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1
这一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父母是我们人生最初的榜样,他们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孝顺家长,教会我们文明礼貌,教会我们热爱生命,教会我们坚强勇敢。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相信也是影响我们最多的老师之一。父母教会我们的每一件东西都体现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细细思量,我们从小养成的习惯,我们的一言一行,可能都是父母教给我们的。
就如同节目中第二讲,容祖儿讲的自己的故事一样。容祖儿说有礼节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欢迎。她的妈妈教导她要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吃饭夹菜要有规矩。家里等长辈来了才能吃饭,不能翻来翻去。很多小习惯令容祖儿受益终生。在我家,也是一样很重视礼仪,起床之后就好把自己收拾好,不能乱七八糟穿着睡衣就到处乱晃;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要用公筷;要尊重长辈,遇到长辈要先问好……很多东西都是从小耳濡目染养成的习惯,这些习惯就这样影响我们的一生。
开学第一课教会我们思考更多,我相信更多家长也更加懂得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而同学们能够回忆起更多父母教自己懂得的点点滴滴。我们和我们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成长,他们在不断学习如何教育子女,而我们正在不断学习如何成长成一个爸爸妈妈所期盼我们成为的人。
开学了,我们全国中小学生共同收节目里说到的最美老师邓丽老师、最美司机吴斌叔叔、最美战士高铁成……他们用勇敢、正义以及无私为我们筑起一道最美的风景,他们的故事让我们非常感动。
在第一课发现美里,当我听到神舟九号宇航员刘洋老师讲在太空的感受时,我心里对太空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非常敬佩刘洋老师。主持人借用了法国雕塑艺术家罗母说过的一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名话让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无论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会发现美,美的眼睛带我们看到世界的美好,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爱……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2
在第二课创造美中,听到焦刘洋老师分享她2019年的游泳生涯的心路历程,让我非常惊讶,原来冠军背后隐藏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艰苦,想到自己刚刚到兴趣班学画画、书法时是多么的热情和认真,但是没去多久就越来越没劲了,虽然爸爸、妈妈经常鼓励我要坚持下去,但是我还是会推三阻四的,跟起焦刘洋老师相比,我真是惭愧得无地自容。焦刘洋老师说:“兴趣也许是最大的动力,却不一定是持久的动力”,这句话提配了我为了达到一个美丽的高峰,达到一个美丽的目的地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汗水。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在第三课传递美里,我认识了最美司机吴斌叔叔,他是一个普通的大巴司机,却做出每一个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成为了杭洲人民心中的“平民英雄”。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种高尚的心灵美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在我们生活中,虽然做不到像吴斌叔叔那么伟大,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下雨时给没带伞的同学撑伞,或者过马路时我们可以当爷爷、奶奶的“拐杖”……这些都是体现我们的心灵美。其实在我们身边,美有很多种,道德行为也是一种美的体现,而且美也没在大小之分,我们从珍惜发现小美开始滋养一个大美的生命,时刻准备着把它传递出去给别人。
在第四课和谐美里,陈一冰老师的一句话“没有一个人的完美,只有一个完美的团队”,让全场陷入深思中,同时也让我回想起我们班宣传小组出黑板报时,总是听到同学之间的一些埋怨声,画画的同学会说写字的同学字体写得不够端正,而写字的同学又会说画画的同学画得不够生动,反正每次的出黑板报都是在吵吵闹闹中完成的。现在听了陈一冰老师的话,真的要我们好好学习:一个集体应该有鼓励、支持与沟通的团体精神,尽管每一个人都不是很完美,但集体里的所有人汇聚起来,就能展现集体的和谐美和力量。
美是一座山,美是一片海,美是一缕清香,美还是一弯清泉,美特别需要一双善于发现它的眼睛,其实只要我们处处留意,美就在你身边。20xx年开学了,就让我们从这里启动!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3
今天,我观看《开学第一课》电视节目,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试问,我们此刻平安是怎么来的?当然是那些最美逆行者换来的。
一场疫情,让我心存敬意,懂得担当。当疫情肆虐遍地开花时,关键时刻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终南山、李兰娟……”逆流而上;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上”响彻云霄;一张张逆风前行的请战书。你们是当之无愧的白衣战士,是人民生命健康的“最美守护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一场疫情,让我懂得奉献。一串串变化的数据“确诊、死亡、治愈”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时间不等人,效率就是生命。10天里建好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让世界见证了一个建筑奇迹---中国的速度。奇迹背后是近4万建设者,靠挥洒血汗,靠钢铁意志,在工地上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持续工作换来的。这场战疫的中,包含着白衣战士的汗水和心血。口罩下,是他们一张张被勒满印的脸;防护镜下,一双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困了卧地而睡。有的为了抢救病人,自己穿着成人纸尿裤;为避免交叉感染,有的护士剪掉美丽的长发,剃成光头;他们把微笑带给病人,把信心留给患者。总之,在这场大考硬战中,凝聚着无数默默无闻的奉献人的心血,中国才能交出史诗般的答卷。
现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式依然严峻,作为学生的我们,坚守战“疫”后方。做到了勤洗手,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少与别人交流,且每天都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情况,不给医生添乱,为社会做了贡献。积极做一名抗疫小战士,向家人宣传防疫知识。合理安排时间,勤奋学习各门功课,像块海绵一般在知识的海洋中努力汲取养分,打好知识基础,学好各项技能,动脑又动手,在实践中学会创造。学习逆行者勇于奉献、担当精神,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让我们的肩膀,在担当中坚强!
