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时间:2025-04-09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1

  他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事审判工作30年,滕启刚始终保持对司法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在法庭工作期间,他以庭为家,为法庭规范化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为调解成一起案件,他多方奔走,最终促成矛盾化解;他坚守岗位,逝世前一天还在审理案件。滕启刚干一行爱一行,把公正高效司法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

  他有廉洁奉公的品质。滕启刚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却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淡泊名利、甘于清贫,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惑,始终坚守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操守和廉洁底线,为全体法官树立起公正廉洁的标尺。滕启刚时刻用党纪党规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永远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用平凡的人生成就伟大的事业。

  他平凡而又伟大,以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那宽厚的肩膀扛起了“司法为民”的重任。他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他为我们树起一面旗帜,我们要以他为标杆,练就一身本领,服务于社会,让这面旗帜高高飘扬!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2

  在当今文明社会中,“英雄”这个词语已经广泛流传。也许在人们心目中,只有那些有着伟大事迹的人,才能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英雄。可我却认为,有些人虽然不能被世人瞩目,只是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平凡的事情,但他们也是英雄。

  我所说的这位英雄,没有那么多丰功伟绩,更不是众人皆知,但他在我心中,永远是英雄。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3

  他有忠于法治的品格。坚守公平正义是滕启刚30余载职业生涯的不懈追求。为了准确还原案件事实真相,他用八倍放大镜筛查监控录像;为了让受害百姓得到一个满意的赔偿结果,取证路上他挽起裤管踏进厚厚的淤泥里;为了化解矛盾纠纷,他不惜几次跑到群众家里以案释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他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和坚守的信念。滕启刚坚持“公正司法”的职业精神,力争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成为法治道路上的“燃灯者”。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4

  他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滕启刚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从心底坚定了信念,要为国徽增光!”滕启刚正是由于能够始终信守自己的入党誓词,才能够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不断奋力前行,书写出光辉的人生。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他注重为身边的年轻人做好表率,发挥一名老共产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5

  他有为民爱民的情怀。滕启刚先后从事过刑事、民事等各项审判工作,他始终坚守着为民爱民的情怀。“一个案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工作,可是对当事人来说或许就是他的人生。”他的话虽朴实简短,却映照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他坚持立足本职,从细微做起,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通过每一起案件,积极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6

  他的名字叫滕启刚,是我姑姑的同事,是一名人民法官。他作为一名为审判事业兢兢业业奋斗30余年的老党员、好干部,生命却永远定格在57岁。他的事迹,是无数奋战在司法第一线党员的缩影。

  他扎根基层,在平凡岗位、平淡岁月执着坚守“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用平凡的人生成就了他心中最伟大神圣的司法事业,激励着后来人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7

  学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就要学习他初心如磐、意志似铁的忠诚本色。不管岗位怎么变换,他始终坚守初心、忠诚履职、秉公办案。他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融入到每一份公正判决、每一次矛盾化解中。要学习他牢记宗旨、甘于奉献的爱民情怀。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通过优质高效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也要学习他勤勉敬业、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干,以实干书写人生,用奋斗镌刻荣光,用实际行动践行崇高理想信念,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永恒价值追求。更要学习他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我们要坚守初心,履行好新时代政法工作职责使命,努力提升工作本领,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我要厚植为民情怀,坚持把每一件事关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我要坚守法治精神,捍卫司法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要把英模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把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解民忧、办实事的能力,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出自平凡。坚守平凡便是不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法官助理,百姓恳切的诉求和期待,就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初心和动力,百姓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继续努力的深厚底气。我要牢记“无论何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一切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舍小家顾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对党和事业的.忠诚融入到每一份的公正判决之中,融入到每一次的矛盾化解之中,在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启新征程,贡献新力量!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8

  袁隆平,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西省德安县,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5月22日1:07时,袁隆平爷爷逝世了。听到这个消息,伤心极了。

