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1
大年三十,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这天,我们一家吃完年夜饭就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联欢晚会在晚上八点钟正式开始,只见主持人身穿华丽的服装走向隆重喜庆的舞台,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的祝福,台下的观众顿时沸腾起来。演出的第一个节目是相声表演,由的相声演员岳云鹏和孙越表演,他俩穿着红色的衣服站在舞台上,讲起了关于“春联”的相声。岳云鹏首先说:“上面两个人,下面一横,是什么字?”孙越用手画了画说是“丛”字。岳云鹏觉得是“床”字,大家顿时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孙越说:“江河湖海下一句是什么”,岳云鹏想了一下,愣住了好像不知道,孙越给了一些提示,岳云鹏好像脑门洞开说:“太简单了,就是花花草草、蹦蹦跳跳”。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的我们被他这句话逗得都哈哈大笑起来。
接下来的表演更加精彩。歌曲“中国喜事大合唱”来自全国的一线明星、帅哥美女们都唱出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小品“复兴号”是讲述了人们相互之间的亲情、友情以及关爱之情。小品“妈,我回来了”更是让我们感到服务的伟大,妈妈的辛劳。
整个春晚节目分好几个场地进行,其中大型武术表演设在河南少林寺塔沟武术学院,近两万名学生同台表演武术《少林魂》。看到如此庞大的表演队伍,听到那震撼的擂鼓声,我心里感到无比敬佩。只见两万人排成方队站在舞台中心,先是排成一个五彩缤纷的“春”字,接着舞台中心慢慢升起一个大鼓,以大鼓为中心,队伍又排成几个井然有序的圆形,伴随着音乐声,队伍此起彼伏地变换出不同的形状,蔚为壮观。在场的观众连身为他们鼓掌。
接下来是我最喜欢看的魔师表演。来自我国宝岛台湾的魔术大师刘谦出场了,他今年带给我们的魔术是“魔壶”。只见他拿着一个空空的水壶,摇了摇,就变出了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啤酒,这真是太神奇了。他来到现场观众前,选择一位观众问他最喜欢喝什么,那位观众为了考考他,说:“有没有豆浆”?这下可把魔术师难住了,他好像慌了神,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把那个魔壶摇了摇,拿了个杯子真的是倒出了一杯豆浆来,在场的观众欢呼起来,我对他的表演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无比的敬佩。
春晚现场主持人说9亿元的大红包免费送。我爸马上按照主持人说的方法扫描二维码下载程序安装起来,安装完毕后打开一看,果然有免费的红包,他把手机给我摇,我一边摇一边看,还真是抢到红包了,我兴奋起来,又加把力使劲的摇,红包不断,惊喜连连。
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持续播放了四个多小时,陪伴着我们全家人度过了愉快的除夕之夜。春晚是个吉祥、热闹的时刻,同时也是全国人民举国欢庆、过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明年的春晚更加精彩。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2
从1983年开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就伴随着大家过年,已然成了中国人春节生活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一道海内外所有中国人都期盼的年夜饭。但是贯穿整个春节假期的重头重播节目,一定会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之一。然而,从当初的激动期盼,到今日的众口难调,春晚这顿“年夜饭”越来越难做。不过,看过兔年春晚之后,你会发现,春晚放下了身姿,变得亲切了,近了许多,透出浓浓的年味儿。
先来说说主持人,除了引入85后新主持人之外,主持人之间的串词也变得有趣多了,不再像理解春晚一样严肃、大义凛然,而是互相之间开起了玩笑,有点相声的意思。尽管主持人的逗乐,有时并没有戳到观众的笑点,这并无伤大雅。最关键的是,导演组以如此巨大的勇气来转型、软化整台晚会风格,让广大观众真正有了回家过大年的感受。
春晚现场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坐在前排观众席的是参演艺人及其家人,包括费翔、冯绍峰、王珞丹等。而往年,这里坐的是赞助商代表。每次镜头扫到那些熟悉的面孔,都会让全国观众感觉亲切。看着这么多艺人跟家人坐在一起,给全国观众拜年,他们在粉丝们心中的形象也就更加亲切起来。
春晚前夕,网友们纷纷在猜测,今年的春晚又会如何与今年的网络流行语扯上关系。果不其然,我们听到了“hold住”、“肿么了”、“淡定”、“穿越”……当然,春晚不止引入网络流行语,同时也在创造着流行语,或许假期结束后,回到公司,你同事会跟你说“每个公司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或者“千万不要小看送盒饭的”。
