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习报告 > 植物认知实习报告(精选6篇)

植物认知实习报告

时间:2025-04-04

植物认知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

  1、通过生产实习,进一步了解现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将理论学问渗透到实践中。强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对现代作物栽培的理解和基本技能;

  2、提高和培育同学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懂得依据市场需求变化来组织管理和经营农业生产。

  二、实习时间:

  xx月xx日

  三、实习内容

  1、实习过程

  3月份上旬去大豆基地,观看、学习大豆栽培技术。4月份下旬去花生种植基地,观看、学习花生栽培技术。

  2、主要作物栽培及其措施(花生、大豆)

  大豆:

  1、播种 严格播种时期,一般春播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夏秋繁种需加大播种密度。播种深度一般2~3 cm,播种后3天内用乙草胺进行封闭式化控,浓度为15 mL乙草胺加15㎏水喷施,出苗后3~4叶时间苗,4~5叶前定苗,准时补苗,做到苗匀、苗壮、苗齐。

  2、种植密度 春播行距40 cm,株距10 cm左右,一般播2-3粒,三叶期定苗,保苗1株;或穴播,穴距25 cm,保苗2株。每公顷保苗20万株左右。在此密度范围内,遵照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适当调整种植密度。每公顷播种量为50—70㎏。

  3、施肥 肥力高的地块种植密度要低,不需要施用肥料;肥力中等以上可以少施150㎏/hm2复合肥;肥力低的地块,每公顷施优质农肥1.5-3万千克做基肥,或施尿素75㎏,重过磷酸钙450㎏,硫酸钾600㎏种肥(与种子下相距3 cm左右);协作使用高效根瘤菌菌肥和肯定的微肥。

  4、病虫害防治

  ①大豆黑潜蝇:从苗期至开花期都需要防治,用40%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90%万灵可湿性粉剂4000倍喷雾,或用毒死蜱、卡死克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

  ②大豆根腐病:用50%多菌灵拌种,或使用25%甲霜灵、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霜霉威、多菌灵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③卷叶螟:在卵孵化盛期,每667 m2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阿维菌素、毒死蜱、辛硫磷、氟虫腈等喷雾防治;

  ④斜纹夜蛾:低龄幼虫期,每公顷用90%敌百虫或80%敌百虫乳油750~1125 ml兑水喷雾或用阿维菌素、毒死蜱、辛硫磷、氟虫腈等喷雾防治;

  ⑤根结线虫:使用神农丹,每667 m2使用1-1.5㎏,匀称撒于土表,随后犁地将其深施至20 cm,或使用线虫散,每667 m2用量为2㎏,用法同上。

  5、花期管理 大豆开花结荚期,养分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发育旺盛,是需肥相对集中时段,也是多种害虫危害集中时段,应把肥料、激素和治虫农药合理协作,叶面喷洒。详细方法是:每50 kg水加尿素1 kg,磷酸二氢钾150~200 g,硼砂100 g,50~60 g敌杀死或灭多威农药混合,每公顷喷450~600 kg,间隔7~10天喷1次,一般连续喷3次,以达到保荚,增粒,促粒重和兼治多种虫害的效果;假如大豆生长过于旺盛,在初花期用多效唑化控,浓度为0.01~0.02%,加上0.05%的钼酸铵混喷,效果会更好。

  6、收获 夏季收获期高温高湿,荚落黄时准时收获晾晒,防止大豆在田间遇到多雨天气使大豆霉变、劣变,导致产量下降,商品性差。

  花生:

  1、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良品种是夺取花生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春播花生可选用适应性广、开花结果比较集中、饱果率和出仁率、出油率较高的品种。

  2、播前种子处理

  (1)选种及种子分类

  好多农夫伴侣在选种熟悉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认为籽粒大、饱满的种子就是好种子,其实不然。每一个品种在生产上连续种植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品种退化,因此,我们选用的生产用种,一方面可到正规的种子公司购买,另一方面如用自留种,肯定要是在秋天收获时,在大田中选择一些能够代表本品种典型性状的优良单株,进行分摘、分晒、分贮藏的种子。再次,要根据籽粒的大小进行分等级,将籽粒大的播种在一起,籽粒居中的播在一起,对于籽粒小、瘪、出芽、霉变的种子要坚决淘汰掉。这样播下的种子会发芽整齐,不会消失大苗欺小苗,大苗与小苗争肥争水的现象

