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1
按照市环境保护局下达的20xx年度工作目标要求,我县组织人员对宾县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全面进行了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工作方案
为保证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成立了由副县长何晓刚担任组长的宾县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对此项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和领导。制定了《宾县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工作方案》,要求以《自然保护区条例》、《行政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大力查处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破坏行为和环境违法案件,规范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秩序,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依法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良好区实施主动性和预防性保护,强化对自然保护区实施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促进保护区的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制度化,确保我县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抽调专门人员,重点检查推进
我县从环保局和旅游区管委会抽调人员,集中3天时间,对全县自然保护区进行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二龙山自然保护区、宾西长寿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胜利高丽帽子自然保护区、香炉山自然保护区。通过检查,发现各保护区没有新增污染源,但二龙山自然保护区和宾西长寿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存在问题。
1、二龙山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1)保护区内龙珠集团、龙湖度假村、吉华园、省计划干部培训中心等单位无废气、废水处理设施,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2)湖滨山庄、铁路培训中心、龙泉山庄有废气、废水处理设施,但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同时,该防治污染设施也未正常运行。
2、宾西长寿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保护区内的御龙山庄、雅园、华隆山庄、长寿宫和长寿山庄均没有废气、废水处理设施,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三、依照法定程序,责令限期改正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违法单位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责令其在法定的期限内必须完成治理任务,否则,将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报请县政府予以关停处理。
为更好地治理二龙山水库污染,保护饮用水源,提高保护区环境质量,我县由县长带队组成专题考察组赴吉林松花湖考察吉林环科院的污水处理应用技术,并邀请有关专家到二龙山现场指导,对二龙山水库周边排污单位逐一踏察,并提出技术意见。目前,二龙山点源污染治理正在推进中,各排污单位基本确定治理方案,签定治理承诺。
四、协调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这次专项执法检查,我们对辖区内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的掌握,深刻认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建全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目前,我局已与有关部门协调,由县政府出台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制度,从而确保了这项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总之,这次执法检查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按时完成了本次检查的各项工作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省、市环保局继续做好此项工作,使宾县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2
一、立足本职,加大资源保护力度
20xx年,保护区管理处将继续推动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利用建成的视频监控系统,力争在占用林地、盗滥伐林木、药捕鱼、采挖药材等资源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以促使自然保护区保护设施进一步完善,强力打造和谐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
根据当前正在实施的工程项目,保护区将兴建2处管理站、7处管理点、一处了望塔和20km生物防火林带,添置相应的检查设备、病虫害防治检疫设备等;20xx年还将继续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监测防控系统,力争在保护区的了望塔、检查站、重要地段、交通道口等重要地段地点开展针对自然保护区的非法活动的相关监控,以预防和打击林政违法案件。
二、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工作扫尾
按计划,20xx年将正式出台《xx科学考察报告》,与考察活动相关的所有文本图册、视频资料将整理成档。
三、重点推进项目工作建设
20xx年,自然保护区需要开展的工程项目有:
1、继续实施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
20xx年完成该项目所有投资1104万元;
2、自然保护区三期工程的前期准备
20xx年,保护区管理处将同时着手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和三期工程的申报工作,预计将投入资金100万元以上。
3、继续实施自然保护区环保专项资金补助建设项目完成该建设项目所有投资810万元。
4、继续争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资金中中央财政投入600万元。
5、继续完善曲幽谷4a级景区建设。20xx年完成曲幽谷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游步道的建设后,生态旅游景区还需要继续完善包括景区解说标识、垃圾处理、门楼、博物馆改造等建设项目内容,才能确保景区成功申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计划投资120万元。
6、结束自然保护区棚户区改造工程;
7、搞好生态保护工作,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计划向县财政争取300万元以上生态环境建设转移支付资金,用做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管护工作经费和相关生态建设项目的开展。
四、继续推动艺术团的发展
20xx年,艺术团将继续充实专业演员和编演节目,视情况配备专门的排练和演出场所,购置相关设备等;在20xx的工作基础上,积极开展向文化部门申报产业引导资金项目落户。
五、加大投入,有序推进景区建设
20xx年,保护区管理处旅游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完成与国投公司、路桥三方共同筹备的股份制公司的组建,在配合完成前期组建工作后,尽快促进建设项目的落地,以加快旅游景区的大开发、大发展。
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3
为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全区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我局赓即排查自然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排查,明确问题
