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心得体会 篇1
勤俭节约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中。要节约利用水资源,反对浪费水资源,水壶没喝完的水可以擦桌子、洗毛巾、拖地等等,同时也注意用电过度,办公室无人时注意关灯关空调,避免长时间低温使用,减少电能消耗。外出聚会时也要和在单位一样,吃多少点多少,提倡打包拒绝浪费。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要规避“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
节约心得体会 篇2
节约是一种美德,生活节俭是一个人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体现。所谓节俭,就是花钱有节制,不铺张浪费。这个概念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注意节俭的人不占少数,故而有必要谈谈节俭。我觉得,我们应该注意节俭。
从学习中到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的盲目砍伐,现在树木也越来越少了。要知道,树,对人类、对整个生态系统,起着多大的作用,树是地球之肺,每年得生产多少的氧气,供我们呼吸、使用,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
现在浪费比较严重的就是体现在粮食上,尤其在学生中。在学校里,每日三餐后,饭菜如山一样堆积着,这壮观的“景色”,就是学生的所为。主食吃的不多,大多数吃那么两三口就倒掉不吃,然后去商店买零食吃,你想想这个行为有多么的无耻!要知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盘中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栽种出来的。再者说,米饭中,有多少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这么说,我们应该浪费粮食吗?
除了物质上的浪费,还有时间上的浪费。这也体现在学生中,每到下课时间,同学们就开始陆续的上厕所。其实根本就没有尿意,还要去一趟厕所。自己去就算了,还要硬拉着别人一起去,这样就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浪费了别人的时间,害人害己呀!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学习上,那该有多大的好处。
相信大家看完这些,一定会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所以大家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那么,就从节约做起吧。
节约心得体会 篇3
企业是人们生产活动的组织形式,人在企业中起主导地位,因此勤俭办企,首先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使员工发自内心的与企业共荣辱,再将“勤俭办企,勤俭兴企”的理念以企业文化的形式植入到每个员工心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整个企业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从上至下自觉厉行节约,量入为出,力戒浮华。
从管理上“勤俭”,收紧各个环节,将勤俭层层传导。如合同中细化因设计变更造成我方损失时的违约索赔条款,来规避企业的生产风险。施工中,加强各个项目的进度跟踪,向生产部门提供更加精准的出库计划,便于生产和采购,编制有弹性的工作计划来减少因产品积压浪费场地和积压资金,或因出库任务急而产生人员加班费用,采购也就有了空间去适应价格波动的市场。零配件供应过程中,可进一步追求精准的领料定额,来约束超领的零配件的数量,降低供料成本。
节约心得体会 篇4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节约而败于奢靡---陆游。伴随着这一句话,城关二中开始了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课。
本次的班会活动课与以往所上的略有不同,少了同学之间的竞赛与活动。而更多的,则是心与心的沟通,爱与爱的交流。伴随着班主任讲的一个个事例,展示的一张张图片,同学们的心也在一次次的升华,感慨也就随即而生了。
当面对着“食堂里的剩饭剩菜”与“孩子背对背”这两个事例时,同学们的心不悸颤动了。在二者鲜明的对比之下,大家意识到,同在一片蓝天下,有这样的一批人生活着。在他们的身上容不得一点浪费。而对于我们而言,节约也就在身边,它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遥远。吃完一顿饭是节约,捡起地上的一毛钱是节约,写完一张纸是节约。只要我们能够从小事做起,不浪费一点一滴,并持之以恒。
而令同学们感触最深的,则是“节约用水,节约用钱”的事例。它让我感受到,节约其实也是一种尊重。譬如:节约用水,那是对生命之源---水的尊重;节约用钱,那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对货币的一种尊重。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当学会去尊重,学会去节约。积极培养自己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即使在这个物质较为充沛的社会里,也能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明智理财,文明消费。
我相信,勤俭节约的这一美德,一定会如同甘霖、雨露一般,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节约心得体会 篇5
古人云,节俭为德,奢侈为恶。告诉我们节俭是善行中的大美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邪恶。古今中外,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勤俭节约。因此,学校最近开展了一系列勤俭节约活动,并发布了一项提案,要求在学习和生活的每个细节中自觉贯彻勤俭节约。
是的,作为与时俱进的小学生,我们要以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情怀和时代的责任感,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从一点点努力做起,在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贯彻勤俭节约,比如教室及时关灯,水房用水后及时关水龙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请记住:你我都是波涛中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成一片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当无数的限制结合起来,就是无限的,就会有无敌的力量!回头看看从我们身边流走的每一滴水:你我洗碗、洗脸刷牙、洗头洗澡上厕所的时候,我们节约了吗?回顾一下每一个从我们身边流走的千瓦时:当你我使用电灯、电话、电脑、空调、复印纸时,我们是否省钱?如果我们从今天起节约一粒粮食,我们将节约一片肥沃的土地。节约一滴水,就是节约一个清澈的湖;省一度电,等于省满一个矿;拯救一张纸就是拯救一片美丽的森林。省吃俭用就是创造财富。
穷则勤俭,富则勤俭。俗话说:“坐好吃饭。”历史上今天花钱,明天上街乞讨。例子并不少见。今天,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勤俭节约的精神内涵应该更加丰富,而不是被抛弃,勤奋、这种古老的美德。
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联合国特别将10月31日定为勤奋日,时刻提醒人们在新世纪坚持艰苦朴素的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大到整个人类,想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它”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计生、治国,都得勤俭持家。李商隐有句名言:“回首昔日圣贤和家庭,成功是由于勤奋,失败是由于奢侈。”历史一再证明了这个真理:没有勤奋、节俭和努力工作。精神支撑的国家很难繁荣;一个没有勤俭持家支撑的社会,很难保持长期稳定;没有勤俭节约的支持,一个民族很难自立。