  (2)晒种 去掉花生壳的种子在晾晒前,肯定要留意不要伤及果皮。选择晴朗的上午,在土地上(不要在水泥地)铺一层报纸,在上面将花生种子平摊好,两个小时翻晾一次。天气好、气温高,晒一天就可以,次日即可播种。用这样的方法处理种子,既利用日光杀死种子表皮上携带的病源菌,又使花生种子降低含水量,提高发芽率,能使花生提前出土1到2天。

  (3)拌种 ,花生青枯病、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尤其在花生连作田块发生严峻。对于这些病害可采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用适乐时10ml拌5kg种子,防治效果特别显著。

  3、巧施肥料打好基础

  施足基肥。 花生花芽分化早,养分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而且前期根瘤菌固氮力量弱,中后期果针下扎时肥料又难深施。因此,施足基肥就显得非常重要,基肥用量应占施肥总量的80%~90%。一些花生田只施基肥,后期不进行追肥也能获得高产。基肥主要是有机肥,有机肥既能满意花生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又能改良土壤。每亩施1000~3000公斤的优质圈肥;地力越差,有机肥效果越明显,新整农田更要多施有机肥,才能保证当年丰产。

  增施磷肥 花生所需磷肥比一般作物多,对磷肥的汲取利用率也高。试验证明,每亩施过磷酸钙10公斤, 增产效果显著,而且后效 很明显。 在薄地施用磷肥时,每亩加入2.5~5公斤的'尿素 作为种肥,更能发挥磷肥的增产效果。但要留意在施用种肥时要将肥、种隔离,以免损害种子,影响其发芽出苗。

  钙肥 花生每亩施用硫酸钙10公斤,既可以调整土壤pH值,提高根瘤菌的固氮力量,又能改善氮素养分,促进荚果发育,削减空果和烂果。

  菌肥 人工接种花生根瘤菌可使花生早结根瘤、多结根瘤,提高花生植株的固氮力量。目前生产上推广的花生根瘤菌剂(或称根瘤菌肥)每亩一般用25克,使用时要将其加适量水调成糊状与种子拌匀,留意要随拌随种,防止日晒,也要避开与杀菌剂混用或接触。

  4、适时下种

  (1)播种时间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春花生适种期。播种过早,影响花芽分化,而且遇到低温阴雨天气,简单造成烂种;

  播种过晚,不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影响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

  (2)播种深度 一般以5厘米左右为宜。如土质黏、墒情好的可适当浅播,反之则应适当深播,留意浅播不能浅于3.3厘米,深播不能深于6.6厘米。假如播种时墒情稍差或土壤沙性过大,则要带土踩种,覆土后准时进行镇压。如遇土壤墒情差,则应准时进行抗旱播种。

  (3) 合理密植 花生合理密植的密度范围因自然条件、品种类型、栽培技术的差异而不同,总的要求是“肥地不倒秧,薄地能封行” 。一般一般直立型大花生春播密度应把握在8000—9000穴,每穴2粒。

  四、实习感悟。

  半年的实习让我感悟颇多,受益颇深。让我对农作物生长、栽培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好的将我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学问与实践相结合在一起。更好的把握和应用了课本上的学问,许多以前不熟的,甚至模糊的学问,都慢慢想起来,加以巩固,记得更牢了。这次的实习收获颇多,再苦再累也值得。信任这次的实习阅历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一都会有很大的关心。

植物认知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目的

  了解和熟悉各种植物并采集,制作标本

  二、实习步骤

  (1)听老师讲解,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在校内内采集标本

  (3)在学校四周的山上采集标本

  (4)去本溪市的公园采集标本

  (5)制作标本,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过程

  20xx年7月5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日是我们实习得第一天,早上我们在班级集合,老师布置任务,支配及方案和安全教育后,我们怀着兴奋地心情,带着采集标本所用的工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学校后面的山。本溪的山比比皆是,就似乎在一片连绵起伏的上没有平地,所以我们学校四周不知名的山许多。我们徒步了非常钟到了山脚下,我们顺着山间小道,一面采集标本,一面对山顶攀登。山不高,山间生长的植物也一般,所以我们很快的就爬到了山顶,又很快顺着原路返回了学校。

