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 篇1
70周年华诞来临之际,众多主旋律电影纷纷上映。《我和我的祖国》便成了鳌头之一。
该电影前期宣传的亮点之一,是由七位导演联合执导的庆贺祖国成立70周年的一部爱国主义电影。而故事主线是由祖国成立70年内的七大事件组成。这些片段看似毫无关系,实则紧密相连。
湛蓝的天空下,一面五星红旗从左面切入,“我和我的祖国”六个字铺满荧幕。空灵婉转的歌声飘入,王菲的歌声与这部电影的基调相融合,一部以小见大的电影就此拉开序幕。
【前夜】
“电动升旗装置,不敢保证万无一失。”随着声音的出现,黄渤所饰演的林治远就这样出现在荧幕上。当时在电*中大多数人发出笑声,而当时我心里想的是他怎么这么勇敢,明知道很可能会受到领导批评,但依然坚持实话实说。为了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争分夺秒排除万难。“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一块红布吗?”的时候更加形象的体现了他对科学的严谨程度。还有一处细节是主人公林治远在天安门附近奔跑的场景,故宫外的地面居然是泥巴路,老旧的设施以及运用老纪录片的镜头,都很好的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寒酸。而正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1949年10月1日这天,开始在世界上站起来了。
【相遇】
第一次看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这个片段,觉得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女主人公任素汐在公交车上自己自说自话,回来和朋友吐槽,朋友说:“可能再看一次,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果然他被他说中了。
二刷的时候,看到任素汐说:“当年为什么不给个信儿,哪怕门里塞张纸条儿呢?”的时候,眼眶忽然就起雾了。因工作保密三年未与女友联系,再见面时却无法给他一个解释。张译饰演的高远,以实验工作者的身份出现,以病入膏肓的形象结束。事隔多年,女友才明白,高远失联的三年是“舍小我保大家”的高尚行为。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爱情,为国家安全奠定了基础的高远同志,功在千秋。
【夺冠】
地点在上海的弄堂,以1984年奥运会女排夺冠为切入点,剧情相较其他片段来说较为简单,当然感染力却很强。
剧中的小男孩在面临与好友分别和挽救天线信号中来回挣扎,最终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挽救天线,满足了整个弄堂观看女排夺冠的强烈爱国愿望。尤其镜头特写在带有“五星红旗”标志的乒乓球拍时,更加显露出了小男孩从小所具有的爱国意识。直到他扑倒父亲怀里痛哭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他作为一个孩子的委屈无助,却最终用一句“女排夺冠了,我太激动了。”将所有的委屈吞进肚子里。长大后的他,成为了奥运会乒乓球的教练,并且与昔日好友重聚于又一次的奥运会女排夺冠。
【回归】
以香港回归为故事背景,“一秒都不能差”是我们的底线。争分夺秒,修表的设定串起了沧海变化和小我命运,最后剪入了几个97年港人欢迎解放军进驻香港的镜头。当罗大佑的东方之珠歌声扬起的时候,想起154年的屈辱,让人潸然泪下。然而,今天的乱象又让人伤心不已。
【北京你好】
全剧最搞笑的一部分,情节围绕20__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展开。巧妙地将汶川地震融入进去。当小男孩的川音想起时候,一下子将剧情与实际相连。好似时光回到了20__年的那个夏天,救灾与奥运同步进行。这一章节也突出了中国的成长和强大。
【白昼流星】
是现实主义又具有浪漫魔幻气质的一节。两个问题少年,一步步被控制信任和宽恕引导。少年强则国强,把航天返回和精准扶贫揉合在一起。也是这部分让我对刘昊然有了新的认识。
【护航】
姑娘们英姿飒爽,撑起的绝不是“半边天”,她们一样有可敬的理想和逐梦的艰辛,她们既柔软又懂得成全,也有该出手就担当的专业,让人无比震撼。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 篇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收获世界大赛三连冠。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20xx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
20xx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20xx年9月3日,*阅兵,20xx年7月30日,朱日和阅兵。
7个永不能被遗忘的国家重视,用7个具有人情味的故事呈现出,给了我们新的体验和新的感动。
每个故事都特别震撼人心,但有两个片段让我记忆尤为深刻。在片段《回归》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一刻,对你们来说是结束,可对我们来说,是开始。”凡是过去,皆成序章,无论回归前的香港是怎样的,但从它开始属于中国的那一刻起,它所经历的每一刻对国人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所以就算是一秒,我们也要据理力争,为这一秒,谈判官,钟表师,警察,护旗手以及所有的国人做了多少努力。他们有多努力,就证明他们有多爱国。
