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总结 > 院感科工作总结(精选13篇)

院感科工作总结

时间:2025-04-04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1

  上半年院感工作主要围绕市质控中心督导检查存在问题,逐步完善各项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监测工作:

  1-6月医院感染病例发生13例,发病率为0.62%,病原学送检率84.6%;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中留置尿管53例次,尿管使用率3.27%,发生尿路感染1例,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是1.49%;外二科出现1例二类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85%。共检出多重耐药菌患者2人次,按照要求进行隔离诊治。按照计划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将数据上传至全国感控基地。

  二、手卫生:

  上半年抽查手卫生时机558次,实际实施464次,手卫生依从性83.15%,时机主要是接触患者或清洁/无菌操作前依从性差;正确率77.59%,主要存在洗手法执行时间不足15秒,个别人六步洗手法不正确。

  三、培训:

  1、院内:对新招录人员进行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14人次,且考核合格;针对xx年职业暴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专家来我院授课,提升医护人员防控水平;根据临床科室需要深入科室进行针对性的培训4次(内容流感防控、手卫生、医疗废物、安全注射、感染病例诊断、横断面调查)。

  2、院外:11人次参加市区组织的培训会议;参加市质控中心组织的研修班人员5月份通过考核。

  四、重点环节管理:

  1、手术室:1月份对手术室空气进化设施进行维护-更换过滤网,经洁净检测及空气培养结果合格后重新开展手术;针对质控中心专家提出的手术室存在的器械清洗等问题逐一进行整改。

  2、胃镜室:根据天津市内镜质控要求对我院的消毒记录进行规范。

  3、口腔科:选派3人次分别参加医大口院组织的培训,提升口腔科感染防控意识。

  4、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演练:4月份进行了演练,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相关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明确各科室职能,完善机制,提高临床科室的鉴别能力,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危害,保障医疗安全。

  五、修订相关制度:

  依据院感相关规范及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与我院现有的制度流程进行对照,不断完善我院的.相关制度。

  院感科年度工作总结

  上半年,医院院感科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领导及指导下,根据今年院感科的工作目标及计划,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工作

  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及反馈,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出院病例,院感科进行不定期抽查,上半年医院感染病例13例。

  二、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严格遵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院感科每月对灭菌物品抽样做细菌培养,使无菌物品灭菌率达100%。

  三、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院感科每月对全院住院病人及出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汇总、上报、反馈,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工作

  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定期进行监测并抽查,对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等尽量采取使用一次性,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五、加强手卫生

  院感科每月对各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及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考核,各科护士长负责检查指导,真正切断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疾病之途径。

  六、加强重点科室规范管理

  规范各科室的布局,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标志清楚,分界明确,对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不定期督查,加强无菌观念意识,提高无菌操作技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将医院感染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七、开展目标性监测

  从1月起在外科开展I类切口(甲状腺、疝气)的目标性监测,每月汇总分析,无1例I类切口感染。八、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在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督导,实行严格交接,各坏节登记、交接、签名明确,各科室均有弹簧称,每科交接时称重、登记,医疗垃圾专管人最后统计,各个环节专人负责,出现问题,追查责任,院感科不定期对垃圾暂贮地进行检查,保证了医用垃圾不流失。

  八、加强对全院灭菌剂及消毒剂的监测

  院感科每月对灭菌剂进行采样,每季度对消毒剂采样,合格率在100%十、上半年进行了全院性的院感知识培训一次,开院感质量分析会议一次,较圆满的完成了上半年的院感任务。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2

  1、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院感科增加一名临床药师负责抗菌药物管理,并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

  2、重新修订各项医院感染管理SOP。

  3、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全年组织全院职工培训5次,实习生培训2次,全院卫生员培训1次、外来器械商培训1次,外派省厅培训3人次。

  4、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ICU、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血透室、介入室、胃镜室、口腔科、检验科、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真开展手术部位、ICU、细菌耐药、多重耐药菌等目标性监测,并按时限要求上报省感控中心。认真做好院感病例监测,建立了发热病人体温监测单,及时发现院感病例,减少院感病例漏报。

  5、年初受卫计委的委托筹备萍乡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组建工作,于4月9日成立并挂靠我院,成为江西省第三家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萍乡市第一家质量控制中心;并成功举办了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培训班”,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院感分管院长、专兼职人员、医护等400余人参加,发放资料200余本。

