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点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篇1
面对新一轮疫情来袭,为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城关区委区坚持“至上、生命至上”高站位谋划、高效能指挥、高质量推动。集中隔离点管控专责组闻令而动,第一时间进入作战状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精细管控、统筹协调。专班集结、岗前培训,迅速投入工作。50 支专班队伍忠于职守、默默付出,舍小家为大家,在病毒和群众之间筑起了阻断疫情传播的坚固堡垒。
一、 内防外守
实现隔离管控 “ 双闭环 ”针对病毒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隔离点首先建立管控内环,全体人员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取长补短,开展信息摸底、环境消杀、核酸检测、医废处置、安全巡视等,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安全、消杀、物资管理、医废收集转运、值班值守等制度并严格执行。特别是有驻点经验的干部再上“疫”线,在内点位“以老兵带新兵”的方式,加强对新加入人员的培训,使大家尽快熟悉的工作环境。同时,外点位抽调具有疫病防控经验的骨干,迅速建立了管控外环,制定外围执勤、消杀消毒和信息安全管理等制度,并联动辖区公安民警、退役军人、物业保安等多方力量,切实落实集中隔离点值班值守工作。通过内防外守,快速反应、四方联络,实现了隔离管控“双闭环”。
二、 双管齐下
构筑智慧管控 “ 双保险”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隔离点安装了“云苑管家”门磁系统和移动“和家亲”监控系统。智能门磁是一套探测门有没有发生移位的设备,在防疫集中隔离点进行健康监测的人员打开装有智能门磁的房门,只要门缝宽度超过 1.5 厘米,门磁就会感应到并生成报警信息,发送到疫情防控管理人员的手机中,提醒管理人员注意或跟踪隔离人员的开门行为。移动“和家亲”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分区域管控,先进的人形识别技术一旦检测到人员出入,网格管理人员的手机 APP就会弹提醒,便于管理同时也是提取证据。同时声音和画面的异常信息也会第一时间传到到手机,形成 24 小时预警,避免漏报。
通过“云苑管家”和“和家亲”两大系统助力,不但能进行语音通话,而且实现了人形、声音和画面变化的异常监测,给管控上了“双保险”,真正做到无盲区全覆盖,360 度全方位守护,大量节省人力,阻断每一个让病毒外传可能性。
三、 “ 疫 ” 心一意
组建点位温馨 “ 大家庭 ”为更好彰显人文关怀,x 酒店隔离点专班结合现有资源,通过对接甘肃农业大学,将隔离点的 4 名教师组成辅导组,建立了以“辅导组”为中心,医护保障组、水电保障组、行政保障组、外围保障组相互配合的运行模式。
教师是最了解学生,学生也是最信任教师的。通过教师辅导组,专班能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各类生活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隔离第 2 天,学生们普遍反应吃不饱、早中晚 2天伙食重样等问题,内外点位长通过及时和酒店食堂对接,科学调整三餐,合理配比肉菜,增加包子、饺子、馄饨、麻辣烫、拌面、面条等花样,师生们纷纷表示工作人员很费心,花样多味道还好。“有老师的陪伴,有工作人员的照顾,我一点也不慌,我会坚持到隔离期满的”一位学生这样说到。3 月 26 日 21 点左右,一名同学感觉气短胸闷和嗜睡,通过辅导组联系了专班,3 名医护人员立刻打电话询问情况并第一时间现场对学生问诊检查,为学生提供了氧气瓶,等学生情况有所好转后才离开,忙碌过后已是深夜 12 点。3 月 30日,一名同学因为长时间的隔离生活,心态出现了一些波动,医护组第一时间对其身体状况进行了健康监测,行政保障组
立即安排 2 名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提供了八宝粥、自嗨锅、酸辣粉等,帮她调剂生活,缓解压力。针对出现身体状况的同学,专班每天安排专人对她们进行健康检查,早中晚三次情绪疏导,形成工作台账,有事随叫随到。
通过辅导组牵线搭桥,各保障组各司其职,构建了一个“困难有人管、需求有人应、说话有人聊”的温馨“大家庭”。各组践行“细心、暖心、爱心”服务理念,第一时间疏导学生情绪、解决生活所需。“你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天准时为我们送来热乎乎的饭菜和生活用品。我们特别想看到你们真实的样子,却只能隐约看到你们的眼睛,但我们知道你们一定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彼此未曾相识,但这一刻我们的心却是在一起的…”全体教师、学生在信中这样写到。
逆行的背影忙碌而充实,奔波的脚步匆忙而坚定,虽然隔离点的工作很累很苦,但逆行者们始终一往无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隔离点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篇2
为全面做好全校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各级部门应急预案要求,经学校研究,现将我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总结如下:
一、延期开学期间师生安排
延期开学期间,学校领导班子按正常时间值班,每日确保一名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在校值班,负责人要亲自值班带班,领导班子成员要保持工作网络、电话24小时畅通,随时保持联系。教职工上班时间根据区教体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通知而确定。
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班级群等各种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和健康生活知识。学校充分利用钉钉、QQ、微信等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支持。全体教职工强化政策学习,尤其是国家、省、市关于教师师德、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学习,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延期开学期间部门职责
延期开学期间,任何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返校,严禁利假期组织学生到校违规补课,一律停止各类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人群集聚性活动。制定并落实《学校延期开学期间远程学习教育服务工作实施指导方案》。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学。延期开学期间,各学科确保停课不停学,授课以网络授课形式为主进行。