不往年味儿里掺钱味儿,四个多小时的节目,一个广告都没有。即使损失了数亿广告费,也要让全国观众看一个干干净净的春晚。除此之外,各国政府机构发来的贺电还真绝迹了,零点倒计时也没有冠名。我想,央视春晚这次勇敢的零广告尝试,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和谐的社会主旋律。
今年春晚,最能获得观众共鸣的情绪是“怀旧”,毕竟,30年来,我们都已经长大甚至慢慢老去。在“春晚三十年”板块中,对央视春晚的三十年进行回顾,将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悉数搬上了荧屏,从《冬天里的一把火》《爱的奉献》《常回家看看》到《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的中国心》,将晚会的气氛逐渐推向高潮,也让许多中老年人唏嘘感叹怀念。
或许今年春晚很难让每个人满意,或许明年春晚还可以有更多期待和惊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次真正俯下身子的亲民春晚。感谢所有为这道丰盛、亲切、干净的年夜饭奉献着的台前幕后工作人员。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3
春晚,永远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话题富矿。大年初一,各大媒体就已把“胡歌秀唱功颜值获赞”“撒贝宁发型似哪吒”“冯巩小品狂飙流行语”等话题讨论放在了显眼位置。
这是普罗大众乐见的互动式讨论,以此来进行观点交流和谈资延伸。而在春晚节目的芸芸众声中,有一个腔调似乎是那么的特立独行,且没有因为小众色彩而被挑剔的耳朵旁落,它就是华阴老腔。
搜狐网展开“兔年春晚节目你最爱哪个”调查结果显示:23个歌舞类节目中,谭维维和华阴老腔一众老大爷表演的《华阴老腔一声喊》以21.71%的支持率排名第一。由此可见,外行如我们,也没有简简单单地看热闹;而内行,当然早已在门道。
据介绍,老腔这个创意曾经亮相于东方卫视歌唱类真人秀《中国之星》第三期,当时谭维维和华阴老腔合作的歌曲《给你一点颜色》,现场300位观众投票,她以299票毫无悬念地拿下当期首位。而放在央视春晚舞台上,其“犹如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依然是毫无悬念地收割着亿万观众的“此处应有掌声”。
个人认为,要品出《华阴老腔一声喊》的妙处,的舞台并非是在春晚舞台上。毕竟,春晚在短时间要浓缩的艺术表达形式实在是太过纷繁复杂,怀旧风、融合体,甚至是生肖所带来的“猴哥”情愫,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就一时间很难厘清出“压轴”的长短不一。因此,就如双刃剑般,春晚在捧红华阴老腔的同时,又第一时间让它遁入到“万花渐欲迷人眼”的短暂空白期。要论它理想状态的平台,或许应是一个专场音乐会。至少,这可以保证它收放的纯粹和专一。
不过,尴尬的是,如华阴老腔般的很多传统艺术表达,虽声腔刚直高亢,气魄磅礴豪迈,却很难有“最后一公里”。因为年轻的受众群体很难对此买账。他们更乐于追逐TFBOY、邓紫棋。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HAYA乐团在马头琴和呼麦的助阵中,依然逃不过被票选出局的命运。由此可见,民族风在遭遇到世俗鉴赏力的冲击之下,即便你如何融合贯通出摇滚等流行元素,依然会有种“言之凿凿,听之藐藐”的尴尬。因此,要在黄土高原以外的地方“开门”,还真需要一个无远弗届的舞台。春晚就有如此推介属性。
谭维维说华阴老腔是中国最早的摇滚。而源发自黄土地上的声音,往往会让听众的耳朵大开。譬如信天游、秦腔。华阴老腔更是秦腔之魂。而像“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这般精彩绝伦的唱词,把陕西、甘肃“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淋漓尽致且痛快地唱出肺腑。观众在《华阴老腔一声喊》里,看到还有老汉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手敲板凳,你唱我和,这种陕西冷娃情怀,不啻为摇滚精神的“我高兴就好”。
据媒体报道,在圆满完成春晚演出后,老腔艺人接下来将马不停蹄地赶往西安,他们还要进行连续性演出。高兴的是,华阴老腔并不仅仅是在春晚上有了那么“一声喊”。更加期待地着它不只在广袤的大西北“循环”,而是在谭维维等音乐人的曲风转变的基础上,打破老腔封闭的自娱自乐,从而能让非物质遗产真正地传承下去。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4
春晚承载着人们对家人团圆的美好愿望,承载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殷切期望。春晚的节目更是精彩纷呈,有激情澎湃的歌曲、婀娜多姿的舞蹈、捧腹大笑的相声、发人深省的小品……