  袁隆平爷爷91岁。曾任河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在学习当中,我听他说过,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生命不息,我将继续追寻追寻为了梦想永不停息,听说袁隆平爷爷梦想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要高。虽然只是一个梦想,但是袁隆平爷爷在不停的奋斗。袁隆平爷爷把这个事情看作了现实。。

  袁隆平爷爷在没有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时候,家里已经非常有钱。可袁隆平爷爷。从未享受。连剪头发也要去三五块钱一次的店里。虽然袁隆平爷爷家里很有钱,但是他不像那些富人一样奢侈,而是继续努力从事国家的事业。

  袁隆平爷爷这一生都在为国家的事业而努力奋斗。袁隆平爷爷是中国的工程,也是全世界的工程,他从事水稻职业让我们所有人都吃上了美味的饭。连联合国也在纪念着他。不仅是中国,还有其他国家也都非常的纪念他。让我们向他致敬,努力成为他这样的人。为国家而奉献。我们努力学习吧。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9

  20__年5月22日下午1时。我国乃至全世界失去了一位伟人——袁隆平。他的一生奉献于研究杂交水稻,为全世界的粮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离去很突然,更让我们悲痛欲绝,但他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袁老是一个有目标的人——他在年轻时便许下了“禾下乘凉梦”,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养活全球更多的人口,我很受触动。袁老许下愿望后并为之努力,一直向着目标奔去,我明白——袁老的目标实现了。

  袁老是一个敬业的人——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袁老曾一次又一次的面临困难,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努力,如此终于取得了成果。尽管到了退休年龄,却还不忘工作,每日都与水稻打交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袁老是一个“自由,散漫”的人——用袁老的话自己说。与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袁老是幽默而又追求自由的人,在我的理解,其实就是袁老有一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他的亲切。

  袁老付出了太多太多,他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10

  爱因斯坦小时候就很安静,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顽皮。另外爱因斯坦还善于思考,只是他不会讲出来,但是这些表现在常人眼里,就是不正常。

  爱因斯坦到了三岁还不会讲话,所以父母担心他可能是一个哑巴,或者是患有什么疾病,所以他们带着爱因斯坦去看医生。所幸的是经过医生的检查,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哑巴,所以他的父母也松了一口气。但是爱因斯坦到了九岁,讲话都不流畅,感觉上他每讲一句话,都要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表现在人们看来,就跟傻子差不多,为此他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嘲笑。

  在其他方面,爱因斯坦也与普通孩子不一样。在其他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他却不想参与其中。看着其他孩子在一起打闹、玩耍,他只是静静地在一旁思考,就像一个旁观者。

  另外在爱因斯坦小时候读书时,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除了数学成绩外,他的其他成绩都不理想。加上他反应慢,交际能力有限,所以不受老师与同学的欢迎。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知识的学习,他仍然坚持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

  其实爱因斯坦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了他异于常人的地方。他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一些高年级的数学知识,这是让人震惊的地方。而且为了学习好这些知识,他还认真的做了笔记,以便将这些知识吸收进自己的脑子里。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11

  我有许许多多敬佩的人,可我最敬佩的人还是“袁爷爷”。袁隆平爷爷曾多次公开表示“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

  一九六零年,罕见的天灾,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爷爷看到不知有多少人饿死在路边。

  上世纪七十年代,袁隆平爷爷成功研制出第一代可大规模推广的杂交水稻,产量比普通水稻增产几百斤。让几百万人远离了饥饿。

  袁隆平爷爷一生钻研水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多天都泡在田中,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一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世人远离饥饿。“禾下乘凉梦”是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梁还高,種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样大,他和同事,助手们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袁爷爷一生甘做一粒种子,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徝得我们学习。如今,他已经远离了人世,但他的精神与世长存。我做为一名学生,首要任务是好好学习,长大后要为袁隆平爷爷未完成的两个梦想做出贡献。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12

  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这是我观看《信义兄弟》这部电影后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