我们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坚信,我们用爱守护的家园,明天我们会更美好!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4
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终于播出啦,今年的主题是“我的中华骄傲”。关于中华骄傲历史书上写了很多很多,如四大发明、精美的瓷器、丝绸等等。但我觉得汉字更有代表性。正如节日中王宁教授说,汉字和汉字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生命就在民间。一笔一划中涵盖丰厚的历史底蕴,汉字带领我们感受过去,思考未来。它不仅是智慧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
汉字,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字,同时又是一种文化,它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蕴藏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保留了古人的思想。
汉字是一种拥有无限魅力的文字。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
汉字正在飞速向国外推广,现在,美国有了“孔子学院”,许多美国人,都到那里去学习中国的汉字。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只有汉字才能独享“艺术”这个词。汉字能写得像水滴滑过荷叶般轻柔,行书流畅,正楷端庄,而英语,只被束缚在四线格中,松也松不开。
汉字是有趣的,有的是象形字,模仿得惟妙惟肖,如“人”字,不正像一个人伸长了腿在走路吗?还有的是谐间字,有地方口音的人,有时会因谐音闹笑话。
所有的汉字都不是僵硬的符号,它们都有各自的含义。我看见“花朵”这两个字,仿佛闻见了花儿的芳香,看见了花儿的美丽纯洁。我看见了“绿草”这两个字时,我好像站在绿油油的大草原上,一种清凉的感觉向我袭来,我仿佛触到了小草,柔软,舒适。当我看到“光”字,我便觉得有一道温暖的光照射到我身上。暖暖的,柔柔的。我又瞧见了“爱”,一种朋友之间的、家人之间的,一种很温暖的爱,把你包了起来。当你写到“人”时,一股敬佩之情传遍了我身上。
伟大的古人为我们创造了汉字,让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下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5
“这里有友爱,这里有分享,还有那无数温暖的鼓励,欢笑写在脸上,自信写在心里,幸福在无私的奉献里!”我跟着电脑里的歌声一起唱。我正在看“开学第一课”,听到这美妙的音乐,我情不自禁的跟着唱了起来。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幸福”。这个主题让我有了疑问: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当我看了一个小短片,我知道了幸福在哪里,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战争时代孩子们想要的和平,幸福是现代孩子们想要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幸福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心中。其实幸福也可以是一段旋律,在“开学第一课”中,十岁的刘浩给我们演奏了一段充满幸福的旋律。
让我惊讶的是“开学第一课”中竟然还有成龙,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开学第一课”中的班会小结说:幸福是积极地生活态度,幸福是一份好心情,快乐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自信、乐观、努力、超越;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是第一!
更让我惊讶的是,“开学第一课”中的一段视频,在重庆市偏远的笃坪乡一位姓王的老师,竟然教学生们跳迈克尔的舞蹈,迈克尔是世界舞王,没想到在那种地方也有人崇拜他。
除了这些,就连中国达人秀总冠军卓君也来了,这让我无话可说,“开学第一课”很好看。卓君出场时跳的机械舞,当时我就惊呆了,卓君实在是太厉害了,不愧为中国达人秀的总冠军。
“开学第一课”中班会小结的时间到了,班会小结说:幸福是温暖的关爱,幸福是真诚的赞美;在幸福的世界里,要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懂得对生活说感恩。敞开心扉去沟通,世界也会变开阔;用宽容的心待人,让自己更快乐!
杨利伟叔叔也来到了“开学第一课”的现场,杨利伟叔叔说:“无私奉献,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更快乐!”这句话我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接下来又到了班会小结:幸福是快乐的分享,幸福是无私的奉献;给予越多,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乐越多!同学少年,胸怀广阔,幸福中国,未来有我!
