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大课堂第十六课心得体会总结 篇1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近日,主席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号令。
以初心立信心,任尔东西南北风。疫情狂风骤雨的时候,党和国家迎难而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红色堡垒固若金汤、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疫情这场“大考”,我们答得顽强且坚定。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行稳致远、继续前行的脚步,到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誓言铮铮,初心不改。正因为今年只剩下300天,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绝对不松劲、不懈怠、不停顿,那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定要举全国之力、全国之智,战旗猎猎,不胜不还。
以磨砺炼韧劲,放使干霄战风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温室虽好,只能生长娇花;
温水虽适,只会困死青蛙。党的干部应是夙兴夜寐,实干兴邦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今年的疫情考验算是一个,也正是这样的考验让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浴火淬炼,加速成长。仅仅月余,疫情前线那些摘下口罩带着血痕的昔日稚嫩的脸,俨然配上了沉静的成熟表情;
一份份来自火线的入党申请,带着“红”的热烈和“绿”的青春。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更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日常是“扶贫队”,拉起来就是战疫队。他们既在疫情防控中稳定民心,保障群众生活;
又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变化时,响应号召,抓住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关注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品销售、帮扶工作等最易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工作上想办法、找出路。
以科技助奋斗,好风凭借力。目前,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科技扶贫有了更多的硬件支持。科技成果与地区自然资源、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应运而生的蔬菜大礼包按需投放对口地区、微信助力花农卖花、餐厅歇业时期的服务员转岗成为临时外送员、网上招聘会面试会、空中学生课堂,信息的交流、需求的交换,让虚拟世界的云产业蓬勃地发展在现实世界中。相比“送米”“撒钱”等简单直接的做法,科技扶贫不受地区限制、能更敏锐高效地利用大数据寻找脱贫的路子,精准施策、定向脱贫,产业、产品、技术有了去处,外界的需求尽快得到了满足,两相欢喜。科技扶贫,因为对知识的需求,也使得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空前提升。
以宣传感民心,万众一心共进退。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利用手机、电视、led流动屏、走字屏等常见的载体,做好防疫宣传,稳定民心;
而在脱贫攻坚再动员、再部署的阶段,线上线下宣传依然要发挥传达领袖指令,鼓舞士气的作用。只有获得民众理解和支持,民心所向,对标对表,统一步调,复工复产,才会在今年剩下的10个月里让奋斗之花越开越艳,既定目标不偏不倚,所有愿景一一实现,取得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
灯塔大课堂第十六课心得体会总结 篇2
五一长假我和弟弟两家准备去庐山玩。一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一蹦三尺高,满屋乱跑,小鸟终于出笼了!
来到庐山境内,道路弯弯曲曲,两旁的树给人一丝寒意。庐山的景点很多,我们百里挑一选择了三叠泉。坐缆车我最害怕了,但到庐山的三叠泉就非要坐。但它那的缆车像地铁一样,缆车像蜗牛一样慢慢的把我送上山顶。人站在上面环顾四周,大自然的美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上面往下看,台阶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看不到头。原来,一共有一千四百多个台阶,“三叠泉台阶似长龙,蜿蜒盘旋看不到头。唉!”我不禁吟起诗来。
爬三叠泉也是需要交另外一道小门票的。他说小孩免费,我为我是小孩而感到自豪,到大门票站时每个人都要交钱了。终于到三叠泉了。三叠泉像一位仙女在梳理自己的头发,又有点像刚出生的三个幼儿,水溅到我们脸上给我们带来了一丝凉意。它的得名是因为有三重。站在泉顶往下一看,真是太险了,我不敢再看第二眼,妈呀!我飞快的往下跑,呀!有轿子坐,但我还是刻服了自己惰性。到后,游人看到这壮观的景象都赞叹不绝。它令游人留恋往返。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呀!”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难的都被我闯过去了,那容易的我也能闯过去。爬到一半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下山快,下山慢……”我不禁有吟颂诗句。爬上后,我已经汗流夹背. 我自言自语:“真是……太……太……难爬了,累死我了!”
