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2025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6篇)

2025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2025-04-06

2025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篇1

  20__年9月5日,经过西安交通大学的兴庆校区,在南大门内侧的东北边,有一座交大西迁博物馆。这里通过大量的文字、照片和实物,讲述了西安交通大学辉煌的历史,以及老教授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20__年12月,主席对西安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的联名来信,作出了重要批示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随后,在20__年新年贺词中,他再次提到这些“西迁”老教授们。

  20__年12月11日,交大西迁博物馆正式开放,占地约940平方米,内部总共有四层,由序厅、放映厅、展厅和多功能厅组成,展览内容包括溯源、西迁、致远三个部分。

  1、溯源

  交通大学肇始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其中,“南洋”泛指华东沿海一带,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

  当时,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推广学校》一折,建议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1896年10月,盛宣怀向清朝政府正式上奏《条陈自强大计折》,附奏《请设学堂片》,并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拟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12月,得到光绪皇帝批准,标志南洋公学正式成立。

  最初,南洋公学位于上海徐家汇,隶属于招商局和电报局,设立了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19世纪末,天津发生义和团运动,北洋大学堂的师生被迫转移到南洋公学,这里地处上海租界,较少受到战火侵扰。

  后来,南洋公学多次更名。1910年,改为南洋大学,不久又改为上海工业专门学堂。1912年12月,唐文治管理学校期间,邀请孙中山莅校演说,使全校师生了解到孙中山振兴实业和富强国家的宏伟计划。

  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和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均归交通部所属。1920年12月,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以“四校散居各地不便管理”为理由,于1921年统一学制,统称“交通大学”。

  同时,分别称各校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沪校)、北京学校(平校)和唐山学校(唐校)。其中,以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为总校,也就是后来的上海交通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交通大学的总部内迁到重庆,唐山分部和北平分部也内迁到贵州平越。抗战胜利之后,交通大学由重庆九龙坡,重新迁回至上海徐家汇。

  2、西迁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配合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改变旧中国遗留的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现状,支持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1955年,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内迁至西安。

  1959年,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西安和上海两个部分,分离成为两所学校。作为主体的交通大学西安部分,正式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彭康改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从中央部委到陕西、上海两地政府,为“交大西迁”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1956年7月至8月,苏庄副校长等带队,满载交大师生的火车,由上海先后驶往西安。9月10日,开学典礼在人民大厦隆重举行,交通大学的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1957年,全校大部分专业的师生迁至西安,在这里简陋的校舍中,迅速开展教学和科研。彭康校长和张鸿、陈大燮、钟兆琳、赵富鑫、周惠久、黄席椿、沈尚贤、严峻等许多教授专家一起,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鞠躬尽瘁。

  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卖掉上海的住房,开发西北,义无反顾。在迁校和新校的建设发展之中,交大师生开拓奋进,千辛万苦,顾大局,讲奉献,筑成“西迁精神”的丰碑。

  交通大学主体西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959年,西安交大成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机、电、动传统学科基础上,相继创建无线电、原子能、工程力学等一批新兴学科。

  在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座崭新的学府拔地而起,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迁校之初,任何风风雨雨和坎坷曲折,都不能阻挡交大前进的步伐。

  3、致远

  沿着“西迁精神”的传承脉络,西安交大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超越自我的开拓创新之路。这里首次展出西安交大老师们获得的各种荣誉、科研贡献和生活用品。

  迁校以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25万名大学生,1/3以上工作在西部;培养出的33位院士,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这一切,为西部工业发展奠定了高等教育基础。

  在西部办学的六十余年时间里,西安交通大学传承优良的学风,发扬艰苦奋斗品格,铸就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核心内涵,交大和陕西高等教育界独有的“西迁精神”。

