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心得 篇1
前言:
野外实习是为了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掌握课外学习的方法,所以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动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从 6月7日——6月17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1、通过实际行动去观察无脊椎和脊椎动物,掌握所观察动物及相关科、目、门、纲的特征,加深了解和巩固相关的理论知识
2、学会同类或者异类动物的辨别和分类,掌握使用和制作动物检索表的方法和标准要求
3、通过对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动物标本的浸制、剥制、干制等的标本制作,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4、通过观察录像,粗略了解部分国家和地区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行为特征
5、参观养殖动物生产或繁殖场,了解动物养殖的基本状况和生产实际操作过程,深化对动物与人类关需的了解和如何有效利用动物及动物的基本知识
6、通过此次学习了解湛江地区动物的种类、形态结构和分布
二、实习地点和实习地点自然概况
1、湛江森林公园 1984年组建,位于湛江市区西南4公里处。面积3100多亩,包括湖水清澈,景色宜人,现四周山林环绕水面积600亩的赤溪湖;融南亚热带林相特色为一体的十片生态公益林以及集娱乐功能于一身的休闲活动区。现已建有瞭望塔、休闲亭、水榭、游客服务楼、垂钓区、愿望广场、体育健身区、环湖园道、生态园、缅泰文化村等景点设施。为湛江市去义务植树定点之一,是湛江市最大的公共绿地;有很高的生态调节功能,可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为湛江市区的“肺部”。
2、湛江金鹿园 1998年开业,位于湛江市湖光岩风景区北侧(距湖光岩1公里),占地约27亩,与湖光岩、南亚热带植物园共同构成环湖生态旅游圈,附近空气清新,景色幽美,是湛江市理想的天然“氧吧”。 园中主要有马鹿和梅花鹿2个品种,现鹿场梅花鹿存栏达1000多头,场内鹿耳朵上的编号奇数是公鹿,偶数是母鹿,这里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养鹿基地。
3、湛江海洋大学博物馆 建于1991年7月1日,是广东目前唯一一所海洋学科综合性大学。大学内设立的水生生物博物馆,有鲸类、鱼类、贝壳、海藻类、虾蟹类、棘皮动物、腔肠动物以及其它水生动物等九间陈列室,共陈列水生生物标本近3000种。这些标本按分类系统陈列,整齐美观,既有科学性和学术性, 以富知识性和趣味性,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和观赏价值,也是进行科普教育的轩地。
4、湛江市麻章区金牛公司肉牛场 1994年创办,周围为种有树木的草地。内有从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等进口的四种牛,分别为南德文、利木赞、摩拉、尼里,额外有一头黑白花奶牛,均喂以牧草。金牛公司肉牛场还采用对牛进行胚胎移植的生物科学技术。
三、实习日程和实习内容
时间
实习内容
实习或试验地点
6月6日(周日)
实习动员大会
教三—603
