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主题班会心得 篇1
俗语说:“雷锋叔叔三月来了四月走”,所以每年三月五日的学雷锋活动更多带有一些纪念色彩。在这次的主题班会里确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会期间学生都能做到踊跃发言,有的学生甚至为本次的班会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就为大家讲述了雷锋助人为乐的小故事,有的学生更是结合自身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总结,并力争改变坏习惯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些都让我们明白到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要求大众普遍象雷锋同志那样付出去帮助别人,这样的话,雷锋的平凡就不可能成为升华到伟大。所以说雷锋精神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精神。
学习雷锋精神主题班会心得
我班在教室举办了以“学雷锋”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通过这次班会旨在将雷锋精神继续发扬广大,使全班同学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真实内涵。
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对此同学积极上台介绍了雷锋一生那虽平凡但很伟大的为人民服务事迹,在同学们的心中牢牢的竖起学习雷锋精神的理念,使雷锋精神深入每个人的心中,随后的知识竞答更使全班同学对雷锋精神有了一个更加清醒全面的认识。
最后由全体同学起立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让同学们在心中树立雷锋助人为乐的良好形象,以雷锋为学习的楷模和好榜样,接过雷锋手中的枪,继承革命英雄的光荣传统,把“雷锋精神”认真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来。
学雷锋主题班会心得 篇2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以崭新的面貌回到学校,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3月份正值学习雷锋纪念日,为了使同学们了解雷锋的生平和事迹,感悟雷锋精神,走进雷锋伟大的精神世界,我班于20xx年3月4日在班内组织召开了“与雷锋精神同行”主题班会活动。
班会课前,宣传委员对教师进行了布置,在教室黑板上书写了“与雷锋精神同行”。班主任要求全班同学提前一天做好收集资料的工作,并以宿舍为单位做好发言的准备。
班会课开始,班主任作开场发言并对雷锋的生平做了简单的介绍。雷锋1940年农历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望城县,1956年高小毕业,依照政策回乡务农,期间他先后在乡政府、县政府做通信员和公务员。1957年共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并在参加根治沩水河工程中,被评为“工地模范”。1958年来到鞍钢参加工业建设,又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红旗手”和“标兵”。1960年,雷锋参加解放军。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团营嘉奖多次,被评为节约标兵,沈阳部队工程兵领导机关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1960年11月,雷锋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6月,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在辽宁省抚顺市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随后,每个宿舍派出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述一个雷锋故事。同学们讲述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立志参军”、“钉子精神”等感人的雷锋故事,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听着。故事讲完后,同学们又踊跃发言讲述雷锋的名言。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合唱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
班主任最后总结,鼓励同学们要在心中明白雷锋精神永远也不会过时,雷锋精神的内涵在于奉献,同学们要在感受身边好人好事的过程中激发自己奉献的情感,学会关心与帮助周围的人,共同创造生活中的美。
学雷锋主题班会心得 篇3
我们今天的所谓学雷锋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雷锋,每年三月五日的学雷锋活动更多带有一些纪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语:“雷锋叔叔三月来了四月走”。
雷锋精神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行为当中,我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也是从他的具体行为认识的,这样人们理解的雷锋精神比较狭隘具体,把扶老携幼、扶微救困、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理解为学雷锋,这当然是误解了。雷锋精神自然朴实无华,并不是人为刻意制造出来的,它体现雷锋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锋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无法象他那样做到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理念无法达到像他那样忘私的地步。我们用伟大形容雷锋同志,也说明不是人人能达到雷锋精神,我们只能有一部分行为达到雷锋精神的要求。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要求大众普遍象雷锋同志那样付出去帮助别人,这样的话,雷锋的平凡就不可能成为升华到伟大。