勤奋是一种伦理,是一种品格,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提倡节俭,理性消费,增强节约意识,杜绝铺张浪费,量力而行,让大家把节约当成一点点努力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努力把我们的校园建设成节约型校园!
节约心得体会 篇6
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经济方面无论是处于困难时期,还是在富裕无忧的条件下,都应该崇尚节俭,反对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家庭,应该崇尚节俭。一个家庭的富裕充盈,多是先辈通过聪明才智和勤劳致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作为单位,应该崇尚节俭。即使在办公经费保障相对充足,也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既要深入调研、科学统筹,集中资金解决影响单位发展和前途的重大问题,又要精打细算、精细管理,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入手,养成节约办公的好习惯。
节约心得体会 篇7
勤俭节约不是寒酸小气,而是一种美德、一种责任。培养勤俭节约习惯、传承中华美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诸葛亮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教子,司马光以“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示子。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带头涵养勤俭家风,传承节约美德,带头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毅力,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增砖添瓦,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节约心得体会 篇8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要舍得吃大苦、耐大劳,把艰苦奋斗当成有效发展的助推器,把勤俭节约当成战胜困难的传家宝;要在管理上精益求精,做到精细化管理,就一定能找到更多节能减耗的新途径。
作为公司综合管理部的成员,更加应该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之余,多思考、多动脑、多比较,如何能够节能降耗,为公司在生产成本上降低费用,成本降低了,利润就相对提高了。俗话说得好: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对于企业就是要提高收入,减少费用,把节约作为一种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工作中每件事,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的人格素养。
节约心得体会 篇9
3月13日,学校组织学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一书,该书是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材料之一。书中收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阐述。通过对该书的认真研读和学习,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对于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先贤古训世代流传,如暮鼓晨钟,给人警醒,催人奋进。他们对“勤俭兴邦,骄奢覆国”的修齐治平之道的剖析可谓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条件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便开始盛行起来。上到党员、干部,下到平民百姓,开始放松了警惕,淡化了勤俭节约的意识,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人好面子,讲排场,比阔气,搞关系,千百年来,这些习气根深蒂固。民以食为天,吃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于是谈工作、交朋友、搞关系都离不开请客吃饭。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据保守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我国消费者仅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每年至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开销达到3000亿元……这一连串的数据是非常惊人的,无不折射出当前中国病态的消费和餐饮观念,让人痛心疾首。
当我们抱怨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土流失、沙尘暴频发、地沟油、生态破坏、转基因食品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身原因造成的。如果我们节约用电,能够少浪费多少能源?如果我们节约用纸,能够少砍伐多少树木?如果我们节约粮食,能够多养活多少人?如果我们节约用水,能够节省多少水资源?如果……多少个如果,都仅仅只是假设罢了。多数情况下的铺张浪费,都是在我们觉得无所谓的时候悄然发生。有些人觉得勤俭节约那是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的特殊使命,不得以而为之,现在时代不同了;有些人觉得节约也好、浪费也罢,这些都是个人私事,一不犯法,二不违纪,谁都管不着,有钱就是大爷;有些人觉得自己不浪费,总还有别人会浪费,反正浪费也不差自己这一点点……然而,我们应该明白,资源总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任何一种东西,都是经不起我们长此以往的挥霍和浪费的。我们不能只贪图自己享受,而不去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那是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的。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从当下做起,从自身做起。作为党员、干部,要起好带头作用,树立榜样,时刻警惕,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遏制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给人民群众传递正能量。作为普通老百姓,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节约意识,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带动家人、朋友以及身边的其他人一起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共同行动。