说起小品,我情有独钟。尤其是近几年来由演员‘沈腾’奉献的春晚小品节目,余味无穷。记得20xx年的《今天的幸福》这个小品,是由开心麻花团队中沈腾、艾伦和央视全国小品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黄杨三位表演的小品。在节目中,沈腾、黄杨、艾伦三位将最火的穿越剧搬到了节目中,故事中关于穿越的台词不断,演员的表演也引起了观众一阵阵爆笑,令我记忆犹新。
小品,这种即兴式的表演形式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鲜活的生活语言。《扶不扶》,是20xx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小品节目。表演者是沈腾、马丽、杜晓宇,这个小品将一直被大众热议的“老人摔倒了到底扶不扶”的社会话题搬上春晚舞台。沈腾在小品中饰演“郝建”一角,面对由马丽出演的银发老太太摔倒了扶不扶的问题,郝建“贱”语连珠,杜晓宇一人分饰三角色。由于身份不同,想法、做法都不一样,故事贴近人们的生活,因而演播大厅里、我家里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三连剧,今年春晚小品节目《占位子》,更是让我喜上加喜。因为它不仅是由沈腾、马丽、艾伦、常远、魏翔主演的,而且它让我们全家人开怀大笑不说,还能反映出许多令人深思的道理。
《占位子》讲述了在开学第一天开家长会的时候,这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更认真的学习,让老师更好地监督他们,便在开家长会之前早早地来到班级里抢占最有利的位置,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之后,沈腾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才知道自己争座位的班级是二年级一班,可儿子已经上了三年级,于是他对别的家长说他要早点回家陪陪孩子,别的家长纷纷醒悟,都打电话关心起了自己的孩子。
现在许多家长都想要给孩子的,而他们却没有时间多陪陪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上,但不如多去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关心孩子、与孩子多交流。
生活中,我是个幸运儿,爸爸妈妈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带我去爬山,逛公园……带我运动,既锻炼我的身体,又增长了我的见识。同时,我也希望明年的春晚有演员“沈腾”的四连剧,孙涛的小品……我盼望着!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5
春晚年年有,岁岁又不同。哪个新人将登上春晚舞台,哪位知名艺人因为日程原因遗憾退出,春晚节目单有哪些新看点,小品曲艺节目都有啥……20xx年春节即将到来,关于春晚的话题也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这些关注中有热切期待,有肯定赞许,有建言献策,也不乏批评之声。观众对春晚的需求越来越众口难调,回应好观众需求,正是春晚创新的动力所在。
回望春晚刚刚诞生时的20世纪80年代,经济建设等百废待兴,文化领域亦处于干渴状态。推出一台高水平的春节联欢晚会,无论触及哪个领域,必然受到万众瞩目。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观看春晚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心连心的符号。不可否认的是,在文化相对贫瘠的时期,人们很容易形成同样的或相似的审美追求和审美标准。春晚行进在大众一致认可的审美轨道上,所以成就了许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春晚本身也成为老百姓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年夜文化大餐。
审视当下的境况,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已成波澜壮阔之势,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审美偏好愈发多元。相比较而言,生于五、六十年代的观众喜欢传统的唱法、悠扬的旋律、铿锵的节奏。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往往倾向于在传统和现代音乐之间积极地寻找情感共鸣。九十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对于文化娱乐的体验更明显地表现为个性化的追求。即使是同一代人,也会因为知识结构不同、人文性情的差异,产生不同的趣味喜好,对于美的理解变得更为多样而无法归一。俗话说得好,羊羹虽美,但众口难调。春晚要取悦无数种期盼和需求,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过去一个“梗儿”可以逗笑全中国,如今观众“笑口难开”却是常有的事,“惯性挑刺儿”的人也逐渐多起来。当大家的审美习惯、审美趣味、审美追求都变得纷繁多样,如果还要求一台近五个小时的晚会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产生一种“同一性”的全民好评甚至狂欢化的效果,其实是非常苛刻的。对春晚有期待,是因为它已经成为我们记忆中、乡愁里的“精神家园”。期待之余我们也应理性清醒看待,春晚不可能对每一种文娱需求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皆大欢喜。给春晚制造太多的舆论期许乃至舆论压力,反倒是可能会绑架春晚,束缚住春晚的创新可能。