  20xx年7月6日星期二天气阴

  今日是我们实习得其次天,也是实习真正开头的一天。我们驱车来到了本溪。本溪以旅游资源丰富著称于世,本溪水洞、关门山、五女山等名胜早已享誉海内外。而本溪南郊的景观也堪称一绝,她深藏在“燕东胜境”之中,以其钟灵毓秀的绮丽风光深情等候着游人的到来。望溪公园建在市区中心一座形如马鞍的孤山上,山高海拔二百四十公尺,占地四十二公顷。登山环视,山城景色历历在目,故称“望溪公园”。园内各种树木郁郁葱葱,亭台楼阁凹凸错落,珍禽异兽玩耍争呜,奇花异卉姹紫嫣红。公园最高处,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日俄战斗中,日军司令部为日军中将闲院宫载仁亲王,在望溪公园树碑一座,以炫耀其战功。解放初期被炸掉。在其址基础上建立宏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四周镶嵌着大理石浮雕碑下是三百四十多级的台阶,直抵园门。园中设有“寄芳园”、“风华园”等园中园、园中自繁的君子兰,花朵明丽,非常珍贵。我们从山上下来已是下午了,我们带着采集的枝叶满载而归。

  20xx年7月7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日是我们实习得第三天,也是实习最精彩的一天。早上我们集合,将驱车去平顶山和滴水洞。

  首先我们到达的是平顶山,平顶山位于本溪市区南,海拔六百五十七公尺。山势雄伟,顶部平坦,面积有二百五下亩,故名“平顶山”。平顶山是山城的标志和城徽,山顶四周有绝壁围绕,似刀削斧劈,峥嵘峻秀。置身北端崖上,偌大山城,一览无余。山南有大路直通山顶。平顶山是本溪市的卫士,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至今尚有战斗遗迹。

  平顶山拥有三千都年厚重的历史。登山的三条道,我曾两次来过平顶山,分别走的不同的路,这次,是我第三次来到平顶山,我们从车道上山,沿途除了观花赏叶外,我们还路过了点将台和“碉堡群”。

  平顶山点将台传奇属实,是正宗赫图阿拉满族历史故事,广为民间流传。“碉堡群”是解放战斗时期国民党部队残留下来的。历尽沧桑的平顶山,如今已开发成本溪平顶山森林公园和消夏避暑胜地,花草树木茂密,种类繁多那古庙、古井、古墓和历史碑林向人们述说着平顶山悠久的历史……

  下山后,我们乘车,从这个山头,来到了另一个头——青云山。青云山有此名气和作为,为滴水洞也带来了生气,青云山为仙道名山,滴水寺为本溪地区佛家之祖寺,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亲封,香火始终鼎盛,拥有近1420xx年的佛教历史。

  时值初夏,阳光明媚,正是出游春游的黄金季节。前往本溪郊外采风,掩隐深山的滴水洞景区的俊美令我们心旷神怡,至今仍有意犹未尽之感。我们一行人兴致勃勃地预备前往早有耳闻、但从未亲临过的滴水洞景区探访一番。

  车子沿曲折但平坦的山间小路在深山中穿行。春日的暖阳映照着两边坡上的新绿,松、杉、槐、枫等各种树木,娇滴滴的伸展着好像细心妆扮的姿容,养眼极了。摇下车窗,任山风肆意闯入,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富含氧分子的清爽空气,好不满意!

  说话间我们不知不觉已来到滴水洞景区,景区入口在山顶,山岩上静卧着一个清亮的水潭,原来这里就是景区内那条闻名瀑布的源头。我们迫不及待地顺崖边小径回旋而下,仿佛进入了一处绝妙的桃源胜境,群峰分散着绝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听老师说,雨少时,这里溪流潺潺,玉珠点点,形成水帘;雨季水量充足时,落瀑咆哮,声震翠谷;进入冬季,则滴水成冰,从崖口直到谷底,恰似一条倒悬玉龙。

  滴水洞景区,有着雄奇的高峰峻岭,有着种类繁多的.植被,有着飞溅的瀑布山溪,有着古老的名寺宝刹,有着动人的历史传奇……

  我们拖着沉重的身体,怀着不舍得心情,带着满满一袋子的采集的枝叶,回到了学校。

  20xx年7月8日星期四天气小雨转多云

  今日是我们实习得第四天,只是天宫不做美,早上下起了小雨,雨晴后,我们来到学校四周的山。行程约20分钟,我们来到了这座不知名的山脚下,由于刚下完雨,乡土气息非常芳香,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群山逶迤连绵,曲折向不知名的远方。视野所及之内,一片青葱,起伏的峰峦、错落的沟壑、繁茂的植被、仿似书画大家随便勾画的一幅风光画卷。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些天的实习,我对园林有了更好的熟悉。我们肯定要好好的学习园林学问,更要专心的去观看实践真实的园林风景,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园林,把漂亮的大自然规划建筑得更漂亮。

