转业到来凤县,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公所、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5年1月离休。

  张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他深藏功名六十余载,连至亲好友都不知道他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直到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才了解到他是一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张富清同志是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优秀党员,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忠诚战士,是衷心体国、夙夜在公、淡泊名利的先进楷模,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学习榜样。为深入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活动。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不论所处哪种时代、身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同志坚决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在祖国建设时期,坚决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儿,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牢记宗旨、坚定信仰,真正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刻进心中、融入血脉,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张富清同志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面对生死考验、紧急关头,他无私无畏,主动请缨担任突击队员,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当前锋打头阵、翻城墙炸碉堡,与敌人殊死搏斗,负伤不下火线。他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革命军人驰骋疆场、果敢坚毅、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胸怀大局、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支援地方建设,他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到条件最艰苦的来凤工作;国家精简人员,他率先动员妻子放弃“铁饭碗”;坚守工作岗位,忠孝未两全成为毕生遗憾。他像革命的一块砖,数十年如一日,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干一行爱一行,不务虚功、开拓奋进,体现了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廉洁齐家的高尚情操。张富清同志九死一生、功勋卓著,却从不以此为资本要待遇、要名誉、要福利。他珍惜军人荣誉,却选择深藏功名、回归平凡,婉拒媒体采访——“党要我接受采访,我就接受采访”。他珍爱党员身份,始终保持清廉本色,从不利用职务为亲属谋利,教育子女“自强不息、自己奋斗”。他始终坚定信仰、笃定信念,拿起的是责任,放下的是名利,向我们传递着时代的正能量。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张福清同志住着老房子,用着老家具,生活清贫却时时想到的是响应党的号召,处处想到的是减轻国家负担。他热爱学习,95岁高龄仍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工作上离休了,思想政治上不离休”。他珍爱生命,88岁截肢,仍乐观向上、坚持锻炼,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他以奋进不息、积极向上的坚强意志,为“英雄”写下了的注解。

2025感动中国候选人张富清事迹心得感悟 篇5

  95岁的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获大军区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退伍后,他自愿申请转业到当时条件坚苦的来凤县工作。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载。20xx年底,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因为信仰,所以伟岸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71年党龄,见证“绝对忠诚”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位党龄71年的老战士、老党员,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

  在张富清老人眼里,在战场上,共产党员应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在祖国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应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做这些,只是共产党员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显摆”。军功章,他压进了箱底,就连对至亲好友都不曾提及;干工作,遇到困难和委屈,想想牺牲的老战友,他什么都释然了。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也一再改变;不变的,是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改初心”,什么是“淡泊名利”,什么是“克己奉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烧的共产党人,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缔造了新中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共产党人以同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样不畏任何艰险的豪情,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2025感动中国候选人张富清事迹心得感悟 篇6

  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时炸毁、攻占敌4座碉堡,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获西北军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曾经参与过退伍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在与退伍老兵的交谈中,他们讲起过去的战事如数家珍,充满了自豪。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对曾经物质匮乏的生活、满目疮痍的年代已只能从老一辈同志的口中慢慢感悟了,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过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以及战争背后的残酷,深深的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勋章们身后的血与泪,在阅读张富清同志的光辉事迹时,满怀敬畏的从他的过去中看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领悟到红色共和国的深刻含义。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他兢兢业业的坚守着平凡的工作岗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作为战功赫赫的战争英雄,张老没有利用光辉的过去为自己、为子女、为家人谋取过一分名与利,张老夫妻二人仍住在80平米的单位分房中,在此次退伍军人信息采集之前,张老的家人甚至只知道“他曾当过兵”。许是见过太多的反腐信息报道,对张富清同志这样的党性,这样的坚守,我们心生敬意。

  个人干净、勇于担当,是张老对自身的要求,也是我们要从张老身上学习的闪光点。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面对困难时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面对诱惑时要做到对党忠诚,面对工作要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将温暖送进群众的心中,像张老学习坚守住自己的工作初心—为人民服务。

