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心得体会 篇1
感动人的是故事,激励人的是精神。今天,聆听了全省法院5名政法人在岗位上履职尽责、司法为民的感人事迹,我感受深切,一时内心波澜,思想激荡。都是“老政法人”,同在一个战线上,审判、调解、执行……周而复始,寒来暑往,每天我们都重复着一样的工作,普通、平凡,但“他们的故事”折射出普通中的坚守与奉献,平凡中的忠诚与担当!特别是在听到刘文慧同志事迹报告时,不禁又想起和她生前共事多年的点点滴滴,忍不住热泪盈眶,再次为她那鞠躬尽瘁、献身事业的精神与担当所感动。作为一名女法官,她将担当、柔情、细致贯穿于每一个案件中,最后用生命诠释了对司法事业的忠诚与热爱,让人怀念、崇敬!
心中有民,脚下就有力量;心中有责,肩上就有担当。“她和他们”都是我们新时代法官的好战友、好榜样,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在追求法治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千万个我们将汇聚万千力量,共同挑起司法重担,书写法治华章!
传统心得体会 篇2
有热热闹闹的春节,有艾香满堂的端午,还有孝敬老人的重阳节,但我独爱那合家团圆的中秋节。
中秋节当天,月光皎洁,桂花飘香,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妹妹一起在老家后院赏月。妈妈问道:“谁要吃月饼?”“我!我!”妹妹叫着。妈妈拿来一盘月饼,我问妈妈:“这月饼是什么味道的呀?”妈妈笑着说:“你猜!”我立即拿了一个月饼,咬了一口。呀,是肉馅儿的,又咸又腻!没想到我吃的第一个月饼就这么难吃。月饼不应该是甜甜的么?这简直就是“黑暗”月饼!心情很不爽!这时,妹妹拿了一个印着菊花儿的月饼咬了一口,“哇!是我爱吃的玫瑰馅儿的,”说完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哈哈,看我能吃到什么馅儿呢?”爷爷说着也拿起了一块儿月饼,“希望是芝麻馅儿!”爷爷说。没想到爷爷真的吃到了芝麻馅。爷爷那得意的样子,让我看着可嫉妒了。
皎洁的月光洒在后院,桂花的香味扑鼻而来,我边吃月饼边听爷爷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天真地想:嫦娥是不是很美丽?玉兔一定肯定很可爱!我们说着笑着,不知不觉间月亮悄悄地躲在了云朵的后面……
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也是一个香气四溢和幸福的节日。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
传统心得体会 篇3
“我们要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检,守住纪律的底线,法律的红线,要做到纪律底线不能越,法律红线不能碰……”8月26日,贵州省检察院举行“老政法人”讲优良传统报告会,受邀作报告的省检察院原副检察长、正厅级干部冉语重心长地给检察干警说。
在报告会现场,冉用朴实真挚的语言、生动的事例、难忘的故事,讲述自己在法检38年的工作经历,分享自己从检体会和人生感悟。他说,检察干警在行使职权时,首先要考虑责任,把责任挺在前面,潜心执行好法律,敢于担当,遇事挺身而出,发扬吃苦耐劳、敢于牺牲的精神,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和毅力,更好更出色干好本职工作。
冉勉励检察干警:对工作要勤勉尽力,有目标,有创新,有骨气,有干劲、韧劲和冲劲,有一股向上的正气,用一身正气保一方平安,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同时,要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做事勤勤恳恳,做人清清白白……
聆听完报告后,干警们认为,“老政法人”冉报告生动具体、很接地气,用大量的事例,阐释了一名“老政法人”爱党护党、崇尚法治、敢于担当、捍卫公平的优秀传统,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学习“老政法人”的敬业精神,弘扬“老政法人”的优秀传统,,持续奋斗,不断推动贵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法治贵州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报告会由省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x主持。省检察院、贵阳铁检院全体检察人员聆听了报告会。
传统心得体会 篇4
8月30日下午,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举办“老政法人”讲优良传统暨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激励全体干部学习先进典型事迹,,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
会上,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退休老干部郭x、张、吴、哈、王x以朴实的语言,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饱含深情讲述了政法队伍优良传统。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团结协作、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勤俭节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老干部们鼓励全体干部职工,自觉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追求极致的工作作风,勤奋敬业,忠于职守,不负韶华,不负人民。
随后,自治区党委政法委4名获得全国、自治区荣誉的先进个人作专题报告。“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黄分享了自己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介绍了她和同事们一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农村和谐稳定环境的经历;荣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的讲述了他以有50年党龄的父亲为榜样,传承红色家风的故事;“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刘克斌诉说了他立足本职岗位、忠诚履职的感悟。
此次报告会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取得了良好效果。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要以前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政法系统优良传统,对照先进找差距,强化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争做新时代政法好干部。要心系群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满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加强党性淬炼,砥砺政治品质,不断提升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要率先垂范,忠诚履职,营造学习先进、对标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推动全区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促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传统心得体会 篇5
今天非常荣幸作为一名法院人聆听了省高院组织的“献身政法事业,老政法人讲优良传统报告会”,报告会上五位同志的讲述,好几次都感动的让我热泪盈眶,感动他们每一句话都流露出来的对司法事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
他们身上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司法事业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坚持着、实践着,他们用最坚定的信念信心、最切实际的行动维护着每一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是他们心中的良善,是他们朴素的情怀,是他们拼搏的动力源。
今后,我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奋进的力量,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守使命,坚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我热爱的司法事业上,为司法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传统心得体会 篇6
为进一步弘扬英模精神,持续开展英模教育,激励广大政法干警担当作为。近日,河南省义马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观看河南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举办的“老政法人”讲优良传统线上报告会、“救灾防疫”先进政法干警事迹线上报告会。