一是在周公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羊子岭(市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我局无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的自然保护地问题;二是按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对照问题清单,结合我局工作职责,全面排查“周公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羊子岭(市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交通建设活动;三是建立“拉条挂账”和整改销号制度,对排查出的环保问题制定问题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区分轻重缓急,督促加快解决重点问题。不断更新完善自然保护区(地)问题台账。
二、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办理
我局严格按照《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xx年第5号)、《关于加强四川省普通公路建设领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川交路函〔20xx〕83号)文件精神以及各级环保部门对交通建设项目现场相关环保要求,督促项目业主依照《环评登记表》、《环评报告表》和《环评报告书》开展工程建设环保防治,项目建设前期,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相关要件。
三、加强建设项目环保日常监管
在项目建设工程过程中,一是严格要求项目监理、施工单位落实环保“六必须、六不准”,做到文明施工,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环境;二是要求施工单位施工时应尽可能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和减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振动、废水、废料等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三是建设项目工程完工后,按照环保要求恢复由于施工受到破坏的环境,施工弃方、剩余建渣应当及时清运,未及时清运的应用密闭防尘网遮盖,裸露边坡、路基应结合实际情况覆盖减少扬尘;四是在督察中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求项目业主按照环保有关要求限期整改,从源头防范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的发生,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地监督工作,为建设绿没雨城贡献交通力量。
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4
时间过得很快,20xx年已经接近了尾声,一年来,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在工作、学习、个人素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下面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工作方面
在工作上,我严格遵守单位的每一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领导安排的每一项任务,主要有:第一,成功发表论文一篇。论文题目是《3s技术在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投稿到《甘肃科技》期刊上,于12月23日出刊。第二,完成了第二篇论文。题目是《地理信息系统初探》,目前投稿至《环境科学与技术》,正在审稿期间。第三,不管是在站上还是局机关,辅助单位同事做饭,虽然水平有限,但是在同事的建议和宝贵意见下,水平不断提高。第四,在陇南学习了为期7天的动植物标本制作。第五,在杭州学习了arcgis软件操作。第六,在省测绘局学习了地形图和植被图的制作。
二、学习上
认真学习了《自然保护区理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和《自然地理学》三本书,并详细做了读书笔记。
在工作之余,学习专业相关软件,提高动手能力,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让地理信息系统更好的为我们保护区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服务。
三、今后打算
通过一年的工作学习,发现了自己很多缺点,如缺乏经验、理论知识不足、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所以,希望在20xx年通过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第一, 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单位制度,积极响应单位号召。
第二, 实现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通过加强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软件,实现论文中描述的目的,主要包括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保护区三维系统的制作和建立、为保护区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为制作好的植被图和地形图创立一个显示平台。
第三, 购买制作标本的所需工具,完成在陇南采集的植物标本上台纸、做边框的工作。
第四, 选择两本工作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做好学习笔记和政治笔记。
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5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积极推动XX区生态示范体系建设。自去年底对XX省环科院编制的《麒麟生态区建设规划》进行意见征求后,于今年一月份完成了规划送审稿编制,并于今年4月3日由省环保厅主持召开了规划初审会,通过专家预审。目前规划文本终审稿已修改编制完成,待省环保厅组织对《麒麟生态区建设规划(20__-20__)》(终审稿)予以审查。
2、开展生态乡镇(村)创建。根据《XX省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申报及管理规定》和《XX市生态村建设管理规定》,积极指导和协助东山镇开展省级生态乡镇和市级生态村创建申报工作,进行了规划、技术支撑材料、图片影像等资料的编制修改,并逐项落实各项建设指标的完成情况。6月6日,由XX市环境保护局组织专家对东山镇申报省级生态镇、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进行了审查。省级生态镇已通过市级初验并向省环保厅申请省级验收。今年,东山镇3个村委会通过市级验收,并被XX市环保局命名为“市级生态村”。
3、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按照《XX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组织20xx年省级环境保护专项切块资金竞争分配的通知》(云环通[201X]48号)的要求,编制了东山镇独木水库片区4个村委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开展了省级环境保护专项切块资金的申报工作。该项目已通过审查,列入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4、开展龙潭河水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XX市XX区龙潭水库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关于分解龙潭水库前期工作任务的通知》(区龙潭发[201X]1号)和《关于调整龙潭水库前期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麒龙潭水发[201X]3号)相关要求,积极推进项目环评编制和审批工作的开展。20xx年3月13日,召开XX区龙潭河水库环评招标会,通过招标确定环评编制单位,3月25日,委托XX省环科院编制龙潭河水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签订了技术咨询合同。我科积极协助收集项目的可研报告、用地批复、公众参与调查等材料,目前,环评报告编制初稿已基本完成,待相关支撑要件材料收齐后,完成审批稿编制上报省厅审批。
5、强化项目审批和验收工作。20xx年1-6月,按照工作职责的要求,我科严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和非工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坚决杜绝不符和产业政策,不符合功能区规划、有生态环境破坏和较大环境污染产生的项目开工建设,从源头有效地杜绝了污染隐患的产生。上半年(截止到20xx年6月15日),共审批建设项目12个,其中:环境影响报告表2个,环境影响登记表10个,完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项目6个(验收表2个,登记卡4个);审查市级项目15个,出具环境标准确认函6份。