  6、5月-7月开萍乡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汪美玲带领中心成员开展了“全市基层医院院感防控知识技能基层行活动”,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咨询与帮扶。并通过此次行动,按照省质控中心15-18号文件精神,根据本市实际情况,规范了全市胎盘流向登记本,死婴、死胎的处置以及手术取出植入物(钢板)的处置,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推动和提高了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和水平。

  7、7月-10月为各级基层医疗机构院感专职人员培训20人次。内容包括:手卫生、安全注射、职业暴露、医疗废物、消毒隔离等知识。

  8、9月23日承办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技能比武,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医师、护士、村卫生所村医共计30名选手参赛,评出团体及个人一、二、三等奖,并组织优秀选手5名进行强化训练,10月30日赴南昌参加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技能大比武,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个人总分第一名1个,个人总分第二名1个,优秀奖2个,个人单项第一名3个,个人单项第二名1个的骄人成绩。

  8、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每周与药剂科下科室抽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干预并督促整改。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每一例病例均下科室督导防控措施落实的情况,通过晨会交班,现场培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知识,提高医、护、工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

  8、按照《江西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与临床用血管理检查标准》、《江西省呼吸科、检验科、产科建设检查标准》对各科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9、按照《江西省医疗废物管理项目》要求,落实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院感科及时组织全员培训,与护理部合共同制定相关规定:减少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严格医疗废物分类,将传染科未被污染的输液瓶、一次性无菌物品外包装及废弃纸盒归类为生活垃圾,尽量减少医疗废物;推广使用电子血压计,改用75%的酒精消毒体温计等,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导科室整改。制作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宣教图片与展板,做到全院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10、强化手卫生制度管理及监测:每季度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手卫生依从性。

  院感科

  --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3

  1、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院感科增加一名临床药师负责抗菌药物管理,并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

  2、重新修订各项医院感染管理SOP。

  3、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全年组织全院职工培训5次,实习生培训2次,全院卫生员培训1次、外来器械商培训1次,外派省厅培训3人次。

  4、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ICU、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血透室、介入室、胃镜室、口腔科、检验科、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真开展手术部位、ICU、细菌耐药、多重耐药菌等目标性监测,并按时限要求上报省感控中心。认真做好院感病例监测,建立了发热病人体温监测单,及时发现院感病例,减少院感病例漏报。

  5、年初受卫计委的.委托筹备萍乡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组建工作,于4月9日成立并挂靠我院,成为江西省第三家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萍乡市第一家质量控制中心;并成功举办了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培训班”,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院感分管院长、专兼职人员、医护等400余人参加,发放资料200余本。

  6、5月-7月开萍乡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汪美玲带领中心成员开展了“全市基层医院院感防控知识技能基层行活动”,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咨询与帮扶。并通过此次行动,按照省质控中心15-18号文件精神,根据本市实际情况,规范了全市胎盘流向登记本,死婴、死胎的处置以及手术取出植入物(钢板)的处置,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推动和提高了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和水平。

  7、7月-10月为各级基层医疗机构院感专职人员培训20人次。内容包括:手卫生、安全注射、职业暴露、医疗废物、消毒隔离等知识。

  8、9月23日承办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技能比武,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医师、护士、村卫生所村医共计30名选手参赛,评出团体及个人一、二、三等奖,并组织优秀选手5名进行强化训练,10月30日赴南昌参加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技能大比武,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个人总分第一名1个,个人总分第二名1个,优秀奖2个,个人单项第一名3个,个人单项第二名1个的骄人成绩。

  8、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每周与药剂科下科室抽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干预并督促整改。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每一例病例均下科室督导防控措施落实的情况,通过晨会交班,现场培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知识,提高医、护、工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

  8、按照《江西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与临床用血管理检查标准》、《江西省呼吸科、检验科、产科建设检查标准》对各科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9、按照《江西省医疗废物管理项目》要求,落实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院感科及时组织全员培训,与护理部合共同制定相关规定:减少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严格医疗废物分类,将传染科未被污染的输液瓶、一次性无菌物品外包装及废弃纸盒归类为生活垃圾,尽量减少医疗废物;推广使用电子血压计,改用75%的酒精消毒体温计等,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导科室整改。制作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宣教图片与展板,做到全院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10、强化手卫生制度管理及监测:每季度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手卫生依从性。