2025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篇6

  “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1956年,应党中央号召,交通大学部分由上海迁往西安,放弃优越的物质,投身西部,义无反顾,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勇于贡献,为民族敢于担当,成就了“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老一辈交大人的革命精神需要我们传承,现如今充斥着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富裕生活下新一代人缺乏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追求安逸,渴望平淡,想得多而书读得太少,付诸实践的事更是少之又少,缺乏危机意识。在国际环境如此复杂的今天,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正不自知的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国家还没有走向真正的富强、强大,时代和国家都需要年轻的我们脚踏实地,自己创造幸福。作为一名医生,我们要掌握好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勤奋工作,热情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投身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听党指挥,坚守岗位,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将西迁精神融入生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发扬拼博精神,不断努力奋斗。

2025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篇7

  西迁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奉献精神,更是一种家国情怀。西迁的老一辈革命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不远万里、支援西部,是使命、更是担当,他们深深懂得“有国才有家”的道理,为了这个初心,他们含辛茹苦,负重前行。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更要秉承老一辈的“西迁精神”,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从老一辈西迁人手中拿起接力棒, 承继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把“西迁精神”发扬光大,用知识、用双手、用行动去奋斗,无愧于我们的时代。

  西迁精神”是教育战线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教育人的“传家宝”。它不仅是西安交大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是全国广大知识分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高尚情操的光辉写照,更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先锋队”。交大人迅速响应国家号召西迁,义无反顾,满怀豪情就到了西安。这种祖国至上的精神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贵的精神资源。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们的价值选择。这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家国情怀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是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朴素表达,也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

  “西迁精神”不仅是西安交大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是全国广大知识分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高尚情操的光辉写照,更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先锋队”。交大人迅速响应国家号召西迁,义无反顾,满怀豪情就到了西安。这种祖国至上的精神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贵的精神资源。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们的价值选择。这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家国情怀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是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朴素表达,也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

  他们给我们的箴言是,永远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国家的大局下思考,在民族的大局下行动。

2025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篇8

  这场关于“西迁精神”的专题报告会使我了解到我们这个富足的年代所了解不到的事情。会上,胡奈赛教授用生动形象、简洁但又详细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了那时的景象。

  1955年初,朝鲜战争虽已结束,但国际形势仍然紧张。中美之间相互对峙,相互没有接触。并且当时正值国内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作为巩固后方布局,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安地区的工业建设将有重大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决定交大“内迁西安”。于是,交大在西安争分夺秒的校园基本建设活动,由此展开。

  胡奈赛教授说:“交大的成功,不单单是交大自己的功劳。”正当在西安要建设起西安交通大学的时候,月已临近十一月,夜间的温度最低达到零下十五度。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西安市政府紧急集结了两千五百名工人师傅在此作业,晚上,工人师傅们就睡在自己简陋的工棚里,躺在由草所铺成的垫子。但是工人师傅们毫无怨言,保证着每天的工作质量,如期完成建设,使得西安交通大学如期开课。

  西安交通大学是现在的双一流大学,这所大学所获得的成就,离不开全体师生的艰苦创业。其中很多教师抛弃家产毅然投身于西部的建设当中。迁校初期,朱城教授已患上了肝炎,于是他把黑板放到了自己的宿舍,每日废寝忘食,筹建工程力学专业、编写教材与讲义,还在多地讲学,最终成为我国工程力学专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但是,也是因为积劳成疾,朱城教授年仅38岁就离开了人世。但是!“西迁”一定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他不光为国家的物质奠定了基础,还为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爱国不是选择题。我们要为我们的国家献出我们的力量,我们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将我校“白杨精神”与“西迁精神”相结合,使自己成为扎根在西部的一棵白杨树,为人民、社会、国家做出我们应做的贡献。

2025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篇9

  今天上午,学院党委组织我们观看“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报告团报告会,让我们学习了上一代共产党人是如何舍己为国,如何在时代逆流中不迷失自己,砥砺前行,为党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生。何为西迁精神?我们总结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1955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以填补西安没有一所高水平的综合性工业特色大学的空白。当年一批老教工响应中央号召到大西北来建功立业,一晃一个甲子过去了,很多人献出了自己的青春,还有的人献出了生命。他们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因为这种奉献才成就了在中国西部有一所像西安交通大学这样水平的高校,学校的这些成绩是和这些老师们的奋斗拼搏联系在一起的。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将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更应端正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修养,认清自身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去不断努力奋斗,去学习上一代优秀共产党人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党的优秀思想作风,不断紧跟时代脚步和党的新思想,才能一直砥砺前行,不迷失自己。

