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心得体会 篇1
《唐山大地震》这一部电影我已经看过很久了。 在看的过程中,我由于感动和害怕流了许多次眼泪,有三次,我记得很清楚。
第一次是晚上大地震刚开始的时候,两个孩子正在家里舒舒服服地睡觉,忽然桌子摇晃,天花板塌了下来,大楼往一边倾斜。姐姐被吓醒了,慌忙推了推弟弟。两人急忙爬起来,死死地抓住桌子。看了这一幕,我吓坏了,既害怕,又为两个五、六岁的孩子担心。我从未体验过地震,然而看着这些,我想从灾难中挺过来的人们,真的是从鬼门关里逃了出来。
第二次是孩子的父母一边躲避劈头盖脸砸下来的东西,一边跑回家救孩子。到了家门口,父亲把母亲一推,不让她进去,自己却进去了,不幸的是,这一刻房子塌了,正好压在那位伟大的父亲身上。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妻子的命,他多么无私啊。
第三次是两个孩子同时被压在一块水泥板的两边,这样救援队就只能救一个孩子,因为只要翘一起这边,另一边就会压下去。面临这样选择,那位披头散发、满眼泪痕的母亲直喊着“救两个”。我想此刻她多么想让自己替孩子们死去,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这终究是不能的,最后母亲绝望地轻声说出三个字:救弟弟!就这简单的三个字,那小女孩会怎样想,或许她恨妈妈,或许她恨弟弟。
地震夺去了人们的生命,馈赠给人们巨大的痛苦;地震抢走了大家的亲人,留给大家无限的绝望;地震掠走了我们的家园,还给我们一片充满哭泣的废墟......
走出电影院,看着蓝天白云,我感叹道:活着多好啊!
地震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5月19日14时28分,汽车,火车,舰船的鸣笛声和防空警报如期在全国各城市上空响起,全国人民为地震遇难者默哀三分钟!
三分钟默哀之后,另一种声音将在此次地震受灾地区响起。据报道,北川80多所受灾学校均已接到教育局通知,5月19日开始复课。安置点内将搭起帐篷学校供孩子上课,部分学生将转至绵阳学校继续学业。此时,悲伤的情绪尚未得到平复,废墟中的家园还没有得到重建,但那琅琅的读书声,似以一种生生不息的顽强和不屈,穿透了内心的阴霾,划过震后的余烟,向未来传递出无限的希望!
鸣笛和警报声提醒我们,永远铭记国难,向生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琅琅读书声则传达出这样一种信念:铭记国难,向生命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我们不放弃不抛弃,我们坚强地站立住而决不会倒下。双眼因悲伤而被泪水冲刷,但我们更看清了远方,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苦难经历,又使我们能以更为坚定的步伐走向了未来。两种方式,同一样的表达。
救援工作还在继续,生命的奇迹还在不断创造。与此同时,另一场战斗也已打响———那就是重建家园,尤其是受害地区群众的心灵家园。遍地的残垣断壁,满天的灰烬尘埃,自然无法阻挡悲伤与思念。但生活还得继续,未来的路还需要坚强面对,此时,我们需要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自发的精神,来振作和鼓舞我们最终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来为我们自己寻找一个可以生活得更好的铿锵理由。
哪一种力量更有力量,哪一种精神更加精神?那就是老师们把课上起来,孩子们把书读起来,让教育的光芒照亮心底的黑暗和恐惧,让知识的温暖与厚重抚平心头的忧伤与无助。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是学校,最牵动人心的是学生,最壮烈的举动是教师的大爱无疆———请告诉我,还有哪一种方式更能表达我们的敬意,还有哪一种方式更能传达我们的无畏和坚强,还有哪一种声音此刻更能激起全中国人民的共鸣?唯有那琅琅的读书声,唯有那孩子全神贯注的面孔。
是的,帐篷里临时搭设的课堂还很简陋,不足以恢复到往日的平静和安谧,是的,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彻骨的痛,不可能很快就完全从孩子们的心头消退,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抚慰,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个通往未来的希望起点,它将以一种异常坚定的语气向昨天的灾难和悲伤作一声告别:明天会更好!它将以充满稚气但无比清晰的声音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挺得住。
地震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4月14日,对中华民族来说,又是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日子,这一天,世界记住了青海玉树,这一天,又有很多无辜的生命在大地震中遇难了。多灾多难的中国人又一次在泪水和悲伤中携起手来共同抗击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考验。
灾难突袭,同胞遇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死亡阴影还没有从国人的心里消失,青海玉树特大地震又一次将国人带回到悲痛中,面对灾难,举国同哀,但是让人足以欣慰和感动的是在巨大的灾难来临之时,我们的党中央和国务院,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和军队武警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援速度,在震后短短的几小时内,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大救援,而且是各种救援力量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奔赴玉树,使受灾群众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为逝去的生命祈祷,希望他们的亡灵能够在天国得到安息;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为受到伤害的父老乡亲祈福,希望他们能够早日恢复健康;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更为所有参与地震大救援的人们祈祷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保重身体,为救援做出更大的贡献。