6月7日(周一)
无脊椎动物昆虫观察与捕捉
湛江森林公园
6月8日(周二)
哺乳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观察
寸金公园动物园
6月9日(周三)
昆虫标本制作
动物学实验室
6月10日(周四)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爬行类和无脊椎水声动物螺、贝、珊瑚等的外形分类特征观察与识别(上午)
哺乳动物梅花鹿、马鹿的特征观察(下午)
湛江海洋大学(上午)
湛江金鹿园(下午)
6月11日(周五)
动物行为学习(观看录像)
教四—603
6月12日(周六)
水生动物的采集、识别
遂溪县草潭镇过沙头海滩
6月14日(周一)
水生动物的鉴定和标本制作
动物学实验室
6月15日(周二)
陆栖动物养殖生产学习
养殖场
6月17日(周四)
脊椎动物剥制标本制作
动物学实验室
四、实习结果与分析
(一)<1>昆虫标本的制作(6月9日)
a.常用工具:
昆虫针:用于针插固定昆虫。以不锈钢特制而成,长约38mm,由细到粗有0、1、2、3、4和5号,可根据昆虫的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昆虫针。00号(微针)与0号粗细相同,但仅为其长度的1/3,用于微型昆虫的固定。
三级板:为一长方形的小木板(65mm*24mm),高度分为三级,每级0.8mm,中 央 有一上下贯通的可插入昆虫针的小孔。其他:展翅板、整姿台、大头针、透明纸条、昆虫盒、镊子、剪刀、脱脂棉、采集标签、铅笔等。
b.展翅标本的制作
针插:不同目的昆虫,针插的位置略有不同。鞘翅目昆虫针插在右鞘翅内前方,使针从中足和后足之间穿过;半翅目昆虫针插在中胸小盾片中部偏右侧;直翅目昆虫针插在前胸背板后方偏右侧;蜻蜓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的呢个目的昆虫针插在中胸背板中部。微小昆虫则采用重插法,用00号昆虫针扎入昆虫的腹部正中,将其另一端插入一长方形的小软木的右侧上,再用普通的昆虫针穿过软木的左侧。亦可用一较硬的三角形纸片代替小软木,昆虫针从宽的一面穿过,微小昆虫的腹部沾少量胶水于另一端的顶部。针插时还要注意:昆虫针插入时一定要与虫体的长轴垂直;昆虫在昆虫针上的位置要一致,从虫体的背部到针上端为8.0mm,通常将插有虫体的昆虫针倒置插入三级板第一层的底部,用镊子将虫体向下移,直到其背部触及三级板。
c.整姿和展翅
针插后,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等目的昆虫以及身体细小的昆虫将触角和附肢稍加整理即可。大型的昆虫应取出其腹部的内含物并整姿。以蝗虫为例,沿腹部侧板剪开一约1.5cm的开口,取出内脏,用棉花清洁一下,再用洁净的棉花填充。在整姿台上将其附肢依次摆放好,用大头针固定;再用大头针将其头部、触角和腹部架起。当虫体干燥后可与其生活状态相似,便于观察和分类等工作。鳞翅目和蜻蜓目的昆虫翅较发达,需要展翅。展翅时将虫体固定在展翅板的槽中,使其翅基部与展翅板平行。用昆虫针轻轻分别挑起前、后翅基部粗大的翅脉使翅展开,展开的原则是两前翅后缘成一直线并与虫体的长轴垂直。边展翅边用透明纸条将翅压住,并用大头针固定(注意不要将针插在翅上)。
d.填写采集标签
写有采集标签的标本才是有科学价值的。标签应用铅笔写明采集地点、海拔高度、采集时间和采集人。在针插标本后,立即上签。签在昆虫针上的位置可由三级板和二级来决定:将写好的标签放在三级板的第二层上,手持插有虫体的昆虫针上端,透过标签纸右侧或左侧中部将昆虫针徐徐插入第二级的底部。如果是需要整姿或展翅的昆虫,可先将写好的标签放在虫体一旁,待虫体干燥后再上签。
e.干燥和保存
