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1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2
瑞安市东边的一个小山区的一座学校四年级学生张某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池塘边玩,张某提议去河里游泳。另外几个人不怎么会游泳,不敢不去,找借口说这里很深,张某却要游给他们看,但下水不到一分钟,张某就大叫救命!旁边一个有点会游泳的去救,可因为池塘下面有淤泥,刚下去正好踩在淤泥上,慌了。就叫岸上的拿棍子把他挑上来,所以张某就被淹死了。张某的死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大家都说“孩子和家长都要做好防溺水工作,不要让悲剧出现在自己的身上。”民警叔叔也说:“家长要好好的监督看护,别让悲剧再次发生。我觉得民警叔叔他们说得很对,如果不做好防溺水工作,可能下一个发生悲剧的就是你!
这不是危言耸听。据教育部统计,每年5月到9月份是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时期,非正常死亡的学生占比例百分之50多,而大多出现在郊外。看了这份报告,我十分庆幸,我是一个”电脑小宅男“,不喜欢体育运动,也不喜欢游泳,所以溺水可能性很小哦。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一下游泳安全常识:1、不能私自下水;2、不能去不知水情、偏僻的地方游泳;3、游泳时不要玩闹、逞强好胜。
我从内心发出呼吁:同学们,你们是家中的一员,班级中的一员,社会中的一员。请你们保证自己的安全!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3
今天下午,观看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片。
我以前对溺水安全不屑一顾,可当我看到屏幕上的孩子溺水躺在草丛边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听着亲人摸着冰冷的尸体欲哭无泪心碎的情景。
我的心不由抽紧起来,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何类似的溺水事故一再发生?同时暑假学生的'安全保障也给我们敲起了警钟?
我们小孩遇到溺水事件总是惊慌失措,而且不敢跟大人谈,往往就这样错失了救人的最好时机。
安全教育很重要,所以我呼吁大家把安全放在心中,吸取教训,用我们每个人的认真、严谨来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4
人的生命只有一条,岂能让溺水志这一回事让更多的人离开这个世界呢!我们要顽强抵抗,我们的生命不能白白牺牲,就像陶渊明说的“一生能复几,倏如流电惊晋”。
今天,我听校长说:上个学期,有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在河边洗脚,不小心把一个鞋子掉到河里了,就去捡那个鞋,地很滑,人就掉到河里了,幸亏有个学生看见了,就大声喊“救命”这两个字,就有个大人听见了,就急忙跑过去,学生说:“有个低年级的。学生掉到河里了。大人急忙走下去,把学生救起来了,幸好还可以进行及时抢救。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去河边游泳了。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5
生活中,自然灾难和突发大事都会把我们打个措手不及.所以,我们肯定要学会自我爱护,以免灾难发生时我们实行自救。
那是一个酷热的夏天,我正在游泳馆里自由拘束地游泳。我一会潜水,一会儿又和别人竞赛;一会儿又和小朋友打水仗,好不拘束。突然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从深水区两米跳下去,再再游到浅水区。要知道,我可是从1米游到2米,再游回来的。
就这样,我预备跳水了。我站在离水面2米高的位置上,预备跳下去,我深吸了一口气,“扑通”一声,我跳进了水里。原来按我的“正常”走,努力向前划的。可是,我一不当心,找不到了方向,所以,我的身体一下失去了掌握。在深水区像一头疯狂的野牛左右乱撞。
此时的我,自己劝慰自己:“不能慌,千万不能慌,要先憋住气”我憋住了气,身体渐渐的.浮了上去,我一把抓住了别人的游泳圈,就像抓住了救命草一样。我找准了方向,一口气游了过去。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当时,要不是准时抓住了别人的游泳圈,我早就一命呜呼了。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底。由于它时刻提示我:时刻要绷紧自我爱护的这根弦呀!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6
俗话说水火无情。刚进入夏季,大中小学学生溺水事件又频现报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防溺水安全的警钟。
防溺水安全重于泰山。溺水事件的频发也值得我们深思。纵观第一次溺水事件的发生,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既有防溺水设施的缺位、漏位,也有遇溺大中小学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缺泛。特别是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和救生手段的缺失。防患于未燃。防溺水安全重在一个防字,重在提高大中小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提升大中小学学生的防溺水技能。学校应加强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要通过观看幻灯片,参观图片展,以事实说话,以个案示人,让广大大中小学学生对防溺水有一种直观和形象的认识,从而牢记在脑,铭记在心。同时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演练,模拟涨水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现场指导,教会学生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和救生要点。当然,防溺水安全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防溺水机制。积极政府应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对湖、泊、河、塘、坝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实现全覆盖,并加大巡查力度,做到全天候。学校应发挥防溺水安全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防涨水安全的意识和技能。家庭是学生生活休息的另一个主要场所,学生除在校学生外,很多业余时间都在家渡过,而溺水事件集中发生时段也是在节假日和暑假之中。究其原因是家长的监管不到位,等到事情发生,后悔晚已。家长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加强对自己子女的监管,时时教育和提醒他们远离水患。疏大于堵。目前由于溺水事件的频发,让学生家长谈水色变,禁止游泳于是乎也就成了共识。禁止游泳不亚于堵源截流。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疏导,要教会孩子学会游泳,掌握一些游泳的基本技能,不至成为旱鸭子和称砣,从而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