没有一成不变的年俗,也没有停滞不前的文艺渴求。大众对春晚的高要求甚至苛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标志着欣赏水平的整体提高,标志着文化发展的繁荣多样。这也对春晚筹办者乃至广大文艺工作者形成有力的鞭策,尽可能对接好观众的期待和需求,正是春晚创新应聚焦的命题。这些年来,尤其是今年,央视“开门办春晚”的力度越来越大,大门越来越宽,为的就是吸纳多元文化和流行元素,集众人之才智,让春晚程度地实现“老百姓喜闻乐见”。
春晚毕竟只是一台文化娱乐晚会,它是一枝独秀的芬芳,不是春色满园的绚烂,我们不应该给春晚太多舆论压力。用鼓舞的目光赞许它的成功,用包容的胸怀接纳它的不足,春晚才能越办越好。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6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全家人都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观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春晚的节目真多呀,有优美的舞蹈,有神奇的魔术,有滑稽的相声……
其中小品《投其所好》让我记忆犹新。这个小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郝建”的男职员酷爱打乒乓球,而他的科长“马科长”喜欢说领导好话,投领导所好。马科长听说新任的杜局长也爱好打乒乓球,就让郝建勤加练习,多陪杜局长打球。可杜局长并不喜欢这样阿谀逢迎、投其所好的人。我深深地记着郝建说的一句话:要做一个好干部,别总想着讨领导欢心,多想想怎么让老百姓幸福!是啊,“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不能总说别人的奉承话,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才能创造佳绩!
不过,最炫目动人的还是“蜀绣”。只见大厅暗了下来,一个穿着红色刺绣旗袍的少女走了出来。紧接着灯光摇曳,少女的旗袍就瞬间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颜色。伴着美妙的音乐,她“分身”成了四个少女。她们转过身后的屏障,旗袍上就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精致刺绣。转眼四位婀娜多姿的女孩被映入了屏障,竟变成了四幅美丽的图画。不一会儿,在柔和的灯光照射下,走出了歌手“李宇春”。唱到一半,她一个转身,舞台上出现了四个李宇春,她们一起手牵手,走上前来。听着动听的歌,看着神奇的舞台高科技,我陶醉了……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斑斓的烟花在空中绽开,最后我想对大家说:新年快乐!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7
今年春晚节目的丰富程度堪称历史之最,在以往的传统节目的编排上,舞台加入了许多新内容,更加符合年轻的人的追求。值得一提的是,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主舞台除了充满中国元素、中国文化,还呈现出开放性的特色。舞美设计上,给与观众的视觉感受,其舞台走向打通舞台和观众席的界线。所以无论是节目还是舞台,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持人,我都认为今年的春晚是我看过最难忘的春晚了。
看完今年的春晚,我意欲未尽,最后,也希望春晚越办越好!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8
今天从8:00开始的春晚,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亮点就是游子。春节,是在繁荣都市里幸苦工作的儿子女儿回家与父母团圆的节日。这次春晚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由视频表达出了游子要回家乡的喜悦心情,由采访一些明星的父母给出了不管谁都想跟父母在一起,由节目表现出了一些人不能回家的难过。我还喜欢一个《空山竹语》的“空中节目”。为什么说它是一个空中节目呢?原来,中后方有个肢体柔软的男演员表演着空中舞蹈,而后面《追爱》也是空中表演。春晚的小品这次特别多,遗憾的是小品巨星赵本山因为病痛不来,小沈阳也不来了。
