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室医院感染年度工作总结 篇1
院感工作主要围绕市质控中心督导检查存在问题,逐步完善各项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监测工作:
1-6月医院感染病例发生13例,发病率为0.62%,病原学送检率84.6%;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中留置尿管53例次,尿管使用率3.27%,发生尿路感染1例,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是1.49%;外二科出现1例二类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85%。共检出多重耐药菌患者2人次,按照要求进行隔离诊治。按照计划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将数据上传至全国感控基地。
二、手卫生:
上半年抽查手卫生时机558次,实际实施464次,手卫生依从性83.15%,时机主要是接触患者或清洁/无菌操作前依从性差;正确率77.59%,主要存在洗手法执行时间不足15秒,个别人六步洗手法不正确。
三、培训:
1、院内:对新招录人员进行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14人次,且考核合格;针对xx年职业暴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专家来我院授课,提升医护人员防控水平;根据临床科室需要深入科室进行针对性的培训4次(内容流感防控、手卫生、医疗废物、安全注射、感染病例诊断、横断面调查)。
2、院外:11人次参加市区组织的培训会议;参加市质控中心组织的研修班人员5月份通过考核。
四、重点环节管理:
1、手术室:1月份对手术室空气进化设施进行维护-更换过滤网,经洁净检测及空气培养结果合格后重新开展手术;针对质控中心专家提出的手术室存在的器械清洗等问题逐一进行整改。
2、胃镜室:根据天津市内镜质控要求对我院的消毒记录进行规范。
3、口腔科:选派3人次分别参加医大口院组织的培训,提升口腔科感染防控意识。
4、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演练:4月份进行了演练,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相关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明确各科室职能,完善机制,提高临床科室的鉴别能力,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危害,保障医疗安全。
五、修订相关制度:
依据院感相关规范及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与我院现有的制度流程进行对照,不断完善我院的相关制度。
胃镜室医院感染年度工作总结 篇2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市、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在我科同志共同努力下,在全院医务人员鼎力支持和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20xx年感染管理工作,回顾一年工作,欣慰而自豪。欣慰的是全年迎接市卫生局结核病专项检查2次、传染病及计划免疫专项检查3次。卫生局预防控制h7n9禽流感1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及结核病、性病管理、计划免疫专项管理检查共11次,消毒隔离检查3次均得到满意的效果。自豪的是在院内感染与传染病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年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现将全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管理:
根据人员调动完善了感染管理三级体系,责任层层落实。我科室任务细化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二、加强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每日监测出院病例掌握医院感染发病趋势,控制了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现象。通过监测病例能够系统地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感染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每月统计感染病例、每季度向全院医务人员通报医院感染动态变化。
2、每周深入科室:对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用品使用、消毒隔离技术、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手卫生等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加强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血液净化室、口腔科、胃镜室等管理:
①口腔科:3月份对口腔科小型灭菌柜,无法进行生物监测,联系供应室同时进行生物监测,保证口腔科无菌物品合格后安全使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10月份《吉林省卫生厅关于对全省口腔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专项检查通知》要求,对口腔科清洗消毒设施不合理进行了整改,水龙头改为触目式,安装了干手器,保证了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做到一患一洗手。购进了诊疗台的避污膜,采取了一患一更换避免了交叉感染。
②、骨科腔镜室:4月份骨科申请开展了关节镜项目;修建关节镜室,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环境管理的要求,特请疾病控制中心对室内空气、物表进行了细菌菌落培养监测,连续监测3次符合手术室标准后于4月15日正常使用。
③、手术室:6月份手术室1、2、6手术间空气监测不合格,我们采取措施查找原因,及时增加空气消毒机5台,并每室各增加一台,更换了空气消毒机的紫外线消毒灯管,整改后再次监测合格,方可使用。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④、血液净化室:按照血液透析布局要求、9月份对血液净化室进行了改建。分区、通道基本合理。
4、加强了重点部门的管理:
加强了无菌器械的管理,3月份全科人员深入科室及供应室对灭菌器械及包装进行检查,对清洗不洁净、有锈迹的器械的科室进行了警告,嘱应立即清洗除锈或更换。包布有洞、有针眼、较黑较旧的进行了更换。经过2个月的时间的检查指导,各科室的无菌器械的包装基本符合要求,器械清洗保养基本达到标准。
按照市卫生局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指导要求,把我院各科室陈旧的木质的无菌物品储存柜更换铁制储存柜,共26个,有利于擦拭消毒、防治了储存柜发霉,有利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5、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各科室取消了肥皂洗手,全部使用洗手液及手消毒液。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加强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6、加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管理,减少经验用药、用药次数、重复用药,尽量减少患者的抗生素用药时间,每月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记录抗菌药物使用排名的前五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加强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产生,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三、进行医院感染的全面监测,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1、强化医院感染的综合性监测,提高主管医生报告制度,我科定期汇总分
析,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坚持每周下科室监测住院病人,发现感染病例或有漏报现象,及时反馈回科室。统计每月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查找感染的主要原因,提出干预措施。
2、进行目标性监测:对普外科手术病人(如阑尾炎、胆囊炎、结肠、直肠切除术、乳腺手术等)进行目标性监测,截止11月末共监测手术切口566例,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为0.53%。感染专职人员不定期下科室通过观察医生换药、采集病历及护理记录、各种检测报告(x线、胸片)等,向医生、护士了解病人情况、床头查看病人等方式选定目标,重点关注手术切口情况,无菌操作的病人,以及长期或多联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指导按标准操作用药减少各种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目的。