溺水猛于虎。但当我们面对频发的溺水事件时,我们不应该只扼腕叹息,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构建起一道防溺水安全的生命屏障,让溺水远离孩子,让溺水事件不再重演……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爱好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预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碰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是卫生,水下是否是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习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相互照顾。假如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盘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平时四肢就轻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预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冒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相互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旋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假如忽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惶恐,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推拿、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唤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碰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迫在眉睫,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梗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7
看了防溺水安全知识后,我没想到溺水能杀这么多人。
虽然游泳能锻炼身体。消暑纳凉。愉悦身心。但是,游泳也要注意安全。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例一:小明和小华两个小朋友在放学的路上走,小明小朋友说:“我要去游泳。”小华小朋友说:“不可以,在无大人时不能游泳。”小明小朋友说:“管他能。”说完就跳进了水里。小华小朋友说:“不要到湖中心,水太深了!”小明小朋友一会就游到了湖中心,大喊:“救命。救命。”小华小朋友喊:“快来人啊,救命!”俗话说水火无情。
一个小朋友说:“天太热了,我们去游泳吧!”另一个小朋友说:“不。不能去不知水情的地方游泳。”第一个小朋友说:“你胆子太小了。”第三个小朋友说:“我们又不是不会游泳。”第二个小朋友说:“好吧。”他们游了一会,一个小朋友叫:“救命。”最后还有个事故是20__年8月暑假期间,几个孩子在农村的一个大河边玩,一个孩子因为水草缠绕死亡。所以,防溺水很重要。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8
俗话说水火无情。刚进入夏季,大中小学学生溺水事件又频现报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防溺水安全的警钟。
防溺水安全重于泰山。溺水事件的频发也值得我们深思。纵观第一次溺水事件的发生,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既有防溺水设施的缺位、漏位,也有遇溺大中小学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缺泛。特别是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和救生手段的缺失。防患于未燃。防溺水安全重在一个防字,重在提高大中小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提升大中小学学生的防溺水技能。学校应加强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要通过观看幻灯片,参观图片展,以事实说话,以个案示人,让广大大中小学学生对防溺水有一种直观和形象的认识,从而牢记在脑,铭记在心。同时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演练,模拟涨水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现场指导,教会学生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和救生要点。当然,防溺水安全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防溺水机制。积极政府应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对湖、泊、河、塘、坝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实现全覆盖,并加大巡查力度,做到全天候。学校应发挥防溺水安全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防涨水安全的意识和技能。家庭是学生生活休息的另一个主要场所,学生除在校学生外,很多业余时间都在家渡过,而溺水事件集中发生时段也是在节假日和暑假之中。究其原因是家长的监管不到位,等到事情发生,后悔晚已。家长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加强对自己子女的监管,时时教育和提醒他们远离水患。疏大于堵。目前由于溺水事件的频发,让学生家长谈水色变,禁止游泳于是乎也就成了共识。禁止游泳不亚于堵源截流。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疏导,要教会孩子学会游泳,掌握一些游泳的基本技能,不至成为旱鸭子和称砣,从而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9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防溺水的视频,里面主要讲了溺水的严重后果以及怎样预防溺水、怎样救人的一些措施,看得我心情很紧张。
夏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季节,也是一个危险的季节。每到夏天,都会发生许多溺水事故,大多都是小学生。他们在没有大人的监护下私自游泳,结果悲剧发生了。大概的原因有几类,有时候是人没有做热身运动会出现抽筋现象;有时水中的水草会缠绕住人的脚,让你不能上岸;有时野湖里有很多细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另外,我看见视频里还有一个危险行为:一个孩子掉进水里几个孩子一起手拉手去拉,结果全部拖下水去淹死了,所以当别人上不了岸时,边上的人不能拉住掉下水的那个人的手,因为你弄不好也会掉下岸,你要冷静下来,如果你身边有救身圈,你就给他,如果没有,最好的方式就是赶紧呼救。
看完后,我还知道不能私自下水游泳,要有大人的陪伴才行。还有必须要在安全池塘游泳才行,同时我还了解了怎么做人工呼吸,怎么救人。
通过看这个视频,我知道生命的重要性,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回不来了,也就不能看到世界上许多美好的景色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10