2025感动中国候选人张富清事迹心得感悟 篇8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__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老英雄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转业后选择最偏远的山区,做最艰苦的工作,过最平凡的生活。这种牺牲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大家。为我们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不忘初心。一是要牢记使命,忘记成绩,轻装上阵,时刻做好人生再出发的准备,绝不能自满于过往功绩而沉迷不前;二是要不惧平凡,但拒平庸,在基层岗位上、在日常工作中,只要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必须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好;三是从容舍得,才能自得,老先生扎根基层的一生是幸福的,战场上、工作里都能不懈奋斗,守住了初心。

  新时代强烈呼唤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立足岗位弘扬奉献精神,突出优质服务弘扬奉献精神,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弘扬奉献精神,认真落实党章规定和入党誓词,认真履行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甘入苦海、夙夜在公、以身许党,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精神新的时代,努力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交给我们的重大任务,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要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为榜样,弘扬奉献的精神。

  一是要始终知责尽责、勇于担当。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建设中,形成了吃大苦耐大劳的奉献精神,从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这种吃苦奉献精神永不过时、永放光芒。我们要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人生不可能一路坦途,我们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不作胆小的懦夫,要做敢于尝试的勇者。我们要永远牢记最初进入工作岗位时的信念,不必过于计较得失,要甘于奉献!精神上要向“四讲四有”的目标奋斗。履职上要敢担当,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敢于迎着困难上,一旦出现问题,勇于挺身而出,敢于承担责任。在创新上有所追求,有动力有定力,善学善思善成,自觉运用于工作实践中。

  二是要始终常在状态、创先争优。精神状态决定工作标准,展现敬业精神,事关能力素质,事关单位发展。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句鼓舞人心的口号,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以不辱使命的崇高追求、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常在状态的自我加压,努力创先争优。要有奋发进取的工作干劲。要有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高标准、创一流,既是指导思想,又是科学的工作方法,既要苦身子,又要苦脑子,需要扎扎实实扑下身子去干、去创。要有精细求实的“工匠精神”和工作作风。作风实、事业旺,作风漂、事业衰。

  三是要始终知恩图报、知足常乐。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懂得知恩图报、知足常乐、知责奋进,清廉如水,不谋私利。在吃苦中奉献,在奉献中吃苦,是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所在。看待名利待遇要知足,追求什么,关键要把握好“度”,“祸莫大于不知足。”时下在一些人身上存在的职务升迁上“嫌慢”、环境上“嫌苦”、事业上“嫌累”、待遇上“嫌少”、名誉上“嫌无”的现象,就是“不知足”的问题。在名利待遇上,要会“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精神不懈怠、学习不满足、工作不退后,要会“比较”,我们要尊重岗位,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岗位和工资。抱着一颗感恩之心,珍惜手中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2025感动中国候选人张富清事迹心得感悟 篇11

  在万分敬佩和感动之余,我们也十分渴望和呼唤张富清精神在现代广大党员干部中体现。观看后,我想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发挥榜样力量,努力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争先创优、甘愿奉献的浓厚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他从来不向组织要求什么。因为采访时他说,与已牺牲的战友相比,他的功劳与他们相比不算什么,可他还活着,还享受那么多好的待遇,他已经很知足了。在张富清老人眼中,他谦虚说自己不算什么,因为他当时周围的优秀共产党英勇事迹深深影响着他,就应该这样。在我们眼中,他的先进事迹令我们敬佩,我们不仅要努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也要争当榜样,影响更多的人成为榜样。

  二是铭记家国一体,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哪里来家庭的幸福安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从当时战争年代,国破家亡畏难之时走过来的张富清,更加深刻理解“先集体、后个人”精神,也更加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救千千万万的“小家”。所以,他总是站在一个国家的大角度,去思考该干什么,自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具体表现在,无论是他年轻时候在部队复员就业中选择来凤县,还是为国家节约一点而选择便宜晶体安装(他老年的时候,做了白内障手术)。这样的行为,我们感到不已,而他觉得理当如此。