教学部门组织优秀师资力量提前备课、录制延期开学期间学习课程并推荐免费学习平台及平台操作指南,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搭建起“空中课堂”,充分利用网上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做好学生线上学习指导,开展网上授课、在线答疑、网上提交批改作业等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与开学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同时,要求学校根据网络学习的特点,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延期开学期间本着提高学生修养、夯实学生基础、提升学生技能的目标开展各项工作,以学生成人为最终目标,在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关注德育教育、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防疫情教育,各个教研组根据各自特点,鼓励开展同唱一首歌、共赏一部电影、帮家里做家务、疫情防控相关有意义的活动。在知识传授中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加大作业反馈量,打好学生基础,提升学生学习信心。
有条件的教研组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网络平台、学生自备技能训练耗材等方式提升学生技能,对于不具备条件的教研组技能课程和理论课程以模块、章节为单位进行组内微调,加强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待疫情解除后,学校将及时恢复正常秩序,并统筹周末、寒暑假时间安排,保证学生在校学时不减少。
三、正式开学的各项防控工作
学校正式开学通知发出后,由工会和学生处逐一排查,凡是有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头痛等症状或接触过疫区人员未超过14天的师生,不得返校;待身体完全康复或超过隔离时间后,经相关处室、专业部、班主任确认,报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方可返校。
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保证总教学时长不减少;学期开始后,原则上实行“零起点”教学,线上教学不得替代假期后课程教学。要通过网上教研、视频会议等方式,组织教师备好课。
开学集中开展防疫教育。制定并落实开学预案,建立健全晨检报告、值班值守、信息报送、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培训,做好必要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组织开展校园集中消毒,精心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开学第一周,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一次集中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组织开展一次集体心理辅导。
隔离点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安全生产工作,4月7日,区应急管理局对防疫集中隔离点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守牢安全底线。
检查组一行先后来到扬州辰茂京江酒店和江苏长青国际酒店隔离点,与隔离点点长和酒店相关负责人深入了解隔离点消防设备设施、安全通道等相关情况,并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组强调,疫情防控隔离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关乎隔离场所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要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落实好主体责任和安全管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为疫情防控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检查组要求,各隔离点要加强安全风险管控,进一步完善防疫应急预案和消防应急预案,隔离点负责人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切实管控隔离点安全风险,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红线,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隔离点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篇4
面对新一轮疫情来袭,为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城关区委区坚持“至上、生命至上”高站位谋划、高效能指挥、高质量推动。集中隔离点管控专责组闻令而动,第一时间进入作战状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精细管控、统筹协调。专班集结、岗前培训,迅速投入工作。50支专班队伍忠于职守、默默付出,舍小家为大家,在病毒和群众之间筑起了阻断疫情传播的坚固堡垒。
一、内防外守
实现隔离管控“双闭环”
针对病毒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隔离点首先建立管控内环,全体人员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取长补短,开展信息摸底、环境消杀、核酸检测、医废处置、安全巡视等,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安全、消杀、物资管理、医废收集转运、值班值守等制度并严格执行。特别是有驻点经验的干部再上“疫”线,在内点位“以老兵带新兵”的方式,加强对新加入人员的培训,使大家尽快熟悉的工作环境。同时,外点位抽调具有疫病防控经验的骨干,迅速建立了管控外环,制定外围执勤、消杀消毒和信息安全管理等
制度,并联动辖区公安民警、退役军人、物业保安等多方力量,切实落实集中隔离点值班值守工作。通过内防外守,快速反应、四方联络,实现了隔离管控“双闭环”。
二、双管齐下
构筑智慧管控“双保险”
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隔离点安装了“云苑管家”门磁系统和移动“和家亲”监控系统。智能门磁是一套探测门有没有发生移位的设备,在防疫集中隔离点进行健康监测的人员打开装有智能门磁的房门,只要门缝宽度超过1.5厘米,门磁就会感应到并生成报警信息,发送到疫情防控管理人员的手机中,提醒管理人员注意或跟踪隔离人员的开门行为。移动“和家亲”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分区域管控,先进的人形识别技术一旦检测到人员出入,网格管理人员的手机APP就会弹提醒,便于管理同时也是提取证据。同时声音和画面的异常信息也会第一时间传到到手机,形成24小时预警,避免漏报。
通过“云苑管家”和“和家亲”两大系统助力,不但能进行语音通话,而且实现了人形、声音和画面变化的异常监测,给管控上了“双保险”,真正做到无盲区全覆盖,360度全方位守护,大量节省人力,阻断每一个让病毒外传可能性。
三、“疫”心一意
组建点位温馨“大家庭”