这次爬山既锻炼了我的意志,又让我领悟到了大自然的气息。
灯塔大课堂第十六课心得体会总结 篇3
昨天晚上看完美籍华人艾米的长篇小说《山楂树之恋》,这个让人心酸、让人流泪的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一爱一情故事深深打动我。轻轻掩卷,泪水滑落,觉得有种被牵扯的心痛,一直在想主人公静秋和老三那段酸酸甜甜的爱情悲剧……
小说《山楂树之恋》讲述的是发生在1974年关于两个青年人的一段真实的爱情故事。故事来自于一个女人的亲身经历,年龄亦如我母亲一般大,故事主人公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家庭成分是地主,她从小就很自卑。正在上高中时被学校选中参加编辑教材,要到一个叫西村坪的地方去,在这个山村的路上,有一棵山楂树,据村长讲本来那棵树是开白花的。但在抗日战争期间,有无数的抗日英雄被日本鬼子槍杀在这棵树下,他们的鲜血灌溉了树下的土地。从第一个抗日英雄被杀害开始,这棵树的花就慢慢变了,越变越红,到最后这棵树就开红花了。静秋听着村长的介绍后,再看那树时,隐隐约约觉看见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不知道为什么静秋老是想到那棵山楂树。后来,这棵山楂树见证了静秋住在村长家,与老三从相识到相爱,到老三得了白血病离她而去的那段爱情悲剧故事。
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描述笔触,通过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令人信服的描画出那一处处生活场景、生存情态和众多人物形象。女主人公静秋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良单纯的知识青年,她学习好,多才多艺。由于出身不好,自强中带着自卑,同--时期背景下的大多数青年学生一样,学业之余还 去做零工以补贴贫困的家庭,在即将毕业之际,面临着下乡而当一辈子农民的迷茫前途。而男主人公老三,因经历过家庭中父亲命运的沉浮,以及在勘探队生活的磨砺,显得成熟而稳重。他正直善良而富有同情心,他们因村中的一棵山楂树和一首苏联民歌《山楂树》而结缘,更因秉性气质的相同而相恋,却又因老三身患白血病死亡而绝别。
在情感生活的培养和深化中,静秋的时时处处用一毛一主席的话语对照,强烈地打下了那个时代社会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奴化和禁锢。而老三无疑是那蒙昧时代的一个智者,他的对静秋前途问题的开启,对出身问题的评判,对静秋身为“地主份子”的父亲横遭厄运的同情与辩解,以及老三对诸多社会问题的调侃都使作品在闪现人性之光的同时具有某种思辨色彩。而对老三性格的刻画与静秋的对比都展现出社会生活的落后和封闭、政策取向的昏暗以及所造成的对个体生命的戕害,对本真人性的扼杀。庆幸我不是生在那个年代、长在那个年代,否则我的这段文字给我及我的家人带来的命运就不言而喻了~~
我感动于老三对静秋的爱。他爱了,爱的坦诚,从一开始他就没有回避自己的过往,他只是想着在怎样的时机以怎样的方式讲给静秋听,才不会引起她的反感和抗拒。在这里,我要考虑到1974年左右的那个大背景,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相信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不能明了彼时环境下人性的压抑、黑暗和酷烈。当然我的生命和那个年代没有交集,我也只是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从历史记载里去想象,但是,即便只是想象,都足以让我痛苦和绝望。
故事的结尾很悲剧性的,缺失成全了完美,瞬间定格成永恒。这也许就是悲剧的力量所在。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细数传唱古今的一爱一情篇章大多都是悲剧收场,也正因为此,我们才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吧~~《山楂树之恋》则就是因为结尾,当所有在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阻力渐渐消退,当所有的障碍渐渐清除,当我们读者一路跋涉走来,快要到达理想的境地时,一个美好生命的凄惨离去,一根琴弦的崩然断裂,虽然发出了文章的最强音,却也是让人肝肠寸断的高潮。
我曾看过闫妮、夏雨、马苏主演的《北风那个吹》,一邓一超、范冰冰的《人间情缘》,虽然对那时的那个年代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并不透彻,今天我听说这部红遍网络的《山楂树之恋》也要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了,心情很激动,因为我相信这一定是一部好的不可逾越的反映知青生活跟爱情的影视作品因为它是一个至真至纯的爱情的体验场,它让我们在撼人心魄的爱情颂歌中,去流着热泪感同身受,因为它是一个荒诞历史的展览馆,它让我们在压抑、悲悯的氛围中,去生动地感观那一幕幕人间悲剧,因为它是一个充满理性辨析的反思所,在流淌着一幕幕血与泪的悲剧演绎中,给我们深沉的思索和憧憬。
在现世,在这物欲横流、情感泛滥、爱情贬值、婚姻儿戏的年代,我读了这样一部不染尘埃的故事来缅怀纯净成全的爱。我觉得这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它会唤起人们对单纯的真挚的爱情的怀念和向往。尽管静秋与老三的是那样苦短,但他们爱的绚烂。自老三去逝后,每年的五月,静秋都会到那棵山楂树下,跟老三一起看山楂花,在她看来,那树上的花比老三送给她的花更红,更艳,因为那红艳的山楂花,流动着老三那殷殷的血液。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老三的殷殷血液,伴着老三的爱,激情巡回地在静秋的血脉里流动着,那流动的爱永远滋润着那红红的《山楂树之恋》……
灯塔大课堂第十六课心得体会总结 篇4
为了了解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研究下阶段教学的思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后期的工作中取得长足的进步,现反思如下:
1、正确处理好物理学习中的“思”与“问”。
