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抗日战争心得体会(通用6篇)

抗日战争心得体会

时间:2025-04-05

抗日战争心得体会 篇1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20xx年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目的是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让抗日战争深入人心。这件喜大普奔的事让许多人谋划如何利用这个假日,然而假日中脱离惯常的生活人们,有多少人进入纪念情境之中呢?有多少人在假日强化对历史的回忆呢?

  70多年前,中华大地炮火连天、烽烟遍地,中国人民流离失所,受苦受难,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迫害和摧残,惨绝人寰的暴行几乎遍及整个中国,中华民族陷入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持续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面对凶残的侵略者和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多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胜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胜利。抗战期间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这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然而,有些人会把这个放假的日子变成欢乐和休闲旅游的时机,这并非不可接受,无论如何,人们因为这个假日的名字知道这个休息的日子所为何来。在卢沟桥的讲话中所提到的那样“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如今,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为了让人民铭记历史、深刻体会,全国人大会作出决定,以立法形式将中华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确立为国家层面的纪念日,是要记住耻辱和灾难,让民众真切感知“那种撕心裂肺的痛”。

  当务之急是要树立正确历史观。“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历史是前车之鉴,可勿蹈覆辙,经历过的耻辱让我们自省自强,更加清醒、更加警觉、更加坚韧。纪念日让我们更好的铭记历史,更深地锲入国人的生活,融入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

抗日战争心得体会 篇2

  在这个一雪民族耻辱、庆祝伟大胜利的特殊纪念日,人们更能理解何谓“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的,当年我们把侵略者赶出了国门,并没有马上迎来丰衣足食、幸福安康,反倒是千疮百孔的祖国母亲,需要一次痛苦而伟大的新生。即便如今是在和平岁月的阳光下,依然要经受国内改革发展的考验、承受国际政治变幻的冲击。先辈们之所以能冲出迷雾、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实现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发展,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一代又一代人的矢志不渝。

  今天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筑牢的幸福根基,更不会忘记,唯有和平与发展,才能为我们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供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也正是历史交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牢记并担负起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要筑牢让屈辱永不再现的信念,激发为幸福不懈奋斗的力量,坚定为人类社会开创更好未来的担当,如此,我们今天的纪念才具有应有的时代意义。

  屈辱与自豪,都会在历史的台阶上永远镌刻。唯有自强不息,方可告慰先烈;唯有奋发有为,方可不负芳华。

抗日战争心得体会 篇3

  铭记历史,就是对历史的尊重;以史为鉴,就是对未来的。

  悠悠的岁月不能将它尘封,虚伪的谎言不能将它掩饰,它见证了中国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的蜕变,它亲睹过侵略者狰狞可憎的面孔,它也震惊于中国战士誓死卫国的决心,它将一切的罪恶与正义,悲恸与欢乐,怯懦与不屈尽数收集,让时光为它们串成一条线,当人们回首往事时,一切清晰明了。它便是历史。

  历史的长卷缓缓铺开,讲述着一段血色的岁月......

  枪炮狂吼,血染大地,呼号声于天地间久久回荡。战士们同仇敌忾,举枪怒号,那细小的枪口怎能泄尽他们心中的愤恨!看着昔日默契的战友死在自己身旁,听着敌军轰炸机投落炸弹后震耳的爆炸声中夹杂着的乡亲们凄厉而绝望的哀嚎,他们无能为力。武器落后,敌众我寡,但每个人都深知,只要自己退后一步,原本可怜的胜算便又少了一分;只要自己畏缩一分,便对不起死去的战友,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望!要么守住阵地,要么全军覆没。要么赢,要么死!他们不惧一切,在枪林弹雨中奋勇还击,杀身成仁,死得其所,以鲜血铺就中华崛起之路......

  中华人民在数不尽的反击与怒号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正气,终于击溃日寇,守住国土,守得正气天地存!

  而今天,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天安门前军人整齐的方队,傲然的身姿,先进的武装充分地展示了战士意志之坚和中国国防力量之强。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让人认识到和平的可贵;和平是一艘航轮,能载着人们驶向美好的未来!

