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篇1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频繁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让我们小孩子也提高一些警惕性,所以学校给我们播放“防止电话诈骗案”的录像光盘。
这张光碟讲述了几个实际的电话诈骗案件的经过,揭露了几种常见的犯罪手段。
1、冒充法院及相关执法部门,电话通知市民要出庭应诉。是称当事人有执行案件在法院,涉嫌经济犯罪,名下账户将被冻结,以此为由进行恐吓,最后以提供“公共账户”为由,要求当事人将名下存款转入其提供的诈骗账户。
2、冒充电信局、公安局工作人员。由一名自称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接听电话,称当事人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确保不受损失,需将本人存款转移至一个“安全账户”,并且频频催促当事人赶紧通过电话或就近转账,不然损失更大。
3、冒充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率,要退还税金”,让当事人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银行ATM机转账获取税款。
4、冒充亲朋熟人诈骗。编造其家人或自己遇到车祸摔伤等谎言让当事人汇钱到指定帐户。
诈骗方式层出不穷,片中还给我们介绍了办理贷款诈骗、婚介、招聘诈骗、低价购物诈骗、敲诈信诈骗、钓鱼网站诈骗、重金求子等等。
看了这个录像以后,我觉得这种既令人恐慌,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眼前。如果我们放松一丁点儿警惕,就会给予嫌犯多一分的机会来进行犯罪活动。在各种诈骗犯罪中骗子的目的是骗钱,而最终将是通过银行转账、银行卡转账的形式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所以无论犯罪分子如何花言巧语、危言恐吓,我们只要记住“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于做决定,要先和家人联系、沟通,如有疑问直接拨打110进行咨询或报警,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
我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擦亮自己的眼睛,明辨是非。更希望我们的犯罪分子能改邪归正,自食其力,还人们、社会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篇2
以前总觉得电信诈骗离我们很远,但是这次却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了我们的营业部,而且被电信诈骗的对象还是我们行的退休员工,作为营业部的一份子,我对这件事也感到了深深地遗憾,毕竟我们营业部承载了农商行的很多的希望。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偶然当中也带着必然。试想一下,如果这次这次急急忙忙来办业务的是一位我们毫不认识的客户的话,那我们是否会不断的问他汇这么多钱的缘由,然后让他填写一张防金融诈骗的单子呢?所以我们要痛定思痛,决不让此类事情发生第二次,毕竟通过这样的途径吸取教训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通过这件事情我有几点感受:
1、
以后不管谁来办业务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推脱就二话不说受理了业务,表面上看我们是给他们帮了一个忙,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某一个细小的环节我们没有注意就会给别人带来无法挽救的损失。
2、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察言观色,及时发生客户的异常表情和动作,如发现在办业务的过程中频繁的接听电话,神色慌张等现象的要及时的和客户沟通,以免客户不必要的损失。
3、
在平时办业务时,要向客户普及金融知识,防止金融诈骗,加大防备诈骗案件的宣告道育力度,培养客户的防备意识和警戒性。办理取现、转账等业务时候,养成给客户填写安全提醒单和防止金融诈骗单的习惯,这样既能提醒客户又能保给我们自身加上一条安全线。
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篇3
人之诡诈,自古以来就有,“以假见证害人”也是一种罪行。古代人之诈骗多半是口中土话,行动上来蒙骗无知平民。而现如今通讯科技非常发达,信息普及非常广泛,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诈骗方式——电信诈骗。
可以说通信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电信诈骗,可通信业毕竟还是利大于弊,只是一小部分人心术不正干起了电信诈骗这样的勾当,实在叫人痛心。
说到电信诈骗,通常来说就有这么几种情况:
1,谎报各类抽奖、中奖消息。这类诈骗方式主要是利用了受骗群众贪小便宜的心理,以各种名目的利益相赠来引诱受骗者上当受骗。比如本人有时候就收到一些诈骗短信、诈骗电话,对方声称我获得了一次抽奖机会,这个手机号码很幸运,已经有一部智能手机要送给我了。我一听,哎哟喂,心理小激动,还有这等美事从天而降啊?不过当时还没睡醒,我听了一会儿,马上头脑清醒起来。你丫的,爷我真不贪什么智能手机啊,这样的美事您自个留着吧。
2,恐吓电话、威吓短信。这类诈骗方式主要是利用了群众的心理薄弱点,利用了大奖的恐慌心理,也是很卑鄙下流的一种方式。前些年这类诈骗短信可谓数量众多,严重危害群众,给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造成了心理创伤与实际危害。通常的形式是诈骗分子谎称受骗人的亲友、亲属出意外事故了等各种情况,反正是送医院救治了,可是没有什么医药费,需要家属将急救费汇款过去。这就利用一部分群众害怕啊,出于“担心害怕、以防万一”的心理就上了骗子的当了。关于“恐吓电话、威吓短信”其实还有一些具有讽刺的真实案例。一些从事恐吓电话、威吓短信勾当的犯罪分子经常会告诫自己的亲友不要相信这类消息,可是当这类犯罪分子被警方抓获以后,警方向家属告知情况,家属方面竟也以为是遭受诈骗,死活不信。
3,盗号诈骗。这类诈骗方法比较有一点技术含量,有一点诈骗效果,同样非常危险。主要是利用了受骗者对于朋友的感情来诈骗,行径也是相当的恶劣、卑鄙、无耻啊。通常来说,现如今很普及的QQ、朋友的手机号码、MSN等各种通信账号一旦被盗,诈骗分子就利用其来向账号当中的各类好友发送消息。比如“手机没话费啊,给充话费”、“在外地有急事要花钱啊给汇点款”等等。由于一部分群众比较重感情、讲义气,又或者跟这位好友关系很亲密,一时疏忽就给对方汇了财物,就上当受骗了。
总的来说,诡诈的天平是会被世人所厌弃的,诈骗是相当害人的事情,诈骗者作孽终究自食恶果!