一个个国民的强大,可以使国家强大,反过来,一个国家的强大,也能使一个人变得强大。《白昼流星》里,两兄弟想离开故乡,是因为他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降落,不仅仅是小时候爷爷告诉他们的白昼流星,更是一个国家更加强盛的标志。带给两兄弟生活的希望和信心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信仰,如果他们看到的白昼流星,落地后只是一颗石头,他们可能只是会相信,看到的白昼流星,可能会带给他们家乡幸运,却不知道带给他们幸运的是什么,他们依然只能祈祷;而落下的,不是一颗石头,是一艘飞船,这让他们看到了国家的强盛,也让他们相信,家乡的兴旺,可以不再依靠神,依靠祈祷,可以依靠的,是国家,而国家,让他们的心里有底了,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让他们变得积极向上,不再颓废,不再自甘堕落。
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强大背后,每个人的默默付出,让我们对祖国的爱和英雄们的敬意更加强烈和坚定,也让我们知道,爱国,不应该只是心里有这么一份情,还应该像每个为国家作出奉献的英雄们一样,付出自己所有的努力,行动甚至是生命。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 篇3
喜迎祖国母亲70华诞,校园里、大街上、商店门口,甚至外卖小哥的摩托车上都插满了国旗,处处挂着“热烈庆祝祖国成立70周年”的横幅,《我和我的祖国》和《今天是你的生日》等爱国歌曲一直萦绕在耳旁,一片举国全欢的喜庆景象。而我们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决定以组织观看《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形式为祖国庆生。
数月前,当我和室友第一次看到本部影片要在十一上映时,就激动着说一定要去看。前几天,电影的预告出来了,看完后更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此等爱国大片,岂可错过!更何况是作为党支部的一次集体活动,意义更是非凡,若是错过,将给自己留下遗憾。很庆幸,很激动,终于迎来了这一天!大家拿着小红旗,满心激动地进入了影室。
这部电影是由七个精彩瞬间组成,着眼于经典瞬间背后的故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到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开幕、神州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以及*阅兵、朱日和阅兵一众祖国高光时刻,每个故事都讲述了一个个普通人物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动人故事。不管是力保新中国第一面国旗顺利升起的治远,还是为中国核弹事业牺牲自己的高远和在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0时0分0秒升起国旗的朱涛,又或是为街坊领居顺利观看女排比赛把持天线的冬冬,都让人印象深刻,扣人心弦。
虽然之前在预告片中看过很多激动人心的画面,但在观看完整影片时还是有很多瞬间牵动着我、打动着我。我们都曾在历史书上学过,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但这对当时的我来说,仅仅是历史书上的一行字,一行我们要为考试而记住的没有任何温度和情感的字。然而,在《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中,当车子突然停下来,看到千千万万的人摇着红旗在欢呼、在呐喊时,高远问到发生了什么,一人回答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啦!”那一刻,我感觉的内心跟高远一样,仿佛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跟着他们一起欢呼、一起呐喊,仿佛自己成为了那伟大瞬间的见证者之一。真的感受到一种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自豪感!
“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这是我们的底线!这一秒对你们来说是结束,可对我们是开始。”
这是我们的外交谈判官在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谈判桌上说的话,表现出立场坚定、态度强硬的中国外交官形象。对于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交接仪式总指挥安文彬来说,他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保证五星红旗在7月1日0时0分0秒准时升起,让香港的主权准时回归祖国。而这却成为了中英双方谈判的分歧所在。为了五星红旗一秒不差地升起,中英双方为了“2秒”谈判了整整16轮之久。当交接仪式的进程比预计的时间延误了23秒时,安文彬嘱咐升旗手,我们要将这23秒争取回来,一听到国歌就升旗,哪怕是音乐重叠,一定要让国旗在0分0秒准时升起。这种分秒必争,争的是我们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尊严、国家的荣誉!