  铭史承志,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抗日战争心得体会 篇4

  这是不能忘却的纪念。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是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特别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大好山河支离破碎,无数同胞惨遭杀戮,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境地。民族危亡之际,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四万万中华儿女以空前的民族觉醒共赴国难,千千万爱国将士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立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不让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点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14年抗战,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

  历史从不偏爱哪一个政党,战争也从不眷顾哪一支军队,谁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谁就能赢得最终的胜利。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创建华北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根据地。短短几个月,部队人数就由20__人扩大到4万人。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这是历史的经验,更是历史的昭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民群众永远是取得伟大胜利、实现伟大复兴最深厚的伟力。始终植根人民、依靠人民,坚持同人民站在一起,时刻把人民放在心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华民族就能无往而不胜,就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源源动力。

  越是饱尝苦难的民族,越理解兴衰的荣辱;越是历经坎坷的国家,越懂得自强的重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的每一次成长,无不伴随着艰难与曲折;每一次进步,无不面临着风险与挑战。但我们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当前,国际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复杂。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天,中华大地上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是未竟使命。我们回顾历史,缅怀抗日先烈的丰功伟绩,讴歌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是要从抗战胜利中获得有益启示。面向未来,限度凝聚起人民的力量,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巨大动能,我们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前进!

抗日战争心得体会 篇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确定,从法律上将日军侵华的历史史实和中国的民族记忆定格在每年的9月3日。这顺应了时代和世界潮流,表明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将永远牢记日本侵华战争、永远庆祝中国抗战伟大胜利的勇气、胸怀和担当,是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决心维护世界和平的法理表达。

  确定国家纪念日,已成国际惯例,是顺应世界时代潮流新的法理表达

  从国际社会看,国家纪念日是为了纪念历的重大事件而设立的别的纪念日。我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也是战胜国。环顾战后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忘记“二战”那一段历史。许许多多的参战国政府,都推出的纪念日,以此增强国民对国家重大事件的历史记忆,深刻反思历史,教育、警示当代人,从而凝聚国家、民族的精神,祈求人类和平。

  苏联在1945年5月8日与德国签订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书后,就将5月9日定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5月9日,是苏联,即现在的俄罗斯的法定假日,国家领导人要到红场无名烈士墓前敬献花圈,进行哀悼。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波兰等国也在每年5月9日举行纪念活动。

  20__年我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届时举行国家活动。这既是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惯例的决定和行动,也是顺应世界、时代潮流的一次新的法理表达。这是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热爱和平、捍卫人类尊严的信念,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生命、人权、人类文明的敬畏和尊重,准确传达了中国人民维护和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和责任。

抗日战争心得体会 篇6

  为了和平,需要我们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和平与和谐的追求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血脉,近代列强侵略更是让中华民族坚定了对和平的信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与实践自觉的统一。铭记历史、面向未来,饱经忧患的中华民族更应以维护和平新秩序为己任,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如历史学家克罗齐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既能激发情感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和人道尊严的力量;也能赋予理性的启迪,让我们重新反思法西斯主义的渊源,弱肉强食、国强必霸的逻辑,从而再次坚定捍卫人类文明的信念。在每一个这样的特殊“纪念日”里,让历史警示未来、让历史告诉未来,也让历史指引我们守护和平、成就未来。

相关内容
  •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篇2抗日战争对于我们青少年儿童来说,是一段未曾亲历的特殊历史,对于现在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对于正在纪念抗战胜利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76年前的那段耻辱!从1937年到1945年,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感受良多,为此谈谈我的心得体会。本文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 202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精选9篇)

    中国政府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扞卫二战胜利果...

  • 鸦片战争心得体会(通用10篇)

    今天,我看了电影《鸦片战争》,影片记述了清末政治家,禁烟派代表人物林则徐受道光皇帝之命,赴广州查禁鸦片,他以大无畏的爱国精神,禁毁鸦片,严刑烟贩,大快人心,他硝烟的伟大举动,深深的教育了我。...

  • 传统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0篇)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于华夏民族的先祖,带有自己的浓厚的民族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和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传统文化教给我们的优秀的精神粮食,要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

  • 银行信贷心得体会(通用5篇)

    20xx年1月12-13日,我去北京参加了市xx协会组织的《信贷风险管理创新峰会》学习活动。通过两天认真地学习,我对信贷风险管理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现主要归纳和总结为以下三点。细致做好贷前调查。贷前调查是风险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 2025班主任心得体会(精选12篇)

    作为班主任,自己秉着“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为了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使整个班集体朝着“健康活泼,严谨治学,务实求知,努力进取,团结友爱”的方向目标迈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

  • 政治意识心得体会(精选7篇)

    20xx年1月29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加强党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

  • 法治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在20xx年9月11日,全县小学三年级教师参加了《道德与法治》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虽然是网络学习,但课堂上每一位学员听得都很认真,网授专家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下面我从两个方面阐述我这次培训的心得。...

  • 体育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我们学校场地小,学生人数多,人匀活动面积小。如何在小的场地上上好体育课,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下面本人就实际工作的情况,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