很多学生认为物理抽象,难学,但又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仔细看书,平时多做些题就能把物理学好,他们也试着这样去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是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忽视了“思”与“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物理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规律和几个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物理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物理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物理题型灵活多变,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物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的处理好“思”与“问”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提高。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地思考,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思”中进步,在“问”中升华。
2、与学生形成“情感共振”,努力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
在物理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力量源泉。所以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差生转化工作,首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以为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差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师除利用物理学研究范围广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外,还要设计、准备好高质量的演示实验,介绍物理学的新进展等方面来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巩固差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差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让各类差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成功教学可以增强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优生们对学习物理有浓厚兴趣,甚至让入着谜的主要原因大多源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的强烈吸引力,而差生对物理是否感兴趣的首要因素则取决于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所以,转化差生的工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此外,教师要善于观察,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很重要。
3、勤下班辅导,乐于帮助学生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课后辅导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迁移等。这时,教师应主要扮演导演的角色,尽量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颜悦色的表情,充沛的精力,语重心长的、幽默的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对准合适的辅导目标,选择恰当的形式和方法,认真策划,精心组织,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思考,指导学生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通过一道题一道题的积累,最终起到举一反三,逐类旁通的效果,真正使学生体验到解题成功的喜悦。
4、积极参加科组的教研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2)、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认真去进行教学反思,善于总结,就一定会有收获。
灯塔大课堂第十六课心得体会总结 篇5
指导思想:20xx年我科护理工作紧紧围绕护理部的“科学促专业发展,规范保质量安全”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专业品质,致力于“改革护理模式强责任建立、着力人员培养强专业发展、执行标准程序强品质保证、探索科学管理强专科地位、打造护理品牌强区域影响”五项工作目标,深化团队建设、树立工作理念、强化科学管理、规范分层培训、保证护理品质、不断提高护理学科水平。
一、改革护理模式强责任建立
1、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模式,明确责任护士床位制,探索“医护一体化的责任制”模式,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护理专业落实和护理职责的履行,全面全程无缝隙地为病人提供身心两方面的整体护理。
2、实行APN排班模式,夜班实行双班制。责任护士提前半小时上班进行晨间护理,夜班护士参与晨晚间护理。强化责任护士的午间和晚间护理意识。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增强中午连班人员力量,保证午间护理的落实。实行弹性排班,监护室适当减少夜班工作时间,保证夜班工作力量。
3、以小组包干床位制实施整体护理,责任班根据工作能力负责一定数量的病人护理,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责任组长负责所属人员的工作指导和质量考核。
