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心得体会 篇1
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护理学会在成都举办的护理管理暨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班。十分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护理管理和中医护理技术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这次培训,由四川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成翼娟老师、四川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温贤秀老师等8位护理专家亲自授课,学习了包括优质护理标准解读、质量控制新标准解读、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实现患者和护士体验双赢、静脉输液质量管理、护理安全用药管理、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多种中医护理技术在糖尿病足防治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此次培训,我对护理管理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掌握护管的工作思路、基本方法和管理手段,能合理有效的运用一切资源;此次培训还使我对护理技术的要求更加规范明确,能够以病人需求为导向,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维护和促进病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服务技术,让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两天的培训,使我感受到了护理前辈们对护理事业的专注、执着及无私奉献,学习到了前辈们的专业品质、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省护理学会、各位护理专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以及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绵阳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理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前进,为进一步提升我院的护理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中医心得体会 篇2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相关精神,积极响应省、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培训的号召,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我院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首次开展了凉州区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培训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5月26日,我院申请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培训班》在我院六楼学术厅隆重开班。
此次培训班邀请xx省中医院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副主任、武威市护理学会、xx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淑文、武威市中医医院以及xx区医院等院内外中医护理方面的专家,就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概况、护理查房、患者安全管理、小儿推拿、拔罐疗法与刮痧疗法、中药的熏洗疗法、湿敷疗法和冬病夏治贴敷疗法等中医护理实用技术进行了讲授,受到了220名年轻医务人员的热烈欢迎。中医适宜技术,尤其是成熟的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在医院的各类工作中日益重要。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近年来使各医疗卫生机构从中受益匪浅,发扬光大势在必行,中医适宜技术的合理运用解决了过去传统中医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符合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健康需求。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也受到了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的欢迎。此次培训班的开展,为我区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开辟了新的局面。
一、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
由区卫生局组织发起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区属医院,乡镇卫生院、分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临床工作的人员。当前,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振兴中医,实现科学、快速地发展,首先要弄清自身的优势所在,而中医药适宜技术就有着十分明显的特色优势,让基层医护人员掌握中医适宜技术,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服务网络。
二、凸显中医药“简便廉验”特色优势,强化惠民措施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在社区、在基层。因此,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首步就是要做到医疗服务价格、质量、效果、态度、便捷、安全等全方位的综合的便民惠民,也就是“简便廉验”。通过适宜技术培训,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应用推拿、按摩、拔火罐、针灸、简便中草药等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方面的应用,而且对于全面提高学员所在农村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起到很大作用。
三、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培训班对学员的悉心辅导,不仅使学员的技能得到提高,而且对活跃中医的诊疗气候,弘扬中医特色,传承中医药传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此次培训班通过对中医特色的概念诠释以及中医特色护理过程中需遵守的原则,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维护、独特的中医临床操作技术与护理方法等特点。
同时,在农村和城市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对进一步完善城乡中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的中医药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中医心得体会 篇3
我是20xx级电子信息班的一名学生,我学的专业是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医学方向),其实是喜欢学医的,结果没想到学的是与医学无关的,所以希望在选修课上可以普及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所以选了《中医医学案概论》这门选修课。学习后深感医学的博大精深,医者的伟大。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及一些感想。
通过学习中医学,我对它有了个初步的了解。中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人民在生活、生产以及同疾病斗争实践的经验总结。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内容。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古以来,行医者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将“大医精诚”封为圭桌,更以行动诠释着,他们以德养性,以德修身,德艺双馨,正因为他们毕生恪守着这样的信念,才真正成为历代医学家和百姓敬仰的伟大先师。“精”为先,“诚”为辅,只有具备“精诚”着,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之品德。纵观慢慢中华几千年医学历史,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扁鹊济世救人,敢于直言:华佗施人道不分贵贱:叶天士谦逊好学承先启后重树医德。他们撰写的每一篇医案谨慎真实让我懂得实践真理的统一。医者中的智者应是众智者中的佼佼者,因为他们担负着挽救生命和发扬中医的双重责任,每一篇医案便是他们留给后人们最好的纪念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学习这门课后有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老师可以看看。
有时候,对我们这种初学者授以长篇大论的医学知识其实我们是吸收不了的,比如我相比之下更喜欢看一些图片啊,实时的医学视频等,可以提高大家的兴趣。所以建议老师可以在讲课中给我们加一些相关视频,或者相关图片及新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其实在很多时候,不论是我们的这个专业还是医学专业学生都会多少有些迷茫关于我们学习的这些知识可以用到哪儿,如何可以让他们运用得更好,希望老师在讲课时可以为我们指点一下。还有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加深对中医学的印象,老师可以在课程的初期给我们放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引入到课程内,或者实践教学,其实我们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也想过把医生瘾,老师可以实际教我们如何把脉,如何辨别疾病的发生之类的,而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提前实习。
以上是我对这门课的感想及建议。
学中医心得体会 篇4
有幸在正安学院参加了一期中医基础理论的课程,无法用言语形容学习感想。因为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充斥着内心。从18岁学习中医药到中途转针灸专业,可能是开悟较慢,也可能是意识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太晚,但好在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不曾放弃,直到找到。可以说直到近两年才开始感受着中医学的魅力,在这场学习的革命中我似乎意识到,我是在以学习中医的形式来进行着这场生命的“修行”。有幸!必将加倍珍惜!
正安,优秀的老师,带领着一群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进入神秘、无涯的美丽中医世界,怎一个cool字了得!两天的课程,似乎给我开启了另外一条路来体悟中医:学中医不必太过教条、死板地遵循教科书,而是在生活中感悟,从而达到触类旁通。那么感悟是什么?答案是:用心。我的导师说过:“每一个专业,学到精深,都是对人生的修炼,每一个人是通过不同的事情来历练自己的。”我想,我该是中医药这条路上的修行者
如何认识中医?学习中医?怎么走好这条路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有种担心,在正安这个高平台上,我的“非零基础”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10多年的学习路程,耳濡目染地“正规”学习中医,是一种幸运。但也因为受过那么多年“学院派”理论体系的影响,思路不免局限、偏激,兼容并包的空间领域越来越小,突然扭转很多想法、思路不容易。在课上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怎么走好这条中医的路?”也是这个问题让我有切入点的去“享受”两天的课程。
首先: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见地”,就是要对自己身体出现的现象,生命本质、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正确的面对自己和将来的病人。
其次:理解“象”。在生活中找寻“答案”,大自然告诉了我们所有的解决办法,没有发现、开启的,只是我们不知晓、无法感知到罢了。但并不代表答案没在那里。
三:尽量用古人的思维方式想问题,我想这应该是一种“意识”,建立起来很困难,但也要迫使自己回溯到以前去体会。
四:中医是一种生活态度,用中医的理念影响生活,同样:生活中的经历更能深刻地体验中医。活里顺境时,学会告诉自己,这是人生曲折的缓冲。在逆境时候,也要告诉自己,这个时候正好磨练心境,人生用功正在此时。
似乎觉得中医之路刚刚开启,不徐不疾,稳步的前进吧!
感恩让我有幸来体会这次课程的所有人。
学中医心得体会 篇5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来长春中医药大学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中,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世界。我也会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中继续钻研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