我特别喜欢王菲与陈奕迅的“因为爱情”。从CD开唱悲伤但平静的歌调,连绵不绝的声音却异常好听。在合唱中,陈奕迅雄厚的声音进占上风,王菲的声音很尖锐,有点飘然然的感觉,不踏实。而后,开始刘谦的“见证奇迹的时刻”。主题竟然是“镜子”。上面准备了冰块、咖啡。把咖啡倒进杯子里,用吸管喝镜子里的咖啡。这怎么可能?又拿出了白色的卡片。首先写上“刘谦”。拿着右上角,镜子里左右颠倒。上面的字竟然反过来了。然后拿出有很多颜色的小点心,换了位子,刘谦测试与主持人的默契。猜主持人心里想的颜色。猜错了,刘谦说镜子里有另一个世界。把黄色球放到镜子旁边,蒙上布,所谓的“朋友”帮刘谦把黄色变成了红色,这又是为什么。天鹅湖舞蹈与类似街舞的舞蹈综合一起,听觉、视觉快产生幻觉,奇妙。相声“爱的代驾”。前面,演员成功地把全场热起来。后面陆续来的演员开朗,有些“双重性格”。特别是那二个女演员,清醒中带着醉意。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9
纵观全场晚会,“家”字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围绕“家”字展开的各类节目让整场晚会亮点频现。开场歌舞《四世同堂合家欢》分别演绎《春节序曲》《今夜无眠》《新春快乐》和《喜洋洋》四首代表不同年龄段的歌曲,营造出全家其乐融融、共度新年的联欢氛围。青年歌唱家雷佳带来的歌曲《乡愁》则演绎了“思乡归乡”的愁绪,勾起人们对故乡、对家的热爱和回忆。莫文蔚的歌曲《当你老了》饱含着对韶逝、父母老去的无奈和心酸,朴素内敛的意境叙述了一个深刻厚重的亲情话题。歌唱家刘欢带来的《从前慢》演绎出一种幽静恬然的慢节奏复古情怀,饱含着对过去生活的怅惘,渗透着点滴对老家的怀恋。陆毅一家带来的欢快歌曲《幸福家家有》则独辟蹊径,用一种带有童真的快乐将家的温馨撒播给每一位观众。此外,邓紫棋的《多远都要在一起》、刘和刚的《拉着妈妈的手》、孙楠的《搭把手》等歌曲,均质朴感人,深深打动了观众。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10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我们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以何种青春姿态面对挑战,我们以何种青春朝气启迪未来。20xx网络春晚以“青春嘉年华”之名,向青春的你发出“开新”之约,共赴一场“开新”之局。
理念开新。20xx网络春晚不仅仅是一场晚会,更是一场关于青春、潮流、科技的青年文化盛宴。以“开新”为主线,跨界混搭当下青年人最喜欢的文化符号,实现内容破壁、打通代际沟通,打造最懂年轻人的央视晚会。以青春开新局,为青年开新局,开启一个全新的20xx。
内容开新。20xx网络春晚在内容上将深度融合经典IP,并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以跨时空的流行元素唤起不同年龄层的青春记忆,用更加符合年轻人的潮流文化引发圈层共鸣,实现网络春晚的内容开新。
形态开新。20xx网络春晚将打破传统晚会的模式,呈现出新锐演唱会的形态。“开新合伙人”的创新模式将迭代传统主持人模式,沉浸式的交互舞美,为观众带来的视听观感和交互体验。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11
今年春晚歌曲与时代主题、社会热点紧密贴合,从抒发亲情乡情到歌唱人民祝福祖国、从追逐梦想到祈望幸福、从嘹亮民歌到动感迪斯科......种类丰富,词曲精美。节目种类也很丰富,有舞蹈类、语言类、魔术类、戏曲类等节目。这些节目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展望,实在是看点十足。
相对于以往的春晚节目,今年的春晚有着更大的不同。整体节目编排凸显人民性、民族性、民俗性、节庆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等,整个舞台的灯光效果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太震撼了。内心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安居乐业。
其实,每一年的春晚核心在于“联欢”,每个节目的意义都是为了展望新得一年,同时也是对过去辛勤工作一年的总结。春晚的每一位工作者都为了这一天不知道准备了多少天,能够顺利表演给观众看,也是他们内心的愿望。春晚是全国人民分享共同记忆必不可少的“年夜饭”,也是凝聚全国人民情感的最重要的“媒介仪式”。当然,作为观众的我们,观看春晚也很轻松。
“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今年春晚将一如既往地在除夕夜陪伴阖家团圆的观众辞旧迎新、守岁纳福,最后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12
要说到每年春节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事情是什么,那绝对是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了,我每年都会与妈妈守在电视机面前观看,比如去年的刘谦展示的魔壶表演,就深深的震撼到了我的心灵,一个小小的水壶,就可以随意的倒出各种各样的水来,实在太神奇了。不过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是做出了很多的创新与突破,因为5G技术的研发成功,春晚节目也更加丰富好看,我上网查阅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因为这次春晚结合了*眼3D这类先进的视觉技术,才使今年的春晚具有如此好看的效果。
