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三顾茅庐读后心得(精选5篇)

三顾茅庐读后心得

时间:2025-04-08

三顾茅庐读后心得 篇1

  相信大家对三国演义这本书都不陌生吧!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三国猛将和人物,还有许许多多精彩生动的故事。我今天要来谈的便是《三顾茅庐》的故事。

  故事主要讲的是东汉末年,刘备三人去拜访才华横溢诸葛亮。于是他们拿好了礼物便去诸葛亮的茅庐拜访他,可是第一次诸葛亮不在家过了几天后第二次去还是没人,刘备有点失落,但还是留下了一封充满诚意的信。转眼过了新年,刘备三人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可是诸葛亮他在睡觉,最后经历了一番周折后,他们终于请到了诸葛亮。

  在看完三国演义的这个故事后,我有了深深的感悟。刘备靠着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打动了诸葛亮,答应下山,帮助刘备完成统一中原的夙愿。刘备放下身段,三顾茅庐,一次又一次地来请诸葛亮出山。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他的坚持不懈使他最终获得了成功,坚持下去,就可能创造奇迹。

  这让我想到了一些人,他们凭借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司马光警枕励志、达·芬奇画一千个蛋、老太太铁杆磨成针、爱迪生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发明了灯泡、马云历经风雨和磨难最终成功开发出了微信,支付宝等现在人人都要使用的东西……是啊!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名人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让我明白,做一件事如果再努力,再坚持一下,说不定便能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得到收获!

三顾茅庐读后心得 篇2

  三国时期,刘备因缺少人才,去拜访了诸葛亮,想请他出山帮刘备打天下。前两次,因为诸葛亮不在,落了空,第三次终于拜见到了这位卧龙先生,在刘备的真诚邀请下,诸葛亮觉得刘备是真心诚意的,于是便随他一起出山,开拓了一片江山。出山后,两人关系一直相互融洽,刘备常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了水啊!”

  读完《三顾茅庐》,我不禁掩卷长叹: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好的桥梁。

  有了真诚,朋友就会真诚对待你,朋友就会成为我们最好的倾诉对象,成为安慰我们的贴心知已,成为我们快乐成长的伙伴。只要真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件事,成功就不会离我们很远。记得有一次竞选班干部,我认为在演讲时只要随便说一点就行了,而其他的同学都经过精心准备。演讲时,别的同学都讲得很好,打动了许多同学和老师,而我仅说了几句,没有体现我竞选的真诚,那一次,我落选了。第二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认真准备了演讲稿,竞选时,我说得绘声绘色,赢来了一片掌声,我成功了——真诚帮助我赢得了成功。

  刘备不仅对诸葛亮的真诚让我感动,他爱才、尊才的品格也令我久久难忘。诸葛亮出山后,一生追随刘备,而刘备对诸葛亮也处处尊敬,甚至在临终托孤时,让诸葛亮担起复汉的重任。正是由于这份真诚,让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要相互尊重、相互爱护,培养自己优秀的品质,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真诚成就自己的一生。

三顾茅庐读后心得 篇3

  上星期,我读了《三顾茅庐》这篇文章。刘备两次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想请他出山,但是诸葛亮就是不见他。后来刘备没有灰心,他没有放弃,通过第三次恭恭敬敬地拜访,终于见到诸葛亮,得到了不可多得的人才,为以后得到三分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看着看着,我被“三顾茅庐”的画面吸引住了。因徐庶帮刘备打了胜仗,曹操的谋士设法将徐庶骗走。临行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孔明。于是,刘备打点行李,便与关羽和张飞一起来到了隆中卧龙岗。第一次,孔明的小童回答:孔明出去了,不知何时才回来。听完,刘畚觉得惆怅不已。几天后,刘畚又去拜访时,却只见到了孔明弟弟诸葛均,刘备无奈,只得怏怏不快离去。转眼过了新年,刘备打算再次拜访孔明。此时张飞、关羽劝刘备不要再去浪费时间了,而刘备却训斥了二人。到了孔明的茅庐,刘备得知孔明虽在,可正在午睡。当孔明醒来,发现三人便急忙召进屋。刘备拜请孔明出山相助,孔明不肯,刘备情急流泪,说:“天下大乱,百姓苦难深重啊!”孔明被刘备的诚恳打动了,答应了刘备的邀请。

  通过“三顾茅庐”的故事,我被刘备不厌其烦的毅力深深感动:刘备得到诸葛亮后感觉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说明刘备胸怀大志,尊重人才,善于团结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充分发挥大家的长处,努力提高自己,使整个集体充满战斗力。联系到我自己,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其他同学学习。刘备是一个有志气、有追求、有思想的人,做事最终必然成功。我想:不管在我们的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不管前面的道路多么泥泞,不管我们多么困难,只要我们有毅力、有目标,最终也会成功。

三顾茅庐读后心得 篇4

  《三国演义》大家都不陌生,它的作者是罗贯中。里面的一个个小故事都流传千古:“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三顾茅庐》这个故事。

  《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三次去诸葛亮的茅庐前,想让诸葛亮做自己的军师。前两次诸葛亮军不在家,第三次时,诸葛亮终于被刘备所打动,刘备终于成功地得到了诸葛亮这位足智多谋的军师。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慨万千。刘备不厌其烦的去找诸葛亮,并且不让童子打扰诸葛亮午休,这是多么高尚、谦虚、礼贤下士的品质呀!这让我想到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杨时和刘备的'学习精神值得我去学习。以后在学习中,我也要有谦虚好学,不骄不躁的品质。

  我也再一次感受到诸葛亮不谋名利,只求益于百姓的人生观。诸葛亮虽然足智多谋,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他从不骄傲自满。当刘备请他做军师时,他便说:“待成功之日,自当归隐。”体现了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精神。他身上这种不慕名利的精神更值得我去学习。

  《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充分的告诉我:做人要有谦虚好学、不慕名利的品质!