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篇4
今天听了防诈骗的教育讲座,受到了很多启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我们身边总是存在着很多的骗局,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仔细的观察,有防范意识,以防自己被骗,所谓害人之人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为现在互联网比较通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于我们生活,同时也给诈骗分子制造了更多骗人的机会。
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抵抗力,不要相信占便宜的事,现在骗局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级,我们也应该将我们的思维意识升级,保证自己的安全,作为大学生,我们的思维应该更成熟一些,积累经验,加强防范,避免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受骗。
当下电信诈骗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严重的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作为学生,我们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如果掉人不法份子所设络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总的来说,我们要做到不贪婪、不轻信、多防范。
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篇5
随着互联网、电信业的不断开展,近年来,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进行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十分猖獗。今年以来全国范围电信诈骗金额到达7000亿人民币,诈骗名目繁多,涉案人员众多。为切实提高广阔学生对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现将有关防止网络(电信)诈骗的安全知识提醒如下:
一、网络诈骗
1“网络钓鱼”利用欺骗性电子邮件和伪造的互联网站进行诈骗活动,作案手法有以下两种:
(1)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
(2)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网站,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就会被引入这个假冒网站,一旦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账户里的.存款可能被冒领。此外,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含木马病毒邮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计算机内,一旦客户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其账号和密码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窃取,造成资金损失。
2、网络购物类诈骗是指在互联网上因买卖商品而发生的诈骗案件: -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屡次汇款。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方谎称“账户最近出现故障”或“不使用支付宝,要收手续费,可以再给你算廉价一些”等理由,诱骗事主使用先汇款后交货的不安全交易方式。骗子用假冒、劣质、低廉的山寨产品冒充名牌商品,事主收货后连呼上当,叫苦不堪。
二、冒充熟人诈骗
局部大学生到异地求学,使得不法分子趁机利用父母的担忧进行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骗子自称是学生的某位老师,常以学生生病,急需住院或手术为由,要求家长汇款。
冒充QQ好友借钱--骗子使用黑客程序_用户密码,然后张冠李戴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要先与朋友通过打电话等途径取得联系,防止被骗。
三、网上中奖诈骗
当您登陆QQ或打开邮箱时是否会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中奖提示,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请您千万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否则您将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
四、特别提醒
面对以上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手段,应该怎样有效地识别、应对和防范?别着急,警方给您支招:
1、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拨打所谓的咨询电话,这样只能使您一步步上钩。
2、不要过分依靠网络,遇到有人借款,要牢记“不决断晚交钱,睡一觉过一天,再找亲人谈一谈”。
3、诈骗过程中,犯罪分子往往会利用人的恐慌心理,制造紧张气氛,不停地变换角色,让你来不及分辨真假,并督促你办理。一旦觉察对方可能是骗子,马上停止汇款,不再继续交钱,防止扩大损失。
4、马上进行举报,可拨打官网客服电话、辅导员等向有关部门进行求证或举报。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共同点都是一个骗字,只要我们多加强预防心理,切实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要及时报案。
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篇6
今天通过几个诈骗案件视频的学习,可以看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这个时代,各种网络电信信息诈骗犯越来越多,我们都要提高警惕。决不能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让自己多一份细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这也促使了许多人利用高科技诈骗钱财,破坏人们的财产利益。现在的骗子无处不在,甚至就在你身边,可要多加小心你的口袋哦!