  院感科

  XX年XX月XX日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4

  1、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今年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负责,配备了专职预防保健人员,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制定了各科院感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医院管理会议,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针对各部门的反馈意见,及时正确指导及处理。增强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认真学习传染病的防治法,完善疫情报告制度

  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完善了《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报告奖惩管理制度》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发现传染病病人,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及时进行电子网络报告。今年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

  3、强化消毒、灭菌意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组织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学习新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各科室的注射、穿刺、采血器皿保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应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立即销毁,并做详细记录,杜绝2次使用隐患,我院对所购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了备案制度。

  科室所有的诊疗器皿,均标有明确的消毒更换日期和详细的记录。

  全院严格执行紫外线消毒制度,对消毒时间、地点均有严格要求,并认真做好记录,对所有紫外线灯管每周进行擦拭消毒,即保证了灯管寿命又提高了消毒效果。及时更换紫外线灯管,坚决保证工作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我院供应室对蒸汽压力消毒锅的消毒进行严格效果监测,按消毒规范要求,对所有消毒物品,每天每次均做BD试验,并做详细标记和记录,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为临时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医疗保障。

  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院感质量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我院今年在环卫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医疗废物用储备室进行了重新改造,使之达到的的卫生要求。对全院的医疗、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环节均有严格的交接,对所有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标识均有严格。重新设计了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对医疗垃圾的外运数量,有详细的登记和严密的.交接制度。责任明确,分工到人。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医疗废物处置的专业培训学习,使医疗废物的管理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务人员受伤害的机会,同时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民健康而做出努力。

  5、加强院内卫生环境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使患者就诊建立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建立了严格的卫生检查制度,开展了每月一次卫生环境大扫除的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灭蟑螂工作;改变了原来不良的用餐习惯。全体职工在食堂大厅就餐,餐后在食堂清洁间内清洗,杜绝了在科室就餐,污染科室卫生环境的问题。为提高卫生质量,院感领导小组对各科室仪容仪貌、科室卫生、消毒工作记录、消毒隔离、药品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做出了周检查、月检查、季检查的制度,促使院内感染管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6、开展多种形式院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为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普及医院感染、消毒技术、传染病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院感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案安排,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培训,做到了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学有记录、有笔记、有签到并进行现场提问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试卷考核,考核成绩归入个人档案。

  结束语

  本年度,我们院感领导小组在院组织和全体职工的支持下,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差距还很大,如对院内环境的监测,医务人员的手监测,抗生素使用调查等院感工作还未开展。我们决心在下一年度更好地开展医院院感工作。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提高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有力保障。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5

  感控科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表》定期在院内(包括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自查。现对本季度院感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如下。

  一、制定整改措施

  1、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由医务科负责。医院招聘1名执业医师作为院感专责人员,最近参加了广东省医院协会举办的《广东省医院感染基本理论及实用技能岗位培训班暨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岭南春季论坛》,经考试合格领取了医院感染管理岗位培训证书。

  2、重新调整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进一步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专责人员和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的职责;明确各职能科室,包括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药剂科、检验科和防保科的职责。

  3、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表,每周对各科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二、院感工作总结

  1、自查情况

  (1)组织机构建设。综合科落实比较好,已作出本科室控制医院感染工作计划与职责分工。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与操作规程。手术室的无菌观念较强。门急诊、综合科、妇产科普遍存在棉签开封后未标注开启日期、酒精、碘伏、生理盐水未标注开启日期,过期未作更换等问题,但经过自查反馈后,都得到改正。医护人员及保洁公司清洁人员未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进入产房的问题,经妇产科科主任及护士长的督促和教育,均得到较好的解决。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方面。各个科室治疗车上均配备有速干手消毒剂,落实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洗手制度。各治疗室、换药室等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2周用95%酒精擦拭,记录完善。

  (4)消毒效果监测。各科室均符合要求,使用中含氯消毒剂每天进行浓度监测并有记录,使用中戊二醛灭菌剂每周进行浓度监测并有记录。

  (5)医疗废物管理。防保科、妇产科、门急诊的生活垃圾桶内混有医疗垃圾,经自查反馈后,已改正。

  2、住院病例监测

  已监测45份住院病例,其中综合内科16份、综合外科9份、妇产科20份,未发现院感漏报。

  3、院感病例个案调查

  本季度发生4例感院感病例,其中妇产科1例,综合内科3例,均为呼吸道感染。医务科院感专职人员立即开展个案调查,核实情况。

  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本季度发生3起医务人员暴露,其中综合科2名护士、防保科1名护士。医务科已对职业暴露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理,做好个案调查登记,并追踪监测。