3、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消毒液、生物监测,监测的主要对象以重点部门为主,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消毒液等进行监测。全年监测结果如下:物体表面监测247份,合格率100%,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141份、合格率100%;使用中消毒液330份,合格率100%;室内空气810份,合格806份、合格率为99.50%;无菌物品412份、合格率100%,透析液11份,合格率100%:水质20次均合格,内毒素3次均合格,压力蒸汽灭菌53份均合格,器械消毒器械47份、不合格2份、合格率95.74%,高压灭菌器械效果11份均合格,检测医疗废物365袋、不合格28袋、合格率92.33%,门诊日志321本,不合格56本、合格率82.55%。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106份、合格率100%。检测传染病登记本462本不合格14本、合格率96.97%。各项监测结果均符合标准。
4、组织供应科4月份对新购进20辆紫外线消毒车(40个灯管)强度进行检测,辐射强度均合格,安装临床使用,保证各治疗室等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11月份对全院各部门的94支紫外线消毒灯管有效强度进行监测,合格88根,对6根不合格的科室立即进行更换。保证有效消毒。
6、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定防护制度和相关措施(包括手部卫生、标准预防、着装防护等),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根据各科室工作特点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等,以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11月止发生职业暴露5人,其中被梅毒阳性患者手术后刀片割伤1人,被乙肝阳性病人针头刺伤4人,针对暴露者进行评估,根据情况给予预防性用药,进行追踪和调查,一个月产生抗体1人,其它人员全程注射乙肝疫苗后追踪结果。梅毒暴露后3个月检测结果阴性。
四、为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开展了现患率调查:
9月11日8点9月12日8点对全院12个临床科室所有住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调查前组织科室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了调查方法、医院感染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知识培训。应调查住院患者267例,实际调查260例,实查率97.38%。结果显示,医院感染0例,医院感染率为0、现患率0。其中:手术病例33例,手术切口感染0例,感染率为0。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47.68%。
五、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
提高医务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知晓率,每季度对全院职工采取答卷、听课形式、进行感染管理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知识、职业防护知识及手卫生知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计划免疫等知识培训。听课培训2次参加人员587人,答卷培训4次参加人数人共20xx次、培训率为97.90%。培训后进行考试,平均成绩为93.97%,成绩存入档案。
《医院感染管理总结ppt》是篇好范文参考,主要描述感染、医院、管理、控制、监测、进行、管理工作、院内,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胃镜室医院感染年度工作总结 篇3
在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科依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年版)实施细则》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监督检查并督促及时整改。通过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其他职能部门和临床各科室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完成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计划和质量目标,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院长为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主任是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医院感染管理实行院科两级管理。
1、根据中层干部的变动及时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建设,今年给配备了一名新的院感专职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了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及时反馈,落实整改,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
3、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今年强化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管理力度,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每月进行科室自查及整改,及时发现并消除医院感染隐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医疗质量与安全。
4、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20xx年医院先后安排医院感染管理科(4次)和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如手术室、血透室、检验科、供应室、内镜室等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10余次,提升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
二、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试11次,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本岗位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及要求
1、20xx年对全院医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试4 次,培训内容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培训2次,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培训2次。
2、对来院实习及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医护人员岗位规范、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等知识培训、考试6次。
3、对保洁工人进行培训1次,培训内容:《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及地面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方法。
共计11次,7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通过层层培训,提高了医院职工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做到人人都有预防医院感染的责任感。
三、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考核与评价标准严格质量考核,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各科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预防措施及工作流程。医院感染管理科重点加强重点部门(手术室、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内镜室、口腔科等)、重点环节(各种插管、注射、手术、内镜诊疗操作等)的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要求,努力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各临床科室和各重点部门(供应室、手术室、血透室、内镜室、口腔科、检验科等)按照“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考核记录表”,每月进行自查、整改。医院感染管理科不定期对科室自查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对没有自查、整改的科室扣质控分。 医院感染管理科按照临床科室和各重点部门(供应室、手术室、血透室、内镜室、口腔科、检验科等)的“医院感染管理考核与评价标准”督导检查,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并及时反馈、落实整改,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四、实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目标控制