最后,我欣赏了“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歌——第一课!“第一课”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美好的结束,明年,我还会看——“开学第一课”!
在“开学第一课”中我得到了许多知识,这让我很高兴,“开学第一课”不仅是让我们看的一个节目,更是一个让我们学习的节目!
大钢琴陪我睡了一夜。醒来,那黑白键还在,那古朴的红还在,我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也还在……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6
又到了每年的九月一日开学日,我期待已久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音乐响起,熟悉的开场、熟悉的撒贝宁,《开学第一课》正式开始。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分为“砥砺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三个篇章。节目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给我们上了难忘的一课。
无奋斗,不青春。节目中,从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到50年扎根土地只为培育金色种子的院士;从在荒原上种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三代造林人,到勇攀世界之巅、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气候变迁的青藏科考队;从舰载机英雄飞行员,到不忘使命、从老一辈航天人手中接过接力棒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们用生动的讲述启发我们感悟奋斗的真谛。
他们的故事时刻激励着我们,只有不断奋斗、加倍努力,我们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凡事欲成其功,必须努力奋斗。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同样如此,不经历奋斗怎能尝到快乐?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而是应该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努力奋斗。
人因梦想而奋斗,人因奋斗而成长,为了梦想去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把书读好,读深,读精,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更好地待人处事,也要记得个人的努力往往与时代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生在新时代下,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好条件,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好机遇,我们作为学生,更要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追求更美好的人生,为新时代的'发展建功立业。
时代需要我们,我们就要上!我们就是中国,中国就是我们,我们什么样子,未来的中国就是什么样子。只有我们每一个学生把《开学第一课》时代楷模的嘱托放在心上,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未来的人生乃至未来的中国才会越来越美好!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7
9月1日,全省中小学及幼儿园正式开学。20xx年《开学第一课》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在北京、武汉同时设置电视课堂。这个不同不仅是在武汉设置课堂,而是今年的第一课,在回望疫情中触摸精神开关,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是节目开办12年来最接地气又最提气的一课。
武汉课堂所在地为洪山体育馆,这里曾经是武昌方舱医院。作为武昌方舱医院1124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中的一员,武汉市三十九中的高三毕业生付巧,把方舱变成了备战高考的临时课堂,这里是她“梦开始的地方”。“我把我的外公、妈妈都借给你……”,作为武汉课堂的课代表,二十九中陈琪方同学分享了她为新冠肺炎患者致公开信的初衷,字里行间,感人肺腑。报考北大医学部的湖北黄冈高三毕业生王睿接受央视连线,他要立志从医,因为有榜样的力量。身患绝症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为患者、为武汉、为国家筑起生命“长城”的张定宇,讲述了他在20xx年这个“特殊的春节”刻骨铭心的经历。钟南山说:“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人权的表现。”
特别的课堂,特别的学生,特别的老师……这些不同寻常的画面与声音,让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有了穿越时空的意义,在迄今持续12年的“第一课”中,写下最厚重的一笔。回望抗疫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有一种精神充盈屏幕,让观众荡气回肠,重温那段经历,让人倍加珍惜诸多值得铭记的美好。
这一课不仅是献给广大学生、家长与老师的“收心”礼,也是献给全社会的宝贵礼物。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接受精神上的洗礼,明白这个秋季的初心,牢记为了什么而出发。我们努力读书,我们认真工作,是不负这片土地所赋予的使命,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正如抗疫专家张文宏所说,今天我们有机会坐在窗明几净的课堂里面,事实上很多国家还在面临病毒蔓延的局面。抚今追昔,《开学第一课》让我们重温了艰苦卓绝的抗疫历程,为困难面前强大的精神伟力而动容。疫情下,我们同舟共济。疫情下,我们挺身而出。疫情下,我们心坚志远。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以一个胜利去迎接另一个胜利,《开学第一课》让人,就一起去书写更精彩的答卷吧。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8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早早地吃完晚饭就守护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学第一课》。
这真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今年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为主题。节目分为“孝”、“礼”、“爱”三个篇章,以“强”为尾声。今年好多“大名牌”来了:“童话大王”郑渊洁、摇滚爸爸秦勇和儿子大珍珠、新生代中学生组合TFboys……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讲话。他说:“他刚开始写作的时候用的是钢笔,钢笔有一个缺点,有时写着就没有墨水了,要加墨水,然而却打断了思路。但在他写《皮鲁外传》的时候,钢笔从没有这样的状况发生。他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有一天晚上,他起床去厕所的时候,看得见书房隐隐约约有光。他走过去从门缝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为他的钢笔加墨水。而加墨水的人却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为了不让钢笔突然没墨水而打断儿子的写作思路,晚上偷偷起来为儿子的钢笔加墨水……
这令我想起一件事:我睡觉的时候经常会踢被子,本因该很容易着凉而感冒。但是,我却从没有因为这个而着凉感冒。为什么呢?我觉得奇怪,难道妈妈骗我,我根本没有踢被子?但是纸包不住火,谜底一不小心被我揭开了。那天晚上,睡着睡着我突然醒了,因为我想去个厕所。刚睁开眼睛,想去厕所时模模糊糊看见一个身影在我前面。我有点害怕,难道世界上真的有鬼!看清楚点,是个人影,会不会是僵尸!越想越害怕,再看清楚点,好像是我的脑里划过一个念头——难道是妈妈!我眼睛眨大一点对,就是妈妈!妈妈半夜三更起来干嘛?难道是——为我盖被子!看看盖好的被子,我的心在感到酸酸的。妈妈为了我不会感冒,而半夜起床为我盖被子。真是母爱情深啊!