  5、院感培训

  做到每季度培训一次。

  6、医疗垃圾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

  各科室均做好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暂存间医疗废物存放较整齐,无污、血水外流;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医疗废物有交接记录。医疗废物运出后,能及时对暂存间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7、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供应室工作间干净整洁,有紫外线消毒记录及擦拭记录,记录规范。每一锅高温蒸汽灭菌都有记录,并有试纸监测。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门急诊、妇产科、儿保科均未作出本科室院感小组人员的分工及院感小组工作计划。

  建议:未做出院感小组的职责、明确分工、制定出工作计划的科室,请尽快落实。

  2、各科室有时会出现棉签、酒精、碘伏、生理盐水未标注开启日期,过期未作更换的情况。

  建议:各科室应随时注意棉签、酒精、碘伏、生理盐水是否标注开启日期,过期的是否已作更换。

  3、医疗垃圾包装物、容器上无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建议:医疗垃圾包装物、容器上应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4、盛装的医疗废物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不够紧实、严密。

  建议:盛装的医疗废物不要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应紧实、严密。

  5、各科室未能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未能做到合理应用,按指征用药。医务科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监管不到位。

  建议:各科室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做到合理应用,按指征用药。医务科应加大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监管力度。

  6、每月的环境监测未有很好地落实。

  建议:每月的环境监测应切实地落实好。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6

  我院在上级卫生部门领导和关怀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使我院院感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本年度未发生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现将20xx年度院内感染工作总结如下:

  1、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今年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负责,配备了专职预防保健人员,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制定了各科院感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医院管理会议,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针对各部门的反馈意见,及时正确指导及处理。增强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认真学习传染病的防治法,完善疫情报告制度

  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完善了《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传染病报告奖惩管理制度》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发现传染病病人,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及时进行电子网络报告。今年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

  3、强化消毒、灭菌意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组织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学习新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各科室的注射、穿刺、采血器皿保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应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立即销毁,并做详细记录,杜绝2次使用隐患,我院对所购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了备案制度。

  科室所有的诊疗器皿,均标有明确的消毒更换日期和详细的记录。

  全院严格执行紫外线消毒制度,对消毒时间、地点均有严格要求,并认真做好记录,对所有紫外线灯管每周进行擦拭消毒,即保证了灯管寿命又提高了消毒效果。及时更换紫外线灯管,坚决保证工作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我院供应室对蒸汽压力消毒锅的消毒进行严格效果监测,按消毒规范要求,对所有消毒物品,每天每次均做B-D试验,并做详细标记和记录,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为临时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医疗保障。

  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院感质量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我院今年在环卫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医疗废物用储备室进行了重新改造,使之达到环境保护的的卫生要求。对全院的医疗、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环节均有严格的交接,对所有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标识均有严格规章制度。重新设计了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对医疗垃圾的外运数量,有详细的登记和严密的交接制度。责任明确,分工到人。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医疗废物处置的专业培训学习,使医疗废物的管理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务人员受伤害的机会,同时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民健康而做出努力。

  5、加强院内卫生环境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使患者就诊建立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建立了严格的卫生检查制度,开展了每月一次卫生环境大扫除的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灭蟑螂工作;改变了原来不良的用餐习惯。全体职工在食堂大厅就餐,餐后在食堂清洁间内清洗,杜绝了在科室就餐,污染科室卫生环境的问题。为提高卫生质量,院感领导小组对各科室仪容仪貌、科室卫生、消毒工作记录、消毒隔离、药品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做出了周检查、月检查、季检查的制度,促使院内感染管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6、开展多种形式院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为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普及医院感染、消毒技术、传染病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院感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案安排,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培训,做到了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学有记录、有笔记、有签到并进行现场提问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试卷考核,考核成绩归入个人档案。

  本年度,我们院感领导小组在院组织和全体职工的支持下,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差距还很大,如对院内环境的监测,医务人员的手监测,抗生素使用调查等院感工作还未开展。我们决心在下一年度更好地开展医院院感工作。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提高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有力保障。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7