在炎炎夏日,清凉的河水会诱惑很多的同学去痛快的洗个澡。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看似平静温柔的水面却暗藏杀机。那淙淙的河水诱惑着你,当你跳下去的时候,却又张开血盆大口准备把你吞掉。如果你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有没有想过你们的父母?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三、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
(一)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专家介绍,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二)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嘴将气吹入。
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14—20次,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
四、溺水急救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五、游泳时耳朵进水怎么办
由于水又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动流出。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耵聍阻塞,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不易流出。
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
耳内进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最常见的方法是:
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耳内进水后处理不当,如不洁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耵聍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11
一、游泳小常识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乏力者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月经期不宜游泳。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或捉弄对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7)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二、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
1、抽筋
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
一般处理办法:(1)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强调: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抽筋,都先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叫:“我抽筋了,快来人呀!”
2、溺水
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绳索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大人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溺水者因为逃生潜意识会挣扎、会死死勒紧救护者,救护者应有充分准备、并避免。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木板、绳索等物件进行营救。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12
时间过得飞快,转瞬之间,一个炎炎夏日又到来了。每年这个时候,是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峰期,夺走了无数青少年的生命。看着眼前的《防溺水》短片,我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叹。
短片通过一件件事例,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预防溺水。同学的惊呼声,旁人的叹息声,父母的痛苦声,这一件件事历历在目,给我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也许是因为贪玩,也许是因为向对方炫耀,还有可能是因为按捺不住的好奇心,许多青少年都不小心遭遇危险,在水中拼命地挣扎,最终缓缓沉入水底除此以外,当溺水发生后,许多同学采用了错误的施救方法:有的使用手拉手去拽人的方法,有的直接去跳水救人……从而引起了连环伤亡。这一朵朵美丽的,含苞待放的鲜花,在本应该无忧无虑享受露水与阳光的时候,就这样在逆溺水中早早夭折,与父母和亲人阴阳两隔…… 看完《防溺水》视频,我不禁感慨万千。这一个个孩子多么可怜!他们的父母多么悲痛啊!联想到我自己,虽然我肯定不会和同学结伴去游泳,但学会一些自救,救人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慎落入水中,首先,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能手足无措的挣扎,这只能导致自己耗尽力气快速沉入水底。此时,正确的.方法应是仰起身体,至少让鼻子和嘴浮出水面并用它们相互配合呼气,吸气,直到飘到岸边或有人来救援。
当然,学会救人也很重要。在大人或用粗木条,泡沫板,长竹竿,长绳子等物体的帮助下把人救出后,一定要及时拨打“120”,并清理溺水者口中的杂草,保证其呼吸通畅。如果对方已没有呼吸,一定要及时使用胸外心脏按压加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施救,并坚持到专业医护人员前来救援才能停下来。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新来过,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些血的教训,学会珍爱生命,让生命的花朵能够绚丽的绽开。
夏天快要到了,天气也渐渐热
了起来。有一些小学的同学喜欢下河捉鱼,有时还会下河游泳。现在河里都不干净,居民们喜欢把玻璃碎片、生了锈的铁丝、吃剩的食物丢进河流里。如果私自下河玩耍,没有家长的陪伴,遇到危险时岂不是白白送了性命,在此我给大家提个醒儿: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不要去陌生的地方游泳。
2、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
3、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13
近年来,有许多中小学生生死于溺水,溺水已经成为了一个恐怖的“杀手”。
在学校,老师早已说过要防溺水,让大家开展活动,背“防溺水六不承诺书”,可为什么还有人溺水呢?老师讲的不明白吗?看新闻,常有报道说某镇有多少人溺亡,那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告诫了无数人,警示着大家,为什么还有人,在无安全设备的河、湖、水岸游泳呢?难道教训,还是不够多?
