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保安岗位职责 篇1
1、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大胆工作、不徇私情、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敢于挺身而出制止犯罪活动及违法乱纪行为。
2、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仪表端庄、干净整洁、礼貌待人,在保安服务中真正体现“警惕、温暖、敏捷、周到”的服务风格。
3、努力钻研保安服务的业务知识,掌握企业保安的服务技巧,当值时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4、服从上司的指令和工作安排,熟悉本部岗位的任务与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公司财产安全。
5、处理在学校内发生的非常事故并采取行动及协助学校处理师生的安全问题,并要熟悉岗位的分布,爱护通信器材和岗位上的各种设施。
6、在学校范围内外巡查,果断处置本岗位发生的问题,发现可疑的人和事要礼貌地进行盘查监控。
7、协助有关部门保卫学校重要设施。巡视学生聚集地点。
8、经常对要害部位和储存大量财物的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9、定期检查报警系统、安全及消防系统,严密控制建筑物周围设施。
10、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保卫制度,执行交接班制度。上岗时不得擅离岗位,上班时不准睡觉,以确保学校的安全。
小学保安岗位职责 篇2
一、监视、巡查校区内情况,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校正常运作及客户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熟悉各岗位职责和任务,协助各岗位处理疑难问题;
三、巡查公共部位设备、设施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四、维护校区内的治安秩序,至少每2小时对整个校区巡查一遍,不以固定的时间和路线,以免坏人乘虚而入;
五、巡查时要多看、多听、多嗅,确保巡视工作的完成;
六、巡查内容:a:治安、防火、防盗、水浸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通知相关部门;b:消防设备、设施是否完好;c:外墙、玻璃等设施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七、在校区内巡查发现可疑人员,上前盘问,检查证件,必要时检查其所带物品,属三无人员应驱赶出校区,属摆卖、推销人员应劝其离开;
八、详细记录值班情况的时间及确切位置,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并跟踪处理;
九、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配合校方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
小学保安岗位职责 篇3
1、值日生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值日生在值日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分工负责对各班班务、学生穿着仪表、公共环境区卫生、广播操(早操和眼保健操)纪律、早读、午读纪律、佩戴红领巾、课间情况等进行检查纪录。
3、值日学生发现学生中的违反纪律,不良行为或违反制度等现象,要敢于制止、规劝;对不服从劝告的学生,作好记录并向值日教师报告,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
小学保安岗位职责 篇4
一、实验教师必须遵守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根据承担的教学任务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确保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
二、实验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实验守则》等实验室规章制度。
三、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并有详细的预做记录。对于本学年首次开设的实验或间隔时间较长没有把握的实验,实验教学人员必须试做。对于首次上岗的实验教师,应通过试讲后方能上岗。
四、实验前应要求学生预习,对没有预习的的学生,不允许其进行实验操作。
五、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认真,从严执教,引导学生建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指导实验要勤于巡回、耐心细致,有问必答。
六、认真填写实验室工作日志。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评定并记录实验成绩。
七、自觉保持好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实验结束后,要督促指导学生搞好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并负责所在场所的水、电、门窗、通风橱等的安全工作。
八、保护好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工作中的失职失误,实验教师应承担相应责任。
九、负责实验教师教学情况档案的建设,及时总结实验教学情况,适时更新实验项目,促进教学改革。
小学学生实验守则
一、按时进入实验室,按编定位置就座,不得喧哗、哄闹、保持室内安静。
二、未经教师或实验(管理)员许可,不要随意搬弄仪器、设备和通电接水,擅自开始实验。
三、实验前应查点实验仪器、药品、器材,如发现短缺、破损应立即报告教师。
四、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及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五、细心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是求事填写实验报告。
六、实验完成后,必须做好清点、整理、清洁工作,仪器、?物品摆放整齐并使之处于实验初始状态,废液集中处理仪器、器材如有损坏、遗失应报告教师,经同意后方可离开。
七、爱护仪器设备及室内环境,不得在桌子或墙壁上写、刻、划;不得将仪器设备带出室外。如有因违规操作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要按规定赔偿,拿走公物要追究,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八、本管理制度未尽事宜,由各校主管部门研究酌定。
小学保安岗位职责 篇5
1、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根据新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切实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努力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不断改革教法,努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准时上课,按时下课。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6次,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不断增强科研意识,乐于承担科研课题和校内外公开课,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学年至少一篇。
4、关心政治,努力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积极进修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5、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后进生,认真辅导,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及思想、健康水平。努力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组织和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课外兴趣活动。要因材施教,对少量尖子生要培养特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6、加强职业道德,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7、衣着清洁、仪表端正,校内使用普通话,上课精神饱满,眼保健操一律由当节上课教师督促检查,保证质量。
8、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配合。
9、积极承担学校分配的临时性工作,承担各类比赛任务的教师,赛前要加强训练,争取优异成绩。
10、坚持写教育教学随笔,每周不少于一次(一年级教师不少于两次)。