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 篇1
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宣传6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营造喜庆、祥和、隆重、热烈的社会氛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国家民委所属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等单位联合摄制的30集重点献礼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于20xx年10月14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连日来,我市各单位纷纷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各族群众观看了该电视剧。
今年27岁的滕翠是甘河子镇党委的宣传干事,10月15日晚上观看了央视《丝绸之路传奇》后感受颇深。滕翠说:“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振兴丝绸之路现代文明的故事。能让更多观众一同感受新疆的大好风光,风情美食和民俗文化以及最为闪亮的‘艾德莱斯绸’服饰,很值得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让各民族同志多了解、多接触,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促进民族团结,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在新疆这个大家庭中。”
在南苑街道军民路会议室,30多名党员干部及群众通过远教平台观看《丝绸之路传奇》,居民宋英说:“这部电影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做为新疆人的我觉得很骄傲,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过上了幸福生活,也享受到了很多国家的优惠政策,生活越来越好,今后为我们一定会为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美丽的家乡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并作为首部拍摄播出的重点电视剧,是我区创作的第二部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是新疆题材电视剧创拍的重大突破,对于弘扬新疆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形成“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强大正能量势场有着积极向上的现实意义。
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 篇2
《丝绸之路传奇》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及北京星河圣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维吾尔族青年艾拉提·苏莱曼从一个穷苦的艾德莱斯纺织传人,在各民族人们的帮助下,学习科学的纺织技术,最终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的故事。
《丝绸之路传奇》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少数民族工业题材的电视剧,全景式展示新疆纺织工业发展和各民族产业工人团结奋斗的史诗性作品。
作为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剧,30集新疆题材电视连续剧《丝绸之路传奇》目前正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全剧以新疆的色彩、新疆的声音、新疆的感情讲述了中国梦的新疆故事。该剧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重点电视剧项目中首个播出的剧目。
这部剧首次将维吾尔族传世瑰宝“艾德莱斯绸”搬上荧屏。艾德莱斯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着“21世纪最后的丝绸手工制作工艺”“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称号,20xx年还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扎染技术独特,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图案层次分明,组合严谨,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该剧的主人公艾拉提(巴哈提亚尔·艾则孜饰)在各民族同胞的帮助下,将古老的手工作坊生产艾德莱斯发展成先进的工厂机织艾德莱斯,他本人也从一名贫苦的艾德莱斯纺织传人,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
他的爱人、女一号梅里古丽(阿孜古丽·热西提饰)是一个维吾尔族孤儿,从小被从江南来新疆的桑蚕养殖专家卫守仁(王诗槐饰)收养,卫守仁一家与苏莱曼(吾守尔·赛来饰)一家相知相识,共同生活十多年,结成世代友谊。该剧剧情跨度约40年,从新疆解放初期,国家选送维吾尔族和各民族年轻人去江南纺织学院新疆班学习,再回到新疆中国西北最大的丝绸厂工作,直到改革开放的上世纪90年代后,昆仑丝绸厂成为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该剧正是通过一个大时代中的民族人物故事,向观众呈现了最真挚的民族团结之情。