植物认知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小组分工

  组长:

  组员:

  组员在本次实习过程中认真完成各科老师布置下来的实习任务,服从实习老师和组长的分配与调度,与本组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全程实习。

  二、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际相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及与人协作的能力。认识施秉县云台山地区植被的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对该地区常见的植物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掌握利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的方法,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通过观察、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和种。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

  1、7月6号上午

  2、7月7号国家地质公园(徒步云台山)3、7月10号回贵阳、11号整理实习资料

  四、实习主要内容

  (一)黄平飞云崖

  飞云崖作为黄平最为著名的景点,因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奇丽的自然景观,散发着贵州特有的浓郁的民族风情,每年吸引着众多的观光游客和文化研究者。我们来到飞云崖已经是下午了,不过看到如此郁郁葱葱的森林,我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想投入这大自然的怀抱.

  ①地理环境

  黄平处在黔中丘原向黔东丘陵的过渡地带上。地势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逐渐降低。海拔高度在6001200米,最高峰在西北部纸房的轿顶山,海拔1367.2米,最低点位于东南角的清水江畔镰刀湾,海拔为519米。云贵高原的地质构造形成这里山、丘陵、河流、溶洞、峡谷、坝子等地形地貌,地形北部为武陵山的余脉,多为中低山,坡陡谷深,南部为苗岭山脉余系,为中低山丘陵,中部为河谷坝子和丘陵地带。境内坝子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黄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13℃--16℃.年均降雨量1307.9毫米。雨热同季,适宜林木的生长。

  ②种质资源

  共有137科392属75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银杏、银杉、红豆杉、水杉等,二级保护树种有中国台湾杉、福建柏、翠柏、香樟、鹅掌楸、厚朴、凹叶厚朴、金银花、榉树、喜树、香果树、杜仲、伞花木、十齿花、马尾松、金钱柳等。主要植被以亚热带阔叶林和马尾松纯林为主的森林类型,分布在全县十四个乡镇,目前朱家山、大湾山等局部地带有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分布,其它地区的植被均为次生植被。

  (二)、苗岭国家地质公园(云台山)

  (1)概况

  云台山位于施秉县城北十三公里处,乘车前往大约需要20分钟。

  该风景区由云台山、外营台、轿顶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组成。面积约二百一十平方公里,主峰团仑岩海拔一千零六十六米,突起于群山之间,因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整个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水热同季,气候温暖湿润,素有舞阳明珠之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区,气候具有季风性、高原性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湿润,太阳辐射弱,日照时数少,年总辐射每平方米3538兆焦耳,日照时数1197小时年平均气温14℃16℃.来到云台山我才知道什么叫做爬山,那石梯子简直就是成直角,上坡不容易,下坡更困难,腿直接就是抖着下来的。

  云台山受人为破坏较少,因而森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群峰鼎立,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怪石崛起,加之溪水清澈,植被茂密,已被列为贵州省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间珍稀等植物近400种,珍贵等动物近百种,被称为植物宝盆、动物宝库,是贵州东线探险寻幽的旅游宝地。

  山上植被完整,现存木本植物58种、143属、340科。其中,红脉械、穗花杉、红豆杉、八卦木和深山含笑,系国家级保护植物。具有观赏价的奇花异卉,种类繁多,随处可见。野生动物有猕猴、野牛、锦鸡、麝、麂、飞虎等,飞虎毛如金丝,双目炯炯,红宝石。

  云台山薄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山体底部优势种为灯台树,灌木有,香叶树,川钓樟,楼梯草,冷水花,劲草,苎麻,合欢,朴树,响叶杨,野扇花,刺秋,秋海棠,楠酸树,鹅掌材,黄精,中上部以鹅耳枥,匙叶栎为主要种,山顶部土薄,山顶部还有松树,金发草,云贵鹅叶栎毛黄栌。属喀斯特地形风貌,主峰海拔为1064m。独峰突兀云霄,四面悬崖峭壁,而山顶平坦,古柏环抱如云,云雾缭绕,故名云台。云台山的植被以森林植被为主。总体上分为针叶林、常绿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常绿林主要分布在山顶。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山腰以及附近邻山上。常绿落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山脚。在林下有莺尾群丛、冷水花群丛等。云台山地区的针叶林,马尾松一油茶一铁芒箕群落分布在施秉县白垛乡大庆付对面的马尾松林。该群落,其地海拔980多m,属于黑冲风景区。其外貌呈翠绿色,林冠疏散,层次特别分明,明显地划分为三层,乔木层该层主要以马尾松,为建全优势种。

