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扫盲工作心得体会 篇1
通过村两委领导及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全体兼职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全面完成了上级分配我村的农教扫盲巩固提高任务,做好了今年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识提高了。前些年,部份农技农牧民过于强调全镇已经没有文盲半文盲了,忽视对农民适用技术的培训。今年以来,全体教师站在构建和谐长期、发展当地社会经济的高度,学校教师主动承担扫盲巩固提高任务,农服中心,林业站的同志积极投身农业适用技术的培训,长期中学挑起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担子,全镇齐心协力,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分别在白田、共和、长期、太平、兴旺等五个村组织近三年脱盲的农民,进行扫盲巩固提高教育。各农民技术学校统一使用《技术与识字》教材,均选学14篇课文以上,组织命题测试,参测人数67人,,测试合格。
三、分别在对农民进行适用技术培训,重点培训脱毒马铃薯、脱毒红薯、撑绿竹等农林作物的栽培与管理,兼以培训石斛等药用植物的栽培管理。全年共培训2900人次。通过培训,有2700人次以上达到合格水平。
四、长期农民对初劳动,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他们请来社事办、劳保所的同志当讲师,为农民上课,组织学习外出务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外出务工的必要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年的工作,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问题也还存在,其中突出的问题是:肩负扫盲巩固提高学习培训任务的教师报酬偏低,学员更难动员,集中学习存在较大困难。此外,从其他部门请来的适用技术培训教师,更是分文报酬都没有,教师难请。我们定在今后积极向上级反映,力求解决上述问题,把工作做得更好。
2025年扫盲工作心得体会 篇2
第一次摄影扫盲班学习心得
心得一:想要学啥,干啥,说出来让周围的人知道,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摄影理念:
摄影是一件简单的事,画面要力求简洁,背景要力求简洁,越简洁越好。
摄影是一件复杂的事,相机结构复杂,功能复杂,不可能两三个月能速成,要持续学习并练习,要保持极大的热情才能有成果。
扫盲第一步,认识光圈和快门,并记住参数:
光圈:F1 ,,,F1.4,,,F2,,,F2.8,,,F4,,,F5.6,,,F8,,,F11,,,F16,,,F22
光圈的规律是“间隔翻倍”,快门相同的情况下,从F2调为F2.8,通光量相差一倍,即一档。
快门:30,16,8,4,2, ,<1>, 1/2, 1/4, 1 /8, 1/16,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1/20xx, 1/4000, 1/8000
快门的规律是以1为出发点,左右变化“以倍数变化”。除了30和125有点少少区别以外,光圈相同的情况下,从1/125调为1/250通光量即少了一倍即一档,如同接一杯水原来要1/125秒,现在只接了1/250,一半的时间,只接到半杯水啦!
扫盲第二步,了解相机的菜单和功能,学会如何用A档,如何拨动转盘设置参数,如何设置单点对焦,转换焦点。了解白平衡如何设置。学习曝光补偿如何增减。
一起去的学员说:我用了一年这单反了,才知还有这些功能。我想说:我用了三年单反了,才知相机上这些按钮是如何用的。
扫盲第三步:练习
在课堂上练习了一下曝光补偿增减,及使用单点对焦拍不同远近的物品。
第二天是周日,阴天,带了儿子去中心公园狂拍一通,对自已没啥信心,先用自动人像模式拍了几张,因为是阴天,感觉成像不是太好。
这是自动人像模式拍的:
接着换成A档来拍,不知为啥,拍出来很黑,学得不过关啊!
终于拍出一张清晰一点的相片了,至于原因,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我就是拿着相机,设了一下ISO200,用单点对焦模式,加了0,5档曝光补偿,一阵乱拍。
儿子最喜欢边做边唱:
来来,我是一个红灯,停停停。。。。
来来,我是一个绿灯,行行行。。。。
然后我用A档来拍花卉,发现超清晰啊
在回家的公汽上,我拨动相机,发现白平衡竟然可以设成阴天,设置后再拍一张,发现肤色自然多了。真是后知后觉啊。
总结一句:要学好摄影,一定要多拍!!