聪明的你,或早已想到,他们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有事。
他们或许在自己跟自己辩论着,做心理斗争,最后认为自己不会被死神捉住,他们或许念一时凉爽,想自己很牛,不会溺死,而最后面对他们的,要么是惊吓,要么是死亡,为何他们有如此结果?那是因为他们的侥幸心理,盖过了他们的思想,脑中只有“爽”,却没有了“危”和“险”这两个大字。
同学们,别再有侥幸心理了!我们要忍,“忍”字在心上!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因为侥幸而死亡,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有多少人因为侥幸而犯了不可挽补的过错,受到了千古人的臭骂!我们要三思而后行,凡是做事,都要想清楚再做,先思考事情是否对错,再思考做了这件事情会发生什么?最后决定是否要做此事。
我们要说到做到,不要存有侥幸之心,世上没有后悔药,做事需三思!
老师评语:题目取得不错,开头将溺水拟人化成为一个恐怖的“杀手”。第二段用连续的反问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情感和印象。人被自己的”侥幸心理“所欺骗,脑中只有“爽”却没有“危”和“忍”导致终身遗憾。防溺水的体会写得非常的深刻,总体结构完整,写得还不错。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14
夏天的脚步近了,越来越多的人受不了夏天的酷热,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降温。于是,游泳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游泳不仅可以娱乐,还可以避暑,是人浑身清爽。你们喜欢游泳吗?游泳虽然可以强身健体,但是“溺水”——这个安全隐患,你知道有多么恐怖吗?据资料统计,中国每年因溺水身亡的有57000人,相当于每天会有150人会死于溺水,而且发生惨剧的时间一般都在暑假,年龄大都在18岁以下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当中防。
怎样预防溺水呢?预防溺水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独自一人到江河湖海游泳;小孩子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游泳;不要游到深水区;游泳前应做适宜的运动;如果身体不适,要立刻上岸;下水后不要逞能;不要在急流或旋涡处游泳……
水是温顺的,我们可以用它来救活干旱的庄稼;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助小树苗长得挺拔茁壮;我们可以把它放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它就会变成不同的形状……水也是凶残的,它能引发山洪暴发,它能摧毁房屋,更可怕的是它能吞噬一个又一个无辜鲜活的生命,使一个又一个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伤痛。
珍爱生命,请预防溺水!不要让水成为洪水猛兽,让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安全游泳,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在学习中一些专业人士为我们讲述了如何进行溺水自救救他人,以及一些游泳,防溺水的常识,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日常安全知识增长了许多,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日常生活的危害。例如:他人溺水怎么办:
一,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
二,应大声呼救,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木板绳索等物件营救
还有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一,不要单独游泳要和大人同行
二,不要到无救生人员的水域游泳
三,不要的海江等不熟息的水域游泳,游泳前先要了解水下的环境
四,不要马上下水应先做准备活动适应水温
这些游泳常识不仅可行,而且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15
炎热的夏日,面对着火热的烈日,到河边、池塘里痛快地“闹”一场不免是一件令人畅快的事。但是不止会发生一些令人痛伤的事件。
“小学生不得独自或与同学结伴去欧江或池溪里游泳”。这句话在学习时段,可能会产生一点儿作用,但是在节假日里,谁有能止得住呢?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大地万物都似乎被烤焦了,这种日子,在我身边就发生了一场溺事件:
那年暑假,一对母子到我们泗洲来,应该是来探香的吧。母亲显上去好是哀老,一丝丝皱纹,黑斑已经爬上了她俏翠的面孔;儿子是一个七八岁的青春少年,听说学习是个顶尖儿,可棒拉!也听说那个小伙子从来没有去外面游过泳,也不是玩太多的游戏,纯属是一个书迷,(有点儿“呆板”样儿)。他们来的第二天傍晚,突然一个恶耗传来:“那个小伙子溺水死亡。”母亲差点晕去,急匆匆地跟到了案发现场。
我们看到那个小伙子全身赤露,躺在岸边,他经营死了,而且面像好恐怖,眼睛暴瞪着,嘴唇是紫色的,脸色十分苍白。过了一会,医务人员和民警也陆续赶到现场,医务人员给死者做了最后的急救希望,当医生双手按着死者的胸中间,一按一按地拯救时,死者口里尽吐出了白沫,比先前愈发显得更恐怖了。当医务人员宣告已经死亡时,那个可怜的母一股颈儿扑到了死者的身上,还不断地抱怨老天,说自己的`儿子一些往事,在抱怨中我了解到死者刚刚靠上大学,喜事还没过,丧事就已到临头,让人也不禁为他感到悲哀。
