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度工作总结 篇1
工作中,该同志一直以社勘部所提倡的“五个不能”作为自己工作质量的标准:一是本职工作不能在我手里出现差错;二是领导交办的事不能在我手里耽误;三是承担的项目不能在我这里出现积压;四是来的客户不能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五是大队的形象不能因为我受到损害。在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工作。
该同志在工作之余始终坚持自身专业技术及文化素质的提高,本年度顺利进入了成都理工大学进行为期3年的工程硕士在职学习。该同志在工作中也不忘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参加贵州省第九届“新长征”文艺创作活动过程中,该同志的作品《五指峰》获优秀奖,并同时在《杜鹃花》杂志发表。该同志在完成单位交办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勤于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总结思考,其所写的《关于地勘实体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及解决方案的初步设想》对单位项目质量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xx年度该同志完成工作任务如下:
1、威宁县煤矿普查(基金项目),完成地质填图20平方公里,钻探工作量1444.09米,同时完成了相应的地层剖面测量、老硐调查、勘查线测量填绘等矿区普查野外工作;
2、完成了威宁县煤矿普查、道真铝土矿普查探矿权报盘工作;
3、完成了普安县煤矿、大方县铁矿详查探矿权延续等设计工作;
4、完成了遵义市水库压矿评估、盘县煤矿地灾评估等评估工作;
5、参与了遵义县、习水县、开阳县煤矿三个省基金项目普查设计工作。
希望该同志在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对一年来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和进一步提高。第一,由于工作年限较短,工作经验相对欠缺,专业知识不系统,欠全面,专业技能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在工作中表现为对多数地质现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二、需要时刻怀着谦虚、谨慎的态度,遇到问题,在力求自身解决的同时,要虚心向各老一辈地质专家请教,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在遇到比较棘手的难题及疑问时,要多向单位领导请求指导,力求完善的处理问题,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第三,由于社勘部的工作与国土管理部门及业主的交流、沟通较多,在努力完成项目成果资料编制的同时,还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及精力与相关部门及业主进行交流和沟通,交际能力与专业技能同样重要,需要不断的历练才能有望提高,以更好的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
地质年度工作总结 篇2
徐州市地质学会20__年在徐州市科协的领导和指导下,在挂靠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以及市内有关部门关心与支持下,经过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学会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紧密联系徐州市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按时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学术报告会暨徐州市地质学会学术年会”。该报告会由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和徐州市地质学会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的35位地学专家、教授和地质工作者以及研究生、本科生800多人参加了该次学术会议,论坛研讨内容涉及汶川地震灾害评价、煤炭与煤层气资源、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与矿井水害防治、生物医学工程与分析测试技术等各个领域,学术气氛浓厚,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灾害防治和地勘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年来,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院士作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达16场(次)。
一年来,我会会员在国内外各种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部。
积极参加市科协组织的市级优秀科技论文的'申报评选工作,同时,积极申报省部级和国家级的科技科研奖。一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6项,其它各种奖励18项。
2、科普宣传影响较大,扩大了学会声誉
20__ 年4 月22 日是第38 个“世界地球日”。市地质学会积极举办各种活动,隆重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认识地球 和谐发展”。我会认真布置和安排了今年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的内容和计划。4 月22 日当天,我会联合资源学院水文与水资源研究所,980青年志愿者协会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在徐州市街头设立科普宣传咨询点,挂出横幅标语和气球,展出宣传展板,散发宣传小报和宣传画,有关地质矿产、环境地质专家和教授分别在宣传点进行现场咨询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围绕着地质与资源、地质与生命、地质与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与城市及地质与奥运等议题展开,并结合我市地质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实际情况,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讲解地质矿产和环保知识、特点、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宣传善待地球、持续发展的意义。过往群众认真观看宣传图板和小报,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科学意识,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在3月22日的世界水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我会都能发动专家、教授、相关专业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增强民众对地球、对环境、对我们家园的保护意识。
