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察的周记推荐 篇1
前几天,我在小区的花丛里捉到了两只小蜗牛,按照父亲说的方法,我找来一个小纸盒,把湿的泥土放在盒子里,在房顶上摘几片菜叶放在盒子里给蜗牛做食物,才把蜗牛放进盒子里。我每天都要摘新鲜的菜叶给它们吃,然后仔细地观察它们。“开饭”的时候,有一只蜗牛很挑食,只伸出头来看一看、闻一闻就把头缩进了它的“小房子”里,我心里想:哼,好心当了驴肝肺,不吃算了,反正你不吃又饿不着我。
第二天下午,通过父亲讲解,我知道蜗牛很胆小,只要轻轻一碰它的身体,它就会立刻缩进自己的“小房子”里。蜗牛最喜欢吃小白菜的叶子,别看它的嘴非常小,但是它们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最多的能有一万多颗呢!蜗牛的两只触角上有两颗黑色的小点,那就是它的眼睛,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生活,它爬过的地方就会有类似鼻涕的粘液,粘液干后,会变得非常粘,因此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作:鼻涕虫。
通过这次观察,我知道了蜗牛的许多特征,收获了许多知识。
关于观察的周记推荐 篇2
今天,我帮母亲去商店里去买东西,在商店的旁边有一棵常青树。无意间,我发现常青树上结了许多蜘蛛网,蜘蛛网是圆的,像铁丝笊篱,丝很细,在阳光下发出晶亮的光。忽然,我看到常青树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我便站起身,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没想到,它竟然动了起来。啊!原来是一只蜘蛛。我再走近些看,哦,原来它正在捕飞蛾,所以才织了这么多的蜘蛛网。我决定看看蜘蛛是怎么捕食的,只见蜘蛛向飞蛾爬过去,在不远的地方,它突然停了下来,然后从尾部吐出了一根丝来,然后爬到了身边,缠住了飞蛾的翅膀和腿,一圈又一圈,缠得非常的密。飞蛾拼命的挣扎,虽然挣脱蜘蛛网掉下了墙,但这却无济于事。蜘蛛立刻的跳到了地上,然后找到了那只飞蛾。又迅速地用丝把它包裹起来,然后用嘴死死的咬住了飞蛾。哦,我明白了,蜘蛛现在应该是在给飞蛾注射麻醉剂。过了一会儿,只见那飞蛾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蜘蛛可不管了,就在地上津津有味地吃了来。
后来通过观察我还发现: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而且蜘蛛只吃活的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关于观察的周记推荐 篇3
我爷爷菜地里种了很多红豆,周围别人家的菜地里也有很多红豆。每次我从菜地边经过,看到它的藤沿着插在地里的棍子向上爬,越爬越高,却不知道它是如何爬上去的。难道它有脚吗?它为什么不滑下来呢?
暑假的一个上午,我和好朋友一起来到菜地里观察。这里的红豆可真多啊!有的刚出土,露出淡绿的两片叶子,像我头上的羊角辫;有的长出约二十厘米的直立的茎;有的已经沿着菜地上插着的竹竿向上爬。我们在茎的顶部的竹竿上画一条线。三十分钟后,我们发现茎变成像卷发的形态然后顺时针方向转,太慢是乎看不见它在转,过了很长时间长高了两厘米。
我们还发现在藤的表面长着细细的像头发丝一样的东西紧紧地抓住竹竿,它的藤才不会从竹竿上滑下来,原来它和爬山虎一样是有“脚”的!
回到家,我把观察的事告诉父亲,父亲说红豆的茎是缠绕茎,总是向一个方向顺时针旋转,而另一些植物的缠绕茎总是逆时针旋转,还有植物的缠绕茎旋转没有方向性,是随意的。
植物的学问可真多啊!
关于观察的周记推荐 篇4
我家有一只活泼机灵的小鹦鹉,它可是我的心肝宝贝。它长得漂亮极啦!
