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与礼仪心得体会 篇1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整一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一年下来,长进甚大,成熟不少。
这次市教育局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虽然只是通过视频观看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发言和报告,但细细品来,感觉收获不少,迷茫的心里点起里亮堂的明灯,曾经的困惑在次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通过学习,我认为:
一、用爱心去教育。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师生之爱、生生之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之间要有同事间的友爱,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共同提高。学校领导要爱护关心每一位师生,尽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困难,要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要让教师体会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要让爱充满校园。北京市史家小学的万平老师就是通过自己的爱心,从点滴做起,用心去教育每一位学生,不论他们的成绩好坏,调皮还是听话,万老师总能够耐心教导,他的教育理念是让每一位与她共同相处过的学生在自己的医生当中都能怀念小学里度过的美好时光,乍看起来也许不觉得有什么难做到的,但是仔细一想,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用自己的爱心去做,没有持之以恒,这是多么难做到的一件事情啊!我们要向万老师这样的模范教师学习,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积极工作,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爱充满校园,让师爱温暖孩子们的心。
二、搞好教育工作要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
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要有更深的造诣,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随着摄像机、传真机、计算机、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传统的单向、传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教学模式已起了质的变化,我们老师要凸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师生互动,把原来传统式的“教”转变为“导”,推动新课改的健康发展。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只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刘老师就是一直坚持在教改的一线上,他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是我们无时无刻不要学习的。
师德培训,就是要使全体教师真正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教育法令法规、提高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和规范行为品德;通过学习模范事迹,掀起学英模促工作的新局面,树立信心,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师德与礼仪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学习做一名好老师,使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情操;今后仍需不断扎实学识,以仁爱之心,积极争做社会认可、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年龄大不是问题,放纵自己才是真正的问题,如果我们用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良好的形象将不树自立。
一、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身素质。
在日常工作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服输不自弃,掌握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一定要把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有的`教师年龄刚奔50就整天牢骚自己老了,什么工作都不想干,那你就势必被别人越甩越远,落伍也就时刻缠绕着你。
二、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工作实效性。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我们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我们的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每天的工作。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繁忙着并快乐着。
三、提高自律能力,树立良好形象。
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学校甚至教育,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我们应当着力规范师德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培养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全部爱心、责任心去教育每一名学生。
总之,要想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好老师,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全部的爱心,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
师德与礼仪心得体会 篇3
首先,注重礼仪修养是前提。也许有人认为,教师只要书教得好,讲不讲究礼仪无所谓;但我深深地感到讲究礼仪很重要,教师不但要注重礼仪规范,而且要严格训练。因为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成长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教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工作态度、创新精神、人格魅力等,无不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只有教师注重礼仪修养,才会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为人师表,塑造出良好的师德形象。正如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请他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擦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他。”可见教师注重礼仪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只有摒弃那些不合身份的穿戴、不拘小节的言行、不加检点的习惯,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才能教育和影响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施展礼仪修养是核心。具体来说,我认为,良好的教师礼仪应从以下几点体现:作为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应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工作责任心强,有进取精神;注重获取新的知识,不断钻研业务,不断完善自身形象。
社会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师主面对的是学生、家长、党和国家,不同对象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出发点去思考问题,自然就会对教师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形象的要求也要从多方入手。在学生眼里,知识丰富、平易近人的老师是最好的;在家长眼里,书教的好,对待孩子有慈母心的老师是最好的;党和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或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人才。教师只有明确各方要求,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恰到好处的施展教师礼仪,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再次,强化礼仪修养是必要。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修养,具备文明礼仪,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从内心到外表不断完善自我,美化自我,向外界展示自我的风采,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学习交际艺术,掌握交际技巧,将有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
总之从事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进取,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注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规范自我形象,做一位现代意识、服务意识强的教师,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生。
师德与礼仪心得体会 篇4
在放暑假之前,学校组织老师学习了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通过金教授的讲解,我深深地感到讲究礼仪很重要,教师不但要遵循礼仪规范,而且要严格训练。因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是一名企业职业教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应要有高尚的师德,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学生,言谈举止不能随便,要注意形象美、语言美,说话忌粗口,忌训斥,忌侮辱,忌讽刺,忌妄言乱语。”
其次,要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作为一名教师,都希望得到学生的尊重,前提是你要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学生平等相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注意教师的形象,不做有损教师形象和荣誉的事情。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与学生平等交流,善于沟通,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爱心和耐心,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因为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
学习了有关教师礼仪方面的内容,我认为教师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礼仪问题:
1、教师的行为举止:作为老师,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2、教师的言谈:教师的教学任务需要语言表达。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3、与学生谈话:谈话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
总之,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体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做一名让家长、学生信赖的人民教师。
师德与礼仪心得体会 篇5
观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正昆主讲的《教师礼仪》讲座后,我懂得了什么是礼仪。教师礼仪指导了教师在与人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不仅要有礼,而且要有仪。对学生要“以学生为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也告诉老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平等心和爱心来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喜爱的良师益友,成为家长尊重爱戴的好教师。
具体说来,教师的礼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仪表仪容。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日常工作中,对自身的着装及修饰等方面还是比较注重的。发型大众化,年轻精神。衣着服式朴素大方,干净整齐,,协调得体,做广大学生的榜样。
二、行为举止。包括坐有坐相、站有立相,行有走相,言有说相,姿态潇洒自然。这些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皆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作为人师表率的,必须首先做到。
三、说话言语。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四、文明礼仪。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学生中开展“一张笑脸、一声致谢、一个问候、一句道歉”的待人接物“四个一”工程活动。教师要起好带头用,做学生的表率,从而体现教师的示范性。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反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