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心得体会 篇1
从三年前,走进江西公专,成为一名预备警官到三年后的今天,我光荣成为一名准南昌市交通警察。中间承载的是成为一名合格警察所打下的理论基础。今天,我来到南昌市人民警察学校进行为期48天的岗前培训。既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梳理。也是把书本知识向实战的一次演练;向实践的一次转化。培训的目标我认为是通过培训,每一位学员应该达到自己岗位的要求。
做为即将成为江西省会南昌的一名交警,我该做哪方面的努力让自己符合这个岗位的要求?怎样才可以达到一名合格警察应该具备的条件。我认为现阶段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显得更重要。我把他概括为:“三多一少”
一,多想。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考虑。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经常换位思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众所周知,交警是最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一个警种之一。站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群众都注视着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直接代表着我们公安机关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在处理交通事故,管理交通次序,维护道路畅通中,我认为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想,去改进。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了,工作中才会畅通无阻。对于我这么一个新上任的警察来说我更应该多想想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想到好的点子,我可以把它先记下来,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工作的环境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让自己更快适应这个神圣却又艰苦的岗位。
二,多听。听群众之所言。从上公专开始,我就养成一个习惯,并且我认为这个习惯对我以后的工作还有好处,就是多听听基层的声音,多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老百姓才会和你说实话,才愿意告诉你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意见。因为至古以来,警察在老百姓中的形象大多是来抓坏人,做了坏事,警察才找上门,平时少他他们打交道为好的老观点。这些都是不利于我们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不利用改善警民关系。多听的前提是沉下去,到群众中去,光知道坐在警车里是很难听到最有价值的意见的。南昌市公安局筷子巷派出所民警,全国劳模邱饿国同志就是很典型的成功代表。这些来前辈都是我们新人学习的榜样。
三,多做。做群众之所需。大学的一位教毛概的老师说:“你们年轻人,到了单位去了以后要多做事,做的越多进步的才越快”我觉得她说的很对!刚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同事都是陌生的,周围的环境也是陌生的。这更需要我多做多了解才可以慢慢适应。同时自己是年轻人理应承担单位的重任,要敢挑重担。抛弃那些在学校有时会犯的怕自己做不好就不去做的错误观点。在失败中成长,在错误中学习。
四,少说。夸夸其谈是我们80后的一个通病。在工作岗位上多想多听多做,少说,少说大道理,少说不利于单位团结的话,少说不利于和群众搞好关系的话,少说抱怨的话。有情绪应该学会合理释放。做一个心理成熟的人民警察。
在现阶段,我认为我应该主要从以上4点做起。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为一名新人,身上的缺点也是我不应该忽视的地方。不过。我相信勤能补拙。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人。多向同事学习。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实践学习。读好书。健好身。干好活,我相信我会进步的。我也坚定如果我认认真真的多好每一件事,我也成为向邱饿国,施华山,一样的人民好警察。
民警心得体会 篇2
十一月二十八日今天下午,在我们学校团总支的带领下,我有幸到了历下区公安局分局,开始了我们的体验民警之旅。
我们同去的19个人,被分到了5个历下区派出所去体验民警的工作,我和几个同学被分到了文化东路派出所,我跟着郭警官,另外几个跟着张警官。大概下午2点左右,我们几个到了派出所,所长很亲切的接待了我们,并且大概的给我们介绍了这个派出所的大概情况,包括这个派出所的人员构成,分管区域以及平时经常处理一些什么事情等等。介绍完后,我就跟着郭警官,开始了我的体验之旅。还别说,坐着警车就是感觉不一样,有种很威风的感觉,呵呵。郭警官带着我看了看他所管辖的区域,和我说了,平时要管理保证这几条街的安全,处理一些老百姓的繁杂事物,总之感觉民警挺不容易的。然后,郭警官带着我到了几个汽车维修厂,询问了一下最近的状况,看的出来,郭警官对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的关心,还带着我去看了看电视信号发射台,以及那里的一个部队。他说,他分管的地方算是比较好管理的了,例如部队本身就有自己的纪律,所以不用操太多的心。另外还有几个学校,以及一些商店什么的,最起码比我们姚家镇这里好管理些吧。到了3点半左右,我们返回了派出所,和那几位同学碰到了一起,胜利会师。我们各自交流着自己的所见所闻,看出来是真的很高兴。最后,我们和所长说了几句告别话后,郭警官亲自把我们送回了学校,结束了我们短短2小时的体验民警之旅。
这次体验虽然只有短短的2个小时,但是我们却感受到了做民警的不易和辛苦,感受到了民警对我们生活的关心。我们当然就没有理由在大学里荒废自己的学业,沉浸在游戏娱乐之中,我们应该把握现在最好的学习时间,这也算作对社会的一点回报吧。
民警心得体会 篇3
森林公安民警李玉翠:
疫情阻击战开始后,李玉翠同志立即赶赴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没有庄严的宣誓,没有过多的防护,即使已经有孕在身,她也没有任何怨言。她说“咱穿这一身警服,就要对得起头顶的国徽”,她深知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警察要扛起肩上的责任。
李玉翠同志所负责管控行动小区是位于杨集镇康达路的阳光水岸小区,该小区入住率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较多,入户走访核查登记工作异常繁重。工作中,该同志认真负责,主动了解小区情况,当得知该小区有两户居民是从武汉返乡,就亲自到其家中核查了解情况,并嘱咐做好居家隔离然后联系社区干部和社区医生,为其测量体温,实时掌握其健康状况。虽然每天迎着寒风,伴着晚霞,工作异常繁重,但该同志依然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一直奋战在防控一线。