  20xx年在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大力协助、支持和配合下,根据院感及传染病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院感科修订并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与新建、改建建筑、布局设计,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手卫生的监测,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药械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医疗废物和废水的管理,重点工作是加强手卫生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的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对中心感染重点科室实行重点督查,不断加大重点环节质量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全年无医院感染及传染病暴发事件发生。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具体汇报如下: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注射室、口腔科、检验科、接种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手足口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发热门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了手足口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

  院感科对科室内的治疗室、化验室、接种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治疗室、口腔科、检验科、接种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重要采集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手、消毒液、无菌物品、合格率达到100%。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环境安全

  医院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置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医疗废物处置的管理规定,要求回收人员与临床医技科室严格交接、双方签字,用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装好后密闭转运。实行责任追究制,避免医疗废物流失,确保医疗安全。要求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各临床科室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置,有交接登记记录,医疗废物暂存点符合要求,符合五防规定,并严格落实清洁消毒措施。

  五、院感及传染病培训及考核

  进行5次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中心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培训内容为:院感基础知识培训,手足口病消毒隔离知识培训,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院感控制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等。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8

  一、在业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组织;具体由院感科负责执行;科护士长及监测员落实。

  二、完善消毒隔离各项制度,并督导落实;

  三、加强医护人员的在职教育对新分配、调入人员、实习学生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岗前培训。对科室新上岗的监测员进行操作监测培训。共培训达3次。

  四、20xx年组织各科监测员和全院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重点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防控技术等培训学习11次。

  五、每年组织全院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考试1次;要求及格率为85%。

  六、组织召开院感委员会12次。

  七、加强消毒隔离和院感监控管理措施的落实和奖惩制度的落实。

  1、每极度对科室消毒隔离大检查1次;并将检查和奖惩结果反馈给科室;

  2、每半年对全院紫外线灯管做强度监测1次。合格率≥85%。

  3、每月对处理后的污水总余氯监测1次。由于我院污水处理机器老旧,故污水总余氯监测不达标,低于4/L。

  4、各科室的监测员每月对本科室的空气、物表、消毒液、无菌物品,工作人员手指及卫生用品采样监测1次。院感科不定期采样监督检查;20xx年我院环境监测情况: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无菌器械保存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一次性用物使用率100%。

  5、严格监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今年我院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按上面的要求购买了专用的垃圾桶,周转桶。重新规划了污水处理与医疗废物处理场所。

  6、每月都开展目标性监测;主要是对外科、妇产科的手术切口部位;调查方法为前瞻性;主要收集兰尾炎、胆囊炎、子宫全切、剖宫产、腰椎间盘术等手术病例资料统计上报;发现手术切口感染后院感科会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解决方案,以防扩撒。

  7、开展一次现患率调查。20xx年我院的院内感染控制率0.14%。1类切口愈合率为100%。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9

  随着医学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医院感染不但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健康而且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使保健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现将医院本年度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指导院感办开展日常工作,第一注重依法管理,按照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断学习法律、规范,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各项政策法规,院领导强调依法行医,规范管理。由于院领导的重视和院感办主任认真负责的管理,我院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不断强化。第二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院领导重视重点科室的建设,对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科、检验科等重点科室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配置基础设施。第三把控制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作为工作重点,经常到临床第一线了解情况并检查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设法解决,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

  二、充实保健院感染组织机构

  根据卫生部规范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专职的院感工作人员,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医院成立的院、部、科室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起到了有效的职能监控作用,按照职责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每月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对质量检查结果组织讨论和考核,同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同时各科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每月向院感办报告住院病人的院内感染、消毒隔离监测情况,根据科室院内感染存在问题组织医务人员讨论;各级院内感染监控人员履行了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应职能,从而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规范、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的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检查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制度等。

  三、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结合本院实际,营造氛围,院感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和院内感染培训,并利用互联网及时了解国内外医院感染的现状和原则,控制方法的新进展,对全院医务人员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20xx年全年对我院医务人员及后勤人员培训考核4次,试用期人员培训考核2次,实习生、进修生培训考核2次。增强大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提高医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在全年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由于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科室的积极配合,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为提高我院的院感工作质量和成效,制订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我院各科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综合评分细则》,《院内感染自查质控反馈》,《院感质控员月考核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罚则》。定期或不定期对照我院的院感制度、规范、细则对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评估、评分,查制度落实情况,查操作规范,从环节上层层深人。院感办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10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院感科是一个新建科室,有些工作还是空白不规范,我就就职期间所干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本年度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医院感染委员会的领导

  下,由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的协作下,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强化院感控制意识,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