0分0秒时,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迎来了最神圣的时刻!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从此,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香港的上空!香港回归祖国母亲怀抱!
写到此处,不禁想起了正处于社会混乱中的香港。真心希望香港青年们能早日醒悟,希望香港能早日恢复平静,早日恢复稳定安全和谐的生活,助力祖国统一大业!
祖国,你是我们的骄傲!
永远爱你,我的中国!70周年生日快乐!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 篇4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看完电影后,至今这首歌仍然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全片由7个故事构成,看似是不同地方、不同年代普通人的经历,但始终贯穿的是身为中国人的每一个平凡人对祖国深深的爱。
《前夜》中为了让升旗的时候在国旗达到顶端的那一刻停住而不被卷进去,那个顶端的阻拦装置成为牵动众人内心的关键。但要做成可靠的阻拦装置需要一些特殊的金属材料,毫无疑问短时间内凑齐这些材料需要大家的帮忙。当动员信息发出去之后,老老少少争先恐后地带着自己家里一切或许能用上的金属物件前去报到,那一刻是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为了让开国大典顺利举行,包括旗杆设计师林治远在内的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新中国的成立尽自己的一份力。
《相遇》讲述的是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前我国的科学家们隐姓埋名地进行试验。为了完成这一次壮举,他们一心扑在科研上,不能告诉自己的亲人当下从事的事业。科研人员高远在一次试验中为了不发生剧烈爆炸,在逃离实验室后又返回去关闭了实验舱的阀门从而阻止了一场灾难的发生。然而正是因为这一次,高远的身体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正是像高远这样的科学家们对祖国深深的爱,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坚守,才有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电影中涉及到的故事主人公都有一样的品质,那就是他们都放下小我成全大我。设计电子升旗杆装置的林治远先生可以选择保全名节,让人工升旗队上场;科学家高远也没有必要强行去停住核反应;冬冬也不需要为了街坊四邻看电视而放弃把礼物送给小美;安先生、朱涛也可以不那么锱铢必较,将时间精确到秒;张北京把奥运会门票要回来送给儿子肯定更能在儿子心目中加分;李旗长也没有义务帮助那两个陌生的小伙子;吕潇然同样可以选择在8号机故障时自己顶上。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在面临更有利于个人的选择的时候,内心的斗争显出了他们的真实,最终的选择才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在感动之余我们能做些什么?身为新时代的高层次人才,我们需要利用自己的所学,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尽力地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哪怕是那不起眼的小事,或许就能成就祖国发展的巨大一步。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这一代来创造!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 篇5
国庆期间,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电影院,观看了影片《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影片讲述了自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具有典型意义的七个大事件,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小人物的故事见证大时代的变迁。
第一次升国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女排夺冠,香港回归,20xx年奥运会……一次次激动人心的时刻,仿佛时间定格;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画面,恍如身临其境;一个个为国奉献的英雄,令人心向往之。当然,令我最为之感叹的还是“前夜”。“前夜”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前夜,*广场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等人争分夺秒克服重重困难,保证国旗在1949年10月1日万无一失地升起的故事。他和同事们的“万无一失”不仅仅是对国旗顺利升起的保证,也是对28年的革命,对20xx万人的牺牲做出的保证。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意义非凡的瞬间。这次升旗,不仅是新中国首次使用电动装置,也是新中国升起的第一面国旗,意义重大,不容有失。“立国大事,必鞠躬尽瘁。”林治远不仅向领导这样立誓,他也是如此践行着。当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并亲手按下电动升旗按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时,每个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祖国也正如影片中呈现的那样,一步步由弱到强、由穷到富。我想每个人也都该是这样的,成功没有捷径,要想成功,就要用汗水来换!人生在世,任何时候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便可静待花开。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 篇6
这是个主题恢弘的大故事,也是属于与祖国紧紧相连的小人物的七个小故事。当时空交错、眼神重叠,刹那间恍惚,那置身时代的小人物,也是你我啊。
