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出科工作总结 篇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即将结束骨科的生活,回顾这些日子,是苦是乐,是酸是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我的味道,在骨科近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对自我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在医院实习的过程中我受益颇多,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们的实习,在科里领导都很重视我们,经常安排医师带我们,参与临床诊断,我们每个同事之间互相鼓励,彼此学习。
骨科出科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骨伤科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只能部门的配合下,我们一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安全发展为重点,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全面启动和推进科室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一年来,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我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着力构建科学的工作机制
一项工作能否扎实有效开展,领导是核心,制度是关键,机制是保障。为确保临床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我科成立了以刘劲副院长为组长,谭胜林,宁雄军为副组长,夏新权主治中医师,护士长刘爱娇,贺超琴为成员的领导工作小组,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全面掌控科室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二、医疗工作
1、快速发展,努力实现医院经济管理指标
20xx年,我科根据医院制定的经济管理目标,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竞争中求发展,骨伤科业务取得实质性突破。20xx年骨伤一科和骨伤二科总入院人数3153人次,手术台次,医疗收入元,全年收入能达到元,顺利完成医院党委年
初下达的任务。在圆满完成任经济指标的同时,成功的纠正了历年来药品比例超标的缺点,积极提高有效收入,是今年骨伤科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
2、综合管理,狠抓医疗安全质量
年初科内在质控科的指导下,成立科室医疗安全质量监督小组,以刘劲主任为主要负责人,制定《骨伤科医疗文书质量管理规范条列》、《骨伤科履行岗位安全职责》。医疗安全质量监督小组定期检查监督,力争将医疗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防范于未然。
3、鼓励创新,大力开展临床新技术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20xx年科室对新技术的'开展引起高度的重视。开展
三、关于教学
1、顺利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0xx年科室抽出专职教学人员2名,认真完成医务科布置的带教学习课时,共计完成教学课时60余节,完成进修、实习临床带教15人
2、加强医院轮科培训医师教育
根据医院制定的医院新进人员轮科培训制度,结合轮科人员自身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目前已经有4人圆满完成我科的轮训计划。
3、委派医师外出进修、学习交流
为了将新技术、新理念更好、更快引进,科室全年共计派出1名医师外出进修脊柱外科技术,进修时间1年。5名医师多次多批参加全国性、省级学术会议,活跃克学术氛围。
四、开展国家重点专科建设
20xx年全面启动国家重点专科项目: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病的临床验证项目。截至20xx年12月底,已经完成计划中的第一期验证任务。对科室的学科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医师对中医传统特色治疗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本年度完成国家支撑课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验证任务。
五、20xx年工作计划安排
1、继续促进医疗安全质量控制。防微杜渐,杜绝医疗事故发生。重点从病历质量、医疗质量、操作规程、工作制度入手,严格要求。
2、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争取在经济管理上在20xx年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3、大力发展信技术。20xx年在以桡骨远端骨折、股骨头坏死为重点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新技术,争取使学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骨科出科工作总结 篇3
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实施护理层级管理,落实床位责任到人,保证了病人各项诊疗措施切实有效落实到位,扎实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真正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的效果。
1、优化护理模式,落实护理责任通过加强全员培训,充分认识护理改革重要性,在全科营造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良好工作氛围,优化工作流程,改革工作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护理组长全面负责落实本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掌握病人病情、落实基础护理措施,全面了解病人需求。护士长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按照能级对应关系,将病情轻重不同的患者分配给不同能级的护士进行护理,平均每名责任护士负责10名左右患者,从而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充分体现护士自身价值,让护士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前景。
2、护士长现场管理,“五查房”取得显著效果早查房:上班后重点查夜间护理质量;医嘱下达后查房:重点查医嘱执行和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午查房:上午下班前查看病人就餐及治疗饮食是否符合治疗要求;下午上班后查房:查看连续工作情况;晚查房:下午下班前查看病危、手术、输血等病人的交接记录情况。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的“五查房”现场管理模式督导基础护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及时拾遗补漏,关注病人、环境、设备、医嘱等问题;建立了“要事交接本”,达到全程、全面、专业的无缝隙服务。
3、落实优质服务,提高护理定期收集病人反馈意见,并在护士站公示分级护理标准;强化宣教探视时间及探视制度,保证专业照护,优化病房秩序。实施个性化护理,充分发挥患者的自主性、参与性。管床护士始终守护在病人身边,贴近病人,突出专科护理特色,做好围手术期的健康指导。落实核心制度,建立健全病区安全警示标识。重视首次沟通,加强关键环节沟通,建立和谐医患、护患、医护关系。4、推行弹性排班,完善绩效考核为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和患者需求,推行了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制。护士长建立了“班次预约本”征求护士意愿,在治疗、护理高峰时段或护理工作量激增时护士长启动“紧急状况下护士调配预案”调整护士班次,保障紧急状态下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实行工作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护理安全潜在问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病人卧床时间长,易并发功能障碍及各种合并症,且部分为晚期骨转移病人,所以骨科成为医疗纠纷率较高发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是工作的重点,细节管理渗透到每一质量标准中。
1、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成立以护十长为首的健康教育、护理病历书写、消毒隔离、基础护理4个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总结。接受每月护理部、感控科质量检查小组的不定期检查,每月全院护士长检查小组中、晚、夜查,重视检查结果。护士长深人病房,跟班检查,对一系列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护
理缺陷、差错,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特殊病人的管理
重点时段是指交接班时间、午班、夜班、休息日、节假日。这些时段工作人员少。护士易出错。患者易产生不满情绪。重点环节是术前、术后、危重、抢救等较繁忙、处置较多环节。重点人员是指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病情特殊变化病人,还有新护士、进修实习护士、常出现差错护士;特殊病人是指转科和转院的病人、有医疗纠纷或有意见的病人、领导关照的病人、本院职工认识的病人等。实践证明,这些人员身上往往存在不安全因素。护士长要加强跟踪检查,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以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三、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定期对科内医生、护士进行消毒隔离培训,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登记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并不定期进行工作质量检查。
四、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护理法制意识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反复认真学习甘肃省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按新省标具体执行三测单、长临时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及转科交接单、病室护理交班报告记录方法。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简化了护理书写,把时间还给了护士,把护士换给了病人,提高了护理质量。
五、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增收方面:遵循“社会效益化、经济效益合理化”的经营理念,熟练掌握各项收费标准,开展护理服务项目,如动静脉足泵等。另外,尽量减少水电、各种一次性耗材及药品的浪费,特别注意科室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确保正常运转,为科室创造的经济效益。
六、病房管理
护士参与病房管理,是交接班制度的内容与要求。这项工作,我们将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在计划中提出,并对护士提出具体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