将制作好的标本放进烘箱中烘大约三到四个小时,待昆虫完全干燥后,放入昆虫盒中,并将其放入密闭的柜子中。在盒和柜子中要放入樟脑或其他防止虫蛀的药品,并不断添加。
<2>昆虫的观察和鉴别(6月9日)
中文名
学名
目科属种
尖翅翠蛱蝶
Euthalia phemius (Doubledy)
鳞翅目
蚬蝶科
蚬蝶属
尖翅翠蛱蝶
幼紫斑蛱蝶
Hypolimas bolina (Linnaeus)
鳞翅目
蛱蝶科
蛱蝶属
中国台湾亚种
蛇眼蛱蝶
Junoina lemonias (Linnaeus)
鳞翅目
蛱蝶科
眼蛱蝶属
蛇眼蛱蝶
统帅青凤蝶
Graphium agamenon (Linnaeus)
鳞翅目
凤蝶科
青凤蝶属
统帅青凤蝶
玉带凤蝶
papilio polytes
(Linnaeus)
鳞翅目
凤蝶科
凤蝶属
海南亚种
幻紫斑蝶
Euploea core (Cramer)
鳞翅目
斑蝶科
斑蝶属
幻紫斑蝶
蓝点紫斑蝶
Euploea midamus
(Dooubleday)
鳞翅目
斑蝶科
斑蝶属
蓝点紫斑蝶
檗黄粉蝶
Eurema blanda (Boisduval)
鳞翅目
粉蝶科
粉蝶属
海南亚种
梨花迁粉蝶
Catoposilia pyranthe
(Linnaeus)
鳞翅目
粉蝶科
粉蝶属
海南亚种
蜻蜓
Dragonfly Odonata
蜻蜓目
蜓科
蜓属
蜻蜓
狭腹灰蜻
Orthetrum sabina
蜻蜓目
蜻科
蜻属
狭腹灰蜻
(二)鱼类的观察
纲(亚纲、目)
科
代表动物
硬骨(辐鳍亚纲、鲈形目)
蝴蝶鱼科
镜蝴蝶鱼
石首鱼科
大黄鱼、黄姑鱼
带鱼科
带鱼
鹦嘴鱼科
青点鹦嘴
金枪鱼科
大马哈鱼
隆头鱼科
三叶唇鱼、管唇鱼
鳚科
眼斑凤鳚
鲳科
中国鲳鱼
羊鱼科
黄带副绯鲤
鸡笼鲳科
条纹鸡笼鲳
寿鱼科
寿鱼
金钱鱼科
金钱鱼
眼镜鱼科
眼镜鱼
乳香鱼科
乳香鱼
硬骨(辐鳍亚纲、鲽形目)
鲽科
石鲽、长鲽
牙鲆科
花鲆
舌鳎科
双线舌鳎
硬骨(辐鳍亚纲、海龙鱼目)
海龙鱼科
低海龙
硬骨(辐鳍亚纲、颌针鱼目)
颌针鱼科
横带扁颌针鱼
飞鱼科
背斑燕鰩
硬骨(辐鳍亚纲、银汉鱼目)
银汉鱼科
白氏银汉鱼
硬骨(辐鳍亚纲、鲤形目)
鳅科
泥鳅
鲤科
麦穗鱼、倒刺鲃、青鱼
硬骨(辐鳍亚纲、鳗鲡目)
蛇鳗科
光唇鳗
海鱔科
长体鱔
硬骨(辐鳍亚纲、胡瓜鱼目)
水珍鱼科
水珍鱼
硬骨(辐鳍亚纲、仙女鱼目)
青眼鱼科
大眼青眼鱼
狗母鱼科
多齿蛇鲻
硬骨(辐鳍亚纲、鲑形目)
银鱼科
尖头银鱼
香鱼科
香鱼
硬骨(辐鳍亚纲、鲱形目)
宝刀鱼科
宝刀鱼
鲱科
青鳞小沙丁鱼
硬骨(辐鳍亚纲、海鲢目)
海鲢科
海鲢
硬骨(辐鳍亚纲、鲟形目)
鲟科
中华鲟
硬骨(辐鳍亚纲、辫鱼目)
辫鱼科
紫辫鱼
硬骨(辐鳍亚纲、鮋形目)
毒鮋科
虎鮋
杜父鱼科
松江鲈
软骨(板鳃亚纲、侧孔总目)
双髻鲨科
路氏双髻鲨
软骨(板鳃亚纲、鰩形目)
鰩科
华鰩
软骨(板鳃亚纲、虎鲨目)
虎鲨科
纹虎鲨
软骨(板鳃亚纲、真鲨目)
真鲨科
测条真鲨
软骨(板鳃亚纲、须鲨目)
须鲨科
日本须鲨
软骨(板鳃亚纲、鲨目)
皱唇鲨科
白斑星鲨
(三)哺乳动物的观察(6月15日)
①南德文:
产地:澳大利亚 类型:肉、役用 毛色:红、黄
南德文优质肉牛是引进澳大利亚南德文纯种公牛,采用科学的人工受精方法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造的肉役兼用黄牛,具有肉质好,体型大,生长快,抗病力强的特点。
②利木赞:
产地:法国 类型:役用 毛色:红、黄
利木赞牛为大型肉用品种,头短额宽,肩峰隆起,肉垂发达,体躯长而宽,胸宽而深,背腰较宽,尻平而宽,肌肉丰满,前躯发达,背腰臀及股部的肌肉厚实,四肢较矮,蹄质良好。利木赞牛体质健壮,性情温顺,适应性强,耐粗饲,食欲旺盛。