  (2)植物种类及测量方法

  主要观察植被

  植物分类依据:花、果实、叶互生还是对生。

  ①樱桃花:蔷薇科,叶子边缘有锯齿,单叶,有典型的横型皮孔。(蔷薇科:多具托叶、萼片、花瓣均五数,雄蕊多数,聚合果,核果或梨果。常见有蔷薇、月季、悬钩子、草莓、梨、苹果、桃、杏、李、梅、樱桃、绣线菊等)

  ②天门冬:百合科,单子叶植物,中草药,花瓣是3的倍数。(百合科:多为草本,花3的倍数,子房上位,中轴胎座,蒴果或浆果,如贝母、葱、天门冬、铃黄精、百合、麦冬等。)

  ③香叶树:樟科,叶互生,搓有香味。(樟科:木本,具芳香,叶互生,花瓣6裂,裂片两轮排列,花药瓣裂,果内含1枚种子。常见树种有樟树、山胡椒、肉桂等。)

  ④楼梯草:茎肉质,叶互生。

  ⑤苎麻:苎麻属,属荨麻科植物。其中苎麻分成白叶种及绿叶种.为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地下部分由根和地下茎形成麻兜,可活数十年,茎丛生,背有茸毛,叶广卵形或近圆形叶,背面密生白茸毛为白叶种,而无白茸毛称绿叶种,单性花,雌雄同株,复穗状花序.

  1.测量方法:样方法

  2.样地选择的方法:选择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

  (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

  (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

  (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3.样地的形状: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除此还有样条,样线,弱圆等。可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具体选择。

  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大型样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为防止出现闭合差,在森林调查中,样方常沿着预定的测线方向呈菱形设置。其方法是由中心点定出距离为样方对角线长度的两个点,然后从这两点分别拉直长度恰为样方边长的测绳,使其在每一侧都恰好交接,就是样方的边界。

  4.样地面积

  规格:20mx20m

  分为5x5共8个小样方

  样地数目多少取决于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根据统计检验理论,多于30个样地的数值,才比较可靠。为了节省人力与时间,考察时每类群落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3~5个样地;所有样地应依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免混乱。

  地形条件山地土壤条件黄壤,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种类组成:乔木灌木草本大明松种常绿阔叶林。在这一区域内,调查植物类型和组成结构,并量取各类植物的树高、枝下高、胸径、冠幅。

  树高指树从地面到最顶端间的垂直距离。枝下高指树第一棵枝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冠幅指树冠外缘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一个圆面积记录3.14r2形式,单位㎡。

  胸径指树离地1.3m处的直径,单位cm.采用围尺测量。

  由于条件限制,树高、冠幅均采用目测方法,枝下高部分目测,部分实测,误差在所难免。最后详细记录所得数据,并处理所得数据,求出其平均值,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植物群落的成层现象是极其重要的特征。一般优势层能较好地反映外界环境,其他层则更多地表现出群落内部环境。层是群落的最大结构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的`外貌特征和群落类型位置。群落调查一般均以层为单位分别进行,森林群落一般分成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及小灌木)层、地被层四个基本层。每层内若由一些不同高度,乃至有不同生态特征的物种构成时,通常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亚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被列入层外植物(或称层间植物),单做记载。

  结果统计与分析

  (1)分析群落各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数量特征,比较不同类型群落数量特征的差异。

  (2)计算群落各层中不同植物种的重要值,根据重要值大小分析不同种类在该层及群落中的重要性及形成原因。

  (3)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计算、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

  五、实习心得体会

  这一路的实习,白云山之游,如今还一幕幕得印入眼睑。到实地进行考察,确实能将我们从书本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来。我们对云台山的自然植被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从当地植被的覆盖情况情况中了解环境人们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当然,我们还能通过调查过程,对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了一些植物调查的专业术语,比如:胸径,冠幅,枝下高等等,认识了更多的植物,初步掌握了一些野外植物的一些主要鉴别特征和这对于本科生的我们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爬白云山,高九百多米,我们班全部的人坚持下来了,所以我们看到了最美的风景;炎炎夏日,我们坚持下来了,所以我们实习有了很好的收获;离校在外,我们不是单独的个体,我们坚持,团结一致,我们的实习圆满结束。