而且今年的春晚意在创新,有很多新的亮点,再加上流光溢彩的舞台,目不暇接的精彩节目让观众赞不绝口。通过观看今年的春晚,我们不难看出节目表的良苦用心,一些节目不仅笑点爆棚,更能深度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今年的春晚不仅节目创新,而且舞台上也做了一定的精良设计,加入了中国元素以及中国文化,节目虽然花样百出,但是内容表达更加大众化。同时春晚也算是我国实力的证明,它的不断创新,也意味着祖国日益强大,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每一年的春晚都是那么别出心裁,每一次与众不同的创意都能让人耳目一新。春晚,仿佛是春节的灵魂,少了春晚就感觉少了些年味儿。春晚,依旧能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下保持着传统文化,同时能够与时俱进,让我们中国人真正找到年味儿。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13
今年的春晚很有创意,有很多新的亮点,流光溢彩的舞台,美轮美奂的节目。舞台首次打造三层立体舞美,同时运用飞屏技术营造出360度环绕式景观,让观众在屏幕前就能有“*眼3D”的极致体验。这也展示出了新时代春晚的魅力、活力和创新力。这是5G网络技术所展示的立体美与身临其境感。
节目延续了以往的传统,也有新的创意,歌舞类节目中,我很喜欢《一带一路嘉年华》,这是一档许多国际舞蹈家,团体所联合呈现的一支舞蹈,让人目不接暇,也体现了中国在新时代的国际大国风范,“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建设举世闻名的项目。
语言类节目很抢镜,有展现爱情的肖战,谢娜小品《喜欢你喜欢我》,有讽刺官僚资本主义的小品《快乐其实很简单》,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魔术与戏曲也让人惊叹,两者结合新颖有趣,我认为这是将传承以另一种新形式继续传承下去,古人的精华与新时代的结合!
春晚作为每年的除夕夜合家欢必看的节目。每年都在进步,这也真是折射出我们身后祖国蒸蒸日上、人才济济。许多中国元素以及中国文化在源源不断的传承,一代又一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得不说,新时代的祖国真正与时俱进了。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14
说起春晚,每年都有许多精彩的节目,让不少观众看了,难以忘怀。20xx年的春晚和往年或许有点不一样,更加地突出全民性、大众性、联欢性,使得全国人民可以一同享受欢乐,而这也是春晚节目的价值体现。央视春晚不仅是明星大腕的舞台,更是“平民”的,节目各具特色与精彩,表达当下人们对生活的期待与愿望,除了唱歌跳舞这些节目,春晚里最有趣的节目,当然要数小品,其中有几个讲述回家故事的小品,让人看了内心油然而生感动之情,备受共鸣,感触良多,故事展现出家人对子女在外漂泊无比思念的感情,也表现了家人对自己孩子的爱淋漓尽致,没有丝毫的保留。
另外春晚节目里还有许多值得观众朋友们看的节目,譬如精彩绝伦的歌舞、魔术、相声还有独唱等,面对大腕明星们的一展歌喉,相信不少电视机朋友们已经是沉醉其中,享受他们的天籁之音,甚是荣幸之至。
回首往昔,不知不觉地,春晚已经陪伴了我们走过30年的路程,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小时候特别爱看春晚,直到现在长大了,喜欢看春晚的心,依然不变。春晚带给我们所有人不只是快乐的节日气氛,更重要的是生活的积极向往,不断的怀念不断的前进,铭记时代的印记,带上梦想继续前行。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15
今年的春晚是我比较期待的,因为今年的嘉宾阵容我实在太爱了。李宇春、张杰是歌曲是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最爱,还有王一博、关晓彤、李现、迪丽热巴、王俊凯、王源、陈伟霆等一众流量明星纷纷上场也是足够养眼。但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再看过春晚后给我带来快乐最多的还是小品和相声的表演。节目中各个演员们都体现了出了他们那深厚的功力,对于舞台节奏的掌控非常出色,搞笑的“包袱”一个接着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年轻人可能更偏爱搞笑类节目,对于其他方面都不太在意。其实春晚之所以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目,就是因为节目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了顶尖水平。