④尼里:
产地:巴基斯坦 类型:乳、役用 毛色:黑
额部、尾帚、四蹄、眼睛虹膜为白色(俗称“四白”),被毛黑色,角卷曲,肌肉丰满,尾过飞节,乳头长,性情温顺,耐热,抗病力强。
⑤摩拉:
产地:印度 类型:乳、役用 毛色:黑
摩拉水牛和印度水牛都为役奶兼用型,目前我国奶用水牛多选用摩拉水牛,这种水奶牛产奶量高,奶酯含量达7·05%以上(是加工姜埋奶的前提条件),且抗病能力强,耐粗饲。
(四)兔子剥制标本的制作
制作工具:兔头固定器、解剖盘、解剖刀、眼科剪、棉花等。
制作步骤:
a.测量记录:测量兔子的四肢、躯干、尾巴和头部的长度并记录。
b.剥皮
将兔子放在兔头固定器中,然后静脉注射空气,待兔子完全死亡后拿出放在解剖盘中,用解剖刀自腹部正中,从胸骨后至肛门前端切开皮肤,勿切破腹部肌肉,以免内脏外流污染皮毛。用手指将腹部肌肉和皮肤剥离,继而向两侧、背部及后肢腿部剥离,并在关节处尖端,刮去小腿骨上的肌肉。再把生殖器、直肠与皮肤连接处剪断。清理尾部周围的结缔组织,用手指轻轻揉搓尾巴,使皮与肌肉
松动,然后左手指紧卡住尾基部皮缘,右手指紧拉尾椎,即可抽出尾椎骨。
向前将躯干部分的皮翻转,到前肢处,在肘关节处剪断,清除前肢上的肌肉。再剥至头部,小心地剪断耳基与头骨的相接处。再向前剥离至眼部,用解剖刀紧贴眼眶边缘切割,切勿将眼睑割破。继续向前剥离上下唇,并在鼻尖软骨处剪断。头部的皮剥下后,清理残留在皮上的肌肉和脂肪。
c.装填
根据测量的数据记录,用铁丝制作支撑兔子的框架,躯干部应该用大一些的铁丝,以能够支撑起整个标本,四肢可以用小一点的铁丝。然后在放进框架的兔子体内填充棉花,棉花必须填多点,使人有一种充实感,方便给兔子造型。
d.缝合及整形
填充好以后进行缝合。由前向后,每针都是由皮内向外方扎,最后将皮的切口完全缝合起来。整理耳部、眼睑及体毛,前足前伸,位于躯干下面,后足向后拉直,位于尾的两侧。将标签系在后肢上。
五、收获与感受
一直很欣赏“理论结合实践”的作风,所以两个星期的野外实习时间是短暂的。不过,体会相对深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的同学说动物学学习不如植物学实习,两个星期就这么转了一圈,却什么也没学到。不过在我看来,这次野外实习更多的是注重自主和体会。实习之前老师的讲解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关键是想让我们提前了解。然而,不管是昆虫、水生动物的捕捉或标本的制作,还是哺乳动物、鱼类、螺类、两栖类的观察或识别或者是剥制标本的制作等等,都需要我们主动去了解每一个步骤,并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学习,而不应该怀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只要用心去干每一件事,又何谈“无得”?起码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捕捉制作标本,学会如何利用工具书对动物不同的种类去鉴别分类,学会如何进行破之标本的制作。其实,若善于实习后去总结、去体会,这些就是数不尽的收获!
“团结就是力量!”分组实习是明智的。由此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单单学到了课本的知识,还感受到知识以外一种精神和力量。组员之间要是积极配合,实习的整个过程就会显得轻松而愉快并顺利,实习的收获就大,实习的效果就高。一举多得,划算之举,何乐而不为。本次野外实习,我们组员积极分工合作,互相帮助,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份珍贵的财富!