  二、定期对全员人员进行了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并下科室

  督导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三、按照《医院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四、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开展对传染病的监测并按规定

  进行网络直报,落实病区感染卡的填报。

  四、根据国家法规,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全员和不

  同部门(如手术室、内镜室、口腔科、消毒供应室、产房等)的消毒与隔离制度。并落实到位。六、制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11

  20xx年即将过去,一年来,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医院感染委员会的指导下,各职能科室共同协作,科主任护士长以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医院感染管理科1-11月份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按照考核标准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胃镜室、检验科、血透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发生院内感染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院内防控

  加强预检分诊、儿科门诊、儿科病房、内科门诊、感染科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落实传染病管理各项制度、要求和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个人防护,防止发生职业暴露,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三、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

  1、持续做好环境、无菌物品卫生学监测、对重点部门手术室、产房、供应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1-10月份采样192份,不合格9份,合格率:95.3%,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立即整改。

  2、每季度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一次性调查,手卫生依从性:64.5%,正确率:86.2%,手卫生知晓率:82.3%,距离《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手卫生依从性:95%,正确率:≧95%,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外科洗手正确率:100%,手卫生知晓率:100%)。

  3、完成了一年两次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共监测灯管219根,11根不合格,合格率:94.9%,不合格的灯管及时修理或更换。

  4、1-11月全院出院患者6828人,发生院内感染7例,医院感染率:0.1%;其中肺部感染4例,尿路感染2例,褥疮感染1例。医生主动上报3例,院感科监测发现4例,医院感染漏报率:57.1%,(13项医院感染控制指标:医院感染漏报率≦10%)。

  5、1-11月份监测留置尿管患者131人,共1414天,2例感染病例,尿道插管病人泌尿道感染率:1.52%;

  6、1-11月住院患者抗生素平均使用率:37.6%;1-11月,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62例,送检率:3.04%(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40%)。1-11月门诊患者抗生素平均使用率:9.56%;7、1-11月份监测I类手术144例,无切口感染病例;其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05例,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72.9%(《内蒙古自治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标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50%)。

  8、按照省质控中心的要求,我院于20xx年9月17日——9月xx日对符合调查条件的当日住院病人进行了20xx年全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本次调查应查137人,实查137人,实查率100%(《内蒙古自治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标准: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社区感染病例67例,医院感染病例2例,现患率为1.46%,(《内蒙古自治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标准:医院感染现患率≦10%),并在规定时间内将137例病人全部录入电脑,完成网络录入、报告工作并且一次性就通过了审核。

  四、开展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工作

  通过全院集中培训和利用科室晨会培训的形式,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手卫生、职业暴露、医疗垃圾的处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鼠疫防控、消毒隔离、传染病报告的相关知识培训,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食源性疾病诊断、报告相关知识培训;在流感流行期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急诊科、儿科、内科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对门诊、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提高预检分诊质量,组织导医台、急诊科人员进行知识培训;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五、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

  20xx年1月1日到11月30日,共上报乙类、丙类及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共146例,其中肺结核17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甲肝1例、乙肝9例、丙肝1例、梅毒17例、手足口病28例、水痘16例、猩红热9例、流行性腮腺炎7例、尖锐湿疣1例、淋病1例、布病27。全年无迟报、漏报现象发生。

  六、死亡病例报告管理

  20xx年1月1日到11月30日,上报死亡病例176例,全报告管理和报告质量逐步提高,从而为相旗上报500余例。关卫生部门提供准确的监测信息。

  七、食源性疾病管理

  20xx年1月1日到11月30日,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xx4例,超额完成监测任务,今年5月获得鄂尔多斯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奖,是内一科、内二科、急诊科、儿科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

  八、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了医疗废物的分类、储存、集中处置、登记等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医疗垃圾乱扔现象较往年好转了许多。但是物业公司频繁更换保洁员,培训又不到位,尤其像手术室、感染科、医疗废物收集人员。

  九、存在问题整改

  1、总之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全院每个角落,贯穿于自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贯穿于治疗和护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工作琐碎,责任重大,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势在必行。

  2、手工完成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指标困难很大,安装医院感染信息化系统很有必要。

  3、加强结核病管理,积极督导相关科室完成结核病各项指标;