小鹦鹉长着一身翠绿色的羽毛,像一块碧绿色的翡翠,一双乌黑的小眼珠镶嵌在脑袋上,显得格外机灵。一张镰刀似的小嘴捉起人来生疼。一双红红的小爪子抓着树枝非常牢固,远远望去,整个小鹦鹉像一团毛绒绒的绿绒秋。记得小鹦鹉刚买来的时候,非常害羞,我给它谷子吃时,它一动也不动等我走了它才敢吃。现在每当我给它谷子吃时,它狼吞虎咽地吃着,还用翅膀挡着,好像怕比人抢它的东西似的。每当我看见了,就说:“你这个贪吃的小东西,有没人给抢,你急什么急,小心咽着。”
就这样我跟这个小家伙成了好朋友。每天放学我都要给它喂食,打扫粪便,如果我又不开心的事,就会告诉它,他会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给我建议。
它还有更有趣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我拿着毛线逗它玩,它张着连到似的小嘴,东啄啄,西啄啄,把毛线弄得乱七八糟,可是这只小鹦鹉还是不肯罢休……
哦!差点忘了告诉你我这只小鹦鹉的名字啦!他的名字叫“小可爱”。怎么样确实可爱吧?希望有机会去我家看看。
关于观察的周记推荐 篇5
我家窗台上有一盆蝴蝶兰,我可喜欢它了,每过两。三天我就给它浇水。施肥。以前,我从未仔细观察过它,今年,我决定仔细观察一下它。
下定决心后,我就开始观察它了:我弯下身,仔细一看兰花那又细又长的叶片,是墨绿色的,四散抛洒开去,像顽童头上蓬乱的头发。
每年二月是兰花开放的季节,我家的蝴蝶兰当然也开始渐渐地开放起来。看那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的挺立在枝头,有的像在玩躲猫猫似的藏在叶子底下,它们都耐心地等待着根的喂养。叶子的抚育,时刻盼望着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儿们争先恐后的开放了,我开心极了。看,这些兰花,花盖着叶子的,花箭亭亭玉立;叶盖着花的,叶间花团镜簇,一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小蝴蝶微微张开了翅膀,停在了空中,凝然不动。浓郁的花香,在清新的空气中飘散着,一阵阵泌入人的肺腑。闻着那股清香,我突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兰花,穿着紫色的衣裳,站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半晌,母亲的叫声把我从迷梦中惊醒……
“啊!真是俗称兰草生溪旁,移住盆中倾慕芳。荣伴清贫耻富贯,淡雅不群守书窗。”
关于观察的周记推荐 篇6
记得在夏天的时候,父亲、母亲带我出去玩。正巧刚走到门口,看见有几个孩子正在捉蚂蚁,我看着看着觉得非常有趣,也参加了进去。
当我们正挖开蚂蚁窝的时候,突然从蚂蚁窝我的另一头,出来了一群蚂蚁,而且还拖着一些白色的“小米粒”拿了下来。扒开一看,里面有一个黑色的小点点。
刚扒开那个“米粒”的时候。我还以为那里面生了小黑虫了呢!正当我疑惑不解时,父亲走了过来。看到我若有所思的样子,奇怪的问我:“又有什么难题把你难住了?”我对父亲说:“父亲,蚂蚁吃的米里怎么带着虫子呀?”父亲听了大笑了起来。这时,母亲走了过来,看见父亲这样开心,便问父亲怎么回事。父亲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对我说:“桐桐,刚才你看到的是蚂蚁的卵。”“卵!不可能吧!明明就是米呀!”我反驳说。母亲又对我说:“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米粒像不像蚂蚁?”我仔细一看,“真的,很像蚂蚁。”我大叫道。这时父亲有对我说:“以后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要只看它的表面,要仔细观察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问题弄明白,懂了吗?我点点头。
从这次观察中,我又学到了知识,我非常开心。
关于观察的周记推荐 篇7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十分有趣的科学课——观察蚂蚁。
顾老师把我们分成九个组,接着让我们把抓到的蚂蚁放进一个小盒子里,用放大镜来仔细观察蚂蚁。
通过反反复复地观察,我发现蚂蚁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胸部、腹部,3对脚全都长在胸部。而且还发现蚂蚁没有眼睛,它们只能靠触角来传递信息。
我们还把两只不同地方抓来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就会打架。真奇怪!连自己的同类也要打。而把一个地方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不但不打架,还非常团结友爱。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疑问,我到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每个蚂蚁都有自己熟悉的“窝味儿”,如果是一个窝的,那么“窝味儿”就相同,就不会打架;而不是一窝的蚂蚁,它们的“窝味儿”不同,所以十分有可能打架。
通过这次有趣的科学课,我学到了平常学不到知识。我真喜欢上科学课呀!
