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代表的爱国国旗下讲话 篇1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张黎明。9月18日,是一个让每一个中国人理应感到疼痛的日子,八十三年前的这一天,盘踞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并嫁祸于中国,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位于沈阳的北大营,挑起了为世人熟知的“九一八事变”,这也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从此,中国陷入了与日本长达十四年的拉锯与抗战之中。
这是我们惯常熟悉的历史叙事,每一本客观、中立的历史教科书都会把这些事实原原本本地摆在我们面前,读着这些文字,我们所体会到的是屈辱、痛苦与不甘。历史上的疼痛感融进了民族的基因之中,使得直到八十三年后的今天,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我们,每每想起那长达十四年的惨烈抗战史,依然会有痛的感觉,而面对当下日本政府的各项具有争议的政策与举动,国人也会自然而然地不满、愤恨、不寒而栗。有不止一份调查显示,中日两国的国民互信处于极低的水平,彼此的隔阂与猜疑要远远大于理解与信任。
当然,作为受侵略一方的中国,要谈“理解与信任”,好像有些艰难。然而,正如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所指出的那样: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八十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并不很短了。对于我们这些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次事变的当代人而言,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去记忆那次事变、乃至更长一段的抗战史,恐怕要比单纯记住那次事变本身,显得更加迫切,因而也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不过,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从未经历过抗战的我们来说,其实并没有资格来回答,脱离了切身的经历与感受,任何一种判断,哪怕再义正词严、哪怕再温婉动人,都失去了它应有的厚度,而显得轻飘、显得无力。所以,最好的回答者,应该是那些曾经接受过抗战烽火洗礼、而今又阅尽沧桑、洗尽铅华的抗战老兵们。那些老兵们现如今留下的记忆,才是对我们当代人最有教益的启示,而非宏大的历史叙事、而非网络上滔滔汹涌的所谓“民意”。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就在一周前的9月8日,也就是国人期盼着“人月两圆”的中秋佳节,媒体报道了一位与“团圆”无缘的抗战老兵,在中秋期间读来,让人唏嘘,却又让人温暖,而十天后,就是“九一八事变”八十三周年了。
这位老兵叫周福康,今年已经是九十二岁高龄了,是离上海并不遥远的萧山人士,现如今,老人也依然居住在萧山老家。说“居住”,其实有点勉强,老人现在的生活境况并不很好,九十多岁的人,因为膝下无儿无女,仅靠微薄的低保金难以过活,于是就以捡拾垃圾为生,他的住处,前前后后堆满了捡来的垃圾,据媒体的报道,已经到了“连双脚都无法正常安插落地,整个屋里还不时散发出阵阵扑鼻的霉臭味”的地步。
老人家十七岁入伍,参加过许多次大小战役,其中最有名的,是福州保卫战。抗战胜利前夕,他随进驻中国台湾,接受日军投降后又随队重返大陆。虽在军中也官至中尉军衔,然而此后身世却一直坎坷,直至现在这样的生活境地。按理说,这样一位老兵,是最有理由记住仇恨的:当年战争的残酷、曾经为国家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当下生活的艰难困窘,所有这一切,都让老人有理由不满、有理由愤恨。然而,老人家却不,面对曾经的岁月峥嵘、面对当下的生活潦倒,他想得最多的,是一个人,正因为有了这个人,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温暖与幸福。这个人,还不是一个中国人,她是一个日本人。当年老人家到中国台湾时,认识了一位日本小学教师叫边见须惠子,两人坠入了爱河。可是命运却没有让他们最终走到一起,随着的调动,两个相爱的人只好分开,从此,海峡永隔。从1945年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十九年了。老人家却一直在内心底里为他的日本爱人留存着一个位置,住在彼此心里的人,是永远不会分开的。老人家说:想着和她在一起的时光,这一生都很幸福。简单、质朴、但却充满着力量。这股力量,在于他们曾经经历的战乱时光,在于他们在战乱时光中依然掩盖不住的人性的光芒,更在于时过境迁之后,这股人性的光芒从未暗淡,从未消逝,依然照耀着老人本该孤寂的心,为他带去温暖、带去希望。
本属于交战国家的两个人倾心相爱,并且铭记、惦念了半个多世纪,这本就不是宏大的历史叙事所会关注的话题,相比于战争的激烈、死伤的惨重,两个微不足道的个人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感情,似乎是不值一提的。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提醒我们的: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道理挪用过来,也是相通的。战争就是一台泯灭人性的机器,仅仅记住战争中人性泯灭、相互仇恨的那一幕幕,固然需要,但却远远不够。真正让这台机器停止运转的,不是一次次战场上具体的胜败,而是每一个参战者、每一个普通人心中对于回归人性的渴望,渴望过上安宁平静的生活、渴望过上可以爱人、也可以被人爱的生活,可以像一个人那样像样地生活,而不是仅仅作为一枚棋子、一粒草芥而卑微地死去。
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做一个回顾,提起二战的胜利,首先浮现出的画面一定是东京湾里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这是宏大历史叙事里最喜欢挑选的画面。然而,为什么总有一幅画面调皮而又顽强地紧随这艘军舰之后浮现出来呢?以至于直到今天,每当二战胜利日到来的时刻,总会有无数的人们模仿、重现那个画面?我们应该已经都想到了,那是“胜利之吻”,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时,纽约街头欢庆的人群中,一名水兵情难自已亲吻了身边的一位护士。从此,历史在这里定格、人性在这里复苏。
所以,我想,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我们终于可以像一个人那样像样而正常地生活的时代里,再次回顾“九一八”,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史,史实的记忆固然需要、惨痛的情绪也是必然,不过要说愤怒、仇恨的心理,就恰恰偏离了正道,正中某些战争狂热分子渴望挑起事端、挑起战争的下怀。我们真正要做的,是看到战争非人性的本质,守护自己心中那一点点即使微不足道、却也顽强存在的爱与温暖,以包容之心、理解之意去消弭彼此间的隔阂与仇恨,始终对这个人来人往、生气勃勃的世界,充满爱意。
谢谢!