4、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加强主动服务意识的培养:培养护理人员“把工作做在病人开口之前”的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通过与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到真正的主动服务。
5、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在开展健康教育课堂的基础上,扩大影响、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将吸入剂的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做成健康教育短片,借助信息平台进行传播。
二、着力人员培养强专业发展
1、培训原则:分层培训,夯实基础,查漏补缺,适应监床,专科发展2、5年以下的护士培训
培训内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危重病人的个案护理、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心电监护仪和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工作习惯
培训形式:理论由年轻护士负责整理资料并做成多媒体课件,然后交教学组长或高年资护士审查指导修改,再在科内进行公开授课,20xx年以下护理人员参与听课学习。各项护理技能每月由一名高年资护士进行演示,年轻护士在工作中进行训练,月底由授课老师进行考核。加强团队建设,营造一种赶比帮的团队工作作风,依托操作技能的培训,使护士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达到操作前评估,操作中规范,操作后回顾。
3、全科护士,重点5年以上护士培训。
培训内容:临床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技术,重症监护技能
培训形式:以点带面。依托重症监护室的强化培训,带动全科人员共同进步。重症监护室相对固定人员,将进修过呼吸重症监护的护士固定在监护室,再进行人员搭配,在制度、急救、护理技能强化培训实行一对一培训。人员三个月部分轮转,再次培训,循环往复,不断提高。与ICU进行人员互换,借助院内先进的培训基地,培养我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新的业务和技术先重点培训2~3人,然后由她们在科内在晨会时间进行分次分批培训。外派1~2名护士到外院进修呼吸监护。
4、20xx年以上高年资护士科研论文的培训:
护师以上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院内或院外举办的关于论文书写的培训。请科内论文书写能力强,发表论文多的高年资护士为大家进行论文撰写方面的授课。积极鼓励科内护理人员书写论文,对于发表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另外,科内开展读书报告会,护师以上护理人员每月认真阅读一篇论文,写出学习重点与大家共同学习。
三、执行标准程序强品质保证
1、认真组织学习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湖北省卫生厅“护理临床重点专科”评审标准制定和落实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强化质量和优质服务意识。
2、改变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培训、指导促进质量的提高。科学规范科内的培训内容,重点强化十大安全目标,包括患者的身份识别,跌倒/坠床、压疮、意外伤害、意外拔管、用药安全等,要求每个护士认真落实“评估—告知—标识—防范—交接—记录”这六个环节,并做到动态评估,实时记录,确保护理安全。实行分层指导,一对一的带教,促进护士的共同成长和进步。学考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学所用的,考所学的,使培训工作不走形式。落实护士长五查房制度和晨间提问,将核心制度反复学习,疑难问题及时讨论,以提高护士的慎独精神和护理水平。
3、制定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并组织学习。重新梳理各班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将不明朗的责任清晰化,工作流程趋于科学化和便捷化。
4、加强基础特Ⅰ级护理和病房管理,认真执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标准,科学评估病人的需求,用专业的护理做好每一个环节,为病人营造专业、温馨、规范的休养环境。
5、,利用信息化系统,实行治疗卡、巡视卡的打印,尽量减少护理书写时间和转抄环节。
四、探索科学管理强专科地位
1、加强护士长自身的学习,带动全科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根据护士自身的需求分组参与科室的各项活动,如健教、质控等。
2、重症监护室实行封闭式管理,加强护士急救技能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的培训,加强护工的工作流程和院感培训,确保病人的安全,提高重症监护水平。
3、加强护理骨干培养,每个骨干小组增设副组长一名,实行竞争上岗,并给予相应待遇,实行老青搭配,。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经验优势,做好传帮带工作,从而带动科室整体氛围。
五、打造护理品牌强区域影响
1、坚持“亲馨呼吸、畅享生活”的团队主题,以敬畏生命、尊重他人的谦恭的态度服务于患者,深化“呵护生命用情服务,促进健康用心工作”的工作理念。
2、组织年轻护士观看我科的团队建设现场会,使团队文化得以延续和提升。
3、鼓励护士参加“优质护理服务,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奖征文,读一本好书报告会等活动,充实自我、修炼品质,读专业书、做道德人。
4、多营造护士沟通的平台,护士长主动关心护士,年长护士主动关心年轻护士,让科内人员相互了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从而打造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护理团队,促进呼吸护理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