  三是永远干字当头,只有是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要无畏艰辛、一往无前。英勇战斗称英雄,甘于平淡藏功名。他部队复员转业后,原本可回老家,凭军功安排到一个舒服的工作岗位,但却选择去最困难的湖北来凤县,只因为响应“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的部队号召。央视采访他时,他说在工作中也有委屈,但想想牺牲的战友,就马上没事了,继续奋斗。现在,我们干工作状况可能不一样,但缺乏他这样不畏艰辛、一往无前的干劲,总是患得患失、拈轻怕重。

  回归本色最动人。深藏功与名60载,不仅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家人,如在精简退职时,首先动员自己妻子离职;在大儿子遇到去恩施市工作机会是,却让其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都应该向张富清精神学习,学习他忠诚于党、失志奉献的政治品格,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战斗精神,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

相关内容
  • 年度感动中国黄文秀同志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13篇)

    年度感动中国黄文秀同志事迹观后感心得 篇620xx年6月17日凌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返回百坭村时遭遇山洪不幸遇难。...

  • 2025年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事迹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4篇)

    2025年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她的一生,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她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她选择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攻坚殚精竭虑;她忍痛告别重病...

  • 感动中国202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感悟(通用15篇)

    还记得很久以前,读到箫伯纳这样一句格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们。”因为亲情是伟大的,因此我们感恩亲情。母亲,一个多么神圣的称呼。...

  • 2025感动中国2025年度人物观后感_感动中国2025观后感(精选13篇)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 2025感动中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3篇)

    2025感动中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20__年2月_日,大家心心念念的《感动中国》如期而至,又会有哪些能担当、有作为的人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呢?伴随着阵阵掌声、滴滴热泪,这十位感动中国人物逐步揭晓,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张桂梅。...

  • 2025感动中国人物毛卓云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8篇)

    成为在押人员的毛老师毛爸爸零歧视、被人爱、有温暖在涉艾在押人员监区,记者看到毛卓云时,他正弯身利落地收拾工具盒,说刚才带着涉艾在押人员刮胡子、剪指甲。...

  • 2025感动中国人物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大全(通用14篇)

    2025感动中国人物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大全 篇1今年是我认识朱丽华的第15个年头。那年,嘉兴召开两会,嘉兴大剧院门口,一位母亲搀扶着一位中年女性。出于好奇,我一路跟到会场。...

  • 2025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简介心得体会(通用18篇)

    2025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简介心得体会 篇1昨天一大早,丽华推拿诊所里就繁忙一片。身穿白大褂的吴阿姨正笑眯眯地给患者推拿。在诊室里,她的推拿床就在朱丽华的推拿床旁边。...

  • 感动中国2025年度人物王娅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感动中国2025年度人物王娅事迹心得体会 篇1王娅生命之路虽行至终点,但她的奉献精神却仍在延伸。 受到王娅捐献遗体的感召,很多人也加入到奉献爱心的行列中。...

  • 2025感动中国人物杜岚 尤端阳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5篇)

    2025感动中国人物杜岚 尤端阳事迹心得体会 篇1老校长名叫杜岚,是一位巾帼英雄,她有着传奇的一生。自从1936年执教澳门濠江中学,杜岚就决意为澳门的爱国教育事业贡献一切,决心将濠江中学改造成为一所以爱国主义为宗旨、以劳工子弟为主要...

  • 感动中国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3篇)

    近日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的动人故事,让我热泪盈眶。因为每一个人后面都承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也在内心深处感触着人间最美好的大爱。...

  •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6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 篇1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在学习强国上学习,“人物”专栏的时代楷模学习是必看的。张富清、黄文秀、杜富国……张富清,这位71载党龄的老党员,60多年深藏功名,将自己一次次显赫的功勋,都沉积在一个个红包裹...

  • 感动中国吕保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5篇)

    感动中国吕保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3近日黄文秀的名字和事迹从广西传遍了全国,她是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的村第一书记,一个永远阳光朝气、笑容灿烂的姑娘,从贫苦大山走出,学业有成后毅然放弃大城市的优厚条件回到家乡,不顾条件艰...

  • 2025感动中国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叶连平老人一生热爱教育事业,“痴迷”三尺讲台,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淡泊名利,倾尽心力、财力自办留守儿童之家,努力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我希望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朴实而又豪迈悲壮的话语,令人动容,更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