对啊!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快乐,牺牲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父母是我们第一个老师,也是我们人生永远的最亮的指明灯。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9
己亥年末,庚子年春,荆楚大地疫,染者数万计,华夏十四亿子孙待至家中,共同援鄂,三月后大捷!
——题记
今日我观看了由央视频道所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节目,看到今年的主题“少年强,中国强”,我不禁想到了疫情期间逆行援鄂的90后和00后少年们。果不其然,在今年的节目中,我不但看见了援鄂少年们,还看见了钟南山院士和张定宇院士,以及陈薇院士等抗疫英雄们。
医德高尚的钟南山,坚贞不屈的张定宇,坚守二十六年的谢军,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的事迹不让我感动,而最让我深受触动的是一位不屈的人,是他的不屈而造就了人们的不屈。
他从武汉某些小区深夜齐唱国歌说起,在黑暗之中是武汉人民点亮了一盏盏灯光,在灯光的明照下唱起了国歌,留下了不屈的泪水。人们感谢白衣天使们,白衣天使也因人民的举动而流下感动的泪水。从他的讲述中,我以一位医师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去理解武汉这个城市作文,去了解金银潭院所发生的一切。没错,我所触动的这个不去的人就是张定宇。
身患渐冻症却从不屈服,他就像一颗小草,虽根部马上被冰霜所冻,可他仍以自己身为医者的心态,去乐观的享受生活,享受从医,努力实现救助患者,他的原因只有一句话:“因为我热爱这个生活。”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教给我最多的就恰恰是这个不屈的生命。生命有期,最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看待它,如何去看待你这个浪漫的一生,如何让他有价值的去度过,对于张院长来说,他的这一生就是有价值的,最起码面对疫情的他并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不屈。?
一个个小草的背后都是一个个人,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这一棵小草就算语上冰霜,染上重疾,我们也一定能迎来最美好的明天,因为他们是一个个不屈的生命,也是一个个不屈的人!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10
路上,行人寥寥无几。他们脸上的表情被大大的口罩一分为二,眼神充满着焦虑,步履匆匆,整个世界好像只剩口罩下沉闷的呼吸声。疫情数据在不断刷新: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58例,114例,172例……
我忽然想起妈妈给我看过的视频:穿着厚重防护服,带着口罩与防护镜,汗流浃背的医生正在照顾病人,因为“全副武装”的原因,彼此之间都认不出来。于是他们在衣服后面写上各自的名字。他们换防护服的时候,稍有不慎,便会被感染。这些白衣天使们永远都勇敢地站在抵抗疫情第一线,为我们挡住可怕的病毒,筑起一道道防护墙。我们在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晚会的时候,他们却在抢救一个个被肺炎病毒侵害的生命。
新年的红包不知何时变成了一包口罩。对于病毒的恐惧将我们牢牢地关在家中。想起那一位位不求回报,不怕危险的白衣天使们,我真替他们担心。许多位医生被感染,仍然有无数位医生前赴后继赶赴疫情一线。八十多岁的钟南山爷爷带领着他的团队正在夜以继日地研究病毒,希望尽快研制出特效药。这位可敬的老者,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是他依然与其他人一起为疫情的控制做出了的贡献。我佩服他们的勇敢和坚持。在这新的一年里,他们给我们正确面对疫情的勇气和方法。是那些白衣天使们给了人们恢复健康的希望。从年底到新年至今,他们始终坚持不懈,尽自己的努力来抗击病毒。
一个个白色的身影,一个个汗流浃背的身影,一个个尽职尽责的身影。医生们的防护服下,背负着多少重任,但仍含笑面对。
感谢,白衣天使们的努力;感谢,医药科研人员的刻苦研究。感谢各行各业抗击疫情的人们。正是他们的努力,帮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安全的防护之墙,正是他们的辛苦,帮我们迎来了幸福安康。这病毒,虽强大,虽可怕,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必将最终战胜所有困难。
有志者,事竟成。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和践行者,立志成功,济世破壁,务实拼搏,此吾辈少年应有之态。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11
为了让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闪耀”“嫦娥人”进行了上百次试验
20xx年,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在1月11日,“嫦娥”和“玉兔”在月球背面完成互拍。照片一出,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它俩胸前的五星红旗,也是迄今唯一在月球背面“闪耀”的国旗。
是什么样的特殊材质,能让五星红旗在月背闪闪发光?我们为何要去月球的背面?整个工程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玉兔”还能回家吗?