2025年扫盲工作心得体会 篇3
一年来我村在扫盲工作中首先核清底数,健全档案。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以村民组为单位,核清文盲底数。对新生文盲、复盲、迁移性文盲等加强了监测,完善了扫盲工作档案。建立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为制订扫盲工作规划奠定了基础。
另外广泛开展了杜绝新生文盲和扫盲后的巩固提高工作。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辍学,杜绝新生文盲。并且对15周岁以下的文盲,由学校负责进行了补偿教育,使其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我们知道要使脱盲人员普遍接受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校和成人学校的作用,制订了具体措施,在青壮年脱盲学员中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适用技术培训及各类专项教育活动,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切实巩固、扩大了扫盲工作成果。现在就我村扫盲工作的情况做一总结如下:
一、根据年初计划我们还做了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1、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扫盲教育,方便了更多的文盲参加学习。在夏季季节,扫盲教师巡回指导;在农民冬季农闲的时候集中办了扫盲班;还采取了家庭扫盲,子女利用假期教父母,丈夫教妻子;并且加强义务教育监管力度,使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都达到了100%。从根本上杜绝了新文盲的产生。
2、根据实际需要聘请了小学教师、有文化的村民、乡村干部 15名作为扫盲教师。
3、本年筹措扫盲经费 20xx0元。全部用在了扫盲工作上。
4、举办了两期实用技术培训班。举办适用技术培训班,吸收脱盲人员参加学习,对巩固扫盲成果起了更积极的作用。
5、加强管理。今年制订了扫盲学习通知制度, 使扫盲对象、扫盲时间、扫盲地点、扫盲教师、扫盲经费一一到位。建立了扫盲教师聘任制度,对扫盲教师发了聘任书,并提出教学要求。
二、成果:
经过一年的努力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提高了,先进文化技术得到更好的渗透,就可以改变农民靠天种地的思想观念,科技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也就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使我村村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我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今后努力方向:
为使我村加快发展步伐,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抓好扫盲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使我村早日成为小康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25年扫盲工作心得体会 篇4
一转眼16天就过去了,闭幕式也到来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持人说过的一句话:“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必将是一场载入史册的奥运会。”
当那首歌唱祖国响起时,紧握着遥控器的手与我颤抖的内心一同律动起来。我们每一次过春节我们都会挂中国结和灯笼,象征着团结,幸福,平安,而把中国结作为闭幕式的核心元素,寓意连接世界美美与共,恰好也是迎合了奥林匹克精神当中的更团结,如果说中国结是宏大的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运动员代表先给志愿者代表的红灯笼就体现了细微处的力量,灯笼点亮我温暖你,却可以点亮世界,这和志愿精神可以说也是完美集合的,整个闭幕式不仅展现了诗意和浪漫,也是显示了我们的和平之一和友谊之星,闭幕式上绰绰体现的中国文化的元素也是表达了我们对于冬奥会最最朴素的感情,那就是送别怀念,铭记,期待,闭幕式上呢,还有一个环节让我印象很深刻,就是这个雪花的火炬台和梦幻的五环。
你们每一次跌倒又勇敢的站起来,在这里我想对那些运动健儿们说,你们辛苦了!
开幕式和闭幕式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独有的博大精深和浪漫。是立春当日的万物复苏充满生机,有朋自远方来,迎客相见,更是闭幕时折柳含情的依依惜别,友谊地久天长,天下一家。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燃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里。
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背景下,点燃世界的冬奥会,让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为全球奥利匹克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我们看到的是赛场上的拼搏,赛后的和平团结,和冬奥村的友好欢乐。巴赫主席在闭幕式致辞时提到“你们给了和平一个机会”,“谢谢中国”。感谢这场冬奥,让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聚集在此,无畏国家背景,亦或是战火政治,同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目标努力!我们看到了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强国责任,在疫情下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关爱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作为东道主欢迎全世界的健儿齐聚一堂。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簇拥下,新一代中华儿女奋勇拼搏,勇攀高峰!
一次奥运的结束,就意味着新的奥运周期即将开启。四年的蛰伏,四年的努力,我们共同期待20__年的意大利冬奥会,在新的热土上看到新的奇迹,我们一起向未来!
2025年扫盲工作心得体会 篇5
通过这次课改培训学习,庆安初级中学的教学模式让我大开眼界,新颖、但充满活力。在课堂上,老师就是一个领路人,主角是学生,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兵教兵”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较于传统课堂,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的高效性和学生们核心素养的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课改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也是充满挑战的。老师从一堂课的主角变成了一个引导和辅助者,这并不是说老师的工作减少了,相反更需要老师们的智慧去调动起全班的积极性。要想有效的引导班级学生自觉的在课堂中学习,老师们就需要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地制宜,分层次教学设计不同的导学案,并和整个备课组的老师们一起商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