中学生代表的爱国国旗下讲话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x班的,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科技改变生活》。
同学们,当你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中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牛顿就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揭示了天体运动规律。当你看见炉子上跳动的壶盖时,你又会想到什么?瓦特就因此发明了蒸汽机,完成了人们长途旅行的梦想。在人类发展史上有无数类似的事例,它告诉我们: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无不凝聚着科学的力量,当代社会文明的每一次重大成就,无不闪烁着科技的光芒。科技正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断创新成就着我们的未来。
以前我们一直在科幻片里看到的场景一步步成为现实,比如对话式操作系统、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苹果AR、移动智能支付,无一不是对传统的社会生存方式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汽车如果自动驾驶技术完全成熟,那么未来我们的驾驶员会下岗;阿里的自动地铁购票和停车费自动收取系统,将取代售票员和收费员的岗位;大量的简单的人力岗位将被机器所取代,而对掌握人工智能和制造人才的需求将大幅上升……未来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全新的高度智能的科技化时代。
或许很多同学会认为科技太高深,创新离我们太遥远,我们只能享受科技,并不能开发科技。但其实,科技就在我们身边,科技源于生活。有位老师曾经向同学们提出过一个关于科技与创新的问题:未来智能化的社会,同学们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去拥抱崭新的时代?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越思考,越难回答,越发现我们有很大的学习紧迫感。原来,我们对未来世界的变化还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未来却已经来了。我们不仅要欣喜地拥抱科技创新带给我们的各种美好和便利,我们更要扎实地学习各种基础学科知识,才能逐步深入各项前沿科技,才能适应新的高度智能社会的发展需求。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随着 “奇点时刻”的到来,人类将可能被人工智能淘汰。因此,我们必须扎实学习,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掌握科技主导,守护好未来我们的家园。
同学们,未来已来,科技创新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新的机会和威胁全都喷涌而出,社会变化将一日千里。作为实中学子,我们应心怀弘毅,在快速变革的环境里,脚踏实地地学习好基础学科、为未来探索前沿科技打好扎实基础,敢于挑战,合理适度应用科技,掌握科技主导,成为未来人类家园的守护神。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学生代表的爱国国旗下讲话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当我们站在这里,唱着激昂雄壮的国歌,目睹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一股豪情油然而生。那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正如一团跳动不息的火焰,那么炽烈,灼烧着我们每一双眼睛,震撼着我们每一颗心灵。
6*年前的10月1日,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高高飘起。没有一种标志,能像五星红旗那样凝聚华夏子孙对祖国的挚爱;没有一种笔,能像五星红旗那样把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赞美写向永恒的蓝天;没有一种语言,能像五星红旗那样淋漓尽致地表达我们心中对祖国的敬意。
在那五星红旗的猎猎飘扬中,我们听到了四万万同胞共同埋葬日本侵略者的怒吼,听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听到了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在那五星红旗的猎猎飘扬中,我们看到了新中国神奇土地上诞生的无数奇迹:香港澳门顺利的回归,神舟七号完美的飞天,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今天,我们在您的恩泽下,挥写着永远的明天。用奥运会上的金牌,体现一个民族的强盛;用发射场上的火箭,再现巨龙腾飞的形象;用崛起的跨世纪宣言,迎来全世界羡慕的目光;用坚定的信念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创造中华民族的灿烂和辉煌!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伟大的祖国,在这里,我要以满腔真诚为您祝福,让每一句祝福承载您的历史与记忆,让每一歌祝福珍藏您的美丽与笑容。
那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该怎样报效祖国呢?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有无数的小事可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同时应该是一个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好学生。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宽容,学会礼让,学会遵纪守法,学会孝敬父母长辈……,我们应该用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母亲。
同学们,让我们用知识加汗水,以满腔热情,拥抱新的希望,迎接这个属于我们伟大祖国的21世纪吧!