时代在变,我们国家进入商品交换时代,曾经的无私帮助变成有偿服务,这就不可避免使传统的雷锋精神受到挑战。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但是,体现雷锋精神的行为并不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精神,今天人们所说的爱心实际是雷锋精神的另外一种说法。雷锋精神是一种爱心表达,但雷锋精神所表达的爱心是更加具体和真实,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爱心却很抽象广泛,每一个人可以随意创造体现爱心的方式,不象雷锋精神那样体现在雷锋同志的具体行为当中。
我们必须接受时代的变化带来对传统雷锋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认无私帮助变成有偿服务也是一种进步。当然我们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变成有偿服务,爱心本身体现着社会存在无偿服务的雷锋精神,所以,我们的社会还会有无私的帮助,不是什么事都要有偿服务。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并不是每一个都具有象雷锋同志那样无私奉献精神,而是每一个人能做到为别人提供举手之劳的帮助,我们微不足道的帮助可以帮助别人解决大问题,这不是能用价值衡量的。
学雷锋主题班会心得 篇4
一、开展主题班会的目的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是母鸡也会的事,但要善于教育他们,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了。”这就把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爱岗敬业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使学生在这个集体中,不仅要成材,还要先成人。
1、利用主题班会营造班级气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无时无刻不发挥着显性或隐性的教育作用。班集体的环境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环境,即教室设施、板报等,另一类是精神环境,主题班会就是精神环境的一种呈现形式,也就是建设班集体的一种手段。召开主题班会是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2、利用主题班会开展集体活动
班集体只有在集体的活动中才能巩固和前进。没有活动,班集体就会死气沉沉,学生就感觉不到集体的存在,也就不会关心集体,为集体的利益去奋斗。因此,班集体的活动必须经常开展,而活动的方式之一就是开展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就是班集体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二、主题班会的特点
1、主题班会的计划性
对于人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有计划、有组织的来培养实现。七年级有五新:学生新、老师新、环境新、起点新、目标新,这一年是学生接受高中教育的起始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自控、自理、自律能力和独立自治、自学能力,以及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为主。因此,这一年的主题班会就必须从“新” 入手,抓好每个“第一次”,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八年级是容易松懈,引起分化的阶段,就应以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为主。因此,主题班会就要贴近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形式要多样,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三年级由于中考制度的限制,学生个体会在学习上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忽略班级这个整体。因此,此时的主题班会更要强调班集体的建设,提倡同学间的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打整体战。这样,主题班会的长远计划,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进行了长远的设计,使得每年、每阶段的教育工作都能有的放矢。
2、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主题班会具有思想教育、树立舆论、陶冶情操、锻炼才能等多种教育功能,但在某一学期、某一阶段,就要针对班级出现的具体问题设置主题,趁热打铁,明辨是非,及时处理在学生群体中、在个别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营造班集体积极向上的风气。例如,这届初一实验班学生在第一学期期末,由于要涉及期末考试后人员的调整,学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心理压力,情绪很容易因为受到的挫折而波动,而且只注重个体发展,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比较少。因此,在期中考试后,组织主题班会“共筑8班天地”,以此为契机,在班级中提出增强凝聚力,创优秀班集体,并征集学生心中实验班的目标。两周后,又召开反馈班会“气态、液态和固态”,指出“气态”是班级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浮躁;“液态”是明确实验班的动态调整,应是每名8班学生更好的学习的动力;“固态”是要这个集体中的每名成员必须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不使一名同学在这个集体中掉队。所做的这些工作,不是简单说教能够代替的,集体中每名学生的心声,每名学生的行为是及时开展针对性主题班会的需要。
3、主题班会的灵活性与多变性
主题班会有年级、学校统一计划的内容,虽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也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注意具体班级的个别差异和特点,灵活多变的开展主题班会,变换主题班会的形式,校园内外的结合,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与娱乐的调剂等等,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主题班会贵在“认真”二字。开好一次主题班会,从班会的设计、构思、准备、组织到标题、表现形式等每一项内容,都凝聚着班主任与学生的共同心血,是师生智慧的共同结晶,是班主任责任意识、思想水平、教育艺术等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它所产生的深刻教育功能是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