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技能心得感想 篇1
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明确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教师要有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
在构成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要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最基本和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就是为学生组织的没有学生,教学活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有了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然就只能是一种自学。
由于教学过程被看作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就成为了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师的角色也就有了新的含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站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所承担的多重角色,是围绕着促进学生发展、推动学生学习而展开的。从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的行为。指导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反对教师无视学生主体性的强制与灌注。
1、 讲授是指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必须运用语言,但这只是讲授的一个条件,关键是讲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学习这一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
2、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这种交流互动最主要、最常用的行为方式就是师生之间的问答。
3、 班级内的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又一种互动方式,他们交流观点以形成对某一问题一致的理解、评价或判断。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方式,讨论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为话题,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意见交换、经营共享、言语交流而求得共同理解和问题解决的活动。
4、 板书技能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符号、绘图或列表,以辅助知识信息传输,揭示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
5、 演示,是指教师展示实物、标本、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运用板书板画或字化媒体,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和动作示范等一类行为方式。
6、 学习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新型方式、具体学法、练习与作业等进行指导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它体现的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在策略上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通过启发、促进、引领、指点和帮扶,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有效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技能心得感想 篇2
我学习了下篇第一章讲授,第三节的内容是讲授的方式,我的学习心得
讲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传输特定的知识信息,综合地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技能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几乎没有哪一种教学活动可以离开它。方式有:
一 简洁生动的叙述
叙述型讲授又称为讲述,主要是借助于描摹、叙述的表达方式来传输教学信息。它运用生动具体的或直白的语言,描绘现象和情景,列举数字与事例,叙述结构与过程,一般要求既清楚准确,要言不繁,又生动具体,耐人寻味。大致分以下几类。(1)概述式。(2)例证式。(3)譬喻式。(4)具象式。(5)进程式。
二 清晰明确的解释
教师用说明、解释的方法来提示概念或原理的含义,侧重于注解、诠释、剖析与说明,一般称之为讲解,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要义式。(2)对译式。(3) 联系式。(4)比较式。(5)展开式。
三 有理有据的论证
采用一定的逻辑方法推理论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的讲授方式。按照论证的逻辑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若干形式。(1)分析综合式。(2)归纳演绎式。(3)类比式。(4)问题中心式。(5)原理中心式。
四 动静结合的传输
语言讲授与具体操作活动相结合,是这一类型的特点。(1)讲读式。(2)演示证明式。(3)动作中心式。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技能心得感想 篇3
时间飞快,转眼间,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又结束了,在这一学期里,我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学生为本,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使学生生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为主渠道。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教育工作方面
本学期体育教学都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并在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认真备课,在备教材的同时,也注意备学生,教学中按照新的课改目标,改变以前课堂教学的几大基本环节的程序,注意讲解示范,重点是讲练结合,使学生能很快的学会课时内新学的教材内容,教研工作能积极参加,努力提高本人的业务水平。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从而让学生喜欢体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的课堂气氛下得到锻炼。
1、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中学习。
2、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那些有身体和健康原因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整个体育教学,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重要性,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4、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
5、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备课方面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对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认识不足,在有些时候未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教法比较单一,在解决如何把教学资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方法上比较单一。
回顾总结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我看到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可喜可贺。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加倍努力,改进不足,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技能心得感想 篇4
全国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于12月2日在浙江师范大学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30个省市自治区180多名体育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观后感。本次比赛由教育部体卫艺司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浙江省教育厅和浙师大承办。
比赛共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两大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给定内容的教学设计和观看教学录像写分析报告(即评课)。实践部分则分为四大项:1、广播操和武术操;2、队形队列;3、自选项目(10项体育运动项目任选一个);4、规定项目(10个规定内容,抽取一个模拟上课)。
比赛过程的设置可谓琳琅满目,项目齐全,充分考虑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中最直接直观的一些技术和内容。既有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备的理论素质:教学设计和评课;又有体育教师必备的技能素质:十项运动技能自选一项;更有体育教师必备的课堂教学素质:模拟上课。
首届比赛能在浙江举行,是全体浙江体育教师的福音,尽管学校没有同意我们以公费形式参加观摩学习,但是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怎能错过,跟体育组的几名体育教师一合计,大家就决定自费参加这次活动。3日上午最先进行的是广播操和武术操,10个代表队同时参赛,各队表队精心设计的队服煞是美观漂亮,加上全国各省份精挑细选的精英体育教师演绎,可谓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会场不时爆出大家情不自禁的掌声,整齐划一的动作估计难道了现场的评委,打分迟迟才完成。随后的队形队列比赛,也是精彩异常,领队员声音响亮,中气十足,虽然没有带话筒,但偌大的体育场听得一清二楚,另外5名选手动作一点都不输给我们的解放军。下午进行的各项自选项目比赛,难倒了我们观摩老师,因为有5、6个场地同时进行,我们像无头的苍蝇,顾此失彼。田径场上比赛内容较多,跳远、足球、跨栏接弯道跑同时进行,跳远场地不时响起热烈般的掌声,一位男教师一跳惊人,不但动作完美,成绩丝毫不亚于国家一级运动员成绩。当然场中也不乏个别教师因为身体发福连蹲踞式动作也做不好。看了一会,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健美操比赛现场,因为感觉自己这方面最缺失,几名女教师优美动作感染了我们,特别是个别老师的现场表现力让我刮目相看。不仅脸部始终面带微笑,动作完美跨度大,更为难得的是有一种气场,感染着现场每一名观众。
当天中午吃饭时,偶遇学体杂志社郝俊编辑、杭二中赵百东、安吉高老头及衢州知名体育教师祝芳等人更是让我惊喜不已,郝编辑和高老师自去年宁波一别,再次见面老朋友分外热情。祝芳老师这次特别有心,知道我在金华,特地打电话给教研员王卫平老师查询我电话号码。饭桌间的交流,吃饭仿佛已经显得无关紧要,思想火花的碰撞充斥着整个房间。长谈直到下午比赛快开始时,大家才一起赶往浙师大。
这次金华之行,收获的不仅仅是现场比赛的观摩,见识全国优秀体育教师风采,跟省内几名知名体育教师的结识更让我开心,引用宁波体育特级教师沈斌的话:将来到了这些老师的地盘,至少可以有了蹭饭的地方。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技能心得感想 篇5
学了了教师的教学技能第四章活动的变化。知道了很多道理,掌握活动变化的意义: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操控、学生可感受的教学的各种形式的变化。变化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以及教学媒体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改变和转换,以引起学生兴趣,维持注意的一类教学行为。它的意义在于:
1、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更准确、更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
2、唤起学习兴趣,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3、稳定学生的注意,并将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
4、缓解学习疲劳,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变化的'要求:
一、教师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这里所说的教师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是指教师的言语和非言语这两种方式。
二、教师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
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含义就相当广泛了,它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相应的学生活动形式的变化,师生交互作用方式的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等等。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变化教学方法和方式,不仅仅是指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组合、变换和穿插使用各种方法(如讲解、提问、演示、读书等),而且还包括灵活而机巧地变换各种教与学的个别活动方式(如游戏、操作、表演、模拟、说唱等)。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化,有利于各种方法和方式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稳定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