你见过天上掉钱吗?做事还是谨慎为好!可要当心啦!骗子无处不在,利用数不胜数的手段处处诈骗,千方百计,步步引诱,我们都要时刻小心谨慎防止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哟!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就一定不会上那些诈骗团伙的当。只要我们谨慎行事,捂紧口袋,正确判断,就能远离诈骗,远离骗子!防止诈骗,从我做起,欧耶!
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篇7
今天听了防诈骗的教育讲座,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我们的身边,总是存在着很多的骗局,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精明的侦探,仔细地观察,有防范意识,以防自己被骗,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是多亲近的朋友,或者是看起来很可怜的陌生人。
大学生受骗上当主要有以下原因: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贪图虚荣、遇事不够理智,有求于人、交友行事轻率,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
这一次的`导师课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电信诈骗的形式、手段、特点和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巩固了我们的思想防线,保障了我们的财产安全。
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篇8
说起电信网络诈骗,我的话可就多了,因为我也经历过。
虽然这件事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过山谷一般过去了。但是这件是还是像刻骨铭心一般印在我的脑子里了。
这件事离现在并不远,就刚发生在上周。当时,我正在做网课的预习。突然,随着“叮”的一声,一条短信引起了我的注意:下载软件即可免费领1000元,快来下载吧!
我的心立马被这条信息带走了。于是,我连想都没闲就点了链接。进去之后,根据提示,我先填写了手机号,接着又输入了收到的验证码。随后就出现了一个付费窗口,窗口上写着:您需要先付10元保证金哦。可是,我的手机上也没有钱呀,怎么办呢?要不,我先给妈妈打个电话?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吧。于是,我打了个电话给妈妈并说明了原由。谁知妈妈一听,就立刻对我说,这是诈骗信息,你不要再操作了。对方就是利用自己爱占便宜的心理,让你先付10元钱,再套取银行卡信息,从而一步步达到套走银行卡里的所有的钱的目的。我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立刻卸载了这个软件。
我刚挂掉电话没多久,妈妈就以光一般的速度回到了家中。她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以后你不论接到什么电话,不论收到什么信息,都不要盲目相信,因为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妈妈还告诉我,我们国家检察院、法院、公安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如遇诈骗,要及时拨打110求助。
作为小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向着知识的天空飞去,远离手机和网络,不让不法分子有可趁之机。做到不轻信,不透露自己以及家人的身份证和银行卡等信息。
在这里,我还要警告那些网络诈骗人们的不法分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篇9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超。他们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廉价、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手段,使局部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年关岁末,又到了诈骗、盗窃等案件的高发期,近期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包括电话、电信、网络、淘宝网刷信誉等等)多发,其中还有被骗的教师。
而诈骗分子更是无孔不入,利用多种途径进展诈骗,而学生更是诈骗分子行骗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局部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过分薄弱,问题严峻,亟待解决。为了维护我们宁静的学习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同学们能够在平常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不受诈骗分子的哄骗,圆满的完成学业,同时学会爱护自己,把握肯定的防诈骗的技巧,使同学们面对诈骗能够安全应对,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美妙的绿色校园,使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妙。