三顾茅庐读后心得 篇5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记得一个典故——三顾茅庐。

  这个典故讲的是三国时期,刘备经过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时听说人称“卧龙”的诸葛先生就住在此地的山中,刘备就前去请他出山。可第一去因诸葛亮不在家而回,第二去冒着大雪又因已外出而回,第三去终因刘备的真诚打动了诸葛亮,请除了这位隐居山林的卧龙先生。如果我们大胆想像,如果刘备只去了一次就没再去了,就请不出则为卧龙先生,也就不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大事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刘备这真诚的力量让仅是一般的诸葛先生所被打动,助刘备一臂之力,兴复汉室。

  诸葛亮咋北伐魏国时在给后主刘禅的信中说:“臣虽布衣,却被先帝三顾于茅庐之中,甚是感动,愿孝臣子之忠,今日北伐,兴复汉室天下。”是什么让一代卧龙如此忠诚于蜀国呢?是刘备的真诚。真诚?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刘备的真诚怎能让一代卧龙如此忠心?这还要从头说起。三顾茅庐之时,第一去时就让张飞十分不快,心想:“小小诸葛村夫何必要大哥亲自来请,由我带几人将他帮来即可;第二去时是大雪封山,马都走不了了,而刘备却执意要去,最后还生病了。第三去时正是刘备。关羽和张飞的结拜纪念日。正是这些事,才让我龙先生诸葛亮出了山,称了臣。刘备不光对诸葛亮真诚,还对别的人真诚,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这些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吗?

  如果你真诚,身边总会有侠肝义胆的好朋友,如果你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朋友也后对你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对人。对朋友真诚,做人就做真诚的人。

相关内容
  • 《当下的力量》读后心得800字(精选5篇)

    本月我看了这本《当下的力量》,书中用最清晰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活在当下的真理,虽然我没有完全读完这本书,但我能感悟到这是一个真正能帮助我们移除障碍的心灵导师。它会提醒你:你是谁,为你指明前方的路。...

  • 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千古流传的佳话出于这篇文章,就是出于孟子之手。...

  • 睡蟒边的雪兔读后有感(精选5篇)

    圆通动物园里进了一批雪兔,因为没有天敌,所以雪兔的繁殖量太快,于是圆通动物园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们没过几天就抓几只雪兔,扔进黑蟒的笼子,有些雪兔一见到黑蟒就害怕地不吃不喝,没几天就饿死了;有的就是不停地吃、不停地喝...

  • 《落花生》读后心得(精选5篇)

    这几天,我们学了《落花生》这课,让我产生了很多感想,我对课文中的父亲,母亲还有孩子们,都很佩服,课文也使我受益匪浅。文中母亲说“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 读后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初读《尊严》,就对哈默这个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别人都在狼吞虎咽的吃饭,而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劳动。在那么一群人中,他显得太与众不同了。这很显然是文章的重点人物,自然要好好挖掘。...

  • 《梦的解析》读后心得体会(精品31篇)

    《梦的解析》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书。我们都明白《物种起源论》实际上是告诉了人们,人类其实是由猩猩或猿类演变来的,《天体运行论》则是告诉了人们,地球其实是圆形的而且还会自...

  • 红瓦读后感范文(精选15篇)

    寒假里,我读了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其中一本红瓦黑瓦,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感触很深。这本小说是以麻油地为背景,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诗意的描写了往昔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细腻地记录了少男少女由少不经事而逐渐明白人生的成长历程。...

  • 西游记学生读后心得(精选17篇)

    世间的规则终将崩塌,猴子的灵魂将在废墟中站立起来。——题记读《西游记》时,我十四岁,有点中二,循规蹈矩,从不越雷池,不像书里的猴子,桀骜不驯,凡事随性。...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读后心得(通用12篇)

    在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一本书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出来的,作者一生的经历十分凄惨。他出生在乌克兰一个普通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沙俄军队服役过。外祖父母是捷克人后迁居俄国。...

  •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通用16篇)

    人性之真:葡萄,她藏起公爹,却从未隐藏自己;从不戴虚假面具,活出一个真我。她无知无畏,只忠于那颗与生俱来一尘不染的菩提心,因而她能洞察人生的真谛是活着,并知行合一,认真快活的活着。...

  • 受戒读后感优质(精选15篇)

    在我的印象中,和尚守着孤灯寡影,清规严律,敲度一生,和尚的世界里,万物皆空。 虽说落地生根,逢根生源,但何尝不是如浮萍般漂浮于空暝之中,生于尘世之间,却又苦苦追寻 境界,是真忘我还是假忘我?真亦假 时假亦真,吃斋念佛,岂不是...

  • 狼王梦读后心得(精选14篇)

    读了《狼王梦》这本书,我深受启发。这本书里讲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刚怀上小狼的紫岚,因为失去了丈夫黑桑,日子过得很苦。黑桑在生渴望当上狼王,可不幸的是黑桑死了,它多么希望它孩子们中一只当上狼王。...

  • 红舞鞋读后感范文(通用15篇)

    前几天我去书店,看到了一本红舞鞋的书,于是我随意翻了几页,觉得很好看,就肯求妈妈给我买了下来,回到家不到一天就看完了。红舞鞋这本书讲了李莎莎的故事,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选上了参加舞蹈队,而这次的舞蹈队却让她和以前最要好...

  •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通用14篇)

    太史公作《货殖列传》,不拘泥于时,驳斥儒道两大家有关经济问题的观点,大胆提出人类追求财富的合理性,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无论多美好的志向都得有实现的基础,财富,在很多时候就是我们人生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