6、加强区域内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建设项目查处。20__年4月23日至5月6日,在局统一安排组织下,积极参加环境安全大检查工作,同时对辖区内20__年和20xx年一季度之前审批的120个项目环评文件、试生产、竣工验收的项目以及在建项目、投产项目情况进行了“三同时”检查。通过执法检查,排查出环境隐患,进一步规范了辖区建设项目的环境行为,落实了环保措施。
7、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开展20xx年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污染减排工作,完成所负责减排项目的现场检查和治理督促工作,同时积极协助企业办理环评审批手续。
8、积极完成区政协提案答复。在认真调查基础上,完成区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第88号“关于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的提案办理答复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20xx年下半年,我科仍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成《麒麟生态区建设规划》审批工作。加强协调和组织,积极完成《麒麟生态区建设规划》省级审查和人大审议审批实施工作,从组织管理和政策机制等层面不断完善XX区生态示范体系建设。
2、做好农村环境整合整治项目申报。紧抓国家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连片整治工作实施的契机,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储备,加强与上级环保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最大限度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为持续做好辖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3、落实龙潭河水库环评审批工作。加大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配合省环科院加快完成项目环境影响评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完成项目环评报告的审批。
4、加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严格按照行政审批程序要求,坚持重大项目,部门初审、专家审查、集体审批的原则,严把项目审批关和准入关,确保热情服务,高效规范审批,所批项目不出现违法和违规审批的现象。
5、加大区域内非工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对违法建设项目查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巩固和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同时,要积极协调和配合相关部门,切实加大对环境敏感区的监督检查和风险排查力度。从项目审批入手,对辖区4个自然保护区、1个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敏感区实施重点监管,严防该区域内新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产生,确保区域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6、继续加强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检查督促,加快已申报项目环评和竣工验收手续的办理,配合相关科室圆满完成20xx年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减排相关任务。
7、完成区人大第15号议案的办理答复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对议案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本年度提议案办结和答复满意率为100%。同时,积极完成领导和组织上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6
绰纳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5580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2126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0.14%。林业局从7月10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打击破坏湿地资源专项行动”,本单位高度重视。并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有效开展了此项工作,现把绰纳河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总结如下:
一、湿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保护好湿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我们在林业局的领导下,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认真开展了林木大清查、禁牧、禁猎和保护湿地四大工作。保护区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湿地保护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捕滥猎野生动物、破坏湿地资源等违法行为。
2、全面开展了砂金停采和流域湿地保护工作。由于历史和
现实的原因,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曾一度大规模进行过砂金开采,不仅造成流域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也严重破坏了湿地资源。我区不断加大砂金停采工作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禁止了砂金开采,成效显著。同时在各项经济工作中,特别是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都充分考虑保护湿地资源的需要,增加生态保护设施的投入,在不破坏湿地资源的情况下,优先争求湿地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充分体现湿地优先保护的原则。
2、结合我保护区湿地面积大、分布广的现状,我单位湿地管理人员积极宣传保护湿地、保持生态平衡和保护好湿地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意义,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多种传媒方式,大力宣传湿地的重要功能、生态效益和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止目前,我们已在“湿地中国”发表信息20余篇,“人民网”、“大河网”等先后转载相关新闻报道20余篇,黑龙江省日报,大兴安岭日报等各级新闻媒体予以报道10余篇。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区湿地的重要意义和湿地保护区意识。
3,组织保护区全体职工学习《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以讲课形式,重点宣传湿地类型、功能、效益、法规及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全方位开展宣传,形成了爱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民湿地保护的自觉性,在保护区引起了较好反响。
二、存在的问题
(1)为维护保护区生态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入不稳定,使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2)为更好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需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野生动植物本底调查,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三、未来展望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绰纳河自然保护区的各种人为干扰将明显消除,保护区面积进一步扩大,低洼地的水生植物得以恢复,植被结构组成趋于合理;野生鱼类物种逐渐增加;水禽栖息地面积明显扩大;候鸟种群、数量将逐步增加;湿地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