在今年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我会积极行动起来,先后两批,共组织15人的地质专家赴灾区茂县、北川等地开展灾害评估和地震地质地貌情况考察,查明灾害类型规模,在次生灾害的危害和危险性基础上提出治理方案,并形成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考察报告,为灾区灾后重建贡献了我们的力量。
充分利用中国矿业大学自然历史陈列馆的各项展品,面向淮海经济开发区,积极开展地质科普教育,为淮海经济区的地学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学会自身建设和其他工作有序进行
一年来,我会的自身建设和其他日常工作正常有序进行,认真积极地参加市科协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召开学会的理事会议,研究和布置有关工作,各理事单位之间,保持经常的联系和沟通,及时通报各理事单位间的相关活动情况,相互支持,相互参与,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可利用的资源,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年来我会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学会工作创新力度不够。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学会与一些会员单位联系沟通不够,学会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广大会员的普遍参与度尚显不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大胆实践,继续发扬敬业和献身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和解决。
地质年度工作总结 篇3
一、基本情况本辖区内共有x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分布在全镇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和xx村共6个行政村内,辖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变化多样,地质环境脆弱,一旦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
二、主要成效
(一)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为确保这次应急演练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相关部门协调的一体性,xx镇应急中心组织这次演练提前召开了协调会议。会议内容是:
(1)介绍演练工作方案;
(2)向当地群众讲解掌握地质灾害前兆、监测方法、报警方式、撤离路线等有关知识;
(3)讨论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征求参会人员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群测群防意识。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镇成立了由镇长x任组长和演练总指挥、分管领导 、任副组长和现场总指挥、由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由镇(镇)武装部牵头,镇(镇)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民政办、国土所、卫生院等相关部门组成成员单位,各村负责人和监测员以及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避险暨防汛减灾指挥部,并明确了各组工作职责,其工作职责如下:
(三)周密细致认真总结
1.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演练工作结束后,召开总结工作会,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针对演练工作方案在演练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疏忽和不足,需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工作方案。
2.将应急避险演练过程在镇村干部会议上组织学习、推广经验。
3.继续加强定期不定期开展组织地质灾害避险暨防汛减灾群众再学习、再提高。通过对地质灾害避险暨防汛减灾的演练,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落实人员、经费,保障了应急避险演练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体制建设模版,建立完善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运行。
三、应急避险演练效果分析这次对地质灾害避险暨防汛减灾演练的主要做法是:
我镇在汛前汛中根据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趋势,确定了地质灾害监测点,落实了检测点的防灾预案,发放了地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同时,与各隐患点村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落实了责任人,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格局。通过落实责任制形式,明确了隐患点的具体责任人和监测人,保证了各隐患点的变性特征能及时被捕捉,有效地指导村组和受威胁群众防灾避险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群众对地质灾害避险暨防汛减灾知识了解太少,缺乏一定的地质灾害自我识别、自我监测、自我预报、自我防范、自我应急、自我救治的能力。