  4、提高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意识,减少迟报、漏报现象。

  5、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在使用手卫生用品方面院方应给予一定的支持。

  6、落实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制度,提高知晓率。

  7、传染病报告、食源性疾病报告、死因监测等网络报告责任重大、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培训、自查、迎接各种检查多,为此需要医院领导多给与关心和支持!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12

  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院感科积极工作,进一步健全落实院感组织网络,严格管理制度,开展必要的监测检查工作。医院各科室有力配合,护理部切实抓好科室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操作及检查考核,临床科室及时认真填写和上报科室院感病例,院感科做好院感病例的监测与分析,指导临床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通过以上工作,20xx年,我院院感病例共5例,院感率0。9%,全院无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有效将医院感染控制在较低水平。

  一、健全组织,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今年3月医院调整了院感委员会,健全了院科两级院感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章,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修订了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传染病管理制度、职责、措施、流程等。

  二、针对院感薄弱环节,加强院感质量控制

  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制订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产房、检验科、治疗室、急诊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三、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进一步加强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加强了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四、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20xx年,全院共出院病人5456人次,其中外科出院2205次,内科出院2596人次,妇产科出院655人次,其中外科感染病例共3例,感染发生率为0.14%。内科医院感染病例有1例,感染发生率为0.038%。妇产科医院感染感染有1例,感染发生率为0.15%。中医科、五官科、肛肠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均为0%。

  五、抓好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工作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委托县疾控中心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产房、护理部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门诊的空气进行了监测,合格率达100%。

  六、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并常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医院感染暴发。重新设计医疗废物回收登记表,利于回收存档。对我院的医疗废物暂存地进行了重新选址改建。是的医疗废物的管理过程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护人员受伤害的机会。

  七、强化院感培训及考核

  进行了四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共118人次,培训内容为:

  ①院感基础知识培训。

  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解读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③医疗废物的处理。

  ④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标准、手卫生标准预防,解读二乙医院院感有关标准。

  通过培训,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争取人人做到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八、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为加强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院感科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对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方法是从临床科室采样,到物质库房索证。结果各证齐全,全部合格。

  九、积极参与医院建筑设计

  在新建病房楼时,建议使用感应性水龙头、重点科室配备干手纸,院领导同意并已经实施到位,投入使用。此措施大大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建议治疗室和换药室的空气消毒全部采用悬挂式紫外线消毒机动态臭氧空气消毒机,其中悬挂式紫外线消毒实施不到位,将进一步完善,争取落实到各科室。

  十、虽然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医院感染环节质量需进一步加强。

  2、临床感染管理小组尚未充分发挥其作用。

  3、感染监测结果应定期向临床科室反馈。

  4、部分临床科室医生对院内感染重视程度仍不够,对病人的有关院内感染的诊断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医院感染登记表不能及时报送。

  5、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手卫生知识仍需加强。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科将继续开展各项工作,并针对本年度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争取二乙医院顺利通过。

院感科工作总结 篇13

  本年度,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及全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疗安全,全年医院感染率为0%。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有效的控制了院内感染,确保了医疗安全。现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成立了感染质量检查小组,负责每月的感染质量大检查,完善了三级管理体系,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感控组长负责整改,逐步落实各项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一质量控制: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每周随即检查,系统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二环节质量控制

  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儿科病房、新生儿科病房、高压氧等感染管理,每周不定时检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点,专项专管,制定科室感染质量检查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质量检查标准对手术室重点检查手术后各类器械清洗,消毒及室内消毒效果监测,对新生儿科督查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各种物品的消毒等,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强化卫生洗手: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染给病人,为此为医务人员提供洗手设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质量,减少了院内感染。

  三、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了监测: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职业暴露,并对职业暴露进行监测登记。

  四、全年儿科及新生儿科病房无院感发生,儿科仍继续加强院感的管理和控制。

  医院院感控制工作总结

  医院院感控制

  我院在上级卫生部门领导和关怀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使我院院感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本年度未发生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现将20xx年度院内感染工作总结如下:

  1、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今年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负责,配备了专职预防保健人员,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制定了各科院感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医院管理会议,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针对各部门的反馈意见,及时正确指导及处理。增强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认真学习传染病的防治法,完善疫情报告制度

  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完善了《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报告奖惩管理制度》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发现传染病病人,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及时进行电子网络报告。今年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

  3、强化消毒、灭菌意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组织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学习新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各科室的注射、穿刺、采血器皿保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应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立即销毁,并做详细记录,杜绝2次使用隐患,我院对所购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了备案制度。