为了更好地表现在这条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剧组万里大转景,横跨东西部取景拍摄。东至江苏无锡、浙江桐乡,取景江南美丽山水与人文,全景式地展现了大美新疆。剧组深入昆仑深山,驰骋沙漠,草原、胡杨林等唯美风光通过该剧可以一览无余。新疆60年的发展巨变再现荧屏,古老的丝绸之路也再度被揭开神秘面纱。
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 篇3
献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30集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引起我州各族群众强烈反响。
这部电视剧讲述维吾尔族青年艾拉提·苏莱曼,为了发展新疆民族工业,传承丝路文明,与妻子(一个被汉族纺织专家收养的维吾尔族孤女阿拉木罕)共同经历半个世纪风雨人生,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的故事。
博乐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阿媛说:“观看《丝绸之路传奇》电视剧后,对我感触很深。新疆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我们共产党的领导,更离不开各民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的团结互助。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和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干事创业。”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工作人员王倩看了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后感叹不已。她说:“这部电视剧不仅体现了新疆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先进文化,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以此展现了新疆的大美风光以及民俗文化。”
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工作人员库尔班娜依·司地克说:“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共同演绎的最为温暖感人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如剧情一样,各民族都应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美好生活要靠大家共同创造。”
博乐市青得里乡托郭生布呼新村村民尼沙古丽·努尔买买提和邻居一起看了这部电视剧,她说,作为新疆人,在电视上看到熟悉的家乡,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们应该珍惜当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美丽的新疆。
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 篇4
中央一台正在热播的《丝绸之路传奇》,满怀历史的厚重感,塑造人物堪称一绝,本剧由景宜编剧,王文杰导演,将大美新疆的淳朴、各民族的交流,从人性的角度,以纪录片的水准,完成了丝绸之路历史传奇。它刷新了很多观众对电视剧的认识,千百古道,情感史诗,真善美的故事。
《丝绸之路传奇》揭秘主角的性格与感情
先看这部剧的背景:昆仑山下,古代丝绸之路穿过的少数民族村庄,历史上有种桑养蚕的传统,维吾尔族传统纺织艾德莱斯绸有着上千年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半个多世纪,在党和国家扶持下,新疆成立西北最大丝绸厂,培养了一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的纺织工人和技术专家到昆仑山下组建丝绸厂。各民族同胞结下爱情、友情、亲情,让历史的天空闪烁丝绸文化的灿烂,照亮这条生动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了剧中几个人物的感情与命运:
男主角艾拉提:有民族气节的执着年轻人
男主角有勇有谋,执着直爽,是一个为了目标坚持不懈走下去的小伙子,为保护古艾德莱斯绸王,艾拉提的父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将艾德莱斯传承并发扬光大。编剧十分擅长拿捏人物的情感,摸准了男主角的心理活动,贵在人物的真实可爱。男主起初为了保护家传宝物,跟恶霸斗智斗勇,最终保护了艾德莱斯绸,丝绸比生命更重要,那份勇气宛如英雄,乱世之间他的铮铮铁骨,是家族的荣耀,外人无法理解他们对艾德莱斯的那份舍命的果敢。他有才气身怀绝技,又善于学习,思想也足够先进,是解放初期新生代为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年轻人代表。艾拉提在方政委的支持下来到了江南市;从空有一身本领的年轻人,成长为学识渊博成熟的一个企业家,从男主角身上体会到的是上进心和民族情感,是青年才俊学习科学的纺织技术,最终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的传奇。
女主角卫明霞:成熟善良温柔美丽,又有主见的姑娘
新疆姑娘阿孜古丽颜值很高真的好美,堪比时下流行的迪丽热巴、古力娜扎,最爱这个女主角,阿孜古丽和她扮演的卫明霞,如明珠一颗,完美无瑕。她是热情奔放又不乏含蓄的新疆姑娘的真实写照,首先这个姑娘颜值高,西域风情,迷倒电视机前的万千观众。她性格里面的东西更令人爱慕,她沉稳,才华横溢,兼具勤劳能干,聪颖贤惠,是所有老师和同学眼里的第一女神,她凝聚了新疆姑娘所有的优点,难怪剧中艾拉提和刘浩都对她痴迷不已。男女主角青梅竹马的关系随着剧情演变变得越来越艰难,姑娘对他从一种依赖,变成另外一种隐忍,适可而止。他们遭到家族反对,好容易有希望走到一起,却因为那个年代的保守只能保持距离,适可而止,很揪心。姑娘披上艾拉提亲手织成的丝巾,转过头去那一丝回味无穷的笑意,又立马四下张望生怕被人发现的紧张恐惧,都跳跃式的表现出一份难能可贵的痴情。
男主角的妈妈帕夏汗:勤劳质朴勇敢豁达,性情中夹杂几分固执的可爱大妈