2025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篇11

  60多年前,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老一辈交大人背负着祖国跟人民期望,告别繁华的上海,义无反顾的踏上开往西北的列车,践行――“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精神使在场的每个人感动,和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敬佩。西迁精神内涵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学习“西迁精神”我深受鼓舞,也倍感自豪,作为西交人,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传承“西迁精神”,无论是老一辈师生胸怀祖国、艰苦创业的高尚情怀,还是当代优秀的青年人才的远大抱负,都时刻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交大人,立足本职工作,以最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努力创建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以实际行动为交大口腔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交大的西迁,改变了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匮乏的面貌,通过交大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断努力和奉献,使得西安交大得以发展壮大,从而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铸造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学习西迁精神,我为我是交大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认识到应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为新一代交大人,我们更应铭记“西迁精神”,从老一辈交大人手中拿起接力棒,承继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把“西迁精神”发扬光大,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出成绩,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无私传给年轻一辈,无愧与我们的时代。

2025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篇13

  老一辈交大人为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了响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黄浦江畔搬到了渭水之滨,为新时代青年作出了榜样。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一定要胸怀大局,着重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不要把视野单纯局限于个人自我物质层面的满足。

  教大的西迁,改变了整个中国西部没有一所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从而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在几十年的不懈奋斗中,扎根西部的交大人铸造出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如今的交大,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速路上砥砺前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每一位交大学子为之努力奋斗。

  弘扬西迁精神,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是一是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身为学生干部,应牢记一点,学生干部也是学生,不能以干部身份自居,干部身份意味着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并积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身为预备党员,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向身边优秀的同志学习,力争早日转正。

  弘扬西迁精神,应拓宽视野,不能做井底之蛙。我们身处西部,但我们不能只做西部一流,我们的目标是世界一流,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向一流看起。我们不能只满足于顺利毕业,而应走出去看看,目前世界一流大学的同龄人们日常都在做什么,我们和他们还有哪些差距。只有眼界宽了,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厚积而薄发。

  弘扬西迁精神,我们应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中,在实践中奉献自己,锻炼自己。

  最后,用几句比较经典的话共勉吧: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永远热爱我们的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奋斗,做一个有抱负的交大人;高扬集体主义旗帜。深刻理解集体的伟大价值。为自己所代表的一切树立良好形象,做一个有爱心的交大人;高扬英雄主义旗帜,拥有超越前人的勇气。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交大人;高扬乐观主义旗帜,开阔我们的胸怀。用乐观来感悟人性光辉,激励前行意志,做一个情趣高尚的交大人!

2025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篇16

  传承好西迁精神

  《瞭望》:在_余年的奋斗征程中,西安交大广大师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就要奋斗,奋斗为了爱国”。新时代弘扬西迁精神意义何在?西安交大将如何传承好西迁精神?

  王树国:西安交通大学肇始于1896年由盛宣怀在上海创立的南洋公学。作为中国最早兴办的现代学府之一,目的就是兴学强国。1956年至1957年,交大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全校大部分专业及师生迁至西安。没有中断任何教学,没有迟滞一届招生,创造了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塑造出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这也成为交大人的精神血脉和不变底色。这种精神的生命力源于“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坚定理想,源于“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的崇高信念,源于“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执着追求。

  西迁_年来,交大人始终传承爱国奋斗的精神基因,超过27万的西安交大毕业生中,有40%以上扎根西部,为建设大西北而奋斗,他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新时代交大人的精神风骨。

