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1
20xx年x月x日,我有幸参与了东至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并且听了两位优秀教师的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收获颇多。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的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这两位老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她们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
二、教师教学艺术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两位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了教材。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强。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具有创意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两位教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2
第七周的星期二我到高平小学参加了他们开放日的听课活动。有幸听了罗老师和朱老师的两节课。通过这次听课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这两节课都有很多我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作为一名英语老师,下面则是我听过英语课后的一些感受: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次听课,首先感觉两节课的课堂氛围相当的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想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想每个教师都想把这点做好,只是在实行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这就要求我们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他们所上课的学生跟我们学校的学生来比较,在英语方面还是又一些差距,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直接照搬别的老师的教学模式,我们得对自己的学生深入了解,借鉴和改进别人适合自己学生的一些东西。其次,上课的老师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实行了小组计分和给个人奖励等措施,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平时我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个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
二、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这次展示课就充分表现了这点,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尽量使用英语。例如:You please! Who can? Readaloud! Spellit! Oncemore!等等。只有教师说英语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每节课的构思非常的好,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像力。其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这些课内容不多,但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多变,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很充实。老师们在教学中都比较注重行为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突出了一个“活”;语言真实自然,还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chant等活动,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言发展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习得语言。学生知识面广,接受能力强,虽活泼好动但教师能很快就控制课堂纪律。同时,在这次听课活动中,给我留下社科印象的不仅仅是授课的老师,还有学生,他们的英语素质都别棒,整体水平很好,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强,我想这与老师平时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从中也可以看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十分扎实,给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多听课,多对比,多反思就找不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的缺点、弱点,就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记得某位专家曾说过,“教学就像一盘菜,呈现方式、教学的仪表、举止的完美就如一道菜是否具备色香味,而知识点的落实及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利就如这道菜是否有营养,只有有营养才是最具价值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像厨师一样,不仅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来,更重要的是能做一道对学生来说能营养终身的菜来。”成为一名这样的教师是我的愿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始终以踏踏实实、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小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3
xx月xx日上午,我有幸观摩了xx小学数学开放月公开课的活动,这样的公开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第一堂课是xx老师的《认识负数》,本课为六年级下学期的第一课。xx老师笑起来特别和善,听他的课如沐春风。特意关注到他的课全程只用了两张PPT,更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依次来表达每个负数的意义,这些负数表示什么,用自己的方式画出一个负数,并描述出来。
第二堂课仍然是六年级的内容《比例的意义》。
这堂课是由xx小学的xx老师上的,课的一开始,xx老师便出示自己旅游当中的照片,一下子引起了同学的兴趣,兴致勃勃的开始帮老师分析为什么另几张照片看起来更别扭。从而引出比例,再顺势引导学生算一算这几张照片的比例……
接下来是来自小的xx老师,一开场,她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好听。这堂课研究的是一个新的课题《展开与折叠》,虽然数学课本上没有本堂课的内容,但我觉得这节课很有趣,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魔方的知识与规律,而且给我打开了另一种新的思路和理念,使我对数学课有了一个新的思考。
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4
听了蒋军晶名教师执教的群文阅读课和关于“群文阅读”的讲座后,我对“群文阅读”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以《文成公主进藏》“群文阅读教学”中,蒋老师用简洁而又亲切的语言带着孩子们在民间故事阅读中,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同时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孩子们带了快乐,让孩子们沐浴在书的芳香里,激励着孩子们去大量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
蒋军晶老师的讲座让我初步明白了“群文阅读”的特征。群文阅读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 所谓“群文”,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那么从单篇到“群文”,对阅读教学而言,意义究竟何在?从她执教的课中,我明白了群文阅读的意义:首先是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其次,群文阅读是对真实阅读情状的模拟意义。群文阅读意味着“教”的改变,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不可能提太多问题,不能发起太多讨论;意味着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不可能更深、更细(全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活动总结及小结)、更透地讲析文章了;意味着你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不可能步步扎实;意味着你不能将“朗读”、将“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群文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因此,“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 因此,“群文阅读”更是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为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
此次活动,带给我们全新的阅读形式,随之而来的还有关于阅读全新的思考和探索。这是一场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革命,革命需要坚持和尝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是阅读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如何将阅读课上的得效、高效,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改革。
小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5
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本学期,县数学教研组开展了组内的外出听课活动。到我校听了一个数学教师的一节数学课,课后大家都能诚恳地给授课的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也谈自己的收获。现就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1.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不是相当充分的。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不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因此,我们应精心设计每一节数学课,尤其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2.教学过程要精致