野外实习心得 篇2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期间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住宿方面,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实习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习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的安排的变更。
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习期间无一意外事件发生,师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对于即将毕业我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无疑又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回忆。
野外实习心得 篇3
参观了解了古生物霸主恐龙之后,6月25日我们又来到了圆通山动物园,虽然之前也曾来过,但是这次总感觉和以前的不同,因为这一次我们是带着专业的知识来学习参观的。
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多,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或是水里游的,应有尽有。我们的观察和普通的游客不同,我不仅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还要识别每种动物是哪个纲,哪个目,哪个科的动物,它与其他动物的区别等,并且详细了解它们的各种特征。通过对动物园动物的观察,使同学们加深了对动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大大培养了同学们对动物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圆通山动物园之行,让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在笼子里面供人们观赏的动物中,有很多的种类野生型已经灭绝了,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滥猎杀,很多动物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动物灭绝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所以学会养成保护动物的意识,宣传保护动物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的知识,也是我们本次参观动物园的最大收获之一。
野外实习心得 篇4
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
为了提高我们对动植物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我们生科院开展了为七天的野外实习,实习地点是阿吾赞,在这里植物种类繁多,为我们的实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此次实习我们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跟一名男生和两位老师进行实习,实习的内容分为植物的实习和动物的实习,而我们一班是先实习植物。
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一个理性的认识。
20xx年5月26日上午8点钟左右我们生科12-1班的全班同学们在努尔买买提老师,纳森巴特老师和张伟老师的指导下去了伊犁林场阿吾赞族游区。阿吾赞森林公园位于伊宁县城以北23千米处,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景区内松柏青青,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到这里我们就喜欢上了,因为这里的风景优美,空气清晰。
植物学野外实习不仅扩大和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多的认识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激发对植物学的兴趣。利用野外实习,我们得以将课堂上所学的分类原理与活材料相对应,使这些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提高了我们鉴别植物的能力。我在第二小组,与何海老师一起“最早出发,最晚回来”,锻炼的不仅是鉴别能力,还包括身体素质。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摘一个枝条下来比较一下他们的叶子和枝条就很容易辨认的了:麻楝的叶子和枝条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
为期7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在2 号下午压制完标本后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呢不过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一定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老师认真的讲解,我们已经能够辨认出很多植物了,虽然不一定能准确的说出某某植物的特点,但是起码的名称和科属,我们已经能够辨认出来。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也充分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在实习过程中老师的谆谆教诲,以及同大家的细心交流,更加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谊。相信这次实习一定会成为我们大家在大学生活中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野外实习心得 篇5
6月29日全班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恐龙谷的路上,坐在车上大家纷纷议论和猜测恐龙真正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与几千万年前的地球霸主恐龙零距离接触,心情就别提有多激动了。
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神奇的恐龙谷,这里有很多的与恐龙体型比例1:1的恐龙塑像,看见这一个个实体比例的塑像我不禁感叹恐龙之大。当我们来到化石馆,看到这一具具恐龙的化石时,首先给我的印象就是震撼二字。身边的这些恐龙化石让我不由得幻想起那个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的繁盛世界。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有关恐龙的许多知识。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它最早出现在约2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普遍为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6500万年前的一天,突然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强烈的撞击导致海啸和火山爆发,撞击产生的铺天盖地的灰尘使地球数月乃至数年不见天日,地球气温随之骤降,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能生长,恐龙因缺乏食物等原因而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
野外实习心得 篇6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植物的自身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赞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6月19日,我们踏上了本次野外实习的最后之旅,这一天我们来到了闻名世界的特异化石库——澄江帽天山。在澄江动物化石博物馆,我们有幸见到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时期的各种生物化石,这些来之不易的化石不仅保存完美,而且种类繁多。他们生动的体现了当时生物的形态特征,使我们如实看到了地球海洋中最古老的动物原貌。澄江动物化石博物馆的参观,使我们深刻了解了动物起源的奥秘,认识了动物演化的漫长历程,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人类占据地球的来之不易。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
野外实习心得 篇7
上山后我们被分成几个大组,各个大组在相应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枝剪、采集袋就去采集植物了。我归属于张老师的带领下。张老师带着我们那一大组往山上走,当见到常见的植物时,张老师就向我们讲解它是什么科、什么属、什么种、果实的类型或花序的类型或这两者,有时还介绍植物背后的小故事,我们边听边记,然后老师就让学生把它剪下来留作标本。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就收拾好工具、背着标本回去了。
因为植物不像动物那样有活动的能力,所以上午的收获自然不会少,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援?),然后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以前总认为一棵树上的叶子都是雷同的,不会有多大区别,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因为评判叶子是否一样的标准有叶形、叶尖、叶缘、叶脉等;第二,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观察鉴别植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听老师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只需要提供手记录老师讲的东西就行了。可是我觉得这其中也有几点不足:一是这全部由老师讲学生记,并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大家都跟着老师转,没有独立观察鉴别植物的机会,达不到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是学生“保护资源,珍爱生命”的意识不强,学生采集标本时不去考虑这种植物的现存量,只知道采,而且毫不留情,就像鬼子扫荡敌人一样要把他们消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