这次中央狠抓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之风,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高瞻远瞩以及求真务实、狠抓作风转变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入群众、尊重群众、真情关心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亲民执政理念。自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党上下乃至全国上下大力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号召,四风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都是正面的、积极的信号,昭示着党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强烈愿望。
奢侈浪费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低级庸俗的诱因,是耍弄特权的舞台,是伤害民心的利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使命是光荣而伟大的,同时也是长期而艰巨的。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以身作则,防微杜渐,坚定不移地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实到行动上。长风破浪会有时,时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节约心得体会 篇10
作为企业职工,“厉行节约”不仅体现在落实“光盘行动”等生活小节上,在项目生产经营领域,“勤俭办企”更是尤为重要,“大的节俭”是高效率,更是高效益,持续将“人的高效才是大的节俭”贯彻全年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工作。同时做到,日常办公用品耗材定量采购、施工材料及时周转退租、施工现场绿色低碳运营、施工资源的科学配置、完善资料合理索赔。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体职工争做“厉行节约、勤俭办企”专项行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推动节约型企业建设,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节约心得体会 篇11
办公室的电灯开关处,有一张节约用电、关门断电的小纸条;盥洗间内,“节约用水”的提示随处可见;电梯旁的提示中倡导步行更健康。
小到家庭,中到单位,大到国家,经济方面无论是处于困难时期,还是在富裕无忧的条件下,都应该崇尚节俭,反对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家庭,应该崇尚节俭。一个家庭的富裕充盈,多是先辈通过聪明才智和勤劳致富。如果晚辈只求享受快乐,不求创业艰辛,只求挥霍潇洒,不求节俭从紧,须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此下去,败家也就是迟早的事。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作为单位,应该崇尚节俭。即使在办公经费保障相对充足,也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既要深入调研、科学统筹,集中资金解决影响单位发展和前途的重大问题;又要精打细算、精细管理,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入手,养成节约办公的好习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作为国家,应该崇尚节俭。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健康发展,同样需要节俭。
“节俭是穷人的财富,节俭是富人的智慧。”节俭,对一个家庭而言是美德,对一个单位意味着效益,对一个国家则是前途。
长期以来,我们对很多浪费的现象习以为常,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但是此刻,在全国上下都在厉行节俭的时候,我们加入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我们可以让电视、空调、电脑不待机,盥洗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让水龙头的水不要流的那样猛烈和肆意……选择简朴的生活方式,从自己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做的更好。
节约心得体会 篇12
弘扬勤俭美德、倡树节约新风必须从自身做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孔子倡导“节用而爱人”,墨子强调“节俭则昌,*佚则亡”,老子推行“治人事天莫若啬”。千百年来,勤俭节约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进步史中。从诸子百家推崇备至,到帝王将相身体力行,勤俭节约美德不仅融入了我们的思想血脉,而且铸就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勤俭节约是一种习惯和意识,更是一种美德和智慧。面对地球资源的日益匮乏,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养成勤俭节约习惯,也只有人人传承节俭美德,我们的人类文明才能更长久。
弘扬勤俭美德、倡树节约新风必须从点滴抓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南湖红船到陕北窑洞,从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披荆斩棘的改革开放之路,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并发展壮大起来,党心民心也在艰苦奋斗中凝聚起来。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战胜艰难困苦的制胜法宝,更是我们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上世纪60年代,在物资极度短缺情况下,国家把节约上升到政治高度,并以此安排物资的供应、生产,领导和引导节约型社会建设,一滴水、一根火柴、一张纸的节约精神,辉映了我们民族的美德和灵魂,毛主席的被子、周总理的睡衣、朱总司令的扁担,更是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思危方能居安,国俭才能民富。“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我国有14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那么我们中国每天就能节约28000多公斤米,按照20__年国际粮食安全人均400公斤的标准线计算,足可以供一个三口之家吃上20年左右;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那么我们中国每天就能节约1400万元,一年就能节约50多亿元,足可以抵得上一个中等县的财政收入。“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既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要时刻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实现节俭兴国、节用裕民。
勤俭节约不是寒酸小气,而是一种美德、一种责任。培养勤俭节约习惯、传承中华美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诸葛亮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教子,司马光以“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示子。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带头涵养勤俭家风,传承节约美德,带头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毅力,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增砖添瓦,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