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习心得体会 篇1
窗外的世界,是静的,唯有几声鸟啼轻轻掠过。
暮色黯淡,残阳如血,檐上如镶金边的落日,此时正圆,光芒四射,刺人眼膜如梦似幻。
又到日暮时分,一天伴着晚风又悄然逝去。每日好像并没有什么差异,一样的时间,做一样的事情。偶尔站在窗前,看看外面的世界。
街上是安静的,没有一个行人,平日里,被视做噪音的城市轰鸣,在这个寒假,却显得格外珍贵。
清一色关着门的灰暗商铺,一条街之后另一条街。偶尔有几家商超还亮灯,进出的人们都被口罩包裹着,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院子里的车少得可怜,大部分都被层层围栏,挡在了外面。
城市是静的,往日喧嚣不再,防疫的广播在大街小巷穿梭,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城市是静的,往日整天闪烁广告的LED大屏幕,此刻整日循环八个字: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防疫的口号一遍又一遍,高速上疾驰的车,不再是还乡的渴望,而是奔赴疫情前线的急切。他们送去的,不仅仅是物资,人员,更是期望,是全国战疫胜利的期望
一道道围栏把我们隔开,一边是宁静的城市,另一边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但那份统一战线,共同抗疫的心。让全国的医务人员,越过那些围栏,到达武汉。
寒假的夜晚,坐在电视机前,都是一条一条来武汉的报道,有感动,有期待,有离别,但更多的是满满的期望。透过那一条条的新闻,一位位在前线战斗的英雄,我心中感慨万千,似波涛汹涌:这世间那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可是是有人需要,有人敢于牺牲,才成就了英雄。
你看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为什么悄然落泪又为什么彻夜难眠
窗外的世界,是静的,那黎明的曙光,将要越过漫漫长夜,留给山川湖海的着迷白昼阳光的欢喜。
观看“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习心得体会 篇2
这场战“疫”,是一次大考,更是一堂大课。平顶山学院狠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间断,充分挖掘疫情防控期间育人元素,经过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将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实现了“停学不停课、思政不断线”,努力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
探索课程思政,“云端课堂”重引领。强化“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意识,把握抗击疫情的教育契机,结合国情、校情,因时因势,挖掘整理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提取教育内涵和精髓,把在抗疫中充分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国精神、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以及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知识有机融入专业知识和课程教学,既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更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
加强思想引导,“网络家访”送关爱。重点对家庭经济困难、疫情重点防控地域的学生开展网络家访。学校教师与学生及其父母围绕学习、生活以及疫情防控等情景进行视频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将学校的牵挂送到学生身边,增进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增强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注重生命教育,“心理关爱”解压力。开通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全方位帮忙学生学习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知识,引导师生珍惜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健康成长本事。教师经过__等互动平台推送以“共抗疫情心理关爱平院在行动”为主题的心理疏导文章,为同学们供给心理援助。组织辅导员和学生参加心理健康系列讲座,提高学生心理应激应对本事。
厚植爱国情怀,“线上班会”树信心。定期组织全校419个班级开展“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职责”网络主题班会活动,各班级依托QQ群,钉钉等网络平台,辅导员、成长导师、学业导师变身“直播达人”,把疫情变成教材,厚植爱国情怀,将网络班会打造成特殊时期学生德育新阵地。同学们齐聚网络云端,经过主题班会进取参加线上升旗仪式、疫情防控志愿者培训、线上特殊团课与主题团日活动、“集思防疫月”线上社团文化节等活动,共同探讨家国情怀、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享抗“疫”中身边的正能量,坚定疫情防控工作必将胜利的信心。
观看“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大学,有担当方成气象。河南大学师生齐心协力,奋勇战疫,在大疫中展现家国情怀,在大考中体现使命担当,在大课中实现立德树人。