例如今年春晚舞台绚丽多彩,变幻莫测的场景让人流连忘返,还有主持人富含寓意又不会太严肃的主持稿,这都是让我眼前一亮的细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春晚的年味淡了,这样的吐槽我不否定但也不完全认同。要知道每年准时观看春晚已经是大家的一种习惯,已经成为民众春节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春晚”这道调味品,会让人产生一种空落落的惆怅感。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一年四季只能聚在家里几天,除夕夜家人围在一起看春晚,不是为了看一台多么精彩的“节目秀”,而是希望全家人找到情感共鸣,在歌声中温暖,在笑声中团圆。
每一年的春晚都是以熟悉的《难忘今宵》结束,这是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不为别的,只因新年到来了!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16
今年的春晚魔术《家的思念》被安排在了零点之后,在大家都到外面放鞭炮的时候,许多魔术爱好者仍坚守在电视机前,不愿错过亦丰的表演,在他们的预期中,亦丰一定会带来一些新鲜的、不一样的表演。他们没有失望,今年,亦丰的表演称得上是用心的诚意之作。
在那样一个华服高髻云集的盛会上,亦丰却一身家常打扮。穿一件粗线毛衣,如同在家中面对爷爷奶奶,不需要过多修饰。表演魔术也很随意,仿佛不是为了展现自己,只是为了让家人高兴。他先是调皮地学孙悟空的样子,从颈上拔下一根毫毛,一吹,变成了一双筷子,在大家“饿了”的哄笑声中,亦丰点开iPad,找到“奶奶包的饺子”照片,放大了,伸出筷子去夹,竟真的把一只饺子分离开、夹了出来,影像和实物可以这么“混淆”吗?亦丰将iPad划到另一个画面上,从侧面将光影抽出,化为一张彩色纸片;纸上的画面也会转虚为实,亦丰让大家细看画片,钱币、魔方竟然都是凸起的,可以取下;一元钱作为压岁钱送给朋友太少了?好办,亦丰把它变成了一个黄色的橘子,又变成一个红色的苹果,送出“一元复始、吉庆、平安”的大大祝福;用魔方玩个游戏吧,拧乱了的魔方多长时间可以复原?亦丰拿在手里只轻轻一摇,乱码瞬间就回到初始,归整如新;这只魔方还可以爆裂为一桌子的彩色糖块,让众人解饿解馋。
亦丰再请大家到一张大玻璃桌前,桌上铺着红纸,摆着笔墨。亦丰用手将墨块遮住,再打开手掌,墨块消失了,而一旁的半杯清水突然一下就变成了黑色,在大家的惊讶声中,亦丰用大号毛笔蘸上墨汁,不好意思地坦言,一直没有好好练过字,今天要学着写一个,他将毛笔点在红纸上,然后调皮地撒开笔杆,笔居然直立不倒,还随着亦丰的隔空引领在纸上行走,留下蜿蜒如流的纵横墨迹,在亦丰画龙点睛地点上最下面的一点后,大家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倒写的“家”字,“到家了!”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拆开的毛笔头在亦丰手中变成了一只红嘴、黑眼、白毛的小鸟,飞向观众席,诠释出“倦鸟归巢”的温暖意象。
亦丰的这场表演不是很大型,没有大震撼,但点点滴滴,沁人心脾,让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亦丰是法籍华裔魔术师,年幼时随父母移民海外,少年时开始喜欢魔术,学业完成后他签约了一家中国台湾的综艺公司,成为旗下专业艺人。亦丰的魔术才华在公司为他投资拍摄的《亦丰魔幻》系列魔术片中得到了体现,“一张钞票多次变化”“空手出长面包”“悬浮方便面”等创新之作在观众中引起热议。在魔术大家庭中,影像魔术还是一个未被充分开发的艺术领域,看上去,它有点像电视音乐、武打电影,是艺术门类加拍摄的艺术,但实际又不完全如此,拍摄的“神话”可以美化歌唱和打斗,却无法美化魔术,因为魔术是需要人“信”的艺术。影像魔术应该做什么、边界在哪里还需要探索。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亦丰从事了这份工作,这份工作也强化了他的这两项能力,而在春晚表演之前,他的创新能力已经声名鹊起。
亦丰的春晚魔术创新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观察,一是“变什么”。亦丰的魔术中既有iPad、魔方、钱币、糖果等时尚生活用品,也有筷子、饺子、红纸、笔墨等传统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代表了中国百姓生活中的时尚风。这两年iPad很流行,到处都能看见人们拿着它划来划去,中国人的书法活动非常普及,很多人都能舞文弄墨、提笔写字,但是这些时尚风在以往魔术中却很少体现,大家看到的iPad变化常常是变出水果、网球,而能在书上自动写字的笔也只有西式的带羽尾的硬笔。在过去的魔术表演中,搭配时尚尖端技术的魔术很常见,传统中国风的表演也不乏,但两者是脱节的,仿佛天然不能很好地整合,而这样的魔术观众是不满足的,今天的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时尚的中国魔术,就像我们的高铁和卫星一样,既有国际的优势又是属于中国人的技术。