故事始于1949年开国大典的前夜,70年前那同样不风平浪静的一晚。不断滴答作响的倒计时,牵动着的是屏幕内外每颗火热的心。在那物质匮乏技术粗糙的时代,国旗杆上的自动升旗装置是一项从未实现过的崭新技术,总设计师工程师林治远则成为了重担下的承担者。“立国大事,必鞠躬尽瘁”,因为他的成功与失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尊严。而大典现场20万观众,全国上下4万万同胞们则将共同见证这一划时代的重要时刻。在距离凌晨6:00验收不到14个小时的短短时间内,一重又一重的问题阻挠在眼前,但就像老杜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当北大西语系毕业的替补小号手说出“道理我都懂”,当全城百姓为了阻断器的打造争先恐后献出家里的财物,当清华大学教授递出那块实验室的锡样本,当恐高的林治远突破自身局限爬上22。5米的广场旗杆……充满敬意的泪滴早已淌过双颊,而我心中已然明了——70年来的伟大,何止那一句掷地有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更是属于五星红旗背后无数小人物的辉煌成就。
镜头一晃,到了1964年。在沙漠戈壁上隐姓埋名,与相爱的女友失联3载的研究员高远,为了原子弹的爆炸不惜自己忍受核辐射的严重侵蚀。当他隔着人海与不敢相认的女友挥着同一份报纸,当他的眼角漾起一抹会心的微笑,当十几年过后已为人母的方敏看着电视机里的灰白照片流下欣慰的泪水,我懂得了有份大爱叫牺牲小我、有份担当叫负重前行。
然后是1981年女排奥运夺冠时一同欢庆的大街小巷,1997年香港回归时那句“我们不想也不能再多等一秒了,晚一秒,我们对不起中国人”,以及“故地有明月,何羡异乡圆”。20__年北京奥运的《北京你好》——从出租车司机这一真正的小人物视角讲述了关于奥运和汶川地震的动人故事;还有神州十一号返航那关于回乡的追逐白昼流星的故事,与牺牲个人荣誉一丝不苟完成备飞任务的幕后护航者。
7段源于真实生活、记录着70年来祖国重要发展节点的故事可谓以小见大,书写着普通人民对祖国最深沉的告白,更牵动起银幕前一颗颗赤忱的爱国心。
不禁想起阅兵盛典前日,在天安门广场前的长街上,当我举起相机正欲捕捉共和国最美的景致时,镜头里蓦然出现的一抹草绿。挺拔的姿态、一丝不苟的神情、烈日下纹丝不动的身躯……那是武警部队的警戒人员。他们就那样站在自己小小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身后的共和国。而我同时也惊觉,相机的智能识别标签上写着“绿叶”二字,虽然心知只是巧合,但刹那间的感动盈满身心,绿叶,不正是的标签吗?多少无名英雄,多少人海中的小人物就如绿叶一般,守护在鲜艳的红花周围,而那朵红花,就是我们的共和国啊。这份无言守候,不正是我和我的祖国最动人的故事吗?
70年前,祖国的辉煌过去由英雄前辈们的浴血奋战书写,70年后的今天,复兴路途的前方还需正值青年的我们来开拓。正所谓虽然没能参与你的过去,但往后余生必将与你风雨同舟。,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应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我们用一生的砥砺前行去践行的誓言。
银屏终将暗淡,待盛典落幕后,愿我们内心激涌着的赤潮能永远翻滚,愿祖国的那一抹鲜红能成为激励我们永续奋斗的不竭源泉,不论身在何方、身处何境,都要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前进、前进进。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 篇7
转眼间,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迎来了七十岁生日。七十年,对于年轻中国才刚刚起步,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共和国建设者们为之呕心沥血,前赴后继。也正是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的共和国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成就了当今中国的盛世年华。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毛主席按下五星红旗升旗电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稳稳当当停在旗杆顶部。其间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那便是林致远。林致远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发现国旗的阻断装置出现了问题,于是连夜向乡亲们借来几种金属,炼成钢铁器件,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小时狂奔至*广场,克服恐高,顶风爬上了20多米高的旗杆,将新铸的阻断装置焊接在旗杆顶部。林致远默默无闻,在新中国翻开历史新篇的道路上,其事虽小,却意义重大。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举国沸腾。中华大地,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但是,在成功的背后,永远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奉献着。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遵守纪律,未与家人联系,青丝变白发,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生命。而这些人,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无名英雄,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与日月争辉。
1984年,女排三连冠,中国又一次欢腾起来。大街小巷,“学习女排精神”、“学习中国女排”的标语随处可见,“铁榔头郎平”家喻户晓。20__年,时隔三十多年,由“铁榔头”挂帅的中国女排再次夺冠,中国又一次迎来了女排热潮。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7月1日的零时零分零秒,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升旗手目视前方,国歌结束,国旗升顶。其间他们目不斜视,工整地做着每一个动作。多少天苦练,只为这短短的46秒,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塑形象,振国威,一洗百年国耻,从此昂首挺胸,傲视天宇。
此外,还有20__年抗日胜利七十周年阅兵,20__年神舟十一号在太空中遨游33天后成功着陆,在这些成功的背后,是多少人的日夜苦练和他们夜以继日的攻坚克难,才成就了中国盛世华章。