男主角的妈妈是剧中最令人佩服的女性角色,她将骨子里的那份坚强和一根筋传给了儿子,但她虽然固执,虽然有时候很守旧,不允许儿子外出学习,但她是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明辨是非的可爱大妈。家中惨遭横祸,但她用坚强继续维持家族的尊严,对儿子管教有方,对帮助过自己的方政委一家,全心全意的回报,非常仗义的为政委难产的妻子接生,跟他们一家成为生死之交;但儿子为了理想,在方政委支持下去江南纺织学院学习,她又任性的抢走政委的儿子,跟他们公然闹别扭,那份母爱,那份一根筋,都让人欲罢不能。她具备中国传统妇女的勤劳质朴和对儿女坚定不移的爱,在这种爱的驱使下,她可能会犯一些任性的错误,但不影响整个人物身上的光芒。
方政委、刘浩等角色是点睛之笔
方政委如同他的姓氏和身份,为人方正,处世冷静,在战场上智勇双全,解放之后在建国初期又以自身的能力为国家做贡献。出演这个角色的戏骨宋佳仑,很精准的把握了人物的性格。他明事理,方向感强,在剧中几乎是指挥军式的灵魂人物,带动包括男主角在内的所有人走向一种新的思想和道路,联络各个民族间情感的一个突破口一样的人物;
刘浩则是标准的汉族书生,他暗恋女主角,在他身上的那份成熟,甚至让人某种程度上感觉他比男主角还要有吸引力,尤其处理情感问题的那种担当和内敛,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黄金男配,可惜女主角对男主已先入为主,局势不可扭转。
追了几集便一方不可收拾,原因就是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以及出色的人物设置和时代变迁大环境下的人物思想以及那份坚定的民族气节,让它成为时下最火的民族偶像剧。
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 篇5
一年前,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即刻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热烈响应。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文化的吸引。
丝绸之路这个以和平、繁荣为内涵的历史概念与中国未来全球化发展的关系,中国在丝绸之路中占有什么位置,都可以在刘迎胜教授的新书《丝绸之路》中找到答案。
“丝绸之路起源于各人类文明中心之间的相互吸引。”这是《丝绸之路》一书开宗明义的一句话。四大文明古国即古代中国、印度、巴比伦和埃及,散布于亚、非大陆,地理位置的排列,决定了古代文明中心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东西人类文化之间的交流。这是丝绸之路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不同文明的人们征服巨山大川,克服天然的、地理的巨大障碍,建立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如同丝绸的璀璨斑斓一样,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绚烂辉煌。
丝绸是华夏祖先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这种源于农耕文明的丝织物,由于其轻软、耐用的特性,对于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是丝绸西传的物理特性。随着我们祖先丝织技术的进步,丝绸象征着华美、尊贵、富有,中世纪欧亚大陆乃至欧洲的贵族对丝绸产生迷恋甚至膜拜,这是丝绸西传的文化特性。丝绸因其物质的、文化的特性,成为沟通东西文明的纽带和媒介。东西方之间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以丝绸为介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横贯数万里的地理区间内,相互进行着交通往来和文明交融。时至今日,生活在这个世界相当多的人们仍然享受着丝路文明带来的福荫。
既然丝绸之路是联系、沟通东西方的通道,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就会走自己最适合的通道,因而丝绸之路犹如沟通东西文明的血管,有很多条,但主要的也就是两条大动脉:陆路和海路,也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由此构成本书的两个组成部分,上篇为草原丝绸之路,下篇为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书是刘迎胜关于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的成果,由此构成本书最突出的特色。作者早年师从蒙元史大家韩儒林先生,通晓十几种语言,包括欧亚大陆的古代语言,在蒙元史、中外关系史、内陆亚洲及中国伊斯兰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学界公认的学术成就。这本书作为学术大家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的结晶,其权威性、前沿性在丝绸之路主题图书中独树一帜。书中,作者实地考察与文献记录相结合的论述随处可见,有着很强的现场感,更不用说订正传说中以讹传讹的谬误了。无论是草原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元素无处不在,中国始终是丝路的主角,中国古代文献的记录是最为丰富的,成于中国知名学者的著作也最具参考价值。
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相互吸引的产物,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一直衔接着“中国梦”与“世界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古老的丝绸之路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中华文明必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