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中秋节文化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秋节文化心得体会

时间:2025-04-06

中秋节文化心得体会 篇1

  秋款款而至,点染出一个丰硕的季节。时光从指缝间穿梭而过,转眼,又是一年中秋将至,赏月共话团圆成了家家户户永恒不变的约定。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作为团圆、吉祥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而吃月饼、送月饼就成了中秋节一大习俗。儿时,数星星,盼月亮,眼巴巴地盼着中秋节,因为在这一天,可以吃到平时难得一见的老月饼。儿时的老月饼是用土黄色的牛皮纸层层包裹着的,顶着红色的盖头,用细麻绳捆绑起来,拎在手中稳稳当当。月饼馅多是五仁的,母亲告诫我们这种月饼是不能多吃的,吃多了难消化。不知这确是事实,还是当时条件所限,母亲为窘迫的中秋节找的借口。

  母亲见我们姊妹三个虎视眈眈,便一层层地剥开纸,四个圆圆的、散发着香味的月饼就呈现在眼前了。她先取出两个,这是要留给老人的,第三个月饼被托在手上时,我们已经把口水咽了一遍又一遍。月饼被掰开时,我们用眼睛偷偷瞄着别人的,看是否一样多,要是稍有不均,肯定是要嘟囔一番的。终于,月饼发到了自己手里,我们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刚刚咂摸出个滋味来,月饼已经全进肚了,细细地舔着手心的月饼屑,猛咽口水,一年的期盼和守望就被这小半个月饼打发了。儿时的我们,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能独自吃个圆圆的月饼呀!

  后来,读了初中,学业繁忙,中秋节往往是在学校里度过的。难得中秋恰逢周末,全家齐聚一堂,摆上时令水果,欢声笑语,汇成了中秋的欢歌。至于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父母是没有这样的意识的,在他们眼中,月亮就一直守候在天上,阴晴圆缺,没有什么新鲜的,如同他们一直在家守候着子女一样,几乎没什么悬念。于是,在热热闹闹地操劳了一整天后,他们早早就上床休息了,只有我们三个小的会站在院子里,抬着头,仰望苍穹,一轮清辉,月圆如盘,为赋新词强说愁地感慨一番。

  后来参加了工作,不知不觉,日子早已成为一种来来回回的匆忙奔走,不记得中秋节有多久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话趣事。父母一次次在无望的翘首期待中,白了双鬓,模糊了双眼,驼了脊梁。月亮的清辉仍无私地洒满人间,忙碌中,我们也许早已忘却,在岁月的长河中,最深情的告白是陪伴。

中秋节文化心得体会 篇2

  中秋将至,似乎人们都在期盼着,或盼望着一家团圆其乐融融地观赏者中秋的圆月,或举头望月凭借着这个众人团圆的日子,彻头彻尾地将内心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宣泄一番。我从没有体验过远离自己的独自处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没法感受出门在外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思念心绪。

  中秋夜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寂静,我家的院子里那几盏路灯显得摇摇欲熄。此时此刻,我的思绪我的心情像是被对月思乡的游子们传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轮明月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显得是那样孤独,那样纯洁,那样光亮。此时我的心中涌现了无数话语要向这茫茫月色的倾诉。

  我不由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故此名。在这一天天上的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一样非常圆,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圆”之美称。我国民间把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我爱太阳,但我更爱月亮,那种白玉盘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阳是个豪放,热情的男孩,而月亮则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孩。我爱这种恬静也爱这种优雅。再望着那轮明月,我感觉她如同天空中镶嵌着的一颗硕大的明珠,光泽艳丽,闪闪发光;她如同一块无与伦比而又价值连城的玉盘,纯洁高雅,讨人喜爱。瞧,天空飘来了朵朵淡云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见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她挤啊,使劲想钻出来。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来,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丽的脸蛋,像小女孩撩开了披在额上的乌发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却觉得那穿于云层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诗意。我又发现月姑娘正用月光铺成一条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请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今天夜晚,我们一家人来到院子里,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静静的坐着,悄悄的等着,一轮明月的升起,终于,这个小女孩露出了小脑袋,看着人们,好像还有些羞涩,渐渐的,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她,呵呵,也胆大了起来,不停地爬向天空,我们一家人看着她,像看着一块宝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将眼神儿转移。

  这是,姥姥拿出一盘月饼,给大家分开来吃,每个人都笑眯眯的,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心里美极了!