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请珍惜自己的生命,把人生的每一分做到尽责,不要音问一时过错而白白送了一天五色的生存机会。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16
炎热的暑假到了,很多同学都想去游泳,可是游泳还有一些需要防范的安全。今天我就来总结几点。
现在已是暑假了,天气也越来越炎热,许多孩子都喜欢在没有爸妈陪同的情况下去有水的地方游玩,这些地方都是很危险的尤其是一些很深的水,不知道这些水已经淹死了多少人的性命。“水火无情”想必大家都知道。所以大家尽量少去有水有火的地方,那些地方都有危险。
炎热的夏天只会让自己的孩子离水越来越近,所以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家进行防溺水安全的活动,让自己的孩子去领悟水的力量有多大。
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去游泳,一定要带孩子去一些正规的游泳馆去游泳,一定不要到一些没有正规标牌的游泳馆,因为没有正规标牌游泳馆里的水不干净。
防止溺水,我们应该做以下几点:一、没有会游泳的家长陪同下,不准私自下水;二、如果要游泳不能吃的太饱,以免手脚抽筋;三、没有安全措施,不能到不熟悉的水域中,你不会知道水的深浅,很容易导致生命的危险。
总之,远离危险区域,珍爱生命。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17
溺水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如游泳或掉进水坑和井中。溺水一般发生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沙滩等场所。夏天是溺水事故频发的季节,每年夏天都会发生溺水事故。溺水的人中,有不会游泳的,也有会游泳甚至水质好的。
在我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平均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丧生。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死亡原因。在10名0—14岁因意外伤害死亡的儿童中,近6人死于溺水。
现在是炎热的天气季节,暑假快到了。每个家庭、学校和所有学生都必须高度重视预防溺水伤亡。我希望每个学生在家和父母认真对待这些案件。在这所学校,我们再次强调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要沿河谷行走,不要走偏僻的道路,回家要结伴同行。
第二,将所学的预防溺水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坚决杜绝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从我做起,听从长辈指示,严格遵守校纪,坚决不玩水。
第四,加强自我保障
全意识的同时,努力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对于那些违反学校纪律,私自玩水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并劝阻。
五、如要游泳要到有资质的游泳场游泳,而且必须要有组织并在大人带领下方可去游泳。
六、同学间要互相关心、爱护,发现有的同学私自去游泳或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要及时劝阻并告诉老师、家长。
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旦遇到有人落水,我们在营救时应该怎么办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危险。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所以,发现有人落水,最正确的做法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大人的帮助。同时,可以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抛给落水者。
同学们: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杜绝悲剧的发生。
防溺水心得体会简短 篇18
今天吴老师给我们放了防溺水的影片,让我知道了溺水的可怕。
从影片中我看到了溺水的家长哭的撕心裂肺,紧紧抱住已经没有呼吸的孩子,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仿佛想把自己的孩子呼唤回来,可是现实是残酷的。真是生命无价,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溺水。
从影片中我懂得了防溺水的自救方法,如果你溺水了,因保持仰面游用嘴呼吸用鼻子出气,用手拍打水面,让大人听到来救你,如果别人溺水的话用泡沫板让他扶住,并小心地把他拉上来。
从影片里我还看到了一个危险动作,一个人溺水了几个人在岸上手拉手地救他,结果岸上的几个人被拉下水也溺水了,所以说在炎热的夏天里不能够同学朋友们一起结伴去水塘或湖边游泳,否则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珍爱生命,远离溺水,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好好的珍惜,不管在什么地方,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