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1
今天是中秋节,我早早的起了床。和家人一起吃完午饭,我就赶紧写作业了,妈妈告诉我今晚上会有彩云追月的景象呢,好想看。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当然要吃那圆圆的月饼了。你看,我们家的月饼盒子上还画了不一样的画呢。有的画是嫦娥奔月、有的是吴刚砍桂花树,还有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玉兔……打开包装,里面是精美的月饼,拿刀慢慢地把月饼切开,哇,好多种馅儿呀,有五仁馅儿、蛋黄馅儿、豆沙馅儿,还有我最爱吃的香芋馅呢。 吃一口,真的是又香又甜。正在享受美味,听到妈妈喊:“妞妞快来,月亮出来了。”
我和妈妈趴在窗台上,看见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正在这时飘过来一片云,只见它一点一点的把月亮遮住了,这时的月亮就像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了起来。云慢慢地散去,月亮又悄悄的露出来了,真是顽皮。好美啊,月光柔柔的照在我和妈妈身上,好幸福!
我喜欢月亮,也更喜欢中秋的月亮!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20xx年,我国将中秋节首次列为法定假期,更是被人们倾注了太多的欣喜与期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现代消费意识的影响,中秋节更多地被人们视为一种文化与时尚。
十五的月亮,明如水,亮如镜,圆如盘,我爱中秋节的明月。八月十五,是全家团圆的日子,那圆盘似的明月更象征着这一点——团圆。
凝望着玉盘似的圆月撒下它那皎洁的月光,我想起在外打工的小儿,也许正望着明月,思念着家中的亲人。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明月牵着每个家庭向往团聚欢乐的心!
在这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在举杯邀明月,欢庆团圆节啊!在这明月的照耀下,又有多少边防军战士?为了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家庭而坚守岗位,守卫在祖国的边疆!他们只能在十五的夜晚凝望着明月,唱一支战士心中的歌——《十五的月亮》。
月亮还是那么圆,偶尔一丝薄云拂过,大地上月光朦胧,使人如入仙境一般。
明月寄托着亲人的深深地理解。希望这节日的明月能把思念带给他们,带给每一位边防军战士和亲人。望着明月进入梦乡,一定会梦见亲人的。中秋节的明月,永远印在我的心里,——我爱中秋节的明月。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3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一个全家团聚的日子。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没有与家人团聚,他们尽职敬业地坚守在岗位上,为大家服务着。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穿着军装,站在祖国的边防线上,保卫着祖国的安全,他们就是边防战士。你想一想:要是有一天,没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土可能就会遭受到不法分子的侵犯,可能就不会有月圆之时的平安了。战士们站在边防线上,思念着亲人和家乡,无不掉下泪来,但是为了祖国的安危,必须坚持下去。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穿着橘红色的衣服,时刻等候着命令,他们就是消防队员。他们等待着,在这月圆之夜等待着,一旦响起警铃,他们就立即奔向火场,奔向危险区域。你想一想: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去救别人,是多么伟大,有的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别人的重生。”消防队员在消防大楼上望着圆月,思恋着亲人和家乡,哪一个人不伤感,不落泪?但是为了社会的安定,他们必须坚持下去。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站在工地上搬砖搬水泥,他们就是可敬的农民工。有些农民工,在这月圆之夜也不能回家团聚,他们在工地上努力地工作着。你想一想: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高楼大厦谁来建造?农民工坐在工地上,望着皎洁的明月,吃着月饼,思念家人和故乡,但是,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好,他们必须坚持下去。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工作在圆月之下却无法和家人团圆,他们都是好样的!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4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观赏着又大又圆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挂在幕布一样的天空,像一个大玉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让人以为月亮真的掉进了水里。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维中情不自经的冒出几个小问号。为什么在中秋节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吗?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我们早早便在庭院前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才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我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就有些讲究的,长辈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5
今天,我放下书,望着今天格外圆的月亮我忽然想起了什么事情。于是乎,我叫来了爸爸和妈妈,拿着小桌、 小凳、 月饼、 相机。而我,却是拿着画笔、 画纸走上了阳台,欣赏着这美丽的月亮。对,没错,今天,正是——中秋!