《我和我的祖国》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反映了中国几代建设者矢志不渝的拼搏与努力。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70载风雨兼程,70载岁月峥嵘,没有任何力量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展望明天,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定当前赴后继,开拓创新,将我们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 篇8
十月一日零点,恰好结束了今晚的观影之旅,但影片之后的那份悸动,却久久难以散去。原本十一档期,所出的电影应当直接叙述那种大事,导致原本也并未抱有太大希望。但从《前夜》出来的那一刻,突然发现这个电影不一样,所有的背景确实是建国以来的一些大事,但你会发现呈现的并不是那些我们已经知晓的科学家,将军,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用自己所能做到的为这个属于你我的祖国奉献自己的力所能及。我记得“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也不会忘记“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给你《前夜》的守候,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看到阻断器最终焊接成功,回忆着时间一分分逝去间,你我那忐忑的心情。“我是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我知道你们需要的材料,这是我们实验室的一块模板”,“小同志,你看看我这个烟杆能用吗”,“这是开国大典,这是新中国成立最重要的事情,决不能有意外”。我第一次知道开国大典进行的有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只看到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却不知前方的“北风吹雁雪纷纷”。
看你《相遇》的期盼,非我不愿,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今生注定无法许你幸福。我愿“尽倾江湖海,赠饮天下人”,却独独欠你一份约定。当时年少,我曾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初次见面,我看你埋头看书,一堆我看不懂的数字,化学符号,至此,我知你注定不平凡。为了让我退烧,你跑去郊区几十里外买过季西瓜,回来是腰都压弯啦,我知道这辈子就是你啦。我喜欢你静默的样子,仿佛你在又像是不在。你从远处聆听我,而我的声音无法把你触摸。我在最美的时刻遇见你,却在最应该相守的时刻选择了分离。
你我《夺冠》的相遇,若干年后,再次被见证。前段时间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为卿,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由于电影中出现了这么一个镜头,在国旗降下的那一刻,冬冬犹豫了,原本要去见小美得他停下了,那一刻,我听到旁边的玩笑声,这么小就要做这么艰难的抉择。小孩间的怦然心动,在浪漫与童真中呈现,你留下的那只球拍,也许正是改变我命运的钥匙。我曾无数次回想,若我遇见你,在多年以后,我该何以致候,唯沉默和眼泪。
故事依旧在继续,为你《护航》,许你一生一世。盼你《回归》,思我万千情愫。看过《白昼流星》,道一声《北京你好》。深夜的青岛有着海风的轻抚,水面波光粼粼,正如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那份欲说还休的娇羞,对于那时的我们,只是并肩策马,走几十里路,当耳环叮当作响,你微微一笑,低头一笑,竟在桥那头。无数个守窗独坐的夜晚,淡淡月光微撒,心头婉转,当年也是这个月光,层照过她的归途。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 篇9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阳光温馨,微风轻柔。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满怀喜悦,举国欢庆。10月12日,医院组织全体职工分批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每场坐无虚席。电影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和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开场,空灵的天籁之音由远及近,仿佛穿越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那些难忘的经典瞬间。电影放映期间全场没有一点讨论声,影片临近结束,全场职工们摇动起手中的国旗共同唱响片尾曲《我和我的祖国》。放映厅中的我们热血沸腾,自豪感油然而生,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热烈的掌声久久回荡……
影片共分七个单元,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七个历史性的瞬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国家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勾起了大家的共同记忆。
第一单元《前夜》,讲述为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和护旗手与开国大典筹备人员争分夺秒、排除万难、齐心协力在开国大典前夜攻克一个个难题,终于保障了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分秒不差地飘扬在*广场上空,确保建国大事,万无一失。
第二单元《相遇》,还原了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科研工作者高远的故事。他因排除险情,不畏强辐射而入院,在公交车上遇到了寻找他三年的女朋友而不得不如遇路人。为了原子弹,他放弃了青春爱情,甚至生命。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就是对这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的慰藉!
