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反思回顾 篇1
1、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读出情味儿,从而体味古人的情感。
2、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成效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肯定离不开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掌握了些什么。有人曾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来概括现在文言文教学的极端。当教师努力落实文言知识的时候,课堂成了语法分析课;而当教师极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时,教学又有浮于表面之嫌,语文课又变成了政治课。如何合理处理两者关系?所以,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可以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己来质疑,其余学生来释疑。这样学生的参与度更高,积极性更强,重点文言词也更落实。教师也可从繁琐的解说中解脱出来,仅仅在学生无法释疑之时指点迷津。
3、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不要贪多求全,要舍得舍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按照传统的教法,《答谢中书书》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景佳句,体会作者的心境;把握作者的情感……但在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如本课教学设计抓住一个关键点:赏美景,悟雅情。
总的一点感觉,公开课是对自己平时教学的一个总结。得与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论。但我记忆很深刻的一句话是:作为教师,你上的每节课都是公开课!没有哪节课是隐秘的!
答谢中书书反思回顾 篇2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刚刚脱离童稚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他们在实际的课文自主或合作探究活动中,往往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意思这样的肤浅层次,而很难达到课文的深层意蕴,更不要去奢望他们提出来一些视角新颖的、有价值的问题了.每当这时,语文老师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两难选择:讲,还是不讲?
若讲,对一些正在思考且马上就要接近胜利终点的爱动脑子的学生来说,似乎有一点强行剥夺他们思考权利和成功喜悦的嫌疑,显然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精神.而对另一部分不爱动脑子的学生来说,正好满足了他们的“不劳而获”的懒惰心理,可谓害处多多;不讲吧,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在真理和成功的花园围墙外乱撞而不得其入门要领,心中总是于心不忍,况且宝贵的时间也随着孩子们的叽叽喳喳而悄悄流走,教学任务眼看无法完成,又不由得让人心生焦虑.
答谢中书书反思回顾 篇3
尊敬的老师:
您好!
在此,我首先要读自己在今天课上犯下的错误道歉,“因为我在学习上的懈怠给您和班级带来了麻烦,真的十分对不起!”
对于这次的事情,我真的感到十分的遗憾和抱歉!作为的一名学生,认真学习,努力进步才是我们的职责和目标!但我却在自己的校园生活中偏离了自己的道路,甚至在这次还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这对于我而言,并不是一次偶然的犯错,是因为我的不重视,不管理,导致我在纪律上越发的走远,甚至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对此,我感到十分的惭愧!
回顾至今为止的学习和生活,我在生活中其实犯下了不少的错误和问题!开始的时候,我还会反思,还能对自己的错误正确认识、改进。但后来,学习的困难和挫折一次次的出现,在其他同学都严格管理自己,改进自身不足的时候,我却没有重视自身的追求,不仅让自己自甘堕落!让自己在学习上退步,还学会了不少的坏习惯,给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阻碍。
借助这次自我反思的机会,我对自身的这些不足和问题也都有了更多的一些认识和了解,在此,我对自己的错误做反思总结如下:
一、学习目标不正确
作为学生,我们每个人来到学校都是为了学习,但却并不一定都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过去的我就是如此。对于学习,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也就导致我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久而久之,我的学习意识渐渐淡薄,但我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在学习期间的违纪上变本加厉,给其他同学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二、责任心不足
学习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课堂对于我们而言,确是整个班集体的事情!作为xx班的一员,但我却从不在意自己的错误行径给班级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总是给班级拖后腿,对此我真的感到十分的惭愧。
三、自我管理懈怠
作为一名学生,虽然有老师指出我的错误,但想要真正改变自己的错误,我就必须先认自己承认错误,并严格的管理自己改变错误!但我过去不重视自我的管理,导致错误一而再的犯下!
如今,认识了自己的这些问题,我想自己也已经清楚应该怎么去改进自己!我很抱歉给您带来这样的麻烦,但我一定会认真的改进自己,再不会的让这样的问题影响到学习,影响到我们的班级!
检讨人:
答谢中书书反思回顾 篇4
一、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
本节课中,我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一块谈,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又如在朗读训练中,我把自己当作孩子们一员,和他们赛读,让他们评价,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二、恰当适时地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唤起了学生与作者的共鸣。
本节课多媒体课件运用精彩之处是:其一是开始的激情导入。用瑞雪兆丰年的图片,把学生带入了雪的氛围。其二是学习雪后美景时,设计一幅幅精美的雪景图片,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这种美景,而且让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身心愉快,更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深深的喜欢雪,想要赞美雪。
三、课堂上尊重学生、赏识学生。
本节课中,我注意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及时对学生的发言给与评价。
四、做到了教学者先教自己
教学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先得动情。所以,在备课时我对“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自己先深入理解体会。对“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理解,如果只是停留在看到雪大、雪景美后产生的喜悦心情上,只是停留在对自然环境的喜爱,赏雪啊,赞雪啊,就很难达到理想教学的效果。
答谢中书书反思回顾 篇5
《鹬蚌相争》这篇寓言文字简约,通俗易懂,故事虽然短小,但情节完整,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为推进故事的展开,设置了鹬与蚌的对话。
本篇寓言最精彩的部分是“争”,为了深入理解“鹬”与“蚌”是怎么争的,我对学生进行语段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练习角色朗读,如:怎么“威胁”的?“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是怎样的?等等问题都是在自由练读——师生合作——分组中解决的,用读达到了精讲之目的。在揭示寓意时依然是以读为主,怎样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体会“争”呢?我进行分组比赛,看谁“斗”得过谁?第一次是同学们站着“斗”,一部分学生读完,另一部分学生马上站起来接上。大家“斗志昂扬”。第二次是坐着“斗”,第三次是扒着“斗”,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的声音是一次比一次小、弱,从而让学生们理解了“鹬”与“蚌”斗到最后都筋疲力尽了。鲜活地读出了鹬与蚌的“争”:它们为利益斗强——“你不松开壳,就等着瞧吧。”“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它们为利益斗狠——“干死你”“饿死你”。它们为利益斗,竹篮打水一场空。
前面环节设计好以后,我想让学生在学完这篇寓言后,我想让学生能更进一步体会鹬蚌相争的后果,进而体会出故事的寓意。最后让学生想象说话:鹬蚌被渔夫抓到了篓子里,渔夫会怎么想?鹬蚌又会怎么想?学生基本上能说到:渔夫很高兴,平白捡了个便宜。而鹬蚌则很后悔,早知道就不争吵了,最后进行总结:不要做无谓的争论,不要做鹬蚌一样的傻瓜。然后提了一个问题,鹬蚌不争会怎么样呢?老师得出结论:争一时两败俱伤,退一步海阔天空。最后引出历史故事:赵攻打燕国,燕王派说客苏代去说服赵王,请他不要攻打燕。苏代会怎么说呢?让个别学生扮演苏代,自己扮演赵王,其他同学做大臣。扮演苏代的学生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了赵王听,然后让大臣判断,还打不打,并说明了理由。最后让学生说说寓意,这时孩子对于鹬蚌相争,第三者得利的寓意了解得更透彻。
教学的每一环节,让学生充当主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同时,也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与能力,体验了过程与方法,激发了兴趣,升华了情感,懂得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