我们听着初秋很少有的蛐蛐声,品尝着美味的月饼,让的皎洁的月光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庞。月亮将它那一点点的月光披洒在万物之上,虽然这些月光可以忽略不计,但还是让得原本有些垂头丧气的植物再一次变得生机勃勃……
父母将这难得一见的美丽景色拍了下来。这里拍几张,那里拍几张,而我却在小桌子上拼命地把这景色给记录在画本上,好像生怕这美丽的月夜瞬间变成白昼。
因为月亮太过明亮了,所以天上的星星光点也变得稀疏了,我呆呆的望着那不停发光的月亮,任由它把那皎洁的月光撒在我的脸上,回想着那美丽而又古老的传说……
传说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一气射下九个太阳,人们因此得以安居乐业。不料,被射落的九个太阳皆是天帝之子,天帝便恼怒地将后羿和妻子嫦娥贬入凡间。西王母同情后羿的遭遇,就把长生不老药送给他。后来心术不正的逢蒙趁后羿率众外出狩猎之机,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当机立断将药一口吞下。随后,嫦娥就轻飘飘向天上飞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人为纪念善良的嫦娥,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希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可以团圆。
这个传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已经给我讲了,随着年龄增长,其含义我也越来越懂了。
中秋节不本就是一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吗?可是有的儿女太忙,根本就不会理会今天的日子是什么和父母的等待。正在等待儿女的父母自然也就只能孤独地度过这美好的中秋节了。
在外工作打工的儿女啊!放下你们的工作来陪陪你们的父母过一次中秋节吧!我希望所有的儿女都回来和自己的父母过中秋节,对他们说:“爸,妈,中秋节快乐!”
我抱着甜甜的愿望进入了梦乡……
祝大家中期节快乐!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6
中秋节,是一个和家人团聚的节日。我们晚饭都去外婆家吃,那里还有三个舅舅的全家,好热闹啊!晚饭后,我们都跑去阳台前一看,月亮已经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中了,月亮圆圆的,好像一个光芒四射的盘子,照亮大地。过了一会儿,一朵白云飘了过来,想遮住月亮美丽的脸庞和她那皎洁的月光,但月亮立刻从云缝里射出了银白的月光。最后,云轻轻地飘走了,夜空中就只有一轮美丽的圆月和几颗星星。这时,外婆叫我们吃月饼了。我跑过去一看,月饼都是圆的,口味却不同。有豆沙的、百果的、草莓的……很多很多,数也数不清。
我连忙拿了一个香芋口味月饼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一边欣赏美丽的月亮。我开心极了。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7
20xx.9.8 星期日 天气:晴
早晨,我刚刚起床,人就异常兴奋。因为今天是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来了。今天一大清早,爸爸妈妈还有我就一起到超市买菜,月饼等食物。下午爸爸妈妈都在厨房里忙着杀鸡,杀鱼,切肉,切菜,忙的真是不亦乐乎。
吃晚饭的时候,我埋头吃饭,简直有点狼吞虎咽似的。不一会儿,我就第一个吃好了饭。我马上去做好了赏月的准备工作。
等啊等,我始终没能揭开月亮神奇的面纱。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这月亮怎么还不现出真面目,我想一睹书中所说:多么圆,亮,大,美丽的中秋月亮啊!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去询问家长,原来因为今天的天气原因,没能如我所愿的看到中秋节的月亮,但是我还是十分开心。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8
20xx年 X月X日 天晴
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美,我和爸爸、妈妈到歌乐山上去赏月。
我们六点多钟就到了歌乐山,哪个时候月亮还没有出来,我们就在歌乐山上吃月饼等月亮。到了八点四十的样子,月亮渐渐地升起来了,这个时候的月亮是橘黄色的,有些昏黄模糊。大约十点的时候,月亮升上了天空,像个又大又圆的玉盘。月亮是那样的洁白,是那样的明亮。天空就像一幕黑布,月亮在黑布里面显得更亮更白。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突然想起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离家乡很远的叔叔阿姨们一定很想家吧,我对着月亮祈祷,祝福他们平安、幸福。
夜深了,我们离开歌乐山回家,月亮啊月亮,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入梦。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9
今年九月三十的中秋节可真热闹呀,我们家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全都忙个不停。