《夺冠》讲述了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过程中发生在上海弄堂里的故事。女排三连冠万人空巷的场景,是我儿时深深的记忆。当看到冬冬手扶电视天线,以一己之力调出清晰电视画面时,竟和我记忆深处的画面相重合。女排精神激励着当时只有十几岁我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成了家乡第一批考上学的女孩子,为自己家乡增光添彩。
《回归》的故事都集中在时刻这一焦点上,回归这一历史时刻,依旧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亲历者,让我们感受着神圣。修表匠的精益求精,升旗手的日复训练,中方官员对时间的坚持……当香港警察换上新帽徽,英气勃发、庄严肃穆,像影片中参与回归的亲历者一样,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第五单元《北京你好》,讲了喜迎奥运之际,北京的哥张北京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送给了远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儿。这朴素真挚的感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彼此唇齿相依、血脉相连。
《白昼流星》讲述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航与扶贫工作者和两个自甘堕落年轻人的故事。朴实的书记以扶贫为己任,以人性的善良燃起了哥俩心底光亮。人性散发的光芒如同白昼流星,这便是心底之光,只需内找,不用外寻。
第七单元《护航》,以“备飞”女飞行员的独特视角,再现20xx年“9。3阅兵”,影片中充分展示了中国女飞行员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让我们看到了肩负重任的他们的默默坚守与无悔付出。
电影接近尾声,整个过程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没有一人提前离去,有的人已经泪流满面。为什么我们总被这样的画面感动?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承载我们对国家的情怀,带来国人情感共鸣。是啊,他们也憧憬美好的爱情,也渴望亲人的团聚,也在乎荣誉,也期望坚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我们中华民族振兴,正是靠这些一个个平凡渺小的个体,创造出了这么多了不起的中国历史辉煌,正是中国的每一秒,成就了今日的大中国。随着电影这些画面融入中华民族每个人记忆,这些记忆将激发出中国人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因为我们爱这片土地,爱我们的祖国,当我们中国各民族的手紧紧连在一起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中国,加油!加油!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 篇10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由《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七个故事构成,包含的时间节点和主要事件分别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__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20__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20__年9月3日天安门阅兵及20__年7月30日朱日和阅兵。
全片演绎了七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这七个故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夺冠》。就在上个月,中国女排夺得20__年女排世界杯冠军。中国女排于国人心中的地位是特殊且不可撼动的。1984年女排姑娘首次奥运折桂,用“三连冠”站稳巅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团结拼搏、不畏困难、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凝聚成整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夺冠》重现了当年中国女排奥运赛场的英姿,同时将镜头聚焦到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记录80年代全民欢腾共为女排喝彩的场景。而当郎平带领女排发出“夺冠——升国旗,奏国歌”的誓言时,当女排队员站上领奖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时,当全体中国人高唱《国歌》,嘹亮的歌声回荡在体育馆里时……这一切组成了观众们记忆中的经典画面,带给我们精神世界强烈的充实感,至今想来任让人心潮澎湃。
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的夺冠给中国人注入一剂强心剂,种下了一颗自信的种子。它所产生的这种凝聚力,是能让你深刻地感觉到的——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与祖国之间是荣辱与共、血脉相通的。
电影《夺冠》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那个在房顶举着天线手动寻找信号的小男孩。1984年的女排姑娘用“三连冠”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弄堂里的小男孩为了保障其他人观看直播放弃了看比赛的机会,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他的身影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脑海。
整部影片取材于国人耳熟能详的重大历史瞬间,讲述的却是大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小人物的努力和付出,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个人为祖国默默奉献的那一刻,那一点点能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却传递出一种信念:无数个普通的小人物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今天的我们、一个个生活在大时代的普通一员,遇之,幸之。唯有无愧于这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