按照《全省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xx年工作任务分解量 化指标》及《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xx〕37号)》的要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目标完成较好,除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率不达标外,其余均符合标准要求。20xx 年仍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及督查力度,确保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正确率达标,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保护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
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
(1)对住院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监测,1-12月共抽查住院病人1693例,发生医院感染者73例,感染发病率4.4%(去年同期3.0%),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主要是12月份,由于气温下降,病房通风不良导致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已指导护士长加强病房通风,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将入院时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尽可能隔离治疗,并要求护士长监督保洁工人对物体表面和地面的清洁工作。
(2)对所有出院病人进行了全面综合性监测,20xx年1-12月共监测出院病人4721例,发生医院感染71例,感染发病率1.5%;漏报2例,漏报率2.8%;使用呼吸机患者72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
管患者313例,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4例,感染率1.3%;中心静脉置管8例,发生静脉置管感染1例,感染率12.5%;共监测手术病人415例,清洁切口136例,发生清洁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0.2%。
2、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菌株的监测
(1)对住院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情况进行了前瞻性监测, 1-12月共监测住院病人1693例,使用抗菌药物590例,使用率34.8%(去年同期34.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66例,构成比11.2%(去年同期16.8%),比去年同期下降5.6%。治疗使用抗菌药物524,构成比88.8%(去年同期83.2%),比去年同期增加5.6%。,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347例,标本送检率66.2%(去年同期54.4%),比去年同期增加11.8%。通过对住院病例的前瞻性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向科主任反馈,提高了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2)对所有出院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情况进行了全面综合性监测。20xx年1-12月共监测出院病人4721例,使用抗菌药物1818例,使用率 38.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361例,构成比19.9%。治疗使用抗菌药物1457例,构成比8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884例,标本送检率60.7%;治疗性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 707例,标本送检率61.1%。治疗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40例,标本送检率87%;均达到《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xx〕37号)》的要求。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开展mrsa等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工作。发现多重耐药菌,检验科作为“危急值”立即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立即采取措施;检验科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督促临床科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每季度检验科统计前六位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耐药情况,并作相关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各临床科室,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xx年11月22日,对住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当日住院患者147例,当日出院患者12例,实查159人,实查率100%。发生医院感染4例,感染发病率2.5%;抗菌药物使用43例,使用率27%;其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2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构成比
4.7%,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41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95.3%;联
合使用18例,一联25例,二联17例,三联1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28例,送检率68.3%;
4、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20xx年1-12月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共监测手术病人415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3例,手术切口感染率0.7%。i类切口136例, 抗菌药物使用30例,抗菌药物使用率22.1%;ii类切口251例,抗菌药物使用24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98.4%;iii类切口28例,抗菌药物使用2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100%。
六、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1、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对医院各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灭菌剂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使用中消毒及每季度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临床科室整改。
2、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按照规定对供应室、手术室使用的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每日灭菌前做b-d试验;每月对灭菌后物品进行抽查采样做细菌学监测,严把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关,确保了灭菌后物品的无菌水平。
七、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的管理
20xx年6月及12月对医学装备科购进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各种消毒剂(液)进行鉴证抽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通知医学装备科,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通过复查均达标。防止因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各种消毒剂(消毒液)使用不规范引起医院感染暴发。年度内医院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及消毒剂(液)的使用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八、发挥消毒供应室职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充分利用消毒供应室的卫生资源,提高消毒、灭菌质量,20xx年与护理部一起协调,将皮肤科、口腔科用后器械收归供应室集中消毒、灭菌,保证了灭菌质量。