本次班会全程以介绍大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骗局以及应实行的对应防骗手段为主要内容,并以表达争论的方式向我班同学介绍各自的阅历,提高同学们的防骗意识。诈骗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屡次发生在同学们身上。因此,同学们对这次班会的内容特别仔细。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场班会使大家受益匪浅,今后在各种场合我们都应提高警觉,不要有“贪欲之心”,克制“恐惊之心”,放弃“奇怪之心”,警觉“麻痹之心”,遇到生疏短信电话、中奖信息、求助、汇款等事情肯定当心慎重,认真甄别,千万不要轻信麻痹和上当受骗。实在不能确定真假准时110报警求助。
通过开展本次防诈骗主题教育班会活动,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防骗、
如何区分真伪、如何对待可疑人员,既有教育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防骗的警觉性。所谓害人之心不行有,防人之心不行无,我们要保持糊涂头脑的面对生活,面对社会。盼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大地清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静。
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篇10
以前总觉得电信诈骗离我们很远,但是这次却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了我们的营业部,而且被电信诈骗的对象还是我们行的退休员工,作为营业部的一份子,我对这件事也感到了深深地圆满,究竟我们营业部承载了农商行的许多的'盼望。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偶然当中也带着必定。试想一下,假如这次这次急赶忙忙来办业务的是一位我们毫不熟悉的客户的话,那我们是否会不断的问他汇这么多钱的缘由,然后让他填写一张防金融诈骗的单子呢?所以我们要痛定思痛,决不让此类事情发生其次次,究竟通过这样的途径吸取教训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有几点感受:
1、以后不管谁来办业务我们都应当一视同仁,不能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推脱就二话不说受理了业务,表面上看我们是给他们帮了一个忙,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某一个细小的环节我们没有留意就会给别人带来无法挽救的损失。
2、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察言观色,准时发生客户的特别表情和动作,如发觉在办业务的过程中频繁的接听电话,神色惊慌等现象的要准时的和客户沟通,以免客户不必要的损失。
3、在平常办业务时,要向客户普及金融学问,防止金融诈骗,加大防备诈骗案件的宣告道育力度,培育客户的防备意识和警戒性。办理取现、转账等业务时候,养成给客户填写平安提示单和防止金融诈骗单的习惯,这样既能提示客户又能保给我们自身加上一条平安线。
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篇11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这也促使了许多人利用高科技诈骗钱财,破坏人们的财产利益。现在的骗子无处不在,甚至就在你身边,可要多加小心你的口袋哦!
当今最为广泛的诈骗方法无非就是冒充“朋友”向你发QQ信息、打电话、发短信,“我遇难了!”拜托你马上“救急”汇款。看在朋友的份上,你汇了款后才得知你的“朋友”已经逃之夭夭。最后,遇难反成自己!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冒充公安机关逮捕你这个所谓的“犯罪嫌疑人”,说你绑架,贩毒等罪案,再通过打电话和发信息的方式,步步引诱,甚至绑票赎金,将银行账号的钱转走。“公安机关”反成“嫌疑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无语伦次!
“你中大奖啦!”这是最为普遍的诈骗方式,骗子往往冒充“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知名节目,传来佳音,你中大奖,只要交一点“保险费”,“税金”就可以领取大奖,机会不容错过,再不来就没有啦!你付费以后,“大奖”消失的无影无踪。看来,这就是贪小便宜的“大奖”吧!
令人最不可思议的还是“欠费”,电话欠费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却还是有许多诈骗发生:我是中国电信的工作人员,您的电话、电视、宽带账户欠费了,请缴纳“滞纳金”!没想到“滞纳金”最后进了骗子的腰包。
“天上掉钱啦!”你在街头发现一大笔钱,跑去捡起。谁知,骗子在假钱上下药,趁你昏迷之时,取走所有的贵重物品,当你起来以后,发现财物被骗子一扫而空,后悔莫及啊!你见过天上掉钱吗?做事还是谨慎为好!
你发现了吗?网上购物往往要比市场价低得多,许多人为贪小便宜,谋利益,在网上汇款,数月后毫无音讯,“你上当了!”看来,不要总是想着会有好事发生哦,即使市场价贵点,但质量和品质还是有所保障的,可要当心啦!
骗子无处不在,利用数不胜数的手段处处诈骗,千方百计,步步引诱,你时刻小心着吗?防止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哟!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就一定不会上那些可恶诈骗团的“鱼钩”了。
小心“防”诈骗,安全“0”距离,只要我们谨慎行事,捂紧口袋,正确判断,就能远离诈骗,远离骗子!防止诈骗,从我做起,欧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