  很早以前就听别人说过《信义兄弟》这部电影的名称,刚听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从字面了理解感觉就是两个兄弟在打打杀杀的故事情节中建立起来的兄弟义气的影片,可后来听身边的人说不是我想的那样,这是一部真实的故事拍成的电影,故事情节非常感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未能看到这部影片。

  这两天看电影频道预告时,突然看到了这部影片的预告,由于我特别记下了这部影片的播出时间,准备好好看看这部想了很久的影片。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也没什么意思,说的不就是农民工到城里打工的事吗,也没什么感人的呀,但是随着影片的深入,我的想法渐渐改变了,说实话看到最后我是流着眼泪哭着看完影片的,真的是被剧中孙家一家人的真挚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自己的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孙家兄弟在城里打工一直以诚信为本,每年大年三十前都会在老家父母的家里将工友们的'工钱一分不少的发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20多年来一直坚持着,在2020__年底哥哥水林为了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中,不幸在回家途中遭遇车祸一家四口全部身亡。弟弟东林在得知哥哥一家四口去世的消息后,并没有先处理哥哥一家人的.后事,而是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先赶回老家给农民工们发工资。

  为了不让自己的父母伤心,东林先找到工友们让大家帮着把哥哥一家去世的消息瞒下去,不让父母知道,但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已通过其它渠道知道了哥哥一家去世的消息,但老两口为了不影响工友们领工资高高兴兴的过年,忍着心灵上的巨痛,强忍着笑脸陪农民工们吃饭,并发放农民工的工钱。最后的时候一个农民工的工资不够了,东林说先欠着,过起年马上给,老两口听到后马上拿出自己的家底钱,给垫上了欠的农民工工资。当工资发完后,老父亲说:水林哪,工钱都结清了,一分也不差,一分也不差呀,随后东林和工友们也都举起酒杯说工钱都结清了,一分也不差,特别是最后老母亲说的一句话:水林,疼死我了,说完这句话老母亲的泪水在也忍不住流了下来。这个时候的话早已哭的不成样子,眼泪止不住的往流。

  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农民家庭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展现了责任和人格。在现在的社会里,很多人都想着怎样逃避责任,不在呼信义信仰,而这一家人他们重义,讲信,他们就是我们中国民族美德的传承者。想想我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对于我这名安检员来说,为了旅客的生命安全,我的责任就是把一切威胁旅客安全的危险品隔离在隔离区外,让旅客安安全全的出行,这就是我的旅客的信义,是对企业的信义。

  看了这个影片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希望这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唤起人们心底里的善良,让我们有信心去相信我们的社会,让我们都做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者。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13

  袁隆平,一个讨论杂交水稻近半个世纪、还在连续讨论的杰出科学家,一个做着"禾下乘凉梦'、把让全部人远离饥饿作为毕生抱负的可敬学问分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争相学习的对象。自主创新的春天已经来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已经吹响,学习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具有更加鲜亮的时代意义。为此,农村司、农村中心党支部向科技部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如下倡议:

  一、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矢志民生,不断坚决抱负信念。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进展和和谐进展的宏大实践上来,把个人进展统一到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的需要上来。拓宽视野,放眼全球,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国际观,在科技管理的本职岗位上,努力落实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

  二、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执着创新,不断完善宏观管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展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召唤不间断的管理创新。要以仁者的胸怀、勇者的胆识、智者的头脑、志者的坚韧,不辞艰辛,不惧困难,勤于探究,勇于制造,适应转变政府职能需要,不断开拓宏观管理新局面,推动自主创新事业不断攀登新高峰。

  三、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求真务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思维不落后时代,部署不脱离实际。坚持科研方向从需要中来,科研成果到需要中去,把科技进展的节奏与经济社会进展的步伐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提高调查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提升自我。