吃过晚饭,我们全家来到了阳台上静静地等着月亮出来,过了许久,天边隐隐出现了一团淡黄色的云,那团云的周围都被染成淡灰色,我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眨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就没了,那道光最后越来越亮,连她旁边淡灰色的云朵都被染成紫微微了。
过了一会儿,月亮露出了半边脸,一片红云暖暖地飘了过来,挡住了月亮,月亮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又过了一会儿,那朵红云好像不想给月亮当被子了,就悄悄飘走了,这时的月亮正在云朵里挣扎着,她在一点一点地往上升,几分钟过去了,月亮最后奋力一跃,终于冲破了云朵的阻拦,升上了天空。瞧,她多像一个圆圆的大金盘呀!那一刻,全城欢呼声音彼此起伏,趁着这个时候,妈妈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月饼,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那可真叫享受。过了许久,月亮悄悄地把云朵拉了过来继续睡大觉了,这时城市一下暗淡了许多。
这个中秋节我不光吃了月饼,还和小伙伴们玩了月亮的游戏,这个游戏叫:“跳月光”,游戏规则是:在一分钟内单脚跳到十处有月光的地方,先跳完的人就是获胜者,三局两胜制。游戏开始了,第一局,小伙伴们飞一样地到处乱跳,结果是曼曼获胜;第二局,在我的玩具枪响声下,小伙伴们像箭一样跳了出去,可能是因为曼曼嬴了一局,所以很多人都在不停地看别人,自己却慢了下来,所以第二局还是曼曼嬴了,她得了冠军,我给了她一个月饼做奖品。
我们背了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听了月亮的故事和传说,做了月亮的小饼干。
这次中秋节可真令我难忘啊!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10
我的故乡在内蒙土左旗只几梁。我们的祖辈或祖辈的祖辈都是过去走西口从晋北、晋中过来的。对了,大家知道的乔家大院乔志庸的爷爷贵发公就是走西口在我们附近萨拉齐和包头的西脑包发迹的。哈哈,有名的徽商、晋商就指贵发公那一代。我们的好多村子以山西的地名命名,如忻州营、崞县营、寿阳营等。所以,中秋节传承了山西的习俗。我去过山西,可能山西的节日习俗有了变化,但我们那边可能是更接近原汁原味的山西习俗。
记得小时侯,农村缺衣少食,孩子们最盼过节了。特别是中秋节,美味可口的月饼,平时舍不得动的西瓜,喷香的毛豆角,还有舅舅们拿来的沙果。现在想来也馋涎欲滴。还有那种中秋节的氛围:一到初七、初八,女人们就开始烙月饼了。中秋节前,月饼都是要互送的,虽然礼轻,送老人是一份孝敬;送帮忙干活的,如年内帮办过事的人,还有羊官是一感激;送亲朋好友,是一份情意。礼虽轻,是一种诚挚、纯朴心意的表达。
中秋节时,烙月饼也是很有讲究的,油糖和面,用的是专门放在大锅上面的平低锅来烙。这个锅叫铖子,不是每家都有的,是借来借去互用的。烙的月饼即不糊又有焦的味道。在烙月饼时,还要烙一个三、四十厘米的大月饼叫月神爷,里面画着兔爷和桂树等。同时也要烙点兔神、鱼神、花篮等。这时街面上也有卖月饼的,但人们买得少,不是舍不得钱,是味道实在没法和自己烙的比,而且还小,送人就略显小气了。
哈哈,记得小的时候,有一个长白胡子的李祥爷爷,说鹤发童颜毫不夸张,他是个卖月饼的主。其实和现在商店卖的月饼差不多,小还贵,只有人少的人家懒得做才买点,销量很有限。大孩子们调唆我们偷李祥爷爷的月饼,有时有得逞的时候。不得逞时李祥爷爷抓到了我们,教训是拉住我们弹脑袋。哈哈,弹完后,还是给我们掰几个分了。真是和蔼的老人,现在想来真对不起这个早已过世的白胡子爷爷了。
记的每到中秋节晚,月亮挂上树梢,家家户户做了饺子等好吃的团员聚餐。饭前,爸爸在院里放一个供桌,摆上月饼、月神爷、西瓜、水果、毛豆等,祭奠月亮神。先烧香、后敬纸、再跪拜。我不知道爸爸心里想的什么,是一种虔诚还是一种感激,但我站在边上想到更多的是中秋节的演变和玉兔、嫦娥、吴刚等的传说,也想到唐王幻登月宫时的心境和阿波罗月球着陆场面。更想到的是明月带给我们的思念、追求和遐想。
吃完饭后,祭神的东西拿了回来,分给孩子们每人一份。随后孩子们就出去找伙伴去玩了,大点的就偷偷去花前月下了。在月色、秋景、凉爽的夜晚,别提多惬意了。月神爷是中间带馅的,没在跟前的亲人也是有份的。哈哈,我已离开只几梁多年,每年过春节回来时还是能吃到母亲给我留着的月亮爷爷的。虽然很硬,但吃着是那么香甜、味美,幸福感悠然而生。
中秋节时,尽管现在市面上有品种不少的月饼,但家乡的人还是爱吃家乡自己做的月饼。我上个月回了呼市,走时我弟弟就给我买来本地的月饼,好在坐车时路上充饥。月饼看去也不光亮,也没有花纹,大而难显精致。哈哈,开始我还没有在乎,尝了点后就禁不住一口气都吃掉了。它让我尝到了久违了的香甜,把我带到了儿时故乡中秋节的回忆。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又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我想故乡的人们一定还在传承以往的习俗,只不过把节日过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圆满幸福了吧。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11
八月十五的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买了许多礼物去奶奶家过中秋节.