植物认知实习报告 篇4

  前言

  20xx年8月1号早上,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准备前往拉萨周边三个地方进行为生物专业的野外实习,此次实习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也是我们生物专业的一次很重要的专题实习。此次实习共三天,地点分别是拉萨地区的甲玛沟、羊八井和扎耶巴沟。主要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标本采集制作。

  1、实习的简要概况:

  1.1实习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3日。

  1.2地点:拉萨周边的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

  1.3参加人:全班29人,共分三个小组,每组10人,由两名老师带领。

  1.4任务:常见动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动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标本的采集:

  2.1动植物标本的辨认: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和《动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老师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动植物,老师出了介绍它们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2.2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在这次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很多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或具有代表意义的生长期的动植物,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知识制作标本的开始,在制作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做法,在压制植物标本是还要经常换纸。因此,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和实践。

  2.3动植物的分类: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动植物各十几个科的,所达的种类接近一百种,其中大多是西藏特有的高山动植物类群,这些动植物都需要我们能够加以辨认和牢记,想要记住并辨认出这么多的动植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需要我们的努力学习和足够的实践。

  3、实习的行程及内容:

  本次野外实习共经历3天时间,三个站点,走过了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等三个地方,主要进行的是动植物的调查、认识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3.1 8月1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拉木区甲玛沟

  早上九点自西藏大学新校区出发11:00到达甲玛沟,然后徒步沿山路行走,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辨认,并采集植物标本。下午2:00在海拔高度为4057m,北纬29度43分37.12秒,东经91度40分24.63秒处休息吃饭,并采集动植物标本。晚上八点回到学校实验室学习动植物标本的制作。

  该地区为藏南河谷灌丛草原区。气候特点:

  1)气候比较温和,年平均温度为7.5摄氏度-17摄氏度。

  2)河谷地干燥,温度高。

  3)是农业中心区,有西藏粮仓之称。

  3.2 8月2日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该地区为高山草甸景观,特有植物为松草微孔草等低矮植物。常见动物为鼠兔高原蛙红嘴山鸦高原兔等。期间还做了关于该地区植物种类多少情况的样方调查,并做出了一个图标(见附表3),在该地区见到的新的动植物种见附表1、2。

  3.3 8月3日扎耶巴沟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然后沿山路上山,边走边观察辨认动植物,并采集标本,期间见到了肉质雪兔子等西藏特有植物。中午一点半休息吃饭,然后下山。下山后在河边一处草地上进行动植物野外实习考试,下午五点左右回到学校。这标志着我们为期三天的野外实习宣告结束。

  4、小结

  为期三天的生物专业野外实习,在3号下午考试并回到学校后,然后制作标本,在标本制作完成后,此次野外实习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野外的动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如何通过动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边人他们的种类,是属于哪个科那属。如辨认植物时,先观察花,在观察叶和根等特点。了解了西藏特有的动植物和高山特有植被分布;以及高原特有动物,如牦牛、鼠兔等。还学会了如何制作动植物标本,如何使用一些精密仪器等等。

  通过此次野外实习,无论《动物学》方面还是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对我来说最大的体会就是:西藏的动植物种实在是太丰富了,或许对于其他学科的人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一个生物专业的人来说,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大省,还有这么好的机会去亲身经历大自然的神奇,实在是太幸运了!

植物认知实习报告 篇5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观看,精确、娴熟把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把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生疏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学问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学问,做到理论联系。

  4.通过观看、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育我们的动手力量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同学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生疏,培育我们宠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生疏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过实习,进一步培育独立力量。

  7.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看,争辩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培育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育宠爱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学问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学问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养的全面熬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爱好,培育观看力量、创新思维和动手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内容

  1、动员大会

  6月25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五大连池,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白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支配。老师主要告知大家野外实习的留意事项。

  2、具体行程

  a.6月28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10点动身,下午3点左右抵达我们住处.第一天没有支配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预备.

  b.6月29日是我们开头实习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笔架山。我们8点半准时动身,徒步行走了将近3个小时,由于天气酷热,大家走的都比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后又连续行进。到达山脚已近中午,休息片刻便开头爬山,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树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经大家的努力,我们最终到达了山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散采集,每个人都采到了不少奇怪植物,之后便下山乘坐客车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们又开头压制标本.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舞下我们最终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c.6月30日是最重充实的一天.我们7点动身,乘车去了火山熔岩冰雪洞巡游区。到了巡游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在山脚下采集了一些植物,然后老师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冰洞。把采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后,我们又连续参观了药泉湖。下午压制标本。晚上参观了二龙泉,并爬上药泉山。

  d.7月1日我们集体参观了老黑山国家地质公园. e.7月2日早晨我们乘车返还.