  周围依旧是那样的寂静,我也渐困了,悄悄进入了梦乡,唯独只有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那优雅,温柔的光,依旧是那样纯洁、恬静。好美丽的月色。

中秋节文化心得体会 篇3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除了春节,中秋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人们思念什么?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无论怎样,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和远方的亲人团圆。这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也是东方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亲情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团圆”的象征节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们一大家子又围坐在大圆桌旁一块儿吃饭,满桌子的菜各式各样的,我夹起一片热腾腾的肥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鲜嫩极了!真是好久都没有吃到过这么美味可口的饭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劲,渐渐兴高采烈起来,都相互祝福着干杯。“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饭后,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月。面前放着许多月饼,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好像今儿个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感觉一样。“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里的确实不一样,那圆圆的样子不就像我们这围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吗。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辉,六街三市,竟放花灯”,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热闹的景象更胜往日,处处都洋溢着全家团聚所带来的幸福气氛。

中秋节文化心得体会 篇4

  又是月圆时,又是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节目,更是对古老中华魂的一种传承与祭奠。然而面对时下各种洋节的蔚然成风,人们似乎忘了本土节日的精神、灵魂之所在,亦是忘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有人说过节无非吃吃喝喝,有人嫌弃中秋节回家团圆的老套,有人认为扭捏作态拍几张照片就是过中秋节,诸如此类的误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对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怎样的一种嘲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在继承中发展,自发展中传承。尊重先辈,敬仰传统,这是历经几世浮尘砥砺打磨后的悠悠中华魂。祖辈、圣贤的古训理应此时相追随,终生莫相忘。可看看如今的国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甚至数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

  君已知韩国、日本纷纷抢占中国的传统佳节所带来的市场,更有甚者,将中国的传统习俗申请成为本国的文化遗产。面对这种文化侵略,作为泱泱华夏的骨肉血亲,为何竟这般麻木不仁不为所动?

  不只是对待本国节日,乃至中华五千年多少优良传统,我们已经忘却它们所真正代表着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再次走向繁荣富强的铮铮铁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为中华传统节日于华夏子孙炎黄儿女举足轻重意义重大,国家才要设立条款予以保护。身在祖国未去过国外的人,对于中华传统节日于我们的意义或价值,也许并无深切具体的感触,当你一旦踏出国门,走进异国的领土,能给你力量的,或许就是这中华魂。

  传承,不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更是对中国历代所有优秀文化的承续。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载的历史见证、精神载体。

  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古老训条至理箴言矢志不渝的坚守;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民族信仰的顶礼恪守、不悔的虔诚;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华夏文明不变的崇敬永远的守护。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传承中华魂,如沧海巫山。岁月如流,沉积万千后成不为浮华所动的傲岸。中华民族不倒,中华魂还在,将中华民族的旗帜树立于民族之林,在风雨中坚挺,于磨难中生长,成一棵巍然耸立永远不倒的柏松。

中秋节文化心得体会 篇5

  去年的中秋节,和风习习,我们全家人在奶奶家吃饭、赏月。

  妈妈和奶奶在厨房不停地忙碌着,爸爸带我到院子里赏月,我坐在奶奶家的菜地外面,仰望天空,只见那圆圆的月亮,半边明月半边暗淡,像羞涩的少女一样。一个蓝色的圆圈调皮的月亮裹在了中央。 啊!钻石般的群星把天空装饰得多么美丽壮观!月光下,我默默站立的身影显得高大了。我身后那块菜地上,还牵引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喇叭花,有红的、粉的、紫的,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娇美可爱了。