(二)部分群众对应急避险演练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互相配合不够。
(三)演练方案有待于更进一步完善和添置措施。
(四)部门联动意识不强,需进一步加强配合与协调。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在地质灾害避险暨防汛减灾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村民小组会、广播、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暨防汛减灾宣传资料、工作会议、拉挂横幅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避险暨防汛减灾避灾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
(二)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报预警。根据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信息,自然资源规划所和各村监测员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力度,对重要隐患点要强化雨中、雨后监测,随时掌握地质灾害险情动态发展趋势,健全地质灾害避险暨防汛减灾预报预警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
(三)进一步开展非汛期和汛期地灾隐患点排查工作。自然资源规划所及镇应急办要对全镇每个村进行逐一认真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点认真登记造册,必须撤离的要告知群众坚决搬迁避让,必须治理的要采取果断措施紧急处置。对现场无法处置的必须向镇党委、政府领导报告请示,以便镇党委、政府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反馈信息,请求解决。
(四)进一步落实汛期巡查值班等各项制度。各村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明确汛期值班人员、值班住址和值班电话,加强对全镇地灾隐患点的巡查和排险。并坚持24小时专人巡查值守,对有灾不报、大灾小报或谎报乱报灾情的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进一步继续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暨防汛减灾应急避险演练工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防灾、抗灾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这次统一指挥、统一安排、统一协调进行的地灾灾害避险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为今后的地质灾害避险暨防汛减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地质年度工作总结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生产技术部的地质技术员徐栋。工作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以成为一名优秀地质技术员作为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始终以现场第一手资料编录为本;以规范准确的完成图件为原则;在领导和同事的协作配合下顺利的完成了年度工作,现对本年地质工作作一个回顾总结:
一、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端正做人、做事良好态度。
红山南金矿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干工作先做人”的原则,所有我们不断学习,戒骄戒躁,虚心谨慎,接受前辈和部门领导的教导,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端正做人、做事应有的正确态度,为自己各项工作的开展作好铺垫。
二、加强业务及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处理技术业务工作能力。
认真学习金矿相关的规程措施和矿井地质规程,通过对《矿井地质规程》的学习认识到,矿井地质在工作中的要求。矿井地质是指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采结束为止这一期间的全部地质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矿井的一切采掘工程都必须以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为此,必须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更好地研究与解决煤矿生产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以适应矿山生产建设的需要。必须支持为生产服务的方向,根据矿井不同地质条件,按照生产建设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必须坚持现场观测和综合分析并重的原则。实见资料必须准确、完整;预测资料必须有理有据,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三、今年工作内容。
(一)地质工作方面:
对20xx年工作的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A、对12中段勘探线位置及勘探线中间位置处的穿脉进行现场编录,统计好矿体的产状;
B、对12中段的穿脉矿房以及天井矿堆采取化学样及时的了解掌握各个穿脉、天井以及矿房的品味情况;
C、制作相应手工及其电子的穿脉素描图及中段平面图及其纵投影图;
D、探采工程的化学样品品味进行样品登记和电子版的化学样品登记表的编制;
E、结合化学品味及其矿体产状变化对矿山的探采给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
F、计算储量,掌握储量动态,提高储量级别,设法扩大矿井储量,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的意见
通过了解矿区地层、地质构造、岩层和矿体的变化规律,初步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提供矿井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采掘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二)生产矿井安全管理工作方面:
是一名地质人员同时作为一名安全管理人员。在矿长的带领下,做全面的安全工作。每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A、三号井提升系统的检查,包括钢丝绳的磨损、刹车皮、电线的老化、井口气体装置的摆放、信号安全、井壁浮石、出渣安全勿过满,不能用钢丝绳吊大块渣等以及火工品的安全管理安全检查。
B、二号井的采场安全,顶底板结构是否稳定、天井浮石、采矿时天井与联络道的桥接安全、放炮安全及C0的检测以及下部矿石膨住时的处理安全等。
C、日常出渣安全的监督检查主要是巷道顶壁的浮石、独头巷道通风安全、坑道里出渣防止悬石滚落。
D、盲竖井的提升检查,钢丝绳天轮地轮,井架的`焊接稳固。2号井的提升,井壁浮石井口推车安全等。
四、矿山地质情况与储量计算
(一)蚀变岩特征
红山南矿化蚀变带(蚀变糜棱岩)普遍具褐铁矿化,岩石多呈褐红色土状,并见有较多的细粒自形立方体状及他形细粒状褐铁矿化黄铁矿,一般金含量在0.2—0.96×10—6之间,局部矿化强烈地段金含量大于1×10—6。
由中心向两侧岩性分别为:金矿化石英脉—矿化蚀变糜棱岩—糜棱岩化岩石—碎裂岩—原岩。其中金矿化石英脉宽度0.1—1.1米,多在0.4—0.8米之间;矿化蚀变糜棱岩宽度从1—5米不等,一般宽度在2—3米之间;而糜棱岩化带宽度则多为5—10米,局部可达15米(包括石英脉及蚀变带)以上,其原岩岩性因矿化石英脉与地层存在一定的交角而在不同部位有所不同,主要有:斜长花岗岩、闪长岩、英安岩、流纹岩局部可见花岗细晶岩及火山角砾岩(角砾凝灰岩)。
(二)矿体特征
地表含金石英脉分布在4—35线,长440米,平均宽度0.715米,含金最高74.19×10—6,平均5.75×10—6.7中段以上采空区主要位于35—0线,长约400米,8至9中段矿体有向西倾斜的趋势主要位于7—43线,长约400米,10、11中段矿体有向东方向的延伸,10中段向东延伸40米,11中段向东延伸50米,截止20xx年12月,共开采原矿矿石量约215278吨,金金属量1029.029千克,金平均品位4.15×10—6,平均厚度0.62米。
10中段以下勘查区主要位于43—0线,长约400米,19线ZK19—3钻孔控制矿体斜深达610米,距地表垂距约564米,基本控制14中段,ZK19—2钻孔控制斜深达729.79米,对16中段以上进行了控制。19线两侧以80米线距分别于11线和27线进行了钻探,有效的对16中段以上19线两侧的矿体加以控制。勘查区(9中段以下)共计算矿石量153499.36吨,金金属量499.22千克,金平均品位3.79×10—6,平均厚度0.69米。
综合采空区、勘查区数据,计算出AuⅠ矿段金平均品位4.00×10—6,品位变化系数126.37%,有用组分金元素分布较均匀;平均厚度0.64米,厚度变化系数47.11%,厚度稳定。
AuⅠ矿段矿体形态总体在走向、倾向上均具较好的连续性,但探采过程中位于
10、11及12中段15线东侧见10—15米无矿带,但是有构造70—80cm,7—15线局部矿体厚度变化较大的情况,可能对下部采矿造成一定的影响。局部的分支复合、尖灭无矿地段均较小,对矿体整体在走向、倾向上的连续性影响较小。
(三)储量计算
AuⅠ矿段(七中段以下)估算(333+122b)资源量:矿石量201424吨,金金属量693.07千克,其中(333)类资源量:矿石量82479吨,金金属量201.06千克;(122b)类资源量:矿石量118945吨,金金属量492.01千克。
AuⅠ矿段(七中段以下):矿区12中段以上采空区共开采原矿矿石量93578吨,金金属量428.91千克,金平均品位3.68×10—6,平均厚度0.71米。11中段以下勘查区保有储量117089吨,金金属量314.25千克,金平均品位4.12×10—6,平均厚度0.82米。综合采空区、勘查区数据,计算出AuⅠ矿段金平均品位3.90×10—6(矿石量加权),平均厚度0.77米(算术平均)。
五、下年度工作安排
A、针对目前已探采的地质情况进行下一年度的红山南金矿探矿设计。给公司探采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B、绘制提供设计图纸。
地质地质小组:徐栋
20__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地质年度工作总结 篇5
市规自局:
根据简自然资函文件要求,为做好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降低地质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镇立即组织人员,再次对隐患点进行核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
关于地质灾害整改情况的.工作总结
受强降雨影响,为进一步切实做好雨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因降雨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镇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彻底摸清灾害地点,明确工作任务
(一)严格汛期值守,确保防灾信息畅通
各村(居)严格执行汛期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灾(险)情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村(居)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人员保持小时通讯畅通,确保防灾信息及时传达到位,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二)强化宣传培训应急演练
要充分利用灾害隐患点排查、宣传月活动以及采取广播、宣传栏、宣传册等多种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宣传和讲解工作,各村(居)及派出所、卫生院等相关部门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全民识灾、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动态巡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群测群防、群专结合”是防御地质灾害的根本方针。加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工作力度,落实专职监测人员、监测责任人、防灾责任人,将“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威胁群众手中,明确避险场所,疏散路线,建立抢险救灾应急队伍,并及时将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信息和防灾措施向老百姓进行公示,使群众心中有数,全面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我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高度重视,加强巡查,确保不让雨后地质灾害造成人员安全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