  3、植物的形态学观看、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样性

  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具体的观看、记录、分析和鉴定。对不生疏或不清楚的植物我们就通过查阅植物志、检索表等进行鉴定。

  4、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需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标本采集回来必需准时进行压制。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把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留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留意叶子应当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

  四.实习总结或体会

  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在其次学期期末要进行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格外期盼,认为最终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究。实习的日子最终到了,在兴奋与期盼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习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然后见到不生疏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愿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很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悟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育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力量,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然的新颖与秀丽的赞美与宠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究。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学问,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乐观运用课堂学问去观看、识别各种植物、认真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学问的印象,而且培育了我们对课本学问的运用力量。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摘一个枝条下来比较一下他们的叶子和枝条就很简洁辨认的了:麻楝的叶子和枝条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适的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称绿叶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刺五加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五大连池有名的风景区,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殊明丽、有些果长得很奇怪、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殊兴奋、问题也特殊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爱好,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国家地质公园,我们看到了在康熙年间喷发的火山经受了几百年岁月以后的状态,那里有火山杨对生命的赞歌,有火山喷发后石海的奔腾,有站在火山口俯瞰整个五大连池看到的人间仙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颖与壮丽,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由于我们实习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相互挂念、相互协作、相互团结,在大家的相互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奇特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阅历,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大二的其次学期期末我们还要到魅力之都——大连的海边去实习,有了这次的实习阅历,我信任,到那时我会做的更好!

植物认知实习报告 篇6

  1、前言

  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

  我们接触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次实习激发我们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1.1实习目的与意义:

  实习目的:

  (1)通过学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2)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增强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4)学会利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

  (5)搞清亚热带气候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

  (2)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实习可以接触大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1.2实习时间:20xx年5月20日至20xx年5月25日;20xx年6月29日至7月3日。

  1.3实习地点与实习地自然概况:

  5月20日~5月25日:寸金公园,森林公园,校周边植物,校园内;

  6月29日~7月3日: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花卉公园;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渔港公园。

  本次实习的地点主要为校内和湛江的周边地区。湛江地处北回归线的南侧,为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交界地区,是三面临海的半岛,气候资源优越。年平均温度21℃以上,全年无霜,雨量充沛,植物资源较丰富,盛产热带、亚热带作物、农林牧业产品。该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较为规范,管理比较完善,符合本次实习的要求。

  2、实习日程与实习内容:

  5月19日:植物学课程实习动员大会,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讲授。

  5月20日:常见观赏植物的形态分类特征观察与识别。

  5月21日:常见野生植物的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2日:山地植物的识别、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3日:常见农田杂草的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4日:鉴定与整理标本。

  5月25日:休息。

  6月30日:热带经济植物种类识别

  7月1日:了解当地种苗培养技术,参观花卉市场。

  7月2日:红森林生态调查,参观渔港公园。

  7月3日:温习寸金公园,校内植物的鉴别。

  7月4日:植物鉴别考试,实习资料整理,实习总结,撰写实习报告。

  (1)植物标本采集与植物标本制作:

  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识别,对采集部位的不同要求,野外采集保存方法等。

  学习干制腊叶标本制作方法。包括:高等植物的标本选取,整形,野外资料记录,整理和标本编号,干制过程。

  (2)农田杂草的物种调查:

  学习和掌握植物样方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了解植物的分布规律。

  (3)植物的常规分类鉴定:

  学习借助《植物检索表》,《植物志》和其他资料,观察,分析标本形态结构特征,对植物种类进行准确的识别和鉴定。

  (4)后期整理:

  学习干制标本的后期制作,进行分类学实习资料的整理。

  3、实习结果与分析:

  (1)到寸金公园、森林公园、校内、南亚热带植物园、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花卉公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的结果分析。

  20xx年5月20日至7月3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植物实习,对湛江植物的分布、植物种类等进行了考察,选择了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论在知识面,还是在野外的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对亚热带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其中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很多植物,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