通过观看报告会,干警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同志和先进政法干警们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的品格以及对事业的责任与情怀。他们纷纷表示,要对照先进找差距、学习英模提干劲,从中汲取奋进力量,锤炼政治品格,练就过硬本领,把弘扬英模精神的思想成果转化为提升检察工作质效的具体行动,以新担当、新作为全面展示检察队伍新形象。
传统心得体会 篇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又叫月饼节,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中秋节也是团圆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院子里飘着浓浓的桂花香,在外地的人都要回到家乡,我家也不例外,更是热闹非凡。爸爸和爷爷喝着香甜的桂花酒,赞不绝口,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妈妈和奶奶一边赏月一边品着月饼,也都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而吃月饼是我最爱的环节,因为月饼又香又甜,非常好吃。我们一边吃,一边趁着月光在院子里打打闹闹。玩累了靠在妈妈的怀里,看着天上的月亮,我忍不住想:月宫的吴刚是不是还在砍桂花树?玉兔看着我们吃月饼,她它想吃吗?这时妈妈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原来后羿射下太阳九个太阳后,被西王母赏了一颗仙丹,吃了就能升仙,他便让嫦娥保管仙丹。
他的徒弟逢蒙一心想要得到仙丹。有一天,他趁后羿不在,闯入后羿家里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宁死不给,被迫吞下仙药,突然,她的身体轻飘飘地飞了起来,一直飞到了月亮上。从此,她就一个人孤独地住在广寒宫。嫦娥奔月的故事真的是太伤感了。
中秋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我最喜爱的传统节日,我要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
传统心得体会 篇8
为深入抓好英模教育,引导全局民辅警传承优良传统,8月31日晚,西平县公安局利用周二集中学习时间,组织局党委班子成员、局直各单位负责人及民辅警代表,在四楼会议室集中收看了“老政法人”讲优良传统线上报告会,看守所、拘留所、交警大队和各派出所除值班执勤外的民辅警在分会场观看。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报告会上,“老政法人”以质朴的语言、饱满的感情,讲述了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感染效果。通过讲身边事、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教育引导民辅警学英模、担使命、筑忠诚。
通过聆听报告会,民警们深切的感受到老同志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的品格以及对事业的责任与情怀,纷纷表示要以老同志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西平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传统心得体会 篇9
他们以工作实践诠释着为民情怀,以敬业精神捍卫了司法公信力。8月27日上午,现场聆听和学习了杰出法官的先进事迹,我看到了坚守公平正义的责任担当,看到了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正是这些杰出法官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步步勇毅前行,写就了司法为民的生动注脚,标注了人民法院践行初心使命的鲜明底色。
学习他们,就要以公正、干净、担当的精神勇挑重担、敬业奉献,时刻鞭策自己,时刻查找自身的缺点不足,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为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统心得体会 篇10
五位老政法人言语朴实,情感真挚,用一个个案例和事迹,展现了老政法人的精神追求和美好形象。我看到了他们守护公平正义的默默付出和耕耘;我看到了他们一心为民,始终热情服务的坚守和情怀;我看到了他们坚守理想信念,坚守法治信仰的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对党忠诚坚守信仰的精神追求,这让我热泪盈眶,感动至深。
作为一名入职时间较短的法官助理,老政法人的优良传统报告会,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见贤思齐,争做先锋,我要以他们为榜样,筑牢信仰之魂,练就过硬业务,心系群众有大爱,廉洁自律守护公平正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
传统心得体会 篇1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所谓花年年相似,人年年不同。今年的端午节恰逢上海世博会,高考结束,南非世界杯开始。所以,可以说今年的端午节比往年更精彩,更好玩。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民间节日,是全民健身、防病治病、避瘟疫和毒药、祈求健康的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相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投江为国捐躯的日子。两千多年来,农历五月初五已经成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屈原,一位爱国诗人,听到攻破楚都的消息,心痛如绞。他毅然写下自己的杰作《怀沙》,投身汨罗江,为国捐躯。沿河的人们带领船只争夺救助,沿着水唤起灵魂,把粽子扔进河里以避免鱼虾吃掉他的身体。这种习俗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
母亲说:“几千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已经深入人心。人都是惜字如金,哀痛不已,世人都在议论他们的话,以此来传承他们的话。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端午节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做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是买很多粽子叶,少用水泡,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料通常是糯米,用绿豆和红枣煮熟。然后,经过妈妈和阿姨灵巧的忙碌,我们的孩子像猫一样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来的那一刻…
长大学习后才知道,包粽子的习俗和中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据说屈原跳进汨罗江后,群众为了防止水里的鱼咬诗人的身体,就做了许多粽子扔进水里。这样,鱼吃了,就不会伤害诗人了。所以为了保护和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就有了更热闹的“龙舟赛”。
我们村没有赛龙舟,但黄石每年都有这样一个热闹的场面:
在木兰河岸边,人们早早地聚集在岸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水面上,几只整齐的龙舟队,鲜艳的衣服在风中飘扬,男孩们渴望激情地尝试。随着一声锣响,各队争相参赛,大家齐心协力争第一。这时,鼓声、鞭炮声和人们的喊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传统心得体会 篇12
虽然距离献身政法事业的“老政法人”讲优良传统报告会已经过去几天了,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前期的策划、协调、组织到报告会的成功举办,每个环节我都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感动。
此次报告会作宣讲的五位法官均是长期奋战在审判执行一线的“老兵”,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廉洁自律,做出了骄人的业绩。在本次报告会的筹备过程中,他们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再一次让我感动。报告会正式举办那一天,他们身穿笔挺的衣服,胸前挂满了奖章,语气铿锵有力,集中展示了新时代陕西法官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模,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他们忠诚担当的品质和心系群众的情怀将不断激励着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初心,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