亦丰的魔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点,把“最新”和“最爱”结合到一起,“iPad变出饺子”“毛笔在纸上自动书写”等表演表现了中国人的现代生活,表现了中国魔术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亦丰春晚魔术创新的第二个观察角度是“怎么变”。一般的魔术节目在结构的时候都是从魔术效果出发的,把要演的魔术分出大小、强弱,按照观众欣赏心理,进行弱弱强、弱强弱、强弱强等不同模式的结构。而亦丰的魔术结构里除了魔术还有一个戏剧式的框架。亦丰自己多次讲过,他希望自己能像美国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用魔术去表达和沟通情感,用魔术去讲故事。他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观众有了更好的解密条件,如果魔术中只有秘密,观众会由于知晓秘密而失去兴趣。魔术师应该在魔术中加入更多的艺术性,使它像其他艺术表演一样,使观众被触动,有共鸣和感动,从而更多地去关注表演本身,而不是背后的秘密。在亦丰的春晚表演中,春节、海外游子、回家团聚组成戏剧的要素,主人公的诉求、解决诉求的过程和最终结果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讲述,变饺子、送祝福、玩魔方、写大字,这些春节欢聚中的最有代表性的活动按照和亲朋一起吃喝玩乐、向长辈学习中国文化、乡愁获得极大慰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层层递进,使观众在魔术惊喜和情感共鸣上获得双重满足。
亦丰的魔术发展之路并不一帆风顺,他的一些影像魔术曾经被人非议、恶搞,在重要表演中也曾遭遇过滑铁卢,但是他的反应总是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做好,在他花样美男的形象和轻声细语的表现之下,有着不可思议的坚韧和顽强。在最近上演的《亦丰魔幻》第二季中有一个表演,穿着蓝色牛仔服的亦丰在一条公路上骑行,两边是风光如画的绿色田野,镜头从他的脸上移到手上,他的手在尝试离开车把,接着我们看到他果敢地把双脚挪到大梁和车座上,在疾驶的自行车上站立了起来,在这个惊险的杂技动作之后,他将身体向后仰倒与地平行,以单脚站座全身浮悬的魔术动作,告诉瞠目结舌的观众:我的平衡方式就是一直向前!
祝福所有努力创造的魔术师一直向前,找到更加美好的魔术。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17
每年的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就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的春晚节目。
今年的春晚节目非常丰富,亮点也很多。有幽默的小品,有滑稽的相声,还有动听的歌声和神奇的魔术表演,让我历历在目。
我最喜欢的是刘谦的魔术,他先是一个热身魔术,紧接着《魔琴》的魔术来了:李云迪弹着美妙的歌曲,刘谦拿着牌随意抽了四张,然后“唰”地一下变成了四张a的扑克牌。我一声尖叫:“哇!好神奇啊!”更绝的是李云迪弹着动听的歌曲,刘谦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四张a牌变成了音符,把其余的扑克牌变成了钢琴的按键。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刘谦是怎么把钢琴和人变没的,真是太神奇了!
我还喜欢相声《这事不赖我》,它充分反应了现代青年的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也教育大家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我们要学会面对现实,想办法去解决困难,而不是不断地抱怨别人。我还喜欢由沈腾、玛丽、杜晓宇、王琦带来的小品《今天的幸福2》,既幽默又可笑,迎来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全国人民都欢欢喜喜地迎接着新的一年到来……
观看央视春晚心得体会 篇18
大年三十晚,我门一家人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
今年的联欢晚会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有小品,有歌舞,有相声……瞧,我们一家人看得津津有味,愉悦的笑声不时从我家传出。我最喜欢看的是小品《美好时代》。这个小品主要讲述的是一个诚实的故事。那天,毛豆豆替白雪买了一张彩票,毛豆豆的丈夫余味去问老婆的哥哥要钱,结果没要到钱,他哥哥却说等他孩子到20岁时再给他。毛豆豆气得要命便走了。这时,余味从茶几上拿了彩票,听了听收音机,惊讶了(他以为是自己的),便高兴得不得了。毛豆豆说他疯了,余味却说自己中奖了。毛豆豆把真相告诉了他,余味不相信。于是毛豆豆把自己家的彩票拿了出来。余味知道白雪的钱是自己家付的,便打电话去咨询,让自己的妻子放心,得出的结果却是:没事吧你。
看了这个小品,对我的启发很大:无论做什么事情是谁的东西,就应该给谁,不应该自己拿走,而且要懂得诚实,因为诚实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