  迁校以来,西安交大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研领域的第一,包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第一个汽轮机、汽车制造、制冷与低温和压缩机专业,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创造了29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有237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项,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落实“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建立“通识教育 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20__年,实行了书院、学院“双院制”培养模式;20__年,学校又成立本科生院,落实“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建立“横向协作、纵向贯通、教书和育人统筹协调”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学校还坚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从1985年开始,先后创办“少年班”“钱学森试验班”“侯宗濂试验班”“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班”“人工智能试验班”等。独特的教育理念,宽松的学习氛围,强大的师资配置,良好的教学效果备受学生和家长好评。

  20__年9月,西安交大入选全国36所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20__年西安交大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截至目前已有39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高校加入。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挑战和机遇,西安交大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继续弘扬西迁精神,致力于培养国家和西部急需人才、顶尖人才,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引领“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依托,奋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流研究型大学,通过产教融合的“深水区”改革,探索中国21世纪高等教育的新形态和新路径。

相关内容
  • 2025弘扬劳模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8篇)

    五月是花的季节,缤纷的鲜花开满五月;五月也是劳动者的季节,辛勤的劳动贯穿五月。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提供给我们所需的一切生活来源,我们要感谢从事一切劳动的人们。...

  • 红船精神心得体会(通用7篇)

    红船精神心得体会 篇1红船精神虽然总结提炼的时间较晚,一直到20xx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才明确提出。其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红船精神始于建党之初,是我们党的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

  • 2025学习女排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北京时间17日上午,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1/4决赛中迎战已蝉联北京、伦敦两届奥运冠军的巴西队。在首局以15∶25告负的逆境下,中国女排最终以总比分3∶2获得胜利,时隔8年再次挺进奥运四强。看女排比赛一直很放心,也很揪心。...

  •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我们这些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人都知道,当年创造五连冠奇迹的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成绩,靠的是著名的女排精神。因此,当本届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次登顶,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最珍贵的一枚金牌之后,几乎所有的媒体和...

  • 关于女排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3篇)

    “中国队赢了!拿下金牌!”“中国女排万岁!”…… 在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中国女排以3-1的总分力克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金牌。所有人都在为女排鼓掌,为女排叫好。...

  • 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2篇)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 110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创新,是不竭的动力——颂歌献给党从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开始,从人类学会制造并使用工具来帮助自己开始,人类的文明便拉开了帷幕,于是,人类便开始不断地创新,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政治制度,创新文学艺术,创新成为人类文明的助推器。...

  • 有关女排精神心得体会(精品32篇)

    女排时隔xx年再夺金,3比1上演王者归来。据报道北京时间8月21号,xx年后中国女排再次登顶。她们克服了太多的困难登顶,配得上所有的.赞美!王者归来,举国振奋。...

  • 幼儿园践行游戏精神优化课程实施心得范文(通用5篇)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方式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要教育基础。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群体的普遍兴趣,将教育的课程融入到游戏中去,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成为现代幼儿园教学的一大主题。...

  • 学习劳模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6篇)

    我叫朱桂莲,退休前,担任中山区环卫处站前所所长。曾被授予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工作,但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激励着我珍惜这份荣誉,不是躺在...

  • 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匠人精神”近几年来大爆发,可能缘起与有一年春节期间,中国人跑到日本抢购马桶盖,造成马桶盖几乎断货。这样一个大工业生产线上的普通产品,竟然和寿司、日本武士刀并列在一起,又一次打上了匠人精神的烙印。...

  • 团队精神的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在当下,团队精神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一个有高度竞争力的组织,包括学校,不但要求有完美的个人,更要有完美的团队。无数的个人精神,凝聚成一种团队精神,这所学校才能兴旺发达,基业长青。...

  • 讲话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4篇)

    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篇1一年一度的总结和出师大会中晏杰董事长及X荣总经理作出了重要讲话的都会让我们点燃激情。今年晏杰董事长的讲话“正视危机,辗碎坚冰,夯实基础,超越自我”,XX年整个物流机电板块有许多亮点,突出的代表、突出的子公...

  • 2025会议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4篇)

    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的召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一是明确了方向。这次会议把重要思想作为统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了党的xx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