  科室所有的诊疗器皿,均标有明确的消毒更换日期和详细的记录。

  全院严格执行紫外线消毒制度,对消毒时间、地点均有严格要求,并认真做好记录,对所有紫外线灯管每周进行擦拭消毒,即保证了灯管寿命又提高了消毒效果。及时更换紫外线灯管,坚决保证工作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我院供应室对蒸汽压力消毒锅的消毒进行严格效果监测,按消毒规范要求,对所有消毒物品,每天每次均做BD试验,并做详细标记和记录,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为临时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医疗保障。

  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院感质量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我院今年在环卫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医疗废物用储备室进行了重新改造,使之达到的的卫生要求。对全院的医疗、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环节均有严格的交接,对所有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标识均有严格。重新设计了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对医疗垃圾的外运数量,有详细的登记和严密的交接制度。责任明确,分工到人。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医疗废物处置的专业培训学习,使医疗废物的管理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务人员受伤害的机会,同时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民健康而做出努力。

  5、加强院内卫生环境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使患者就诊建立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建立了严格的卫生检查制度,开展了每月一次卫生环境大扫除的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灭蟑螂工作;改变了原来不良的用餐习惯。全体职工在食堂大厅就餐,餐后在食堂清洁间内清洗,杜绝了在科室就餐,污染科室卫生环境的问题。为提高卫生质量,院感领导小组对各科室仪容仪貌、科室卫生、消毒工作记录、消毒隔离、药品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做出了周检查、月检查、季检查的制度,促使院内感染管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6、开展多种形式院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为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普及医院感染、消毒技术、传染病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院感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案安排,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培训,做到了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学有记录、有笔记、有签到并进行现场提问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试卷考核,考核成绩归入个人档案。

  结束语

  本年度,我们院感领导小组在院组织和全体职工的支持下,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差距还很大,如对院内环境的监测,医务人员的手监测,抗生素使用调查等院感工作还未开展。我们决心在下一年度更好地开展医院院感工作。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提高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有力保障。

相关内容
  • 2025年院感工作总结(通用13篇)

    本年度,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及全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

  • 院感工作总结(通用13篇)

    一、召开“院感专业委员会”会议:6月5日,由刘媛副院长主持,刘奇杰副院长、医教科、办公室、药械科、门诊部及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等25人参加的“院感专业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会议首先通过了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各科室“...

  • 院感工作总结(通用11篇)

    一、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国家x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及反馈,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出院病例,院感科进行不定期...

  • 院感工作总结(精品32篇)

    一、召开“院感专业委员会”会议:6月5日,由刘媛副院长主持,刘奇杰副院长、医教科、办公室、药械科、门诊部及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等25人参加的“院感专业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会议首先通过了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各科室“...

  • 院感年度工作总结10篇

    上年,医院院感科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领导及指导下,根据今年院感科的工作目标及计划,开展了以下工作:一、加强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及反馈...

  • 院感培训总结(通用5篇)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的贯彻实施。...

  • 2025年办公室主任年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11篇)

    20xx年是我市率先发展的决战之年,也是我们应对繁重工作任务,不断理解挑战和自我加压的一年。作为办公室主任,我在加强学习、廉洁自律、综合协调、上传下达、督促检查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 实践报告总结(通用11篇)

    “情系红光,爱在心中”烈日炎炎的夏季,就连空气中都夹杂着几分热气,一切似乎都失去了生气。而外国语学院团委为响应校团委“爱心相伴,快乐假期”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行动的号召特组成了暑期实践活动小分队奔赴红光村红光小学看...

  • 文娱部工作总结(通用13篇)

    一、工作回顾。1、“我们在路上”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闭幕式:持续两个月的艺术节培养了学院的文化氛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完美融合。...

  • 校长的工作总结(精选13篇)

    20xx年1月21日,带着教育局领导的重托和希望,在长青局长、长久局长和锦德股长等领导的带领下,我来到了闻其名不知其底的永宁初中,简短的交接仪式过后,本已是午餐时刻,但几位学校领导的共同挽留也没有留住教育局领导忍饿离开永宁的脚步...

  • 2025年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范本(精选11篇)

    时光如梭,一年的时间总是那么快的就结束了,回顾自己一年的工作,我有着无限的感慨。在一年的工作中,我做到了严于律己,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将自己领导的工作人员的管理好,特别是在一年的发展中,我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