围绕着这些孩子们备感关心和好奇的问题,“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总设计师孙泽洲将来到现场,在AR和虚拟技术装点的宇宙背景中为大家答疑解惑。同时,“呆萌”的AR虚拟形象“玉兔二号”将作为小助教,与现场小朋友亲密互动,分享它在月球上的所见所闻。
身处月球的“嫦娥”和“玉兔”,完全暴露在强紫外线和严酷环境之中。为了让它们身上的国旗不褪色,“嫦娥人”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制作国旗的材料和工艺,还进行了上百次的调色和比对,完美展示了“中国红”和“中国黄”。而这,只是整个庞大研制工作的一个缩影。别看“嫦娥”和“玉兔”个头不大,但它们身上有300多套设备,几万个元器件,每个产品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即便难度巨大,“嫦娥人”还是一往无前,并且成功了。
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团队代表们,也将亮相于20xx《开学第一课》的舞台,将殷切的希望传递给孩子们。
总设计师孙泽洲寄语道:“我相信,未来我们中国的航天员,也会登陆月球、登陆火星,我也希望登陆火星的第一个宇航员,很可能就在在座的你们之中。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同学们,加油!”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闪耀”在月背的五星红旗,凝练着着九天揽月的千古情怀,代表着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它将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让“航天梦”徜徉于宇宙更远的地方。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12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 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900字精品 篇13
今天晚上,我有幸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观看之中,带领我们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享受中华文化独有的魅力。
说到中华文化,首先提到的是应该是汉字,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些传统的中华文化都遗失,而独独汉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流传至今。它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之宝,也是中华文化响彻世界的原因。可在当今社会,随着智能产品的问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太重视汉字的传承,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难道这应该是汉字面临的窘况吗?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汉字,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他们之中有的人竟还付出一辈子的时间,去宣传中华文化。
一个个汉语并不是母语的人,都能为中华文化做到这一步,那我们呢?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呢?朋友,放下你手中的游戏,学习中华文化吧,不要让外国人帮助我们把中华文化宣传到世界。
接着一个叫柯达的围棋手,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在他面临一个强大的对手时,不管多难,都不会后退。因为如果拒绝了,那就是失败。”是啊,没有努力的事情,怎么会知道结果?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一颗想要变强的心。我们现在还小,在以后的成长之路上,可能会遇到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挫折,难道我们应该放弃吗?不,就如同《少年中国说》中一样: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如果我们不努力,跨过眼前的构栏,又有谁会去跨过呢?所以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中华的未来,我们要努力奋斗,不惧挫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努力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
最后一个96岁高龄的老人,讲述了他的一生对于汉字文化的喜爱。从他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对于汉字的痴迷。其实在他小的时候是一个连ABC字母都不会说的孩子,可现在他已翻译了四本书。也获得了北极光这个奖项。从开始从事,翻译到如今,他已经有70年的翻译经历了。现在的他,每天坚持阅读一页《莎士比亚》。而现在的我们,大部分的同学晚睡也是因为玩手机,小部分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渐渐的,已经有很少的人会阅读课外书了。其实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同学对中华文化的感受不深。因此,如今的我们因为中华文化而自豪,也要让中华文化有我们的传承而感到骄傲。
一带一路的提出,中华文化的发展,都体现出了中国在进步,我们也在进步。未来的一切应该是由我们来实现,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如今的生活,学习好中华文化,把他带到世界。让所有人看一看,中国人的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