  开始吃饭了,我们一大家子人坐在餐桌前有说有笑,妈妈和奶奶给我们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馋的我是“口水直下三千尺”呀,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就吃!这时,爸爸提议说:咱们来作诗或说成 语吧!看谁说的最有意思。我自告奋勇的说:我先来,我站在凳子上,像个诗人一样,摇头晃脑,做起了诗,“窗前明月光,月饼没包装。举头望明月,低头饭菜香。”话音刚落,我们全家人哄堂大笑 ,个个都叫肚子疼,在欢笑声中,我先动筷夹起了一块红烧排骨,啊,真香啊!接下来该哥哥上场了,哥哥唱起了一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也赢得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奖励了他一个鸡 腿。然后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伯伯、娘娘,他们一个一个的说,有的说有关月亮的典故,有的说的是成语……就这样我们全家在一个欢乐祥和的气氛当中,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之夜。

  全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嚼着油而不腻的月饼,啊,真是一个美好温馨的中秋夜呀!

相关内容
  • 关于中秋节心得感受(通用18篇)

    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到了住在台北县三峡镇的叔叔家。因为我们每年都会到叔叔家烤肉,在中秋节中最不能少的就是烤肉,吃柚子或是月饼,边吃边欣赏又圆又的月亮。...

  • 关于参加中秋节活动的感想(精选18篇)

    这次活动,让我们大专部的同学更好地体验到了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大家积极参与,节目丰富多彩,其中第一个是女生的健美操,虽然节奏感不好,但同样给大家带来了欢声笑语,目的还是达到了。...

  • 中秋节的心得体会(通用13篇)

    中秋时节雨纷纷哪!没过几天就降了雷雨,搞得人心惊胆寒的,想不想让人过个好中秋了,可能,这让外面的同乡子弟,更加地想家,但,家也不是特别地依赖。...

  • 中秋节感想(精选15篇)

    中秋月夜,挂在天上的月亮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河流,楼房全裹在了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点缀在星空里的繁星早已黯然失色。皎洁的月光如倾斜的清流,注满大地。圆,代表了美丽。...

  • 中秋节心得体会700字(精选12篇)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今日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园,游子之心看圆月。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家家吃饼赏月,喜看中秋圆月。我陷入了沉思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 中秋节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又是一个中秋节,令人盼望的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都要回到自己家,和家里人一同吃聚会饭。如今,人们餐桌上摆放的食物真是多种多样,似乎和中秋节以前搭不上边了,但我们只需细心点,就会发现一些传统的中秋美食还是会出如今不少餐...

  • 中秋节心得体会作文1200字(通用13篇)

    今年的九月十四日――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 2025中秋节心得体会作文(精选11篇)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合家团聚的日子,故又称团圆节。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里,亲朋好友们聚在一齐,家家户户都在吃着团圆饭,这是多么令人温馨的节日。...

  • 优秀中秋节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今年,我过了一次既难忘又有趣的中秋节,因为这天,我学会了做月饼。妈妈提前准备好了皮和馅,分别平均分成了大小均匀的份儿,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 文化自信学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8篇)

    当欧风美雨席卷亚洲众人争相追捧,当崇洋已成潮流国民日益沉沦,我们的传统文化日益没落。无论是旅游创意园展出高仿真山寨版狮身人面像,还是国内诸多开发商竞相模仿国外特色建筑,无不昭示了我们日渐萧索的传统文化,不禁想问,我们的文...

  • 节日文化心得体会分享(精选5篇)

    团圆庆贺是中秋节俗的主旨。天上圆月,人间团圆,圆满是人们希冀的生活目标,团圆是中国人特别追求的一种人伦境界。春节、元宵等节日都有不少节物表达着团圆的意象。中秋在岁时节日中尤重团圆,古代就称它为“团圆节”。...

  • 文化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8篇)

    课程中,无论是廖佑庆、林伟贤、张又为老师,都或多或少的提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另外,在刘一秒的《灵光乍现》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刘一秒说:“中国民营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解决的是商业文化氛围。...

  • 2025文化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在我眼中余秋雨是一个“多情”的人,他总是能在人们遗忘的角落,找到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然后“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也许有人会认为“多情”应发生在“爱上层楼强说愁”的年纪,而余...

  • 文化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身之根本,是一个民族的信仰与灵魂。如何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至关重要。文学家爱献生曾言,“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