从该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没有经过精心的准备。我们在讲课时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要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要恰到好处、板书也应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都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要得当,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当今中考命题的命题指导原则是,有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确立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这就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为此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小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6
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 我有幸观摩了任晓慧,赵艳珍,高晓莉等几位教师的专业课,她们讲得十分出色,通过观摩这几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观摩这节课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准备充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她们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注重教学导入
为什么每位做课的老师都充分为她的课做准备,但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这几位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数学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各位老师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和。如任晓慧老师在讲到克隆技术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有关克隆人的图片,在视觉上给学生们震撼,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了基因技术造成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对学生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4.教学过程结构精密,时间分配恰当。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多媒体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
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各位老师就充分表现了这点,不仅教师基本功十分扎实,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声音洪亮,而且无论从制作的课件还是上课的技巧来讲,构思非常得好,让学生在这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能够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年轻教师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教师。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吸引学生?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小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7
20xx年11月1日星期二,我校全体教师分别迎来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学科的送课下乡的精彩课堂。可以说足不出户,在“家里”就能听名师授课既是一种享受,更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我是语文教师自然进入了语文课堂,聆听了冯平平老师的一节高年级语文课《风》。冯老师自然的教态,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一样,课堂总是勃勃有生机。
整个课下来,冯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就是两大亮点:
一、教学设计不花俏,无框架式结构。
尤其是在课的伊始,冯老师能就地取材,以自己的名字中的“平”字为契机进入谈话,消除和孩子们的陌生感,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新课引入,毫无刻意、做作之感。课件的制作更是简约实用,课件上没有吸引眼球的任何装点,也没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就是这样简简单单教学工具,真正的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的处理不急不躁。
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冯老师在重点段的处理中给孩子们方法,让他们研读文本找到重点段,抓住关键词时,孩子们不能很快的着眼于此时,她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引化学生,自己说出关键词,深入人心从最深处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再到联系我们生活。而不是向以往所见到的,孩子们找不到教师就很着急,快速的解析答案了。
整堂课的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时间的把握未能控制在四十分钟之内。
小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8
1月15日,我有幸听了双岗小学龚丽娟老师的课,龚老师用极富亲和力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呈现了生动有趣的绘本阅读课。有三点最值得我学习。
一、龚老师详细地讲解了绘本的封面,这是一般都不被重视的一个地方。龚老师先让孩子们看封面,接着问:你从封面看到了什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封面的内容,最后总结:封面蕴藏着很多丰富的内容,它会告诉我们绘本的主要人物、发生的时间或者地点等等;并且在绘本讲完之后推荐了几本绘本,让孩子们看看这几本绘本的封面,并说说自己看到封面后最喜欢哪一本,将会有趣读哪一本。再次向孩子们强调了绘本封面的重要性。
二、龚老师并不是一页一页地读绘本,而是先整体地看一遍,这种做法,既让孩子们对绘本有个整体印象,又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绘本的兴趣,一举两得。整体地看完一遍之后,许老师接着和孩子们合作读绘本,绘声绘色地将孩子们带入《勇气》的故事情境之中。龚老师在阅读绘本时,不时地穿插了一些自己如诗一般语言,如涓涓溪流流入孩子心田。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用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来诠释什么是勇气。通过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孩子们感受勇气是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己的力量。
三、龚老师善于发挥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续编绘本:龚老师大胆地让孩子们想象:如果让你画一幅画,并配上文字,表达你自己理解的勇气,你会画什么?写什么?孩子们的回答非常精彩,绘画也颇具美感。
许老师的绘本阅读结束了,相信绘本上的内容、龚老师亲切的话语,一定会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感谢龚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一堂课。
小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9
近期,我参加区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观摩活动,聆听了诸位老师的课,收获良多。他们以自己精心设计和课堂智慧,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吕孟芸老师在教学《普罗米修斯》这一课时,能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荣成市世纪小学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把学生带进了作者的童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作者生活的年代的了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内心奠定了基础。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姜玉波老师所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我想这些也就是我们追求的“高效”吧!一日听课所得又岂止以上几点,但我想,光是这几点,是我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深刻领悟的。
小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10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桃江县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聆听了三位教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人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这些课不仅有思想的深度,也有教学技术的娴熟。他们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都渗透在每个教学行为中,因而每个教学细节背后都隐藏着重大意义。下面是我听课的'几点深刻感受:
一、教学活动重“实质”。
如刘小华老师在执教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时,就给我们展示了从识字到写字再到读文悟情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很扎实,反复巩固,不急于求成。
二、教学方法注重“体验”。
如丁双艳老师执教的《跑进家里来的松鼠》,和胡芳老师执教的《搭石》都特别注重了学生自己的感悟,谈体会,充分张扬了学生个性,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善于聆听,并作及时点评,为课程改革中的孩子们喝彩。
三、教学环节有“灵性”。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感性认识,体现最多的就是美感在三堂课中都有一些环节注重人视觉、听觉上的美感。好生动的动画,好听的音乐,教师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等都很赏心悦目。
四、充分运用了“校本资源”。
如《识字6》教学中在让学生理解“雪中送炭”这个词时,就播放了发生在本校的一件真实的事。讲的是全校师生为本校一位患重病学生捐款的事,还用他们捐款多少,学生感受很深。
我想好的课堂教学与教师充分的准备,对教材的学生的充分了解以及一定的教学经验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有些课堂中能充分把握教学细节,彰显教学的深度,课堂就会显得更加光彩。我觉得我自己也要多改进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多向老师们学习,争取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有较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