关于观察的周记推荐 篇8
秋末初冬的夜晚,凉风习习,我为了完成老师观察夜空的作业,近一个月以来,我一直饶有兴味的观察夜空。
辽阔的'夜空格外迷人,我陶醉在这美丽的夜景之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有时像小船,有时像半个西瓜,有时像一个大圆盘,银光闪闪。云层多的时候,月亮隐藏在云层中,好像和我们一起在玩捉迷藏。当月亮是大银盘时,我仿佛看到上面有冰山,桂花树,嫦娥,玉兔……在晴朗的漆黑夜晚,漫天的繁星,炫丽多彩,抬头远望,满天星斗尽收眼底。这些星星有大有小,有的成群结队,有的形影孤单,形态千姿百态,阵容庞大神奇,令人神往。我发现了“小北斗”的母亲—北斗星,她和“小北斗”一样有七颗星组成,活像一把勺子,对着勺子的柄上有一颗闪亮的北极星。我曾听过许多关于星星的传说,有的美丽动人,有的凄凉哀婉。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牛郎织女星,据说牛郎织女星在夏天晚上凌晨4点钟出现,有机会一定去看一看。
凝神仰望,静谧的夜空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我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解开更多的宇宙之谜。
关于观察的周记推荐 篇9
蚂蚁分三大物种,分别是:白蚁、红蚁、黑蚁,为大家介绍的是黑蚁。他们全身都是黑色的,背上还有黄色的花纹,头上面有两根触角和一双锋利的牙齿,听说他们很团结,为了证明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所以我做了个实验。
有一次,我捉了三十只蚂蚁,在他们背上做了蓝色的记号。先把一块小石子放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团结在一起,终于把小石子搬开了。我又把它们刚才找到的食物____一块我吃过的面包,扔了。我原以为蚂蚁们一定不会再去找面包,可是他们却千方百计把面包找到了,还回到了家,我不得不佩服它们的团结。
不仅如此,蚂蚁还是一位伟大的建的筑大师呢!它们建造的住宅结构巧妙,布局合理,还十分的坚固结实,即使是猛烈的热带暴雨也冲不垮它。他们家有许多的房间、隧道,我在中央10台科教频道看到现在很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蚂蚁的住宅呢!
蚂蚁还是一名高明的医生呢!在非洲的,医生们做完外科手术后,把蚂蚁放在病人的伤口上,即让蚂蚁咬住患者伤口的皮肤来替代缝合线,因为蚂蚁会分泌出一种抗菌物质,让伤口免受细菌感染,数天后,伤口就会愈合。蚂蚁还会根据病人的尿液分辨出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人们将蚂蚁放到病人的尿旁,如果蚂蚁向尿爬去,证明病人患有糖尿病,因为糖尿病人的尿有甜味,蚂蚁喜爱这种甜味。
蚂蚁真是一种奇妙的生物!
关于观察的周记推荐 篇10
秋天的夜晚,静静地躺在床上,侧耳倾听,蟋蟀们演奏的声音,令我兴奋,令我激动,那分明是一首首美妙的乐曲,让我的心里充满幻想。于是我缠着爸爸带我去捉蟋蟀。爸爸拗不过我,带我来到了小区楼下小河边的草丛里开始了捕捉大行动。
在一堆乱石块里我们听到“蛐蛐蛐蛐”的叫声,我问爸爸:“怎么只听到蟋蟀的叫声,不见蟋蟀呀?”“别说话,它就在那块红色的砖块下面。”爸爸小声说道。循着叫声,我们蹑手蹑脚地靠近“目标”,爸爸一手拿着事先准备的网罩,一手轻轻抬起砖块,我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只见爸爸一网罩下,蟋蟀在网罩中拼死地挣扎着,仿佛在说:“放我出去的,放我出去。”我们把捉来的蟋蟀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放有泥土的小罐子里,宝贝似的养起来的。
蟋蟀又名蛐蛐,是一种好斗又好玩的昆虫。它有一身黑亮的盔甲,一对长长的触角,一双薄薄的翅膀颜色紫褐而光润,六条肥壮的腿很会跳跃,两颗锐利的牙齿,是和同类互斗的时候作战的利器。
蟋蟀开始很怕我,见我走近了就立刻退到罐子的后边,用触须冲着我摆动,张开两颗大牙紧盯着我,后腿向里收着,显得很紧张。过了一会儿,看我没有伤害它的意思,便在小罐子里慢慢的散起步来,但还是不时地停下步来看看我。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去更深的了解它。我拿了一根毛毛草去逗它,它就像一位大将军,很威武地叫着,好像在说:“走开,这儿是我的地盘,别来打扰我!”呵呵,还真是只有个性的家伙。
蟋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叫声,“蛐蛐蛐蛐”,像个音乐家唱歌似的。我发现蟋蟀唱歌的时候翅膀会不停地挥动着,这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爸爸。爸爸意味深长地告诉我;“蟋蟀的歌声是通过翅膀的摩擦发出的。”原来蟋蟀会唱歌的秘密在于翅膀啊,我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