九、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用后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运送及储存进行全程管理。对保洁人员进行了培训,每月深入科室指导检查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及储存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加强了对医院用后医疗废物的管理,未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胃镜室医院感染年度工作总结 篇4
在过去的半年中,外科及骨科全体同志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科室的通力配合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积极投身于经营投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xx上半年来外科及骨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全体同志能积极参加处里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使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自觉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过程,成为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
二、工作方面
勤勤恳恳,扎实做好科室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提高了科室整体的业务素质,提高了工作质量,保证了科室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取得的成绩
半年来,全体同志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积极搜集工程信息,认真对待每一次投标工作,并不断提高防范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
1、病患数量:
2、完成经济收入情况:
3、上半年住院病人数手术例数:
4、手术数量:
四、存在问题
1.上下班交接内容不完善,得过请过,工作日志统计没有按日按月按年规范性存档,杂乱无章。偷收漏收现象依然存在。
2.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性不强,上班拖拉,迟到现象存在,纪律松散,岗位责任心不牢固,离岗串岗等现象仍存在。
3.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精心服务、爱心关怀”还没有成为每一位员工都认同的价值观,科室的行政治理、经营治理水平仍有待提高,专科影响力也有待提高,医院医疗技术形象仍然未被广泛认同等等。
针对目前问题,下半年工作,要加大力度对劳动纪律监管,在工作环境改善后,重整旗鼓,整装面貌。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成绩是主流,我们会继续发扬好的做法,学习不足之处,我们有信心我们做的会更好。
五、努力方向
1、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强医护人员医疗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2、坚持以专业的医疗救治能力和热情的服务态度来回报患者的信任及配合。
20xx年上半年结束,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还不够强,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进取,以真诚的、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每一位病患,争取科室及医院更好的发展。
20__年内科医院感染科室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的工作即将结束,在院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下,我院院内的感染工作做出了大量工作,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开展了各种监测等,采取多种措施。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现将我院半年年度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院领导的亲自领导下,认真抓好各科室,特别是重点科室的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系列学习,并认真贯彻实行,对于搞好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因此,院内质控组定定期每月末将全院的治疗科室,特别是重点科室(口腔科、输液室、检验科、供应室)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及重点科室的空气、物表、手卫生的细菌监测充分发挥制度的管理作用,做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3、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院领导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如抗生素使用,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手卫生消毒,安全知识等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学习后,增强了大家的防范意识,提高我院预计控制医院感染水平。
4、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在今年的上半年一次性用品的购进中,院领导加强了这一方面的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对购进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握好一次性用品消毒及购进的关口。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在半年我院购进的一次性用品无一不合格,各种消毒都一律实行了小包装。院内质控将每一季度对库房及科室有效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检查一次。护理人员在使用前严格查对以防止过期、失效的一次性用品给病人使用。由于严格把关,无一例病人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做无菌医疗用品,对各科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各科室一直坚持按《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进行分类处置。
总之,在半年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由于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科室的积极配合,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取得良好的效果,我相信在下半年里,只要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改掉错误,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到更好。
胃镜室医院感染年度工作总结 篇5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及全院职工院感知识水平,我院于20xx年3月30日19时在医院六楼会议室举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全院职工全部参加了培训。
培训的内容有:
1、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重要性。
2、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3、我院感控工作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会议最后,对参会人员进行了考试,进一步巩固了此次培训的内容。
通过培训,全院职工掌握了相关知识,尤其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深刻体会到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对个人、医院、患者、乃至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真正树立“我的安全我负责;病人的安全我有责;医院的安全我尽责”的大局意识,为我院全面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控感办
20xx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