春节过后,部分省市的有关企业陆续复产,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要开具相应的证明材料方可外出。李玉翠同志主动帮助复工人员了解出行所需的材料,并帮助他们联系指挥部和社区干部,避免他们跑空腿,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近期,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在工作架构不变的情况下,该同志的工作岗位有所调整,由原来的管控一个小区,调整为现在管控两个小区,人员少了,任务增多了,但她的工作热情丝毫没有减少。在当前大力推广的“裕安码”注册登记中,该同志发现人劳局小区没有完善的物业管理,小区没有业主群,通过业主群推广的方法行不通,但是外出工作的居民大部分已安装,居家的部分群众还未推广。该同志针对此问题,想办法,让上班出去的居民拍照回去推广给父母家人,“裕安码”的安装迅速提升。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该同志一直能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坚守在防疫一线,她始终以赤子之心,为民情怀,和广大民警一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民警心得体会 篇4
加入“泉城义工”这个神圣的组织一年多来,自己为社会做了一点微薄的贡献,然而在与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人格内涵的塑造上所获得的收益相比,这一点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公安民警无疑是“泉城义工”这支队伍中最亮丽的风景之一,是他们四季不停的工作铸就了社会的安定,是他们昼夜不眠的辛勤造就了泉城的和谐,也是他们分秒不歇的努力为我们泉城义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是,在山东政法学院团总之、泉城义工组织和济南公安局历下分局的努力下我们开始了这次不同寻常的体验民警生活之旅。
从咕咕坠地到咿呀学语,自己是在对家人的新奇中渡过的,从咿呀学语到豆蔻年华自己是在中小学的烂漫中成长的,从豆蔻年华到现在的风华正茂自己是在知识的殿堂里漫步的。基于生活经历所致,民警对我来说是个熟悉的陌生人,因为他们在生活的各种时间、地点、场合以各种不同的身份、方法来保护关心我们而感到亲切和熟悉,又因为对他们生活的不了解而感到几分的陌生与敬畏。因此,对这次的体验民警生活之旅感到些许激动、些许紧张,更多的却是一种自豪与新奇。
坐在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的会议室里,庄重威严的会议室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接待我们的民警同志却又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与无形之中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过了不久,一位文东派出所的民警同志来接我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去文东派出所。终于,我们的体验民警生活之旅——文东派出所开始了!
走出历下分局的大门来到警车面前,一种敬畏油然爬上心头,打开车门进去之后似乎又多了几分惧怕。就在这是坐在前面的警察哥哥开话了,以前我概念中的警察都是正直、严肃、不苟言笑、勤奋的人,而我面前的警察哥哥正直而不失幽默,恪职而不失风趣,博学而兼具谦逊。几句话的交谈便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气氛,这已经为我们这次的体验民警生活之旅奠定了欢快的格局。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文东派出所的办公场所,接待我们的是文东派出所的所长,他的热情好客让我有点应接不暇。一支队伍的领导者能体现一支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精神面貌,这句话用在这里是非常的正确的。我想可以用温文而雅和刚健中正这两个词来形容所长吧。所长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工作的地方,无论是所长还是普通民警的办公场所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简洁。管理学中有这样一种理念:简洁的办公场所培育的是高效率,奢华的办公场所滋生的是腐败,在这里也许是最好的验证吧。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和民警们一起工作的居民委员会。我们来的时候他们正在工作,看到络绎不绝的电话和耐心细致的答复是心中多了一分感动。在这里民警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日常工作情况,真的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他们要处理这么多细致繁杂的工作,除了尊敬外还多了些许心疼——辛苦你们了~
此外,民警还带我们去了一些别的地方,每到一处对我个人来说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虽然不愿意结束但结束的时间还是到来了,怀着不舍的心情我们分别了……
最后,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感受:谁是最可爱的人?民警同志呗!
民警心得体会 篇5
警令部张哲:
疫情防控期间,张哲同志立足文秘岗位实际,扎实履职,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认真收集上报全局疫情工作信息,积极参加百万警进千万家等防控工作,突出展示了全局疫情工作成效,为全局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至目前,共参与撰写疫情工作专报16篇。其中,被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采用3篇,参与撰写的方城县局疫情工作汇报受到上级领导的批示肯定。
全市百万警进千万家行动开始后,该同志积极响应号召,对分包的广阳镇南老庄村,一户一户走访,一家一家了解,摸清人员底数,掌握人员动向,守牢了全村“安全圈”。
张哲的爱人也是县局一名民警,疫情防控期间,俩人双双投入疫情防控,一个月来始终坚守在岗,没有休息一天,顾不上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就麻烦上了年纪的母亲帮忙照看。他们并肩作战,逆向坚守,用双倍的责任,双倍的承担冲在抗疫一线,他们坚信,凛冬终去,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