到奶奶家,奶奶说:“中午咱们吃饺子.”不一会儿,奶奶就把饺子馅做好,面和好,。我们全家一起包饺子。我和爸爸爷爷擀面皮,妈妈和奶奶包饺子。我看见奶奶和妈妈先把面皮儿放在手心,接着用勺子在面皮上倒上馅儿,把馅儿包在中间,最后到两头使劲儿一捏。两头尖,中间鼓鼓的,一个小元宝似的饺子就包好了。我们个个干得热火朝天。这是我第一次包饺子,虽然很累,但是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学会了包饺子。
中午,当奶奶把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我尝了一个,味道好极了。
晚上,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我看见月亮一会儿是火红的,一会儿又是翠绿的,就像嫦娥姐姐在不断换新衣服来和我你们捉迷藏。今天晚上的月亮又圆又打,变化多端,真美啊!
今天我学会了包饺子,非常高兴,是我难忘的一天。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12
又是一年中秋节,我们一家子在享受着各种各样的中秋美食,老爸心里一个激动,给我讲起了他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故事。
那时候,家里非常贫穷,奶奶舍不得买月饼,每到中秋就自己做月光饼。中秋对爸爸来说唯一的期盼就是奶奶给他做月光饼了。
烧的滚烫的油锅上浇上几勺油,待油稍稍冒烟时,均匀地撒入面料,月光饼的雏形就做成了。再将月光饼翻几个身,防止长时间烘烤一面会发焦。翻过几次之后,面饼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就完工了。它身上金黄的光泽,每一次都让爸爸''口水直流三千尺'',肚子里的馋虫按捺不住地爬到嗓子眼上。可是呀,这时候月光饼却还不能吃,定要等到祭拜月光神之后。
终于等到月亮缓缓从东方升起,开始敬月光神了。案桌上的盘子里放着四张月光饼,一段藕,几个山芋,一碗热腾腾的菱角,还有一碗水。“水是干什么的?”到了这里我插嘴了。爸爸告诉我:“这敬过月光的水很神奇,喝了它能不尿床。”“真有那么神奇?”爸爸摸了摸我的小脑袋笑着说:“不是的,只有喝别人家的水才能不尿床,还不能被主人看到,要神不知鬼不觉。”
听了爸爸的话,我蹑手蹑脚地来到大伯家,院子里空荡荡,我飞快地穿到案桌前,端起碗''咕嘟咕嘟''喝了满口。咦,这水和普通的水没什么两样,但已经喝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咕嘟咕嘟”一碗全下了肚。喝完水,赶紧跑,才跑了两步,又回来了,既然已经“偷”了,那就多“偷”点,左手抓把花生,右手拿个月饼,一溜烟跑了。
今年的中秋,我学着爸爸狠狠淘气了一把,回家后,爸爸看着我笑了,他似乎回到了童年。
有关周记中秋节集锦 篇13
对于中秋的典故我想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但是对于中秋的由来,我想大家还是不怎么清楚吧,大家想不想知道呢?那我就给大家普及普及中秋的由来吧!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