  四、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淡泊名利,不断健全廉政人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荣辱作为个人道德选择的标准,弘扬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为当为之事,拒绝腐化堕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责任和付出作为个人价值选择的'重要内容,陶冶人文情操,培育健康情趣,甘于奉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坚持自警、自励、自省、自重。

  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深化学习袁隆平同志的先进事迹,做党和国家的"一粒好种子',把根深深地扎在党和国家的崇高事业这一肥沃的土壤中,以昂扬的精神、实际的行动、优良的作风、优异的成果迎接党的__大成功召开!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14

  蹚出一条产业路

  他力主发展黄桃,20__年全县近六成贫困人口因此稳定脱贫

  去年11月23日晚,黄诗燕乘车3小时,从株洲家中赶到县里,感觉异常胸闷。24日上午,他在县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心电图异常。同事和妻子都劝黄诗燕回株洲做检查。

  “县里事多,来来回回耽误时间,先挺一挺再说吧。”黄诗燕说。

  从上任起,黄诗燕就一直这么拼。为了赶上长沙、深圳两地招商引资活动,他一天工作16个小时;为了推广炎陵黄桃,他跑遍每一个城市推广点、每一个乡村展台……

  20__年6月,组织选派47岁的黄诗燕到炎陵县任县委书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难啃的骨头:炎陵地处井冈山西麓,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比例高,到20__年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61人,贫困发生率达16.57%。

  分析县情后,黄诗燕鲜明提出守望“两座山”:守“绿水青山”,望“金山银山”;农业发展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比如特色水果、茶叶、药材、花卉苗木等;用好生态山水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后来看,黄书记主抓黄桃产业,抓对了。”分管农业的炎陵县副县长盘晓文说。20__年炎陵黄桃只有5000亩,学农出身的黄诗燕认为,炎陵县黄桃优势种植区与贫困村高度重合,县里高寒山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湿,多沙质土壤,种植农作物“十种九不收”,却适合黄桃生长。

  从20__年开始,黄诗燕始终如一为炎陵黄桃站台,大大小小的活动不知道参加了多少场。

  终于,黄桃从炎陵的深山沟,走向各地。当地目前种植8万多亩,20__年产值11亿元,黄桃有关收入占到全县农民农林牧渔业收入的40%;4784户14152名、近六成贫困人口靠种植黄桃人均年增收8800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15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无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贵,雪中的梅。”这是感动中国20-年度人物给张桂梅的颁奖词。实至名归,因为她是拿命在践行自己的初心。

  在颁授现场,有一个催人泪下的细节——张桂梅被人搀扶着走进人民大会堂,人们清楚地看到她的手上贴满膏药。张桂梅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切。她在发言中动情地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没有豪言壮语,却能直抵人心。

  大山没有窗,山峦遮蔽了梦想的光芒,大山需要窗,他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张桂梅为师以德,志向恒远,数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担当与奉献。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位山区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她重疾缠身,每天吃着多种药物,却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徒步翻山越岭,走遍山区村寨,将阳光和雨露洒向孩子们的心田,为乡村女孩插上筑梦的翅膀。她勤俭朴实,每天的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资助学生、发展教育事业,他没有积蓄,却并不贫穷,知识是他的财富,信仰是她的力量。用红色的赤诚点燃大山的希望。她以“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精神,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帮助他们实现“知识改变命运”。她是孩子口中慈爱又严厉的“张妈妈”,是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的“燃灯校长”。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民奉献、坚韧执着的高尚情怀!

  春迎百花夏望月,秋收硕果冬傲雪。人间本多情,我读懂了你初心不变的教育情怀;生活本多彩,我看到了你甘于奉献的生命本色!

  再高的山也无法禁闭梦想,再远的路也不能阻隔信仰,张桂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闪烁着希望之光,指引少年乘风破浪!她是时代的杰出楷模,是我心中敬仰的巾帼英雄!

