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活动工作总结 篇1
为了营造社区“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居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近日上午,浉河区-街道秀水社区举办以“讲身边好人促德行善举”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社区共20余人参加。
本次活动分为唱歌曲、看视频、诵经典、讲故事、送祝福、做承诺共6个环节,在合唱《感恩的心》的优美歌声中拉开了序幕。随后,大家一同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白方礼三轮车上的希望工程》的视频。在“诵经典”环节,由朱芷默女士为大家诵读并阐释了《礼记大学》选段,告诉大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个人修身的重要性。
在讲故事环节,黄春燕女士为大家讲述了秀水辖区安全管理员刘新郡、保洁员白进秀、胡玉洁乐于助人和拾金不昧的事迹。“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老张小李,也许是大叔阿姨。”黄春燕说,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感悟身边好人的力量,这就是道德讲堂的魅力所在。居民们也纷纷表示,这些好人让人敬佩不已,我们要争取向他们学习,多做好事,多存善心,为社区、为社会多做贡献。
第五个环节,社区的工作人员为现场的观众发放祝福卡片。活动的最后,大家共同承诺,要牢记道德精神、多做道德好事。
“希望通过本次道德讲堂活动,让居民们都能向这些好人学习,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点点滴滴的奉献便汇成了城市的大爱。”秀水社区居委会陈彦焰说,接下来,将让更多的社区好人事迹呈现在道德讲堂之中,弘扬道德精神,传递正能量,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道德讲堂活动工作总结 篇2
我们力求通过道德讲堂的举办,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深厚的基础,首先是构建美好理想,形成健全人格;其次是丰富文化知识,积淀广博深厚的文化素养。为此,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道德讲堂活动。
一、道德讲堂与课堂教学、节日活动相结合
在我校,课堂教学既是道德讲堂的阵地,也是道德讲堂的延伸,每位老师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根据每月的时令特点,既注意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又抓住重大事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内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德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以道德讲堂为依托,提升学校整体工作
教育是一块圣土,教师应该在这块圣土上以生命投入,奉献青春、心血和智慧。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在道德讲堂的活动中长动小学这片沃土上奉献之花开的烂漫而鲜艳。
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记录了学校建设与发展,一个个众人赞誉的口碑见证着同学们的进步和成长,我校将通过“道德讲堂”这个小窗口,做好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宏伟的建筑,是由无数的石子沙粒组成的;壮丽的事业,是由无数具体的工作成就的。道德建设,需要我们全校师生自觉行动起来,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使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长成参天大树,累成千仞高峰,汇成浩荡江海。
道德讲堂活动工作总结 篇3
在关于“道德讲堂”建设模式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局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道德讲堂”工作。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效强化道德文化宣传。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多次举办以思想道德文化宣传为主线的社区教育活动,还通过相关会议、专栏、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人文风尚和道德文化知识等,为实施道德讲堂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
2、高度重视“讲堂”平台建设。进一步加深了对“道德讲堂”工作平台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并由此感悟到讲堂平台的建设,对强化教育主阵地,奏响道德建设主旋律的重要作用。
3、充分整合人才资源。通过组织开展“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道德先进事迹,利用道德讲堂宣讲平台和各种宣传阵地,长期有效地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轴心的道德文化建设,建立道德宣传栏、服务社区老弱病残困等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4、制定完善讲堂计划方案。随着道德讲堂示的逐步深化,分别研讨制定了既符合自身实际,确保了道德讲堂工作稳步有序的推进。
5、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已建立并完善了讲堂管理制度,讲堂宣讲员守则,道德志愿者宣传队职责,道德建设共建协调机制、“讲道德,做好人”表彰激励机制等,为进一步推动道德建设及其讲堂工作的长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德讲堂活动工作总结 篇4
近期,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道德大讲堂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使我深受感动。下面我从自己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1、通过学习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2、通过学习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言之,能勿诲乎?”就是这个道理。
3、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作为学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做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4、通过学习使我不仅可以促使我们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助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这次教师职业道德讲堂让我受益非浅,我会用它时刻的鞭策我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个历程碑
总之,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不会如此顺利,老师作为学生思想上重要的引路人,如果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逐渐脱落思想的“尘垢“,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要让学生心悦城服地接受教育,必须下番功夫。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学生的明天,学生的将来而努力奋斗吧。
篇三:道德讲堂总结
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而师德的核心是“师爱”,即“师爱为魂”,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无私的关爱、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组织全校教师开展道德讲堂,并进行了师德承诺、师德创优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了良好的教师群体师德形象。下面我就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谈几点体会:
一、师爱为魂,关爱无限。
师德中,重要的是必须有爱心。“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1、春风化雨,关爱无限。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的基本情感,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爱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得好:“爱满天下,爱生如子”。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2、爱是责任,爱是敬业。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是高尚师德直观的体现。爱心使我们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使我们乐意做出奉献。爱心使我们时时为学生着想,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们的一切,关心他们的成人、成才、成就未来;爱心使我们在工作中,始终热情洋溢、细致入微!二、学高为师,终身学习。
1、终身学习,更新知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时刻激励着我们。是的,教师职业要成为个人永久职业,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不断学习”“终身教育”成为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所以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甚至终身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性的教师。正如我们的先哲孔子所说“学不厌,教不倦。”这也是新《规范》中对教师提出的一个较高标准,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
2、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科学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为适应时代及教学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不断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能做到与时俱进,精心施教,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三、德高为范,示范表率。
1、爱国守法,师德高尚。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2、以身作则,示范表率。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教师,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
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总之,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的活动,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廉洁从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增强了,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调动了,以良好的教师群体师德形象树立在社会公众面前。
道德讲堂活动工作总结 篇5
--年-月-日下午2点半,-街道市民道德讲堂在街道中会议室开讲,来自全街十个社区的居民群众和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干部70余人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向社会普及道德理念、宣讲道德故事、弘扬道德精神、展示道德力量。本次活动通过齐唱歌曲、听故事、与模范道德人物互动、诵经典、谈感悟等方式,传承道德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传播现代文明。
在全场起立,合唱《公民道德之歌》以后,来自大井巷社区的宣讲员柳艺,给大家讲述了“渝中好人”李德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的感人事迹。李德智老师也现场分享了自己在服务社区、帮助邻里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她深情表示:“社区就是我的家,只要我活在人世一天,我就会继续为社区服务,让自己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有意义。”
参加道德讲堂的干部群众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朗读学习了“德不孤,必有邻。”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会场上,来自大井巷社区的冉启玲感言,李德智的故事,虽然平凡却很感人,体现了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希望大家都能向她学习,将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另一位居民朋友赵琦也说到,李阿姨一丝不苟做事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现代社会洋溢的道德力量,看到了凡人善举的人性光辉。
-街道市民道德讲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深化道德建设,提升街道社区的人文内涵。通过对身边好人好事的宣讲,把更多好人好事呈现到居民面前,让居民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道德的潜在力量,进一步扩大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影响力,让更多的群众知好人、学好人、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