厚重历史丰富抗疫教材。“苦难辉煌”是河大历史最鲜亮的底色。8年抗战办学,学校先后辗转迁徙信阳鸡公山、镇平、洛阳栾川、嵩县等地,虽颠沛流离,仍矢志不渝、不忘初心、不惧牺牲,办学兴校育人,教学科研不辍,赓续中华礼貌,播撒智慧星火,河大这段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成为中国抗战时期高等教育悲壮而又自豪的一座丰碑,成为学校最鲜明的基因特质、最鲜活的育人教材,也是学校百年余来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应对今年前所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发扬历史传统,在教学条件变化、师生互动空间变化的全新环境下,把疫情灾难当教材,让师生领悟生命之重、信念之强,感受职责之重、使命担当,滋养从容和淡定的内心,涵养坚忍和奋斗的精神,培养自信和优秀的习惯。
职责担当体现大学情怀。疫情突发,河南大学第一时间派出包括党外人士在内的医护人员火速驰援武汉、支援省内疫情重点地区,更多的河大人把工作岗位当成抗疫战场。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组织捐款捐物、建言献策,始终与党同心同向、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呼吸科专家、淮河医院院长张祎捷曾参加抗击非典和H7N9,又一次站到了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马远方教授团队,不懈科研攻关成功开发出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原创抗疫歌曲《暖城》《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广为流传,极大激发全社会抗疫热情。
只争朝夕推动一流建设。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两手抓两不误,坚持“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定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动学科发展,优化学校整体学科布局,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建设的验收评估。持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科研核心竞争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条件保障本事和学校治理体系治理本事现代化。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抗疫阻击战中,在这场战疫大考中,我们将秉承河大传统,发扬河大精神,坚持育人要义,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着力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健全人格和中国情怀的“铁塔牌”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观看“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一袭白衣,凝成最美的风景;一团烈火,燃起心中的志向;一片屏幕,拉近未来的距离。我想如今的你,定是未来的我。
今日,我们在CETV1教育频道收听《同上一堂课·主题班会》:那一抹抹坚定的身影,一阵阵嘹亮的声音,一批批飞奔的步伐,让我看到自我梦中的未来。
过往之忆
回首零三年的岁月,你们静坐家里,看电视前的那一批批人儿奔赴病魔肆虐的战场,收听第一次的网上教学。是新奇吧,是未知吧,是渴盼吧首都疫情的严峻定令你们万分揪心,那时你们定如同此刻的我们,脑海里唯留那些身影。那时还未出生我在他们的呵护下得以安然降世。
如今之情
二〇二〇年,新冠肺炎汹汹袭来。你们来了!无所畏惧地来了!一群孩子,穿起厚厚的防护服,披起雪白的战衣,剪去长长的秀发,踏上战场。哪管什么未知,哪管什么迷茫,一个个鲜红的指痕,一张张很快填满的支援单,再次为大家筑起生命桥梁。
我们静坐家中,关注着你们的情景,同时也像当年的你们一样,开始我们的学习。正值备战中考,网上教学助我们一臂之力。看着你们在前方忙碌且疲惫的背影,我们似乎懂了更多,我们将彷徨弃之脑后,留下勇气在胸膛。
未来之期
一向记得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可是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此刻是你们,而你们之后的我们怎样能胆怯如果将来祖国有需要,如果将来人民有需要,如果将来新一批花儿有需要,我们定将不负嘱托,再筑起那个不朽屏障!
这片屏幕,联结千万;这袭白衣,靓丽秀美;这团火焰,凝聚心膛。未来的我,必须会成为今日的你!
观看“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学习心得体会 篇5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能够说信心比黄金还珍贵!这档节目用一堂堂深刻动人的主题班会课,用“逆行者”的行动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鼓励大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之栋梁!经过这种形式这对大家树立信心,尤其是大中小学生价值观的构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正面影响!
相比于其他疫情报道的节目,它并未止步于疫情科普和缓解焦虑,而是基于教育的底色,更进一步对特殊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如鼓励中高考生,指导学习安排,培养职责感和使命感等,最终落脚到异常节目的异常意义,逐渐增加更丰富的教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