在这激动人心的日子里,让我们唱出我们心中对祖国的赞美之歌。下面让我们高歌一曲《歌唱祖国》。
中学生代表的爱国国旗下讲话 篇4
如今中国有许多人认为能够出国是一件时髦的事,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而我国的设备与其他国家相比,的确是落后了很多,所以,许多“才子”们为了自己的前途,出国去了。国外的五彩缤纷,丰厚的薪水,诱惑了一个个“才子”远走他乡,并且一去不复返……
再看看老一辈的科学家们,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几经周折,在国外学成又归来了!他们要在自己的故土上散发光和热!
我们不否认国外的条件好,待遇优厚,不否认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是个“穷”国。可是,有句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谦家贫。”试问那些所谓有才华的哥哥姐姐们,你们学识渊博,又为何不肯为自己的祖国添砖加瓦,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富强起来呢?
爱国并非一句空话,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做才行。是啊,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为何说“天下无难事”呢?因为,做了,“难”事则转化为“易”事,不做则反之。作为一个中学生,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才能为我国的将来出一份力量。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只有发奋学习,将献我们的才华无保留地贡献给我们的祖国,才能够使我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发达国家!
同学们,请记住:“振兴中华靠我辈!我们不能纸上谈兵,而需要我们把爱放在行动中。
中学生代表的爱国国旗下讲话 篇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够站在庄严的国旗下为大家演讲。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再我们为放假高兴的时候,不要忘了我是一个中国人!爱国是我们必须做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无数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奉献的民族英雄至今活在我们心中,古代,有南宋的岳飞,明代的戚继光,郑成功……近代以来,为了保卫国家,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更是有许多仁人志士为捍卫民族主权而慷慨就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很多杰出人物,如邓稼先、华罗庚、钱学森等等,他们放弃国外荣华富贵的生活,回到贫穷的祖国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人的光辉形象和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向上!
爱国精神,是不分国界的。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许多国家中,爱国教育也是极受重视的。
美国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说过一句话:"不懂得热爱国旗的学生,无论他多么出色,都不是好学生。"在美国,热爱国旗是一件极其平常而又非常光荣的事。在波兰,每一所学校都专门设有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并使之融入政治、历史等科目中。在泰国,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政府极端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传统和爱国教育。最具特色的是韩国,它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韩国人历来以使用本国产品而引为骄傲。可见,爱国主义精神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行动中。"如果祖国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话,每一个有正气的中国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为国捐躯。但是,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祖国并不需要我们上战场。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热爱自己的学校。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的行动。永新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永新的老师为培养我们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作为永新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学校。永新的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永新的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尊重所有为永新提供服务的叔叔、阿姨们;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永新的一草一木,美化自然环境,创造高雅的人文环境,使永新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乐园;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永新的20__多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欢乐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夺取各学段的优异成绩,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此来报答养育了我们的永新,报答我们敬爱的老师!
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永新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永新学子吧!
爱国国旗下讲话篇六:爱国 我们可以做什么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是20__年9月17日,明天将是“9·18”事变81周年纪念日,是中国的国耻日。
今年的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及部分附属岛屿,这是日本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已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针对日本侵犯我主权的行为,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的措施。目前6 艘中国海监船已抵达钓鱼岛海域,宣示主权,宣示了中国领土寸土不让的立场。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完全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
连日来,全国人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各地群众纷纷集会、游行,高喊抵制日货等口号,表达抗议。但也有个别地方出现了打砸日系车等极不冷静、不理性的行为。我们可以不买日系产品,但一但买了就是公民的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打砸、污损行为都是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
作为中学生,我们肯定是爱国的。爱国,我们可以做什么?
有党和政府,有人民军队,有社会各届,作为未成年人,爱国不需要我们去热血沸腾,去冲锋陷阵。爱国,我们只需要敦伦自己的本分,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做好我们能够做的事。
爱国,首先要爱家。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自古忠臣出于孝子,“父母教,须敬听,“亲所好,力为具”,在家里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宽心,这就是爱国。
爱国就要爱校。学校是代表国家来教育我们的。我们学校提倡的礼仪规范,我们一天比一天做得好,这就是爱国。校园里一个垃圾,一片纸屑,我们随时弯下腰捡起来,时时刻刻保持校园的洁净,这就是爱国。出操、活动、吃饭,我们的队伍整整齐齐,从从容容,安安静静,这就是爱国。……
爱国就要爱自己。课堂上专注好学,课外勤学好问,把自己的学业水平提升,这就是爱国。做操认认真真,吃饭干干净净,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保养好,保护好,这就是爱国。……
同学们,日本人最怕的就是中国的强大,最怕中国和平崛起。日本人最鄙视我们的,是中国人不团结,中国人没有民族自尊心,中国国民素质差,公共道德差,中国的科技落后。知道了这些,我们就知道爱国不需要惊天动地,爱国只需要把我们该做的,能做的小事做好。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同学们,今天余老师说的,孝敬父母,呵护校园,提升自我,我们有哪一样做不到吗?我们能做到吗?我们能做得一天比一天好吗? 我相信你们!因为你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