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让我们的心灵饱尝悲伤和悲痛,但是,举全国之力、全方位、多部门、多兵种的协同大救援,让我们在悲伤和悲痛之中感觉到更多的是感动,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景仰后的巨大感动。我们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社会而感动。大自然无情,灾难更无情,但是最可怕的是灾难之后的人无情。由汶川到玉树,在地震中我们除了体验灾难的无情和残酷外,更多的是感知灾难之后那些来自灾区和祖国四面八方的感动,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人间真情。
面对一次次的巨大灾难,中华民族变得更加团结和和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被演绎更加深动和感人。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用爱心演绎了无数的人间大爱。在灾难面前,我们感觉到的是无处不在的人间大爱,爱心在神州大地涌动和传递,中华民族用爱心铸起了抗击大灾大难的万里长城。特大的地震灾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难以计量的损失,但是,地震之后从灾区到全国各地无处不在地感动让中华民族变得更加成熟和团结,变得更加强大和有凝聚力。灾难无情人有情。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焕发出了更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作为华夏民族的一分子,作为生者,我们为在震中遇难的同胞祈祷,希望他们的亡灵能够在天国安息;作为生者,我们为涌动在祖国大地的无处不在地感动而骄傲和自豪。面对灾难,我们应该自豪地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从汶川到玉树,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华民族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大灾大难面前,无处不在地感动感动着中国,感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灾难让我们记住了“5·12”和“4·14”,但是更让我们记住了数以万计的感动。在感动中的中国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和富足。
在感动中,为青海玉树地震灾难中遇难的同胞默哀。在感动中,为抗击地震灾难的每一位同胞祈福,希望他们健康平安。
地震心得体会 篇4
往事不堪回首,但在汶川、玉树的大地震后,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了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
地震发生前,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可爱的姐弟俩正在家里睡觉,突然,地震发生了,姐姐从梦中惊醒,她赶忙叫起弟弟,他们的父母拼命回去救孩子,母亲被父亲拉回安全的地方,父亲刚进门,房子轰然倒塌,姐弟俩都被压在房梁下,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弟弟在地震中失去了一只手臂,他也不愿读书,自己挣钱,成为了一个公司的老板,姐姐当英语家教养活自己和女儿。32年后一家人的意外重逢,让他们仿佛再次回到了震后的唐山……7。8级的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好在顽强的唐山人能重建家园,让唐山更加繁荣。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话是影片中的母亲(元妮)在地震之后的感悟,每次看到元妮孤独的身影,对于丈夫、女儿的怀念(她以为女儿也死于地震),对于外出儿子的思念……在32年后母亲与女儿的团聚,更是让人感到撕心裂肺的痛,看到这一幕,我心中涌起酸楚,当初元妮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时该是多么痛苦的决定啊!意外的重逢,让这位母亲又想起了当时的场面,她对女儿的愧疚,毕竟是她自己抛弃了女儿啊!地震带给这位母亲的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本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仅仅23秒,让她失去了丈夫,还以为失去了女儿……
做父母的,哪个不担心自己的儿女?元妮担心出门在外的儿子,年迈的养父面对着失散多年的女儿怒而激动的大喊:“我天天担心!”是啊,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表达的,这部影片更加深了我对父母爱的认识,它也让我明白了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舍弃!
如今的唐山已经成为了一座繁荣的城市,它不仅是唐山人奋斗的结果,更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地震心得体会 篇5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__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