  有人不解,没有子女,没有财产,张桂梅如此拼命图的是什么。用她自己的话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作贡献时,她觉得值了。教书育人的朴素心愿,正是支撑她坚持到底的不竭动力,豁出命来也要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张桂梅一样的乡村教师还有很多,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宛如一座座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前行的方向,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前行的路上坚守初心、照亮他人。因为热爱,我庆幸选择了教师这份平凡而神圣的工作。躬耕不辍、专注于心,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恪守的教育信条。我虽然没有作出惊天动地的贡献,但在学生的拥戴、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誉中感受到了做教育工作的满足感。见贤思齐,为师以德,初心如磐,笃行致远。未来的路,我愿意牵着学生的手,将无数中国英雄的精神镌刻在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乘着信念的翅膀在祖国的天空中翱翔!

有关滕启刚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16

  张桂梅同志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

  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相关内容
  • 2025年魏德友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8篇)

    7月31日,三十六团林园连组织该单位党员干部在会议室集中学习了老党员魏德友同志的先进事迹。据了解,近日三十六团号召全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魏德友同志为榜样,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魏德友同志坚定信念、对党忠诚,遵守...

  • 贫困孩子上网课事迹心得体会(通用5篇)

    古有凿壁借光 今有攀山蹭网躺在床上,吹着空调,左手可乐、右手薯片,这大概是一些人上网课的现实或期待中的模样。但是,古有凿壁借光,今有攀山蹭网。...

  • 高德荣事迹学习心得(精选16篇)

    不因你是我的亲人就给你谋便利,不因你是弱势群体就选择远离,该对你好的,便毫无保留的给你帮助,不该对你好的,便对你十分绝情。这就是高德荣同志在工作生活中的双重标准。...

  • 张桂梅事迹的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4篇)

    张桂梅事迹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1云南一位县级领导在教育局工作的时候,有幸和张老师有了面对面的接触。20__年香港教育工会组织了“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分享活动”,一行30多人到了儿童福利院看望张桂梅老师。...

  • 2025年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7篇)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

  •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17篇)

    _年1月,一场以向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丽江市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记者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

  • 2025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

    2025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在武汉深入一线探索,运用中医药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张伯礼感触很深,对于如何加强中医药防治疫病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 袁隆平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8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生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它从未停止过对食物的渴望。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饭不吃饿得慌。足以体现粮食于人们而言的重要性。...

  •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

    连日来,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老军人李文祥的事迹在中原、在全国各地传颂,感动、震撼、陶冶着无数受众的心灵。李文祥的故事,让我们领略了一种别样杰出、丰富的人生,让我们切切实实目睹了革命老前辈的不凡品格。...

  • 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美心集团是香港最大的饮食集团,由伍淑清的父亲伍沾德先生和伯父伍舜德先生创办于1956年。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在香港餐饮业、旅游业名气颇大,经营中菜、西菜、日菜、东南亚菜、快餐、西饼、星巴克咖啡店、东海堂,以及为很多家香港当地的...

  • 2025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5篇)

    2025事迹心得体会 篇17月11日,鄱阳湖水位突破历史极值。据悉,本次洪水已致江西省农作物被淹面积达45.57万公顷、521.3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64.9亿元。更令人揪心的是,鄱阳湖水位仍在上涨,面积已达4206平方千米。...

  • 事迹心得体会(通用15篇)

    事迹心得体会 篇1在学校教学楼三层,有一间120平方米的大教室。镂空雕花隔断、中式花纹边框图案、古色古香的马鞍桌椅,中式装修风格让这间教室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气息。...

  • 医生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

    我收看了《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在获奖的每位医生背后都隐藏着感人的故事,这深深触动着我,让我情绪波澜起伏,细细品味着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故事。...

  •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5(通用13篇)

    王华是江苏镇江派出支援新疆兵团四师的干部,他在今年8月18号那天,他参加完援疆座谈会就启程返回伊宁时,路上遭遇车祸,几小时后经抢救无效离世,将年仅41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地献给了援疆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