为更好彰显人文关怀,XX酒店隔离点专班结合现有资源,通过对接甘肃农业大学,将隔离点的4名教师组成辅导组,建立了以“辅导组”为中心,医护保障组、水电保障组、行政保障组、外围保障组相互配合的运行模式。
教师是最了解学生,学生也是最信任教师的。通过教师辅导组,专班能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各类生活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隔离第2天,学生们普遍反应吃不饱、早中晚2天伙食重样等问题,内外点位长通过及时和酒店食堂对接,科学调整三餐,合理配比肉菜,增加包子、饺子、馄饨、麻辣烫、拌面、面条等花样,师生们纷纷表示工作人员很费心,花样多味道还好。“有老师的陪伴,有工作人员的照顾,我一点也不慌,我会坚持到隔离期满的”一位学生这样说到。3月26日21点左右,一名同学感觉气短胸闷和嗜睡,通过辅导组联系了专班,3名医护人员立刻打电话询问情况并第一时间现场对学生问诊检查,为学生提供了氧气瓶,等学生情况有所好转后才离开,忙碌过后已是深夜12点。3月30日,一名同学因为长时间的隔离生活,心态出现了一些波动,医护组第一时间对其身体状况进行了健康监测,行政保障组
立即安排2名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提供了八宝粥、自嗨锅、酸辣粉等,帮她调剂生活,缓解压力。针对出现身体状况的同学,专班每天安排专人对她们进行健康检查,早中晚三次情绪疏导,形成工作台账,有事随叫随到。
通过辅导组牵线搭桥,各保障组各司其职,构建了一个“困难有人管、需求有人应、说话有人聊”的温馨“大家庭”。各组践行“细心、暖心、爱心”服务理念,第一时间疏导学生情绪、解决生活所需。“你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天准时为我们送来热乎乎的饭菜和生活用品。我们特别想看到你们真实的样子,却只能隐约看到你们的眼睛,但我们知道你们一定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彼此未曾相识,但这一刻我们的心却是在一起的…”全体教师、学生在信中这样写到。
逆行的背影忙碌而充实,奔波的脚步匆忙而坚定,虽然隔离点的工作很累很苦,但逆行者们始终一往无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用大爱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
隔离点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篇5
“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谢你们……”5月17日,在襄城县实验学校集中隔离点一号公寓,刚刚把早上的营养餐分发完毕的志愿者王洋看着手机上隔离人员感谢的话,连续忙碌几个小时的疲惫一扫而光,内心被幸福填满。
襄城县实验学校集中隔离点的日常写照,是襄城县全县集中隔离点的缩影。此次疫情发生以来,襄城县坚持把集中隔离点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大风险,始终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扎实做好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消毒消杀、业务培训、问题整改、服务保障、人文关怀、永久性建设等工作,坚决守住集中隔离点交叉感染和安全事故“两条红线”,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集中隔离点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屏障,也是隔离人员临时的家,因此规范管理至关重要。襄城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全县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工作推进会,定期听取各集中隔离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分析研判集中隔离点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该县建立了“六个一”工作机制,即成立一个集中隔离点管控督导组、成立一个临时党支部、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干部任集中隔离点点长、明确一名科级干部作为集中隔离点的联络员、明确一家医疗保障医院、明确一个服务保障单位,全力确保集中隔离点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在疫情防控的实际工作中,襄城县编印《襄城县集中隔离点工作手册》,收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疫情防控核心技术规范(试行)》等规范性文件,为集中隔离点开展工作提供遵循和依据。全县16个集中隔离点均成立工作专班,每天组织召开工作日例会,重点抓好规范服用中药、消杀等12个关键环节,确保集中隔离点规范、安全、有序运行。
为进一步加强集中隔离点管理,规范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消毒工作,确保集中隔离点应急启动时工作人员熟练、规范开展隔离工作,襄城县对16个集中隔离点的340余名医护及工作人员开展线上业务培训,强化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掌握,提升医护及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和疫情处置能力;组织召开全县集中隔离点制度规范培训会,对各项制度进行全面讲解,要求各集中隔离点对照现有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补充,形成“以制度管人、按流程工作”的良好氛围。
为切实满足疫情防控期间隔离场所保障需求,及时有效遏制突发疫情扩散蔓延,襄城县在每个隔离点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隔离点规范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不出问题纰漏。安排专人每天抽检集中隔离人员食材,确保隔离人员“舌尖上的安全”。此外,襄城县还结合隔离人员实际情况,贴心定制清真餐和儿童餐,针对过生日的小朋友,定制生日蛋糕,让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感受家的温暖。
与此同时,襄城县由各分包隔离点县级领导干部牵头,组成若干慰问小组,对隔离点入住人员每两天至少开展一次电话慰问。从县直各单位择优选派112名能力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火速支援集中隔离点,制定《关于对进住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进行关心关爱的提醒函》,全力做好坚强后盾。
隔离人员的安全感不仅来源于温情的服务,还源自集中隔离点严格规范与科学的管理。为此,襄城县对新建、新启用和入住人员较多的隔离点,进行实地督导,了解工作进度,现场解决问题,确保工作成效。成立2个督导组,每天对全县集中隔离点进行一轮督导,制定《襄城县集中隔离点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事项、整改时间及责任人,实行“挂账销号”制度,确保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