  寸金公园处于湛江市区内,座落在赤坎区西侧,是湛江的八景之一,是湛江市最大的亚热带园林式公园,是市区内保存得较有价值的“植物王国”。20xx年5月20日至20xx年5月21日两天,我们分组对寸金公园的植物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寸金公园的两天考察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全面踏查,对公园里的植物进行全面的辨认,记录植物名称用途,且进行了全面整理。进行了两天的寸金公园考察后,我们认识了寸金公园内众多的植物种类,了解了其植物分布:公园里的植物以乔木为主。道旁主要是高大树木,譬如棕榈科的砂糖椰子,油棕,乔木类的大叶榕,萍婆,黄葛榕,石栗等等。湖里有睡莲,水棉等水生植物,阴暗潮湿的斜坡上长着密集的草本植物,蕨类......在这两天中我们也进行了标本采集和压制标本。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工具书的查阅,我们基本上认识了寸金公园的植物,并深入了解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其植物的科属、种名、用途如下:

  (1)桃金娘科:桃金娘,全株药用,果可食用和酿酒。

  (2)使君子科:榄仁树,观赏植物,种子供炸油食用或入药,树皮与幼叶可作为染料。

  (3)棕榈科:大王椰子,庭院及行道绿化观赏树。

  (4)苏木科:洋蹄甲,木材供农具及家具用材,可作行道及庭院绿化树。

  (5)苦楝科:桃花心木,木材作农具及舟车等材料,作行道、庭院绿化观赏。

  考察完寸金公园后,我们去考察广东省湛江东海岛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保护区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听取有关人员作详细介绍和观察室内的红树林的模型、看到东海岛红树林的形成过程的录像对红树林进行了解。

相关内容
  • 暑假认知实习报告(精选5篇)

    通过暑假在仓储部门的实习同时结合书本上的知识,使我对仓储有了更深的认识,现从以下几个部分讲:一、仓储的重要意义。做好仓储工作首先要对公司的生产原料和成品进行登记,每天都要重新登记!...

  • 物流认知实习报告(精选5篇)

    实习地点:物流配送中心实习时间:20xx年5月21日——20xx年6月1日实习班级:x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系0534班实习生:杨一、实习动机:经过近两年的物流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物流的定义,基本功能,各个作业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

  • 大一认知实习报告(精选5篇)

    1、企业概况广东百味佳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东莞市百味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__年6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复合调味品生产的科技型民营企业。...

  • 旅游认知实习报告(通用5篇)

    20xx年7月4-5号,我们旅游专业的全体学生进行了入学后第一次实习,有了一次难忘的经历。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早早的起床,七点准时在西门集合,搭上旅游车。一切准备完备时,汽车平稳的驶在高速公路上,我们的学习也正式开始。...

  • 银行认知实习报告(精选5篇)

    实习时间:实习岗位:综合柜员实习目的:通过在农商行仁和支行营业部的实习掌握银行业务的基本技能熟悉基本业务的操作流程以及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 土木认知实习报告(精选12篇)

    一、总述:为期一周的工程见习结束了。这次实习既丰富了我们学习生活,又增长了我们在专业方面的基本认识,我们知道土木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给排水工程、港口...

  • 会计认知实习报告(通用5篇)

    我于xx年4月17日至5月27日在北京赛孚制药有限公司实习。在这一个月里,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计算、记录、收集他们的有关数据资料,通过加工处理转换为用户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 酒店认知实习报告(精选5篇)

    20xx年*月*日,我很幸运地来到了**大酒店,在前厅部实习.现在我刚刚调到总台工作.在经过为期近四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不仅看了较多关于酒店前厅部的书,对前厅部门大体的管理制度有了很好的了解,而且在实践过程中我也从中学到许多关于如何在...

  • 金融认知实习报告(精选5篇)

    通过面试有幸进入中国农业银行市支行实习,虽然实习的时间不长,我却在这宝贵的时间里学到了好多东西,丰富并实践了大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面的匮乏,鉴定了我积极学习的信念。...

  • 认知实习报告格式(精选5篇)

    摘要:企业的认知实习是通过到企业参观学习、听取企业的相关介绍,开拓视野,使我们对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 认知实习报告怎么写(精选5篇)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材料0705班 姓名:胡剑学号: 指导老师:尹登峰实习时间:20__年6月29日——20__年7月10日实习地点: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厂、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 中南大学金属研究所(非平衡厂)、中南大学材料厂、中...

  • 食品专业大一认知实习报告(精品3篇)

    1、企业概况广东百味佳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东莞市百味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__年6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复合调味品生产的科技型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